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葉豺皮樟

鎖定
圓葉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Nees)是樟科木姜子屬常綠灌木和喬木,高達3米;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小枝圓柱形,葉散生,寬卵圓形至近圓形,先端鈍圓或短漸尖,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粉綠色,葉柄粗短。傘形花序簇生葉腋,花序有花,花小,花被筒杯狀,花被裂片倒卵狀圓形,果球形,8-9月開花,9-11月結果。
產中國廣東、廣西。生於低海拔山地下部的灌木林中或疏林中。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圓葉豺皮樟
拉丁學名
Litsea rotundifolia Nees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樟目
樟科
木姜子屬
圓葉豺皮樟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1891

圓葉豺皮樟形態特徵

圓葉豺皮樟 圓葉豺皮樟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常有褐色斑塊。小枝灰褐色,纖細,無毛或近無毛。預芽卵圓形,鱗片外面被絲狀黃色短柔毛。
葉散生,寬卵圓形至近圓形,小,長2.2-4.5釐米,寬1.5-4釐米,先端鈍圓或短漸尖,基部近圓,薄革質,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粉綠色,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通常3-4條,中脈、側脈在葉上面下陷,下面突起;葉柄粗短,長3-5毫米,初時有柔毛,以後毛脱落變無毛。
傘形花序常3個簇生葉腋,幾無總梗;每一花序有花3-4朵,花小,近於無梗;花被筒杯狀,被柔毛;花被裂片6,倒卵狀圓形,大小不等,能育雄蕊9,花絲有稀疏柔毛,腺體小,圓形;退化雌蕊細小,無毛。
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幾無果梗,成熟時灰藍黑色。花期8-9月,果期9-11月。 [2-3] 

圓葉豺皮樟生長環境

喜濕潤氣候。喜光,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生長髮育不良。適生於上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黃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窪積水處則不宜栽種。

圓葉豺皮樟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生長於低海拔山地下部的灌木林中或疏林中。 [2] 

圓葉豺皮樟主要價值

根:用於風濕骨痛。 [4] 

圓葉豺皮樟主要變種

豺皮樟(變種)白葉仔、硬釘樹、假面果、嗜喳木(廣東),圓葉木姜子(台灣植物誌)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5-5.5釐米,寬1-2.2釐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台灣、浙江(平陽)。生於丘陵地下部的灌木林中或疏林中或山地路旁、海拔800米以下。越南也有分佈。
種子含脂肪油63-80%,可供工業用。葉、果可提芳香油,根含生物鹼、酚類、氨基酸,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糖類等,可入藥。
豺皮樟 豺皮樟
卵葉豺皮樟(變種)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卵形,長4-7釐米,寬1.5-2.7釐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網脈明顯,葉柄長6-10毫米。
分佈於中國廣東。生於河邊。 [3] 
圓葉豺皮樟 圓葉豺皮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