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

鎖定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振高、駱永明、滕應。
書    名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
作    者
李振高駱永明滕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09
頁    數
490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30228949
版 次
1
字 數
726000
紙 張
膠版紙
印 次
1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9章,主要內容有實驗室設置和基本設備、生物顯微鏡技術、洗滌與滅菌技術、培養基類別與製備、樣品採集和保存處理、微生物接種和純培養技術、土壤微生物區系分析、根圈微生物分析、土壤微生物的傳統分類鑑定、土壤微生物的現代分類方法、土壤微生物分類檢索系統、微生物菌種的保藏與選育、土壤微生物原位觀察和鑑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測定、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分析、土壤生物化學過程強度測定、土壤酶活性測定以及數據生物統計分析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土壤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農業化學、農學等專業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實驗教材及參考用書。
本書既是一本工具書,又是一本實驗教材。書中除了常規方法外,還對近年來國際上所採用的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研究新方法和新技術(包括分子生物學技術)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介紹。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實驗室設置和基本設備
第二章 生物顯微鏡技術
第三章 洗滌與滅菌技術
第四章 培養基類別與製備
第五章 樣品採集和保存處理
第六章 微生物接種和純培養技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區系分析
第八章 根圈微生物分析
第九章 土壤微生物的傳統分類鑑定
第十章 土壤微生物的現代分類方法
第十一章 土壤微生物分類檢索系統
第十二章 微生物菌種的保藏
第十三章 微生物菌種的選育
第十四章 土壤微生物原位觀察和鑑別
第十五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
第十六章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第十七章 土壤生物化學過程強度測定
第十八章 土壤酶活性測定
第十九章 數據生物統計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條例
拉漢微生物名稱 [1]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法在線閲讀

第一章 實驗室設置和基本設備
第一節 實驗室設置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研究的常規工作有培養基的配製和滅菌、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顯微鏡觀察、生理生化反應的測定及器具的洗滌和滅菌等。進行這些工作時最好有專門的房間。一般應設預備室、滅菌室、接種室、恆温室、洗滌室和實驗室。實驗室因工作性質的不同又可分為歸併菌種的實驗室、生理生化實驗室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這些實驗室要求牆壁和地板清潔衞生,不積灰塵,室內陳設不宜過多。
一、預備室
預備室用於配製培養基和處理土樣等。室內有試劑櫃和存放器具或材料等物品的櫃子及寬桌面的實驗台、電爐以及相應的水電設施。
二、專用實驗室
(1)滅菌室
主要用於培養基的滅菌以及分離培養微生物所用各種器具的滅菌。室內應備有加壓蒸汽滅菌器乾熱滅菌器(烘箱)等。
(2)接種室
接種室系分離、接種及純化菌種等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室。為此,要求室內空氣清潔,房間不宜太高,天花板和四壁均要塗油漆或在四壁鋪瓷磚,不留縫隙和積灰塵的稜角;地板要光滑,最好能用水沖洗,要求雙重窗,在室頂部和近地面處有空氣過濾的氣孔。室外是二重過道,其一起緩衝作用,其二用於更換無菌工作服。室內除工作台、圓凳以及酒精燈等必用器具外,不宜放置過多的物品。
接種室及其過道都要裝上紫外線殺菌燈。每次工作前須用紫外線燈照射,照射時間依紫外線強度和離桌面距離而定,如30W的紫外線燈,離桌面1m,照射15min即可,必要時可用5%來蘇爾液擦洗桌面和地板或噴灑全室。工作完畢應立即清理,保持整潔。小量無菌操作可在接種箱中或超淨工作台上進行。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