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圖式

鎖定
圖式(schema),根據西方哲學家的一般理解,圖式就是用來組織、描述和解釋我們經驗的概念網絡和命題網絡。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認知過程中通過對同一類客體或活動的基本結構的信息進行抽象概括,在大腦中形成的框圖便是圖式;Piaget、Rumelhart等人認為圖式由表示概念要素的若干變量所組成,是一種知識框架及分類系統; 語言學家Carroll把圖式看做是語義記憶的一種結構。儘管不同的學科領域對圖式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點達成了共識:圖式是一種結構 [1] 
中文名
圖式 [2] 
外文名
Schema [2] 
應用學科
心理學 [1] 
應用範圍
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2] 
主要學派
認知學派 [2] 
提出者
康德 [2] 

圖式簡介

圖式概念

圖式實質上是一種心理結構,是能幫助人們知覺、組織、獲得和利用信息的認知結構 [3] 

圖式概念擴展

認知理論把圖式定義為從心理學理解認知的基本構造單元 [2] 
曼德爾、弗裏德里克和羅恩把圖式定義為在記憶中表徵一般知識的認知結構圖式(或框架和腳本)被理解為一種數據結構,在解釋感知、調節行為以及在記憶中存儲知識時起中心作用 [2] 
而拉梅爾哈特、斯莫倫斯基、麥克萊蘭和欣頓的觀點,頭腦中的任何一種表徵對象都不是模式,更準確地説,圖式出現於把新知識同化入現有的知識結構,或當需要從許多較簡單的相互協同工作的元素中解釋既定環境時 [2] 

圖式演變歷史

柏拉圖的“理念論”,康德的“圖式説”,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理論”,分別體現了古代的整體猜測,近代抽象分析,現代綜合考察的方法與結果。隨着信息加工論的崛起,心理學家運用信息加工的分析方法發展出認知圖式理論,圖式的內涵因而變得豐富和完善 [2] 
圖式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認識學説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圖式看作是“潛藏在人類心靈深處的”一種技術,一種技巧。因此,在康德那裏,圖式是一種先驗的範疇 [2] 
圖示 圖示
當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實驗研究,賦予圖式概念新的含義,成為他的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概念。他把圖式看作是包括動作結構和運算結構在內的從經驗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亞傑看來,圖式是主體內部的一種動態的、可變的認知結構。他反對行為主義S→R公式,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個體同化(A)於認知結構(T)之中,才能作出反應(R)。個體所以能對各種刺激作出這樣那樣的反應,是由於個體具有能夠同化這些刺激的某種圖式。這種圖式在認識過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過濾、篩選、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為有條理的整體性認識,從而建立新的圖式。皮亞傑認為,圖式雖然最初來自先天遺傳,但一經和外界接觸,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圖式就不斷變化、豐富和發展起來,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他用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四個基本概念闡述個體認知結構的活動過程,形成他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構理論。按照皮亞傑的理論,兒童的心理結構或認知結構,正是在與環境的不斷的適應過程中,在這種動態的平衡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他提出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活動是認知結構產生的源泉,讓兒童獲得充分活動的活動機會,對他們的認知發展是極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2] 

圖式分類

圖式個人圖式

個人圖式(Person schemas)是對人的人格進行描述的認知結構,一般應用於特殊的個人或者典型的一類人。人的圖式組織了人們關於他人人格的概念,並且使人們可以形成對他人行為的期望 [4] 

圖式自我圖式

自我圖式(Self-schema)形成了人們對自己的品質和特徵的概念。 人們運用自我圖式的維度來衡量自己。自我圖式來自過去 的經驗,組織並指導對於個體社會經驗中與自我有關的信息進行加工。如果一個人認為他自已是一個獨立型的人,他就 可能將自己視為一個個人主義的、非傳統的、果斷的人 [4] 

圖式團體圖式

是指我們對某個特殊團體的認知結構,有時候也叫團體刻板印象(Stereotype)。團體圖式使得我們將某些特質歸於一個特殊團體的成員所共有。比如我們常常根據刻板印象認為山東人勤勞、誠實;認為美國人樂觀、愛助人 [4] 

圖式角色圖式

角色圖式(Role schema)指人們對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比如人們常常認為教授知識淵博、滿頭銀髮等 [4] 

圖式主要特點

  1. 圖式有許多變量或“狹槽”,必須用具體材料來填充或限定 [2] 
  2. 圖式有網絡,可以嵌套。即圖式可以有亞圖式,可以組成層次 [2] 
  3. 圖式可以在各種抽象水平上來表徵知識 [2] 
  4. 圖式又是一個主動的加工過程,是一個試圖構成經驗陳述的積極過程。它能夠評價其自身對環境因素的適應情況,因而也可以説明這些因素的程序 [2] 

圖式主要作用

  1. 幫助我們直覺到周圍環境的特徵,當強度較大、引人注目的事物出現時,每個人都會注意到 [3] 
  2. 圖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結構,我們用這種結構組織來掌握信息 [3] 
  3. 圖式可以用來解釋人格的差異,換言之,結構是比較固定的,我們知覺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也是比較固定的 [3] 
  4. 圖式使得我們以比較固定的方式獲得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 [3] 

圖式對社會認知的影響

圖式自我概念

自我圖式組織形成了人們對自己的品質和特徵的概念。 人們運用自我圖式的維度來衡量自己。自我圖式來自過去的經驗,組織並指導對於個體社會經驗中與自我有關的信息 進行加工。如果一個人認為他自已是一個獨立型的人,他就可能將自己視為一個個人主義的、非傳統的、果斷的人。因此他的行為方式就會表現出他的自我圖式,例如他可能拒絕從父母那裏接受金錢,不會因為功課而求助別人,或者很可 能去自己找一份兼職的工作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自我圖式並非涵蓋了自我行為的所有方面。由於個人生活各方面的側重點不同,自我圖式是由那些與自我緊密相關的行為特徵組成的。正因為如此,充分了解 一個人的自我圖式,可以增加對這個人行為預測的準確率 [4] 

圖式刻板印象

一些研究者認為羣體圖式的形成是人們通過和刻板印象羣體的成員進行直接接觸形成的。舉例而言,如果人們接觸過的一些法國人都非常的有情調,就概 括出“法國人很浪漫”的刻板印象,並把它推論到這個羣體裏的其他成員身上。刻板印象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它可以簡化複雜的社會。由於刻板印象是基於將 一類型的人簡化成一個羣體的基礎上,這就使人們在僅有很 少量信息的時候仍然可以很快的對某人做出判斷。只要知 道這個人是從屬於哪個羣體的,就據此形成關於這個人的印 象並且預測他的行為 [4] 

圖式社會認知偏差

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信息不足或缺失。在這些情況下,人們的認知就可能出現偏差,這主要是因為人腦中的既有圖式會對社會認知產生負面影響 [4] 
首先,人們會過度地接受那些與圖式相一致的信息。一些研究表明,當接受與圖式相聯繫的新信息時,人們的認知上顯示了一種“肯證偏差”,即當被試有機會選擇新的信息來檢驗基於圖式的假設時,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既有圖式相一致的信息,而忽視那些與圖式不相一致的信息 [4] 
第二,當面對一些缺失的信息時,人們可能填充一些與 他們的圖式相一致的信息進去。但有時這些後填進去的因 索事實上是錯誤的或不準確的,因此,根據這些信息做出的關於個人,羣體,事件的推論和解釋也都是不準確的 [4] 
第三,由於人們不願丟棄和修改他們已有的圖式,所以 即使當這些圖式已經不適用於人或事件的時候,人們仍傾向 於運用原有的圖式。錯誤圖式就會導致錯誤的推論和判斷,進而影響到對與之關聯的其他的人或羣體做出不恰當的反應 [4] 

圖式人格

人的圖式分為明確的和抽象的兩種。明確的人的圖式是特殊的且屬於特殊的人羣。人們建立了一個完善的關於人的圖式就可以預測這個人對新環境、機會或困難的反應。還有一些人的圖式是非常抽象的,描述的是人格特徵間關係。這種圖式類型就是所謂的隱含人格理論。這是一套闡述哪些人格特點與其它人格特點有關聯的假設,這些理論行為與各種人格特徵的關係。它們被稱為“隱含的”,是因為日常生活中人們並不 精確地檢驗這些圖式,甚至並未明確地意識到它們的具體內 容。隱含人格理論影響着人們判斷和評價他人,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