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族納頓節

鎖定
土族納頓節是流行於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納頓”土語原意為“遊戲”,關於它的歷史淵源,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青海三川地區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七十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從農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納頓開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直延續到農曆九月十五日結束,歷時63天,又被人稱“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特別是其中的儺戲儺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薩滿文化的殘影,同時又吸收了二郎神、關公崇拜等漢文化的內容,既表現了土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其音樂、舞蹈、頌詞、服飾、儀禮等都具有特色。
2006年6月,土族納頓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29;同年11月24日, 土族納頓節被列入青海省人民政府公佈的第一批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3] 
中文名
土族納頓節
節日時間
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節日類型
民間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
節日活動
跳“法拉”(巫)、祭奠、祭典、儺戲
節日意義
藴涵的豐富文化信息,是學術研究的重要源泉。
遺產編號
Ⅹ-29
遺產類型
民俗

土族納頓節歷史淵源

關於納頓節的歷史淵源,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有學者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當起源於元代中期,完善於明代早期。
當地的歷史傳説是,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成了。但惡毒的皇帝為了獨享其成,竟下令要殺害木匠。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室虐待的鄉民們造反起義。皇帝聞訊派大軍前來鎮壓。機智的木匠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着制好的戰旗,揮舞着已塗上染料的兵器向村莊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感不解,村民則告之“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呢。”於是大軍撤回。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納頓節就傳了下來,並逐漸隆重起來,成為慶祝豐收的盛大節日。 [4-5] 

土族納頓節主要活動

土族納頓節活動
土族納頓節活動(5張)
“納頓”是純粹以廟會的形式發起組織的,村落結成廟會,往往與水利、引灌等生產條件相關聯。各村有村廟,‘納頓”的具體組織和負責主持事務的總家、排頭,都由村民選舉產生或輪流擔任。在村廟這一組織下,規定了若干村規民約,誰違犯就罰香、錢、糧等。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
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在“納頓”前一天、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每户都要派一個成年人,帶一瓶酒,一個大蒸餅,交廟裏保存。“納頓節”可以由一村單獨舉行,也可以由兩村聯合舉行。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
其次是小會,“納頓”前,各村在村廟正前方100米左右處搭起大的白色帳篷,裏面供奉金光璀璨、五色斑斕的神轎中的地方神塑像如二郎神、夏瓊神和其他地方神,會場對面立長杆,上掛紙錢糧、幢幡。當本村的大型集體舞蹈“會手”跳起來時,鄰村也組織“會手”前來慶賀。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麥場上會合,幾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響,伴隨着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美的雄姿。如此“會師”三次後,就拉開了納頓的序幕。
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納頓節”的舞蹈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會手”舞一般由七八十人至上百人組成,按照老、中、青、少年男子順序列隊,穿長衫,舞彩旗或扇子,擊鼓敲鑼,左右側身,搖擺身段,縱情表演,不時高呼“大好”。舞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舞蹈的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協調的躍動,伴隨着有節奏的鑼鼓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碗給會手們敬上青稞酒,以酒助興,人們在舞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會手舞結束後,人們都要跪在廣場中央,由老人唱“喜神”曲,讚美神靈的服飾穿戴、坐騎器具等,答謝神靈降臨塵世,與民同樂,賜福於民的厚恩。接着就表演面具舞《莊稼其》(意即莊稼人),情節是父親請老者説服兒子立志種田,並教會耕作技藝。表演者動作滑稽,神態活潑,富有鄉土生活氣息。表演的另外幾齣面具舞有《三將》《五將》等,角色是三國時的關羽、劉備、張飛等。最後表演《殺虎將》,是一出古樸粗獷的舞劇,舞蹈動作主要是角抵和相搏,人們扮作虎、牛、殺虎將、猴子等眾多角色並模仿獸類動作。表演完舞蹈,人們踩着劇烈舞步,手執月刀,將垂掛在長杆上的紙“錢糧”砍下送到聖火中焚燒,“納頓”宣告結束。有人將堆積如山的蒸餅分塊贈送給每個到會的人。老人們焚燒紙錢供於地方神前,馨香禱祝:風調雨順,民殷財阜。然後,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廟會的“納頓”。 [3]  [6] 

土族納頓節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納頓節是人們認識土族歷史的“活文獻”,它所藴涵的豐富文化信息,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源泉。 [3] 
傳承狀況
20世紀80年代初,中川一帶的鄂家、宋家等村落在老人們的帶領下率先籌辦和恢復了納頓酬神跳會活動。
2010年8月8日,成立民和納頓藝術研究會。 [1] 
保護措施
2019年12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土族納頓節”保護單位資格。 [3]  [7-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1] 

土族納頓節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納頓節文藝演出
納頓節文藝演出(3張)
自1993年開始,在青海土族研究會的着力推動下,土族民眾每年舉辦一屆屆安召納頓節。
自2001年起,在京土族同胞每年舉行一屆“在京土族安召納頓節”。
2008年12月21日和2009年11月7日,在京土族聯誼會籌委會在中央民族大學分別主辦了“首屆土族文化論壇暨第八屆在京土族安召納頓節” 和“第二屆土族文化論壇暨第九屆在京土族安召納頓節”。 [1]  [9-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