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融

(漢語詞彙)

鎖定
圓融(yuán róng)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佛教語,出自《大乘止觀》。
中文名
圓融
拼    音
yuán róng
出    處
《大乘止觀》

圓融解釋

1、佛教語。破除偏執,圓滿融通。
2、通融。 [1] 
3、猶圓通。指文辭周密暢達。

圓融出處

楞嚴經》卷十七:“ 如來 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蘇軾 《答子由頌》:“五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嶽盡圓融。”
葉聖陶 《倪煥之》十四:“眼前的愁煩是蜕化期間應有的苦悶,超越了這一段期間,自然會入於圓融無礙的境界。”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二》:“天下節度、防禦使,除正、至、端午、降誕四節量事進奉,達情而已。自於州府圓融,不得科斂百姓。”
黃宗羲與李杲堂陳介眉書》:“ 萬充宗 傳諭:以 高旦中 志銘中有兩語,欲弟易之,稍就圓融。”
佛學大辭典 佛學大辭典

圓融詞彙發展史

圓融一詞,最早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師所著的《大乘止觀》中,論述“自性圓融”、“圓融無二”、“圓融無礙法界法門”。智者《觀音玄義》、《法華玄義》等著述中,多次出現“法界圓融”、“三諦圓融”。圓融在華嚴宗哲學中更顯重要,有“六相圓融”、“圓融行布”、“三種圓融”等説法。禪宗、真言、淨土等諸宗著述中,也常見到圓融之説。
圓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別妄執之見言之,則萬差之諸法盡事事差別,就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則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波,謂為圓融。曰煩惱即菩提,曰生死即涅盤,曰眾生即本覺,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