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花

(茜草科團花屬植物)

鎖定
團花(Neolamarckia cadamba (Roxb.) Bosser)是茜草科茜草科的落葉大喬木。株高可達30米,樹幹通直,基部略有板狀根,老時有裂隙且粗糙;葉對生,薄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頂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截形,葉柄托葉披針形;頭狀花序單個頂生,花序梗粗壯,萼裂片長圓形,花冠黃白色,漏斗狀,花冠裂片披針形;成熟時黃綠色,種子近三稜形;花、果期6-11月 [6] 
團花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等地,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和斯里蘭卡均有栽培。生於山谷溪旁或雜木林下 [6]  ,喜高温、濕潤、向陽之地,以壤土或沙質土為佳 [7]  。團花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6]  。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 [7] 
團花因其樹形美觀,樹幹挺拔秀麗,筆直而雄健,樹冠呈圓形,葉片大而光亮,枝條形式特別,可在園中、草坪及屋側、橋畔、湖邊栽植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8]  。團花還可用於建築裝飾因其紋理直,無特殊氣味,加工容易,乾燥後不開裂不變形,或者作車廂板、火柴桿、茶葉包裝盒、牙籤等 [9] 
中文名
團花
拉丁學名
Neolamarckia cadamba (Roxb.) Bosser [4] 
別    名
黃梁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茜草科
團花屬
團花
命名者及年代
(Roxb.) Bosser,1984

團花形態特徵

團花
團花(9張)
團花是茜草科茜草科的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樹幹通直,基部略有板狀根;樹皮薄,灰褐色,老時有裂隙且粗糙;枝平展,幼枝略扁,褐色,老枝圓柱形,灰色。葉對生,薄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25釐米,寬7-12釐米,頂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截形,萌櫱枝的幼葉長50-60釐米,寬15-30釐米,基部淺心形,上面有光澤,下面無毛或被稠密短柔毛;葉柄長2-3釐米,粗壯;托葉披針形,長約12毫米,跨摺,脱落。
頭狀花序單個頂生,不計花冠直徑4-5釐米,花序梗粗壯,長2-4釐米;花萼管長1.5毫米,無毛,萼裂片長圓形,長3-4毫米,被毛;花冠黃白色,漏斗狀,無毛,花冠裂片披針形,長2.5毫米。果序直徑3-4釐米,成熟時黃綠色;種子近三稜形,無翅。花、果期6-11月。 [1]  [10] 

團花產地生境

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主要分佈於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和斯里蘭卡;在中國分佈在北緯22°以南的廣東、廣西(南寧、欽州、玉林、寧明、龍州、憑祥、崇左和防城等地)和雲南(西雙版納)。 [2]  [1]  生於山谷溪旁或雜木林下。 [1]  [6] 

團花生長環境

陽性植物,性喜高温、濕潤、向陽之地,生長適宜温度22-30℃,日照70-100%。生性強健,成長快速,壽命長,耐熱、耐旱。 [3]  喜高温、濕潤、向陽之地,以壤土或沙質土為佳。 [7] 
垂直分佈在海拔200-350米。可耐短期0℃低温,但忌長期低温霜凍。如1976年冬至1977年春,在中國南寧市陰冷天氣持續五十多天,最冷月平均氣温8.2℃(1949年後20多年平均氣温12.9℃),南寧市區的鳳凰樹、非洲棟等二十年生以上的大樹,有95%凍死,但團花三年生幼樹可以安全越冬。1975年冬至1976年春,南寧霜日達二十一天,幼樹主枝側枝被凍壞,幼果幼苗凍死。 [2] 
分佈區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中國廣西除南寧、欽州、玉林三地區南部,以及右江河谷等局部霜凍輕、風害小的肥沃地,可以造林外,廣大南亞熱帶地區,可引種試種。北迴歸線以北不宜種植。適生在砂頁岩、花崗岩等發育的酸性土壤,石灰岩山區未見生長。 [2] 

團花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 [7] 

團花採種

團花由於各地氣温不同,開花有先後,在廣西是7月開花,12月至翌年2月果熟。果實為球形肉質聚花果,熟時由青變黃色。採回的果實可放室內,經過後熟軟化,捏開果肉,用水沖洗去皮肉,使種子下沉;種子撈出後,用大小眼下同的篩,篩選出淨種,晾乾裝入布袋貯藏。每個果約得種子0.5克。種子極小,每克有2.4-2.6萬粒,發芽率可達60%,幹藏半年至一年的種子,發芽率可保持30-50%。 [2] 

團花播種

種子發芽需在22℃以上較高温度。播種期應在晚霜過後。播前用40-50℃温水浸種一晝夜,取出晾乾,種子與5-10倍細沙或細土混勻撤播,每平方米播種0.5-1克,播前要將苗牀面整平,稍加壓實並淋足水。播後不覆土不淋水,苗牀覆蓋薄膜,防雨保温,苗牀周圍撒上666粉,防螞蟻搬食種子。在適宜氣温下,十天左右種子發芽,應即揭去薄膜,搭蓋稀疏蔭棚或插蕨,防止大雨衝擊牀面或日灼為害。經半個月至一個月,幼苗長出真葉,這段時間易受立枯病為害,應注意防治。從子葉出土至第7對真葉長出前,為生長緩慢階段,7對真葉以後,生長迅速。一般應掌握在3-4對真葉時移苗,可以移入容器培育40-60天,出圃定植;也可按15釐米×25釐米或20釐米×30釐米的距離,移植在苗牀繼續培育,每畝育苗六千株左右。 [2] 

團花栽培技術

林地應選擇在江河兩岸,或新公路旁的鬆土,以及土壤較肥沃濕潤、霜凍不嚴重的山地。四旁植樹可用一年生大苗,山地造林用當年培育的小苗或容器苗,在6-7月間定植。一般用全墾整地,林糧間種或挖大植穴定植。造林密度每畝種植55-73株,株行距3米×3米或3米×4米。如與其他樹種混交造林,可適當加大株行距。造林時除容器苗外,其他都應剪葉。種後1-2年,加強撫育管理。 [2] 

團花主要價值

團花藥用

團花的藥用價值高,《中華本草》及《李氏草密》等諸多醫藥典籍都有它的記載,它的樹皮和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的功效。主治高熱不退,頭暈,頭痛,失眠,神經性皮炎,牛皮癬等。 [5] 

團花經濟

團花為熱帶常綠或半落葉喬木。在廣西西南部有自然地布。生長迅速,十年前後可成材。在1972年第七屆世界林業會議上,被稱為“奇蹟樹”。樹高達30多米,胸徑可達醜米以上,主幹通直。木材為散孔材,容重0.499克/立方厘米,纖維長1712微米,纖維素達到50.4%,適合作火柴桿、牙籤和漿粕原料。木材耐腐性能較差,且易受蟲蛀,但經水浸處理後,可作一般傢俱和板材。 [2]  團花還可用於建築裝飾因其紋理直,無特殊氣味,加工容易,乾燥後不開裂不變形,或者作車廂板、火柴桿、茶葉包裝盒、牙籤等。 [9] 

團花觀賞

團花要求水肥條件較高,適合四旁植樹,或與華南坡壘、紫荊木等珍貴樹種營造混交林。 [2]  團花因其樹形美觀,樹幹挺拔秀麗,筆直而雄健,樹冠呈圓形,葉片大而光亮,枝條形式特別,可在園中、草坪及屋側、橋畔、湖邊栽植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8] 

團花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團花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