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結鄉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下轄鄉)

鎖定
團結鄉,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地處永善縣東北部,東、南與大關縣木杆鎮、高橋鄉接壤,西與馬楠苗族彝族鄉和溪洛渡鎮相接,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涼山族自治州雷波縣永勝鄉相望,東北與檜溪鎮毗鄰。 [3]  區域面積198.2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21977人。 [2] 
1958年10月,調整區劃時,由二區佛灘劃出雙河、向陽、新田、花石,三區檜溪劃出東勝、西正、大毛共7大隊組建團結公社。1961年,複名團結區。1966年,區改公社。1984年1月,改團結區。1988年1月,改團結鄉。 [3]  截至2020年6月,團結鄉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4] 
2019年,團結鄉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2] 
中文名
團結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
地理位置
永善縣東北部
面    積
198.29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團結村
電話區號
0870
郵政編碼
657301
車牌代碼
雲C
人    口
21977人(2019年户籍人口)

團結鄉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調整區劃時,由二區佛灘劃出雙河、向陽、新田、花石,三區檜溪劃出東勝、西正、大毛共7大隊組建團結公社。
1961年,複名團結區。
1966年,區改公社。
1984年1月,改團結區。
1988年1月,改團結鄉。 [3] 

團結鄉行政區劃

團結鄉區劃沿革

1961年,轄8公社。
1966年,轄8大隊。
1984年1月,轄1鎮、8鄉。
2011年末,團結鄉轄大毛、蘇田、聯合、東勝、雙河、新田、花石、向陽、團結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1個村民小組。 [3] 

團結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團結鄉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團結村。 [3]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30625201001
210
團結社區
530625201202
220
大毛村
530625201203
220
蘇田村
530625201204
210
聯合村
530625201205
220
東勝村
530625201206
220
向陽村
530625201207
220
雙河村
530625201208
220
新田村
530625201209
220
花石村

團結鄉地理環境

團結鄉位置境域

團結鄉地處永善縣東北部,東、南與大關縣木杆鎮、高橋鄉接壤,西與馬楠苗族彝族鄉和溪洛渡鎮相接,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涼山族自治州雷波縣永勝鄉相望,東北與檜溪鎮毗鄰。 [3]  區域面積198.29平方千米。 [2] 

團結鄉地形地貌

團結鄉地處雲貴高原北緣,滇東北北端,金沙江南岸。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江邊河谷、二半山、高二半山和高寒山區等四類。境內最高峯位於和尚巖,海拔2707米;最低點位於大毛灘,海拔370米。 [3] 

團結鄉氣候

團結鄉多年平均氣温17.6℃,1月平均氣温8.3℃,極端最低氣温-4.2℃(2010年1月31日),7月平均氣温26.6℃,極端最高氣温38.4℃(2011年8月15日)。最低月均氣温6.2℃(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29.8℃(2011年8月)。生長期年平均250天,無霜期年平均34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00小時,年總輻射87.7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50天。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15天,最多達146天(1988年),最少為98天(2011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535.8毫米(198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為621.4毫米(2011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6~7月最多。 [3] 

團結鄉水文

團結鄉境內河道屬金沙江流域,金沙江在境內流程長6.3千米。主要河道團結河境內流程長30千米,境內流域面積197平方千米。另有二級河道花石溪、大水溝、響水溝等14條,總長168.7千米。河網密度為3.2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為4.4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9.8億立方米。 [3] 

團結鄉自然災害

團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強風、低温、冰雹、地震以及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 [3] 

團結鄉自然資源

團結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鉛鋅、銅、煤、硅鐵、鐵、磷、石灰、砂石等。其他自然資源還擁有林地20.6萬畝,牧草地1.5萬畝,有野生動物數十餘種,其中被列為國家一類或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岩羊、黑熊等4種,有野生植物100餘種。 [3] 

團結鄉人口

2011年末,團結鄉轄區總人口218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6人,城鎮化率2%。另有流動人口239人。總人口中,男性11843人,佔54.3%;女性9968人,佔45.7%;14歲以下4210人,佔19.3%;15~64歲15987人,佔73.3%;65歲以上1614人,佔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695人,佔90.3%;有苗、彝等少數民族,共2116人,佔9.7%。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1個民族,達131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1.9%。2011年,人口出生率9.65‰,人口死亡率為6.7‰,人口自然增長率2.95‰。 [3] 
2017年,團結鄉常住人口20774人。 [1] 
截至2019年末,團結鄉户籍人口21977人。 [2] 

團結鄉經濟

團結鄉綜述

2011年,團結鄉財政總收入653.15萬元,比上年增長3%,比1978年增加6.8倍。人均財政收入299元,比上年增長1.5%,是1978年的5倍。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30元。 [3] 
2019年,團結鄉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2] 

團結鄉農業

團結鄉有農業耕地面積2.613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96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7%,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0.2%。糧食作物以玉米、稻穀、大豆、小麥、洋芋、紅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681噸,其中水稻535噸,小麥144噸,大豆24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455畝,產量79.9噸,其中油菜籽52.4噸,花生20.6噸;蔬菜種植面積0.66萬畝,產量2333.7噸。 [3] 
團結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83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羊飼養量8290只,年末存欄5370只;牛飼養量2510頭,年末存欄1980頭;家禽飼養量4.23萬羽,上市家禽4.1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054噸,其中豬肉1898噸,牛肉80噸,羊肉76噸,禽蛋102噸;畜牧業總產值2400萬元。 [3] 
截至2011年末,團結鄉活立木蓄積量36.9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達58.4%。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10畝,產量105.9噸,其中主要產品雪梨產量23.1噸,柑橘52噸,桃子10.5噸,李子11.5噸,柿子2.1噸,枇杷3噸。 [3] 

團結鄉商業

2011年,團結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036萬元,比上年增長13.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38335萬元,比上年增長28.3%。 [3] 

團結鄉金融

2011年末,團結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990萬元,比上年增長75%;各項貸款餘額3026萬元,比上年增長25%。 [3] 

團結鄉社會事業

團結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團結鄉有小學22所,在校生2161人,專任教師1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5%;初中1所,在校生493人,專任教師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3] 
2011年,團結鄉教育經費達1061.1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50.8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001.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08%、15.69%、 15.12%。 [3] 

團結鄉科技事業

2011年末,團結鄉有科技機構4個,各類科技人才17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320人。 [3] 

團結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團結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圖書室9個,農家文化大院2個,農家書屋2個,建築面積182平方米,藏書21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人。 [3] 
2011年末,團結鄉有體育場地14處,社會體育指導人員25人。每年在三八節、勞動節和國慶節期間開展體育賽事活動。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7%。 [3] 
2011年末,團結鄉有5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4764户,電視綜合覆蓋率為96.5%。 [3] 

團結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團結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病牀60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衞生牀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10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人。 [3] 
2011年,團結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8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5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734人,參合率95%。 [3] 

團結鄉社會保障

2011年,團結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1户,人數81人,支出16.518萬元;城市醫療救助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15人次,共支出16.07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06户,人數2924人,支出32.619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0人,支出29.8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支出14.59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600人次,支出7.506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188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780畝,倒塌房屋8間,直接經濟損失3055萬元,救災資金支出46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6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7882萬元。新增就業人員578人,有12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5人,全年共幫助12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1人就業。 [3] 

團結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團結鄉境內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132千米,有投遞點9個,鄉村通郵率達100%;全年共投遞國內信函9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60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2000件。徵訂報紙5.12萬份,期刊0.1萬冊,業務總收入8.81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門,固定電話用户526户,電話用户普及率59%;移動電話用户0.47萬户,比上年增加58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95.6%;境內光纜線路總長為20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38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1個,寬帶接入用户133户。 [3] 
  • 能源
2011年,團結鄉境內小型水電站5座,發電企業2家,裝機總容量1.09萬千瓦,年發電量7160萬千瓦時。35千伏高壓輸電線路2條,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7條,線路總長138千米,年累計輸電68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42%,供電可靠率93%,通電户4918户,佔99.6%。 [3] 

團結鄉交通運輸

2011年,團結鄉境內有縣鄉公路1條,總長35千米;鄉村公路4條,總長38.5千米;村組公路18條,總長130.1千米。境內共有客運車輛22輛(含農村客運小麪包車),年客運量5.6萬人次;有各種運輸車輛18輛,62噸位,年貨運量15.85萬噸。 [3] 

團結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團結鄉原有兩個區各劃部分村組建,取團結和睦之意。 [3]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年5月:55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566頁.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0929-0931.
  • 4.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