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頭紅腺蕨

鎖定
圓頭紅腺蕨(Dryopteris annamensis (Tagawa) Li Bing Zhang),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產西藏、雲南東南部及海南,也產于越南北部。
中文名
圓頭紅腺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annamensis (Tagawa) Li Bing Zhang [2] 
別    名
中越鱗毛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圓頭紅腺蕨
分佈區域
西藏、雲南、海南

圓頭紅腺蕨形態特徵

圓頭紅腺蕨 圓頭紅腺蕨
圓頭紅腺蕨植株高50-70釐米。
圓頭紅腺蕨線稿圖 圓頭紅腺蕨線稿圖
根狀莖短而直立,木質,粗約1釐米,先端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7-8毫米,長漸尖頭,全緣,草質,深棕色。葉簇生;柄長23-36釐米,基部粗2.5-3.5毫米,深棕色,有光澤,下部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較疏並漸變小,脱落後常留下隆起的鱗痕;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26-35釐米,中部寬24-27釐米,先端長漸尖,四回羽狀深裂;羽片20-22對,近對生,頂部的互生,斜展,有時略斜向上,彼此密接,基部一對柄長3-11毫米,與第二對相距4.5-5.5釐米,第二對柄長1-3毫米,向上各對近無柄,基部一對較大,長15-16釐米,基部寬8-9.5釐米,長三角狀披針形,偶呈鐮刀狀,先端長漸尖,基部圓截形,三回深羽裂;小羽片16-22對,上先出,互生,有短柄(0.5-2毫米),相距1-2釐米,斜展,彼此接近,上下兩側的小羽片不等長,上側的長度約為下側的1/2,除基部下側2-4片外,其餘小羽片均為圓截頭並呈淺波狀,基部下側1-2片最長,達6.5-7.5釐米,基部寬2.3-2.6釐米,披針形,尖頭,頂端波狀,基部不對稱,上側平截並與羽軸平行,下側楔形,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10) 14-16對,下部的近對生,向上互生,有短柄,分離,斜展,接近,橢圓形,長1-1.5釐米,基部寬5-8毫米,圓頭並呈淺波狀,基部不對稱,上側平截並與小羽軸平行,下側狹楔形,羽裂深達末回小羽軸;裂片3-5對,略疏離,斜向上,橢圓形,長4-5毫米,寬約2毫米,全緣或呈微波狀;向上的羽片較狹,中部以上的羽片遠較小,下側的小羽片較上側的略長,下先出,末回小羽片往往全緣或僅上側略為淺片裂。葉脈下面明顯,在末回小羽片(或裂片)為羽狀,小脈單一,斜向上,不達葉邊。葉紙質,幹後棕色或草綠色,上面疏被深棕色短粗節狀毛,下面無毛或沿葉脈偶有節狀毛及檸檬黃色的小腺體;葉軸下部棕禾稈色,上部及各回羽軸均為禾稈色,疏被棕色的節狀毛及小鱗片。孢子囊羣球形,直徑約1毫米,包於圓球形的囊羣蓋內,通常每末回小羽片或裂片各有1枚,背生於基部上側一小脈;囊羣蓋近革質,褐色,成熟時自頂端縱裂成不規則的2-3瓣,宿存。 [1]  [3] 

圓頭紅腺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600-2 800米的密林下。

圓頭紅腺蕨分佈範圍

產於西藏(墨脱)、雲南東南部(麻栗坡、文山、屏邊、馬關、西疇)及海南(五指山)。也產于越南北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