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城子遺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土城子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土城子鄉東側,坐落在牡丹江右岸的高地上,是金代時期的遺址,面積約6.7萬平方米,是牡丹江下游沿岸地區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城。 [2] 
土城子遺址呈不規則形狀,周長為3345米,城牆為內外兩重,沿兩牆外緣各有一道壕。遺址內地表及城垣斷層中有各種碎瓦、陶片,間有印紋硬質黑陶,並出土過六扳耳鐵鍋和銅錢等文物。土城子遺址修築堅固,防禦設施完備,是金代屯戌重兵的城鎮之一,為研究東北地區金代時期的歷史沿革、軍事防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2-3] 
2013年5月,土城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土城子遺址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土城子鄉東側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29-1-129

土城子遺址歷史沿革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
1978年秋,農民在土城子遺址取土時發現陶片。依蘭縣文物管理所人員在斷層中發現有灰坑和陶片,經簡單清理,又出土了一批陶片。 [3] 

土城子遺址遺址特點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是牡丹江下游沿岸地區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城,北距依蘭城約45千米,處於羣山環抱之中;西距牡丹江1.5千米;北臨牡丹江支叉。 [5]  [6] 
土城子遺址小城 土城子遺址小城
土城子遺址附近原有4座小城分佈在其東西南北四面,各距土城子不等,分別坐落在東風林場、躍進二隊等地,是土城子的“衞星城”。其中“小城子”在土城子鄉南100米的台地上,平面呈正方形,周長400米,牆高2.5米。牆外有壕,寬、深各3米。南牆正中有寬為5米的城門遺蹟,無甕城設置。 [5]  [6]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周長為3345米。城牆為內外兩重,沿兩牆外緣各有一道壕。惟北牆西端因靠近牡丹江支流,不設壕塹。內外兩壕中間隆起的土牆,便是外牆。內牆高3米、基底寬9.7米,外牆高2.5米,低於內牆。內壕底寬3.5米,外壕底寬4.6米。內牆全部採用統一規格的大塊泥坯築就,是夯土堆築而成。內牆外側築有馬面,其間距為26米、85米、140米不等,土墩高於牆約0.2~0.4米,臨近牆角的馬面間距較小。城門設在西牆和東南牆,每門有裏外兩道隘口,隘口之間是曲折的露天甬道,甬道兩垣的高度不低於內牆。當地人稱此類城門為“轉角門”“三環套月門”,實即甕門,是加固城防的一種設施。由此可見,土城子古城的防護設施相當完備,並被兩道護城河所包。 [2]  [4]  [6] 
土城子遺址內發現有火燒痕跡。 [6] 

土城子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土城子遺址內地表及城垣斷層中有各種碎瓦和陶片,間有印紋硬質黑陶,並出土過六耳鐵鍋和銅錢等文物。 [2] 
陶器
陶片有手製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褐陶兩種。器形有帶領直口或侈口、鼓腹平底罐,多為紅衣陶,少量器物肩部有飽點紋、唇下飾附加堆紋,堆紋上又飾指捺紋和戳刺紋等。 [3] 
建築材料
土城子遺址發現石礎和其它建築材料,説明該城不但規模較大,而且城內當年有較宏偉的建築。 [6] 

土城子遺址研究價值

土城子遺址修築堅固,防禦設施完備,是金代屯成重兵的城鎮之一,為研究東北地區金代時期的歷史沿革、軍事防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2]  [3] 

土城子遺址保護措施

1981年,土城子遺址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 [5]  位。
土城子遺址 土城子遺址
2013年5月,土城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土城子遺址旅遊信息

土城子遺址地理位置

土城子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土城子鄉東側。

土城子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土城子遺址,路程約42千米,用時約52分鐘。
參考資料
  • 1.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05-11]
  • 2.    鮑海春,王禹浪.金源文物圖集[M]:哈爾濱出版社,2001:367.
  • 3.    《依蘭縣文物志》編寫組.依蘭縣文物志[M]:黑龍江省文物志編修辦公室,1988:24.
  • 4.    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遼金歷史與考古 第4輯[M]:遼寧教育出版社,2013:485.
  • 5.    戴洪霞.依蘭縣文物保護工作的問題和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7,03:76.
  • 6.    那海洲, 張相和,郭長海.徽欽二帝在金“行宮”及其境遇狀況考[J].滿族研究,2011,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