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葉無心菜

鎖定
圓葉無心菜(Arenaria orbiculata Royle ex Edgew. & Hook. f. )是石竹科無心菜屬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二歧狀分枝,細弱,一側被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橢圓形或圓形。花單生或少數花呈聚傘花序;苞片與葉同形而小;萼片5,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尖,邊緣狹膜質,具1細脈,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短於萼片,頂端鈍圓,基部漸狹;雄蕊10,短於萼片;子房圓形,花柱3,線形。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藏東南部和四川;印度、尼泊爾和不丹也有。生於海拔2300-4500米的冷杉林、華山松林或闊葉林下、灌叢草甸和高山草甸,多見於溝谷石縫中。
圓葉無心菜可作為鉛的累積植物,用來修復被鉛污染的土壤。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圓葉無心菜
拉丁學名
Arenaria orbiculata Royle ex Edgew. & Hook. f. [6] 
別    名
圓葉蚤綴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石竹科
無心菜屬
圓葉無心菜
命名者及年代
Royle ex Edgew. et Hook. f.,1874
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圓葉無心菜形態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匍匐,二歧狀分枝,高5-40釐米,細弱,一側被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橢圓形或圓形,長2-10毫米,寬2-7毫米,基部圓形,頂端鈍圓或具細尖頭,常無柄或具柄,1脈,兩面無毛,或僅葉柄疏生柔毛。 [2] 
圓葉無心菜
圓葉無心菜(15張)
花單生或少數花呈聚傘花序;苞片與葉同形而小;花梗長5-10毫米,無毛或被極疏的疏毛;萼片5,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尖,邊緣狹膜質,具1細脈,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短於萼片,頂端鈍圓,基部漸狹;雄蕊10,短於萼片;子房圓形,花柱3,線形。花期5-7月。 [2]  [7] 

圓葉無心菜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雲南(大理、維西、麗江、德欽、會澤、祿勸、鎮康)、西藏東南部(波密、察隅、墨脱)和四川(天全);印度、尼泊爾和不丹也有。生於海拔2300-4500米的冷杉林、華山松林或闊葉林下、灌叢草甸和高山草甸,多見於溝谷石縫中。 [2] 

圓葉無心菜繁殖方法

圓葉無心菜可以通過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繁殖。
  1. 培養條件:以野生植物圓葉無心菜的頂芽和嫩莖為外植體。基本培養基選用MS,根據培養要求,添加不同濃度的細胞分裂素(6-BA)、生長素(NAA)。培養基pH值為5.8,蔗糖3%,瓊脂為7克/升,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用MS,蔗糖2%,微量元素適當降低。培養基在高壓滅菌鍋中0.1×102-0.101×1012帕斯卡氣壓下保持20分鐘滅菌。培養温度(25±2)℃,光照強度1600-2400勒克斯,光照時間12小時/天,培養30天。 [4] 
  2. 愈傷誘導:將小苗在自來水下衝洗10-20分鐘後,在接種室用70%的酒精浸泡消毒30秒,用10%次氯酸鈉消毒8-10分鐘,再用無菌水反覆沖洗3次,在無菌條件下切取0.4-0.6釐米的頂芽和嫩莖,接種到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MS+6-BA 0.2毫克/升+NAA 0.02毫克/升中,愈傷組織形成率達85%。該培養基誘導出的愈傷組織顏色嫩綠,外形光滑、較軟,呈顆粒狀。 [4] 
  3. 不定芽分化:將形成的愈傷組織接種到分化培養基MS+6-BA 1毫克/升+NAA 0.1毫克/升中,進行芽分化培養,平均每塊愈傷組織可分化出9.90個不定芽,且分化苗的長勢也較好。 [4] 
  4. 不定芽生根:將分化培養基中生長良好的不定苗,接種到生根培養基是MS+6-BA 0.1毫克/升L+NAA 0.5毫克/升中,進行生根培養,生根率達11.7/株,接種一個星期後即可形成可見根,並且根系生長速度快,長勢好。 [4] 
  5. 煉苗與移栽:在組培苗出瓶前2天把瓶蓋打開,保持瓶蓋半遮瓶口,2天后將組培苗從瓶口取出,用清水洗淨根部所沾的培養基,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秒(防止根系腐爛),濾幹後移栽到經高温滅菌的基質(珍珠岩:沙土=1:2)中,然後置於温室中15天后,再移栽到土壤中。 [4] 

圓葉無心菜主要價值

圓葉無心菜可作為鉛的累積植物,用來修復被鉛污染的土壤。 [5] 

圓葉無心菜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