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通山

(安徽省肥西縣圓通山)

鎖定
圓通山又名圓洞山:在肥西縣上派鎮西 28 . 5 公里。因北山腰有一圓形石洞向南穿山而過,故名。北東走向,長 8 . 5 公里,寬 1 . 5 公里,海拔 219 米。頂平緩。山體由砂岩、礫岩等組成。森林覆蓋率為 90 %。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萬計的灰鷺、白鷺來此棲息繁衍
中文名稱
圓通山
地理位置
安徽省肥西縣
長    度
8.5 公里
寬    度
1.5 公里
海    拔
219 米
圓通山
圓通山(9張)
西境內,東西向的大別山餘脈,長達30千米,東西兩段是紫蓬山大潛山,處於中段的有圓通山,它與防虎山隔潛南乾渠相望。圓通山海拔219米,山不高,有仙則靈登上圓通山頂,四周雲霧潦繞,高大的樹木,清脆的鳥叫,其中藴含着,豐富旅遊資源。
圓通山古有十二大景點,它們是,神仙洞,點將台,棺材石,尼姑井,斷腸崖,試劍石,棋盤石,石觀音,二郎神腳印,響井,仙人橋,圓通庵。
神仙洞:此洞在半山腰,這裏石壁高聳,重重疊疊,洞口開在石壁的凹陷處,只能客一人爬進,裏面最寬處有10平方米,深約20多米,上通山頂,冬暖夏涼,遊人多以探洞為樂。
在“神仙洞”邊有一塊高約1米寬約0.3米的紅裼色不條,這塊石條似有誰埋插在此也不知多少年,它也就生了根似的穩重,石條從中間齊刷地一分為二,上口寬,下口窄。下端分而不離,仍連在一起,據傳説,此石是神仙洞裏面的神仙試劍是否鋒利所為,故名為“試劍石”。
在半山腰上的“圓通庵”遺址後面,有一堵長20多米,高8米的赤色山崖,這堵山崖,橫着層次分明的層層崖石,又由大小不等邊緣清晰的石塊組成,這些石塊,從遠處看,好似人的一節節腸子,且形成了連中有斷,斷中有連,似斷苦連的奇特景觀,不知始於何時,這堵崖壁稱“斷腸崖”遊客到此一遊,想必會觸景生情,引為知音,撫石嗟嘆一番。傳説是一位不幸出家於圓通庵的尼姑,一場封建婚姻的悲劇,在些站立遙望情人,她忍受和折磨,痛不欲生,而形此崖。沉默,堅強,不屈不撓的形象,永遠銘刻在這石上。
從神仙洞往下走,有一塊長方體石頭叫“棺材石”,此石長,寬,高酷似一具棺木,斜卧於地,有人稱為“棺材石”,人苦往上坐一坐,或用手摸一摸,便可開官發財,但人們忌諱棺木,所以遊人不多,大都好奇地望一望,卻又敬而遠之。沒有人去摸它,更不用説去坐一坐了,看來人們寧可不升官發財,也不願去沾這“棺材”的邊。
圓通山尼姑庵遺址不遠的“尼姑井”此井當時供整個庵里人吃用,雖然用“井”稱之,實則是山泉水,它是先人在山泉泉眼處,鑿了個石坑而已。這裏山泉的水質好,清澈見底,水源是長流不斷,就是遇到1978年的大旱,其井水也常流不斷。吃這井水的人身體健狀,有人稱為神,故旅遊者常帶一些盛水工具,裝滿水,小心翼翼地帶回家中視為山珍。
拔地而地的點將台,蔚為狀觀,四周陡峭如刀削斧劈,背後不遠是神仙洞,面對的是廣闊的山腳峽谷,可容納千軍萬馬,據説住在神仙洞中的主師第次大的神兵神將活動,都在些點將,統帥發佈號令,傳説每年的二月十九,九月十九,凌晨此台上煙雲潦繞,松濤陣陳,似乎是戰鼓擂響,神兵神將全部出動,在此整裝待發,主帥一聲令下,他們立即奔赴全國各大廟宇執行公務。
你到圓洞山神仙洞找不準神洞不要着急,在尼姑庵下來,就有觀音指路,在一級級石階上,你不知向哪去,在石階的山壁上,一幅慈祥的觀音像正向你微笑。她笑着對你説:“往這邊向下去,一定能到神仙洞”。
此外,在尼姑庵的門前,夫妻樹緊纏向上,妹妹樹伸開胸懷,還迎客樹,把手伸香很遠很遠,迎接四海賓客,山下浩翰竹海,更是一番風景。圓通山的藴藏着豐富的旅遊資源,等街人們去開發,她一定在不久的將來,以新的資態,迎接八方來賓,為合肥的旅遊增添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