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頭魴

(鯉科魴屬動物)

鎖定
團頭魴鯉形目鯉科魴屬的一種魚類,俗稱武昌魚。 [12]  體菱形,側扁。腹稜自腹鰭基至肛門;頭小;吻鈍圓;口端位,頜具薄角質;眼中等大;鱗中等大,側線完全;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粗短的硬刺;胸鰭短;腹鰭起點位於背鰭的前下方;尾鰭分叉深。體灰黑色;體側鱗片基部白色,沿各縱行鱗呈現數條白色縱紋;各鰭灰黑色。 [13] 
團頭魴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中下游中型湖泊。棲息於湖泊或水庫中下水層,喜好淤泥底質且水草茂盛的靜止水域。冬季在深水處越冬。 [14]  幼魚以枝角類和其他甲殼動物為食;成魚以水生植物為食,其中以苦草和輪葉黑藻為主,其次為菹草、聚草、水綿和植物碎屑,兼食少量浮游動物。 [12]  2—3齡性成熟,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底,產卵期在5—6月份。一般一條雌魚的懷卵量為8萬一55萬粒,卵為粘性卵。 [15] 
團頭魴肉質細嫩,鮮美,是重要經濟食用魚類之一, [9]  受圍湖造田和水體污染等人類活動影響,適宜棲息地大面積壓縮,野生種羣規模急劇下降。此外,過度捕撈進一步加劇了資源衰退趨勢,小型化日益明顯。因此,應切實保護好其賴以生存的水域生態環境。同時,嚴格執行禁漁期制度,控制最小捕撈規格,以利於資源的恢復和增殖。 [12]  1964年,人工繁殖團頭魴獲得成功。 [9] 
拉丁學名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別    名
縮項鯿
武昌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鯉科
魴屬
團頭魴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Yih,1955
保護級別
(IUCN)2011 ver 3.1——無危(LC) [3] 
中文學名
團頭魴

團頭魴動物學史

  • 別稱來源
武昌魚源自於湖北武昌,不過這裏的武昌卻並非指現在武漢三鎮中的武昌,而是古武昌(如今的鄂州)。 [4]  説起武昌魚這個名字的由來,還要追溯到三國末期。當時吳國國主孫皓想從建業遷都武昌,遭到了朝內部分大臣的強烈反對。其中左丞相為勸阻吳王遷都而授意,編了一首民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從此,武昌魚的稱謂便流傳下來,漸漸成為家喻户曉的美味佳餚。截至2013年,武昌魚這個名字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讓武昌魚真正名揚天下的,還是毛主席。他在1956年暢遊長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水調歌頭·游泳》,詞開頭兩句,就提到了這種悠久歷史的美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5] 

團頭魴形態特徵

團頭魴
團頭魴(6張)
背鰭Ⅲ-7;臀鰭Ⅲ-26~29;胸鰭Ⅰ-14~16;腹鰭Ⅱ-8。側線鱗52~56;圍尾柄鱗2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13~18。下嚥齒3行,2·4·5(4)-4(5)·4·2。脊椎骨4+38~39。
體長165~456毫米,體長為體高的2.0~2.4倍,為頭長的4.5~5.6倍,為尾柄長的8.7~10.6倍,為尾柄高的7.3~7.9倍。頭長為吻長的3.4~4.5倍,為眼徑的4.2~5.2倍,為眼間距的1.9~2.3倍,為尾柄長的1.8~2.2倍,為尾柄高的1.3~1.7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0.7~0.9倍。
體側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較厚,自頭後至背鰭起點呈圓弧形,腹部在腹鰭起點至肛門具腹稜,尾柄寬短。頭小,側扁,頭長小於體高,體高為頭長的2.1~2.6倍。口端位,口裂較寬,呈弧形,頭寬為口寬的1.7~2.0倍;上下頜具狹而薄的角質,上頜角質呈新月形。眼中大,位於頭側,眼後頭長大於眼後緣至吻端的距離。眼間寬而圓凸,眼間距大於眼徑,為眼徑的1.9~2.6倍。上眶骨大,略呈三角形。鰓孔向前伸至前鰓蓋骨後緣稍前的下方;鰓蓋膜連於峽部;峽部較寬。鱗中等大,背、腹部鱗較體側為小。側線約位於體側中央,前部略呈弧形,後部平直,伸達尾鰭基。
背鰭位於腹鰭基的後上方,外緣上角略鈍,末根不分枝鰭條為硬刺,刺粗短,其長一般短於頭長,起點至尾鰭基的距離較至吻端為近。臀鰭延長,外緣稍凹,起點至腹鰭起點的距離大於其基部長的1/2。胸鰭末端略鈍,後伸達或不達腹鰭起點。腹鰭短於胸鰭,末端圓鈍,不伸達肛門。尾鰭深分叉,上下葉約等長,末端稍鈍。
鰓耙短小,呈片狀。下嚥骨寬短,呈弓形,前後臂粗短,約等長,角突顯著。咽齒稍側扁,末端尖而彎。鰾3室,中室大於前室,後室小,其長大於眼徑。腸長,盤曲多次,腸長為體長2.5倍左右。腹膜灰黑色。
體呈青灰色,體側鱗片基部淺色,兩側灰黑色,在體側形成數行深淺相交的縱紋。鰭呈灰黑色。 [6] 

團頭魴生活習性

團頭魴比較適合於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於底質為淤泥、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冬季喜在深水處越冬。團頭魴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為食,因此食性較廣。 [7] 

團頭魴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墨西哥、日本、越南。 [8]  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中下游中型湖泊。 [6]  至1972年移植團頭魴的地區有:江蘇、浙江、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內蒙古、新疆等20個省(市)區。 [9] 
團頭魴分佈圖 團頭魴分佈圖

團頭魴繁殖方式

團頭魴自然繁殖

團頭魴適於在靜水水體中繁殖生長。一般3齡達性成熟,在生殖季節,雄性親魚在眼眶、頭頂、尾柄部的鱗片上和胸鰭前部鰭條的背面,均出現許多白色“珠星”,胸鰭第一根鰭條變得比較肥厚,略呈“S”狀彎曲;雌性個體在尾柄處也出現一些稀疏的“珠星”。產卵一般在夜間進行。卵為黏性,淺黃色,附着在水草上發育。團頭魴生長快,成熟早,抗病力強,能夠在池塘、水庫、湖泊中自然產卵繁殖。 [10] 

團頭魴人工繁殖

  • 成熟年齡與雌雄鑑別
團頭魴的性成熟年齡一般為2~3齡,體重在0.5千克以上。選擇時要選留3齡、體格健壯、生長髮育良好的作為親魚,雄魚的數量要多於雌魚,以1:1.5較合適。
團頭魴的雌雄鑑別基本上與草魚相同。在生殖季節團頭魴雄魚的頭部、胸鰭、尾柄上和體背部均有大量的追星出現,胸鰭第1根鰭條肥厚而略有彎曲呈“S”形,成熟的個體,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魚的胸鰭光滑而無追星,第1根鰭條細而直,除在尾柄部分出現追星外,其餘部分很少見到,腹部明顯膨大,柔軟光滑,泄殖孔稍突出。 [11] 
  • 親魚的培育
團頭魴單養或混養均可,通常在鰱、鱅、草親魚池內混養。如果單養,每畝放養200~300尾,約重100千克,並適當配養1~2組鰱親魚,以調節水質。團頭魴喜食苦草、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也喜食人工投餵的粉碎螺蜆、餅類飼料。夏季宜多喂些青綠飼料,春季則宜精、青搭配,精、青比例為1:16。一般除青飼料外,每年每尾需投餵1~1.5千克精飼料。
在4月中旬水温開始回升時,就必須把雌、雄魚分開飼養,當水温升到16~18℃時,遇大雨後有流水進入池塘,增高池塘水位,親魚就會在池塘周圍有雜草處自然產卵,不利於人工控制。 [11] 
  • 催產
為了避免團頭魴親魚零星產卵,應根據性腺發育情況,抓住適宜的生產季節,採用人工催產方法進行繁殖,讓其集中產卵,以獲得大量魚苗。在生產中,常採用注射激素的辦法,催情產卵,這可使親魚同步集中產卵。催產前也要對親魚進行挑選和配組。用於團頭魴催產的激素與四大家魚相同,一次注射使用的劑量比家魚偏高些,常用劑量一般為0.5千克親魚每尾註射鯉魚腦垂體3~4個,促絨毛膜激素(HCG)4~5毫克(效價2毫克)或800~1200IU,LRH-A60~100微克。雄魚劑量減半。注射時間可在傍晚,通常情況下翌日清晨產卵。水温24~25℃時,效應時間為8小時;水温27℃時,效應時間為6小時左右。團頭魴每千克體重平均產卵數為8~10萬粒。注射後,將親魚放入產卵池或孵化環道,設置魚巢,並給予微流水刺激,讓其自行產卵。也可以人工授精,將受精卵脱黏後用流水孵化。也可以不設置魚巢,讓產出的卵黏附在環道壁上,產卵結束後捕出親魚,魚卵直接在孵化環道內孵化。 [11] 
  • 孵化
團頭魴魚卵的孵化方法和鯉魚基本相同,可採用靜水孵化,也可採用微流水孵化。
  1. 靜水孵化:一般利用魚苗培育池,每畝放置附着卵40~50萬粒的魚巢。水温23℃左右時經44小時孵出,25~27℃時經38小時孵出。出膜後4天左右可主動攝食。魚苗孵出後即在本塘培育,但此法孵化率較低,生產上較少採用。
  2. 微流水孵化:孵化管理和家魚卵孵化方法相同。團頭魴魚卵的黏性較差,可將黏附有魚卵的魚巢在水缸中用力甩動,使魚卵從魚巢上脱落下來,直到基本洗淨為止,然後將洗落下來的魚卵中的雜物清除;或人工授精魚卵進行脱黏,將卵過數,放入孵化桶等孵化器中孵化。一隻鐵皮孵化桶可放魚卵30~50萬粒。如在環道內流水孵化,密度可大些,但當仔魚剛出膜1~2天內,流水不宜太大。團頭魴的卵密度較大,吸水後卵徑一般為1.3毫米。剛孵出的仔魚細小,長3.5~4.0毫米。因此,孵化器紗網要選用70目的規格,防止剛孵出的仔魚漏失。團頭魴魚苗身體嫩弱,出苗時操作要特別小心,不能離水操作。 [11] 

團頭魴養殖技術

  • 池塘條件及用藥標準
魚塘應選擇在周邊無污染因素、空氣清新、水源潔淨充足、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及遠離村莊的地方,符合《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的規定。水源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養殖水體符合《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01-2001)。魚用藥物要使用限量、限品種、限時間的人工合成化學獸藥、肥料、飼料、添加劑。
池塘面積在3335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呈長方形,不漏水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釐米左右,應配有排灌、飼料加工、運輸、增氧等機械,每畝池塘漁機動力0.5千瓦以上。水源充足,採用地下水,水質清新,無污染。池水透明度30~35釐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不低於3毫克/升,pH值在7~8之間,養殖期間定期注水,7~9月每半個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為20~30釐米。 [7] 
  • 魚塘選擇及魚苗消毒
魚塘經過修整後,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以下藥物進行消毒處理,以殺死野雜魚、水生昆蟲、底棲生物和各種病原體,常用消毒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以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生石灰遇水後會產生強鹼,有很強的滅菌及殺死敵害能力。同時還可改良池底土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水中的礦物元素,起到直接施肥的作用。在苗種放養前半月左右,選擇晴天用生石灰消毒。消毒時,魚塘需留水7~10釐米,使撒入的生石灰能均勻分佈。生石灰用量一般900~1125千克/公頃,淤泥少的池塘用750~900千克/公頃。
團頭魴魚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游泳活潑,規格整齊。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苗種生產單位。苗種生產單位必須具有養殖證、苗種生產許可證、檢疫證、藥殘報告、種質檢測報告。
魚種入塘前需浸洗消毒,以殺滅魚體上的多種病原菌和寄生蟲,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漂白粉、敵百蟲、硫酸銅、食鹽等溶解稀釋後使用。用食鹽為魚體消毒,既便宜又簡單,但用量必須掌握好。配製鹽水消毒液時,食鹽的濃度控制在1~2%,既每100千克水用鹽1~2千克,浸魚種的時間3~5分鐘。如果魚苗較小,鹽濃度還要適當降低。當看到魚浸後左右搖動,十分不安時,應立即放入塘中。 [7] 
  • 飼料投餵
科學投餵是健康養殖的關鍵環節,首先要嚴把飼料選用關。使用的飼料要符合《飼料衞生標準》(GB13078-2001)和《魚用飼料安全限量》(NY5072)的規定。使用藥物添加劑的種類和用量應符合《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定》、《漁用藥物使用標準(NY5071-2002)》中的規定,不得添加禁用漁藥和在飼料中添加未經農業部批准的用於飼料添加劑的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必須來源於有生產許可證的正規企業,具有企業、行業的國家標準和生產批准文號,防止和杜絕在加工、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化學藥品對飼料的污染,禁用發黴、過期飼料。
團頭魴是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若投餵青綠飼料:3~5月投餵宿根黑麥草,5~9月投餵蘇丹草和苦蕒菜,8~10月投餵其他旱草並少量投餵菜餅、麥類等商品精料。每月飼料配比如下:12~2月不喂或少量投餵;3~4月為3~5%;5~6月11~16%;7~8月23%;9月16%;10月6%;11月不喂或少量投餵。投餌率(日投餌量/池中魚總重量)與水温關係如下:低於20℃時,投餌率為0.5%;20~25℃時1~2%;25~28℃時2~3%;28~30℃時3~5%。投餵堅持定量、定時、定點、定量的"四定"原則,每天投餵2~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投餵時用投餌機投餵。選擇使用投餌機,首先安裝投餌機要選擇適合的位置,應面對魚池的開闊面,這樣投餌面寬,水位要深,以利魚搶食。要考慮池塘面積及池魚產量,並不是投餌機電機轉速越高、投的距離越遠、面積越大就越好,比如在0.2~0.35公頃的池塘中,魚產量1500千克/畝左右,其投餌機的拋撒距離以5~8米為宜。投餌機的拋撒距離過遠、面積過大,易造成邊緣部分餌料的浪費。 [7] 
  • 水質調控
平時要切實注意調節水質,做到肥、活、嫩、爽。在飼養中、後期,魚類逐漸長大,池塘貯魚多,夜間魚羣容易浮頭,要適時開機增氧,一般做到“三開兩不開”。即晴天時開機1小時;陰天時次日凌晨2:00~4:00開機,直到解除浮頭;陰雨連綿有嚴重浮頭危險時,要在浮頭之前開機,直到不浮頭為止。在一般情況下傍晚不要開機,陰雨天白天不要開機,而將有限的開機時間安排在夜間。從5月起每月定期抽樣測定魚類生長情況。根據水温、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飼料投餵量,防止過量投餵或投餵不足,影響魚類正常生長。 [7] 
  • 科學使用魚藥
科學選用魚藥和科學用藥是健康養殖的關鍵。原則上提倡使用“三效、三小”,即:高效、速效、長效、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魚藥,禁止使用“三高、三致”高毒、高殘、高污染、致癌、致畸、致變態。選用“三證”(魚藥登記證、魚藥生產批准證、執行標準號)齊全無公害國標漁藥。另外,規範用藥、安全用藥、降低藥殘也是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措施。健康養殖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在團頭魴養殖過程中應以防為主,無病早防,這是魚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2. 診斷正確、下藥對症:首先必須診斷出病因,特別是多發病時更難診斷。只有診斷正確,才能對症下藥,避免盲目用藥帶來的“三高、三致”。
  3. 使用方法正確、用藥量科學:魚藥的用法和用量必須考慮不同的品種及魚病的種類、藥物的性質、水體理化因子、氣象因素、養殖模式、密度等而採用不同的施藥方法和劑量,最好是參考使用説明書。
  4. 合理搭配藥物:不同的藥物搭配使用時有的會增加藥效,有的會降低藥效,有的還會對魚體造成危害。因此,在藥物搭配使用時,一定要了解不同藥物的性質,做到科學搭配。同時不能人藥魚用、獸藥魚用和農藥魚用,一定用包裝上有“水產專用”標識的魚藥。
  5. 提倡使用中草藥:與抗生素相比,中草藥具有來源廣泛、經濟實惠、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無抗性、無殘留等優點,建議大力推廣使用中草藥,不用或少用抗生素
  6. 休藥期後嚴禁用藥:為保證質量安全,嚴禁休藥期後用藥,避免藥物殘留影響產品質量,確保質量安全。 [7] 
  • 成魚飼養模式
養殖方式有池塘主養或混養,該試驗為混養模式。
水深1.5~2米的池塘,每畝可放養團頭魴冬片魚種1520尾,配養鰱、鱅魚種200~300尾,飼養一年團頭魴個體可達500克左右。它的生長速度在三齡以前較快。以後逐漸減慢。團頭魴的食性和草魚相似,所以能經濟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餌料資源,同時也能攝食人工飼料,促進成魚的生長。年終收穫團頭魴1395千克/畝,平均尾重為0.43千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7] 

團頭魴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 ver 3.1——無危(LC)。 [3] 
種羣現狀:因團頭魴天然分佈狹,主要分佈在湖北的梁子湖和東湖,鄱陽湖也有過報道,天然產量又低,是影響團頭魴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經多年研究,人工繁殖團頭魴於1964年獲得成功。 [9] 

團頭魴主要價值

食用及經濟:團頭魴肉質細嫩,鮮美,是重要經濟食用魚類之一。 [9] 
藥用:團頭魴味甘、性平,具有補胃養脾、祛風、調胃氣、利五臟等功效。同時,食用團頭魴還可以預防貧血、高血壓、低血糖以及緩解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1] 
營養:團頭魴肉中含有豐富的門冬氨酸、穀氨酸以及賴氨酸,門冬氨酸能夠調節腦和神經代謝功能,甘氨酸在神經信號的傳遞及各種生理反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賴氨酸能夠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並有提高中樞神經組織功能的作用。人體只有補充了足夠的賴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質的吸收與利用,達到均衡營養。因此,食用富含賴氨酸的團頭魴肉可以提高智力,促進生長,增強體質,改善失眠,提高記憶力,並且能夠促進鈣吸收以防止患骨質疏鬆症,同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1] 
參考資料
  • 1.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99頁
  • 2.    團頭魴  .gbif[引用日期2020-01-07]
  • 3.    團頭魴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1-07]
  • 4.    嵩羅永康.何須不食武昌魚[J].中國水產,2018,(第9期):105-108
  • 5.    劉元林主編,人與魚類,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0,第47頁
  • 6.    團頭魴  .國家動物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1-07]
  • 7.    魏金鎖.團頭魴池塘健康高產養殖技術[J].河南水產,2016,(第5期):6-8
  • 8.    團頭魴  .discoverlife[引用日期2020-01-07]
  • 9.    團頭魴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國家動物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1-07]
  • 10.    旭日干編,內蒙古動物志 第1卷,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3.06,第151-152頁
  • 11.    王紀亭,嶽永生主編,養魚手冊,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04,第145-147頁
  • 12.    團頭魴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1]
  • 13.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99頁
  • 14.    付志方主編,江山如此多嬌 自然河北上下,河北美術出版社,2016.0,,第608頁
  • 15.    宋在田等編著,怎樣高產養殖團頭魴,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1,第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