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音標

鎖定
國際音標(英語: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國際音標的使用者有語言學家言語治療學家、外語教師歌手辭書學家和翻譯學家等人。 [1] 
按照國際音標的設計,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語裏下列音質的對立成分:音位、語調以及詞語和音節的分隔。若要表示諸如齒間音(或雙齒音)和由唇顎裂所發出聲音的音質,則有另一套獲廣泛使用的國際音標擴展系統。 [2] 
國際音標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則,最初用於為印歐語言、非洲語言等的標音。經過多年發展,在中國語言學者趙元任等人的努力下,國際音標逐漸完善,已可為漢語等東方語言注音。 [3] 
直到2005年,國際音標共有107個單獨字母,以及56個變音符號和超音段成分。國際語音學學會偶爾會增刪一些符號,或者修正某些符號。 [4] 
英語中所用到的“國際音標”,僅為國際音標用於英語的一部分,見英語國際音標詞條。
中文名
國際音標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別    名
萬國音標
原    則
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用    途
標註世界各種語言的發音
創始人
P·帕西(法國),D·瓊斯(英國)
現行版本
2020年版
輔    音
72個
元    音
23個
標音形式
嚴式標音、寬式標音
所屬部門
國際語音學學會

國際音標發展歷史

1886年,以法國語言學家保羅·帕西(Paul Passy)為首的一羣英國和法國語言教師,組成了一個學會,旨在創造一套轉寫和記錄人類語言的音標系統,這正是1897年後國際語音學學會的前身。
他們最初的使用的標音字母基於拼寫改革,即羅米克字母(Romic alphabet),為了使其在其他語言中也能夠使用,符號所代表的音值允許隨着語言的改變而改變。例如[ʃ],原本在英語中用“sh”表示,但在法語中用“ch”表示。
但到了1888年那年,這些標音字母便修訂成在各個語言中都統一的符號,並發表在《語音教師》上(“國際語音協會”前身——“語音教師協會”的會刊),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國際音標表,也成了日後所有修訂的基礎。制訂國際音標的想法最初由奧托·葉斯帕森(Otto Jespersen)在一封給保羅·帕斯的信中提出。後由亞歷山大·約翰·埃利斯(Alexander John Ellis)、亨利·斯威特(Henry Sweet)、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和帕西(Passy)實現。
國際音標是由英、法兩國的學者創訂的,主要適用於標註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它發表後,在歐洲語言學界比較通行。美國人多數仍用他們自己研究美洲印地安語的符號。漢語各方言中的有些音,本表也不能包括。例如:普通話舌尖元音,就是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增訂的;吳方言中大多數齶化輔音是語音學家趙元任提出的。還有,國際音標表內所定的聲調符號只有8種,這對研究描寫聲調語言是不夠的。中國語言學家趙元任提出了聲調的拉丁字母,發表於1930年的《語音教師》上,被稱為“聲調字母”。它適用於一切聲調語言,已為國際多數學者所採用。
自制訂以來,國際音標經歷了多次修改。經過1900年和1932年的大修訂和擴展之後,國際音標在1989年的國際語音學會基爾大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Kiel Convention)之前一直保持不變。
另又在1993年做了一次小修訂,增加了半開央不圓唇元音並刪去清內爆音專用符號。2005年5月的一次改版,增加了一個在非洲語言中很常見的唇齒閃音。除了符號的增減之外,國際音標在其他符號、分類和字體大多維持一致。
經多次修訂後,現通行的是2020年修訂的版本。 [5] 

國際音標説明

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但因人類語音差異很大,有限的拉丁字母遠不夠用,於是就改變字形和借用別的語言的字母的方法來補充。讀音上,為照顧習慣,多數符號以仍讀拉丁語或其他語言的原音為原則。
因而,國際音標形式上,以拉丁字母(羅馬字母)的小寫印刷體為主,例如:[a][b][c]等等。在不夠用時,以下幾種方法來補充:
(1)拉丁字母大寫印刷體或書寫體草體),例如:小號大寫印刷體 [ɴ][ʀ][ɢ][ʙ][ʜ] 等,[ɑ](手寫體a),[ʋ](草體v);
(2)拉丁字母的變形或倒置,例如:[ə](倒置e,另又一説是西里爾非斯拉夫語族字母Schwa)、變形[ɕ](卷尾c)、[ɖ](右彎尾d)、[ŋ](長右腿n)、[ʃ](拉長的s)等。
(3)借用其他語言字母,例如:[ε](希臘語)、[θ](希臘語)、[ɫ](波蘭語)、[ø](丹麥語)、[ç](加泰羅尼亞語)等。
(4)新制字母,例如:[ɤ]等。
(5)在字母上加符號,例如:[ʉ](加橫的u)等。
在國際音標中,採用方括弧[ ]或雙斜線//表示(詳情請見下文),以別於普通字母。
另外,為了記錄的方便,對於一些重要的語音伴隨現象,國際語音學會還規定了一套“變音符號(附加符號)”。例如:字母上方標“ ~ ”為鼻化(ẽ)、強送氣(右上角的小h)、p'(弱送氣)、a:(全長a)、aˑ(半長a)等。通代符號和特別符號不再舉例。
注:由於百度百科字體上的限制,具體字符表見IPA官方網站或相關書籍。所有國際音標字符請見網站。 [6] 

國際音標優點

國際音標嚴格規定以“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為原則,即“一個音素一個符號,一個符號一個音素”。
使用拼音方案的語言,同一字母在不同詞中常有幾種讀法。例如:英語like和lit中的“i”,用國際音標註音,分別為[aɪ̯]和[ɪ]又如:普通話漢語拼音中的ban(班)與bang(邦)的a,用國際音標分別為[a]和[ɑ](詳情請見“漢語拼音字母與國際音標對照表”詞條)。
此外,在不同的語言中,同一個音有不同的拼法。例如:英語的sh、法語的ch、德語的sch、波蘭語的sz、捷克語的s,實際上都是國際音標的[ʃ]音。
這些都是國際音標的長處,就是可以比較科學、精確地記錄和區分語音(2005年後的通行表上的音標計有輔音72個,元音32個,用來標註語音大致夠用)。國際音標的排列,便於分析和掌握(輔音大致按發音部位發音方法來定縱橫座標,元音按舌位高低前後來定位置)。

國際音標標音方法

用音標標記語音的方法叫標音法。一般分為嚴式標音法和寬式標音法兩種。
英語單詞“international”在不同英語方言中的標音 英語單詞“international”在不同英語方言中的標音
嚴式標音
要記錄一種語音,最初的方法應當是嚴式標音。所謂嚴式標音,就是出現什麼音素就記錄什麼音素,有什麼伴隨現象就記錄什麼伴隨現象。無論什麼音素和什麼伴隨現象都不放過,也就是最忠實、最細緻地記錄語音的原貌。所以,嚴式標音又稱為“音素標音”。例如:現代漢語中,較低的舌面元音可歸納為一個音位/a/,若用嚴式標音,則必須分別標為[ε]、[ᴀ]、[a]、[ɑ]、[œ]、[æ]等。它的特點就是,對一種語言或方言中實際存在的每一個音素(不論它們是否屬於同一個音位),都用特定的音標加以標記。因此,嚴式標音使用的音標很多,對語音的刻畫描寫很細緻,大多是在調查第一手材料時使用,在其他場合只是間或使用。嚴式音標使用方括號[ ]表示。
寬式標音
所謂寬式標音,是在嚴式標音的基礎上,整理出一種語音的音位系統,然後按音位來標記語音,也就是隻記音位,不記音位變體及其他非本質的伴隨現象。因此,寬式標音又稱為“音位標音”。例如:現代漢語中,舌面低元音有[ε]、[ᴀ]、[a]、[ɑ]等多個,用寬式標音只用/a/就可以了。用寬式標音,可以把音標數目限制在有限範圍之內,因而能把一種語言或方言的音系反映得簡明清晰。寬式音標使用雙斜線//表示。

國際音標音標字體

國際音標
SIL International製作的字體:
(1)Doulos SIL國際音標字體
(2)Charis SIL字體
一種非常完備的國際字型,包含了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外觀像羅馬字體(Roman,在Windows系統中則為“泰晤士報新羅馬體”——Times New Roman),包含正常體、斜體和粗體。除包括了完整的國際音標字元外,還有加進了聲調符號和最新的唇齒和彈音音標,以及預先結合附加符號的音標,和很多非標準的音標符號。

國際音標符號表

國際音標輔音

主條目:輔音
注:標 “-” 的是不可能的發音;空白處為已知語言中無此音。
肺部氣流輔音(一)
肺部氣流音圖
部位→
舌冠
↓方法
雙唇
唇齒
齦後
捲舌
鼻音
m

ɱ

n

ɳ̊
ɳ
塞音(爆破音)
p
b
t
d

ʈ
ɖ
有噝塞擦音
-
ts
dz
ʈʂ
ɖʐ
無噝塞擦音
p̪f
b̪v
tθ̠
dð̠
t̠ɹ̠̊˔
d̠ɹ̠̝


有噝擦音
-
s
z
ʃ
ʒ
ʂ
ʐ
無噝擦音
ɸ
β
f
v
θ
ð
θ̱
ð̠
ɹ̠̊˔
ɹ̠̝


近音(無擦通音)


ʋ̥
ʋ
ɹ̥
ɹ

ɻ̊
ɻ
閃音(彈音)

ⱱ̟


ɾ̥
ɾ

ɽ̊
ɽ
顫音

ʙ


r

ɽ͡r̥
ɽ͡r
邊塞擦音
-


ʈɭ̝̊

邊擦音
-

ɬ
ɮ

ɭ̝̊

邊近音
-

l

ɭ̊
ɭ
邊閃音
-


ɺ


ɭ̆
肺部氣流輔音(二)
肺部氣流音圖
部位→
舌背
舌根
/聲門
↓方法
齦顎
硬顎
軟顎
小舌
鼻音

ȵ
ɲ̊
ɲ
ŋ̊
ŋ
ɴ̥
ɴ
-
塞音(爆破音)
ȶ
ȡ
c
ɟ
k
ɡ
q
ɢ
ʡ

-
ʔ
--
有噝塞擦音
-
無噝塞擦音

ɟʝ
kx
ɡɣ
ɢʁ
ʡʜ



ʔh

有噝擦音
ɕ
ʑ
--
無噝擦音

ç
ʝ
x
ɣ
χ
ʁ
ʜ
ʢ
ħ
ʕ
h
ɦ
近音(無擦通音)

j
ɰ̊
ɰ


-


閃音(彈音)

-

ɢ̆

ʡ̮


-
顫音

-
ʀ̥
ʀ
-
я

邊塞擦音

cʎ̥̝

kʟ̝̊
ɡʟ̝

-
邊擦音

ʎ̥̝
ʎ̝
ʟ̝̊
ʟ̝

-
邊近音

ʎ̥
ʎ
ʟ̥
ʟ

ʟ̠
-
邊閃音

ʎ̯

ʟ̆

-
非肺部氣流輔音
非肺部氣流音圖
單一搭嘴音
ʘ
ʘ̬
ʘ̃
ǀ
ǀ̬
ǀ̃
ǃ
ǃ̬
ǃ̃

ǂ
ǂ̬
ǂ̃
ǁ
ǁ̬
ǁ̃
ǃ˞
ǃ̬˞
ǃ̃˞
其他搭嘴音
ʘ̃ˀ
ʘˀ
ˀʘ̃
ʘ͡q
ʘ͡qχ
ʘ͡qʼ
ʘ͡qχʼ
¡
ʞ
內爆音
ɓ
ɗ
ʄ
ɠ
ʛ

ɓ̥
ɗ̥
ᶑ̥
ʄ̊
ɠ̊
ʛ̥ 
噴音
ʈʼ
ʡʼ

ɸʼ
θʼ
ɬʼ
ʃʼ
ʂʼ
ɕʼ
çʼ
χʼ
tθʼ
tsʼ
tɬʼ
tʃʼ
ʈʂʼ
tɕʼ
cçʼ
cʎ̝̥ʼ
kxʼ
kʟ̝̊ʼ
qχʼ
持續音
字母
含義
ʍ
清唇-軟齶擦音
w
濁唇-軟齶近音
ɥ̊
清唇-硬齶近音
ɥ
濁唇-硬齶近音
ɫ
濁軟齶-咽近音
閉合音
字母
含義
k͡p
清唇-軟齶爆發音
ɡ͡b
濁唇-軟齶爆發音
ŋ͡m
濁唇-軟齶鼻音
ɧ或ʃ͡x
sj音(即ʃ和x的合音)
t͡p
清唇-齦爆發音
d͡b
濁唇-齦爆發音
n͡m
濁唇-齦鼻音
q͡ʡ
濁小舌-會厭爆發音
ʩ或x͡ħ
清軟齶-咽擦音
ʪ
清齦邊擦音
ʫ
濁齦邊擦音
塞擦音可通過在字母上方添加一條橫貫的弧線(tie bar)表示。其中塞擦音亦可以使用合字來標示,可是國際語音學協會卻已不再採納這種方法,因為若使用這種方法,便須新造大量合字才能表達所有塞擦音。除了使用連結弧線以外,有時還可以使用原來作為標示輔音除阻的上標法來標示塞擦音,例如:tˢ可以表示t͡s,kˣ可以表示k͡x。而原本用作表示硬顎爆發音的 c 和 ɟ,有時可以當作 t͡ʃ 和 d͡ʒ 或其他近似的塞擦音的便捷寫法,甚至連國際語音學協會出版的正式刊物也有這樣的寫法,所以詮釋它們的意義時須格外慎重。
塞擦音
Tie bar
合字
描述
t͡s
ʦ
清齦塞擦音
d͡z
ʣ
濁齦塞擦音
t͡ʃ
ʧ
清齦後塞擦音
d͡ʒ
ʤ
濁齦後塞擦音
t͡ɕ
ʨ
清齦顎塞擦音
d͡ʑ
ʥ
濁齦顎塞擦音
t͡ɬ
清齦邊塞擦音
k͡p
清唇軟顎爆發音
ɡ͡b
濁唇軟顎爆發音
ŋ͡m
唇軟顎鼻音
ɡ͡ɣ
濁軟顎塞擦音
注:瀏覽器中使用Arial Unicode MS渲染國際音標時,此類符號會因字體自身的程序錯誤而出錯,以此顯示效果會更佳:ts͡, tʃ͡, tɕ͡, dz͡, dʒ͡, dʑ͡, tɬ͡, kp͡, ɡb͡, ŋm͡。
非肺部氣流音
非肺部氣流音,是指未經肺部出氣而發出的聲音。包括搭嘴音(發現於非洲科依桑語系)、內爆音(發現於非洲東南亞地區等語言)和噴音(發現於大多數美洲原居民居住地和高加索地區的語言)。
非肺部氣流音表
部位
雙唇
唇齒
齦後
捲舌
齦齶
硬齶
軟齶
小舌
咽/會厭
喉/聲門
ʘ

ǀ
ǃ

ǃ̃

ǂ
ʞ
-
-
-
邊搭嘴音



ǁ



¡




ɓ


ɗ



ʄ
ɠ
ʛ
-
-
擠喉爆發音
p'


t'

ʈ'

c'
k'
q'
ʡʼ
-
擠喉擦音
ɸʼ
f'
θʼ
s'
ʃʼ
ʂʼ
ɕʼ
çʼ
x'
χʼ
-
-
擠喉塞擦音
pɸʼ

θʼ
ts'
tʃʼ
ʈʂʼ
tɕʼ
cçʼ
kx'
qχʼ
-
-
擠喉邊擦音
-
-

ɬʼ



ʎ̝̥ʼ
ʟ̝̊ʼ

-
-
擠喉邊塞擦音
-
-

tɬʼ



cʎ̝̥ʼ
kʟ̝̊ʼ

-
-
搭嘴音一般為清音,濁音則在下面加 ̭;內爆音一般為濁音,清音則在下面加 ̥;噴音只能是清音。

國際音標元音

元音表一 元音表一
元音表二 元音表二
元音表三 元音表三
左圖象徵性地展示一個面向左側開口的人的嘴部的發音部位。越向左則舌頭越向前伸出,越向上則口張開得越小。——成對的符號中,左右兩側有圓唇與非圓唇之分。其右者為圓唇元音,左者為非圓唇元音。
元音圖”也是左視圖。一般來説,從發音的角度描寫一個元音,主要有三個參數:
(1)舌位的高低。圖中從上到下,對應舌位的從高到低,也即開口度的大小。
(2)舌位的前後。圖中從左到右,對應舌位的從前到後。
(3)唇形的圓展。圖中同一個位置的兩個元音,舌位相同,其區別在於唇形的不同:左邊是不圓唇元音,右邊是圓唇元音。
比如説,[a]、[i]、[u]是人類語言中最常見的三個元音。查元音圖可知, [a]是不圓唇的前低元音,[i]是不圓唇的前高元音,[u]是圓唇的後高元音。讀者可以試着發出這三個元音,感受一下舌頭的位置和雙唇的形狀。這三個元音和[ɑ]連線,就構成了人類元音的發音範圍,元音舌位表中的梯形裏包括了所有可以發音的元音。
除了“輔音表”和“元音圖”,國際音標方案中還有另外幾張符號表,但是排列比較凌亂,不像“輔音表”和“元音圖”能體現語音的系統性,這裏就不介紹了。
元音發音舌面位置圖 元音發音舌面位置圖
雙元音通常以不成音節符號表示,例如“aɪ̯”。然而tie bar亦被使用,尤其是用於難以準確標示元音是on-glide,還是off-glide性質的情況下:“a͡ɪ”、“o͜e”。
元音表
元音

次前


次後



不圓唇
圓唇
不圓唇
圓唇
不圓唇
圓唇
不圓唇
圓唇
不圓唇
圓唇
i
y


ɨ
ʉ


ɯ
u
近閉


ɪ
ʏ
ᵿ
ω
ʊ


半閉
e
ø


ɘ
ɵ


ɤ
o



ə





半開
ɛ
œ


ɜ
ɞ


ʌ
ɔ
近開
æ



ɐ





a
ɶ





ɑ
ɒ
注:成對出現的元音,左為不圓唇元音,右為圓唇元音,同一個中的兩個符號是一種發音的不同寫法。

國際音標變音符號

變音符號,又稱附加符號,是加在音標周圍的小記號,用以標示此音標發音須作的變化,或作更精確的描述。下標的變音附號(平常置於音標或符號下方的記號)若要加在降部的音標時,可以改置於字母上方。
當i加上變音附號後,上方的點可能會和附加符號產生混淆時,應使用不含點的i(ı)。有些IPA符號也可作為附加符號,以描述語音細節,例如:tˢ(擦音除阻)、bʱ(漏氣音)、ˀa(喉音起始)、ᵊ(置入schwa)、oᶷ(雙元音化)。其他的變音符號則包括在國際音標擴展中。
附加符號表
音節
◌̩
ɹ̩ n̩
成音節
◌̯
e̯ ʊ̯
不成音節
除阻
◌ʰ
送氣
◌̚
無聲除阻
◌ʱ
◌ⁿ
dⁿ
鼻音除阻
◌ˡ
邊音除阻
發音
◌̥
n̥ d̥
清化
◌̬
s̬ t̬
濁化
◌̤
b̤ a̤
漏氣音
◌̰
b̰ a̰
吱嘎音
發音部位
◌̪
t̪ d̪
齒化
◌̼
t̼ d̼
舌唇化
◌̺
t̺ d̺
舌尖化
◌̻
t̻ d̻
舌葉化
◌̟
u̟ t̟
較前
◌̠
i̠ t̠
較後
◌̈
ë ä
較央
◌̽
e̽ ɯ̽
中央化
◌̝
e̝ ɹ̝
較高(抬)(ɹ̝=清齦有噝擦音)
◌˔
ɭ˔
◌̞
e̞ β̞
較低(降)(β̞=雙唇近音)
◌˕
ɣ˕
協同發音
◌̹
ɔ̹ x̹
更圓唇
◌̜
ɔ̜ x̜ʷ
更展唇
◌ʷ
tʷ dʷ
唇化或唇-軟顎化
◌ʲ
tʲ dʲ
顎化
◌ˠ
tˠ dˠ
軟顎化
◌ˤ
tˤ aˤ
喉壁化
◌ᶣ
tᶣ dᶣ
唇-硬顎化
◌̴
ɫ
軟齶化或喉壁化
◌̘
e̘ o̘
舌根前移
◌̙
e̙ o̙
舌根後移
◌̃
ẽ z̃
鼻音化
◌˞
ɚ ɝ
R音化
  • 備註
  • a^送氣濁輔音的送氣也是有聲的。許多語言學家偏好使用代表漏氣音的變音符號。
  • b^有些語言學家只將漏氣音符號用於響音,並將阻音標如bʱ。

國際音標聲門狀態

聲門的狀態可以用變音符號做良好的描述。以下為齦爆發音由開啓聲門到關閉聲門的發音:
開啓聲門
[t]
清聲

[d̤]
呼氣聲

[d̥]
弛聲
最佳位置
[d]
常態聲

[d̬]
張聲

[d̰]
吱嘎聲
關閉聲門
[ʔ͡t]
聲門關閉

國際音標超音段成分

下類符號用以描述語言單獨的輔音及元音的層次之外的特徵,諸如韻律、聲調、音長,以及重音,這些常常用於標示音節、詞彙或者詞組,諸如語音的強度、音高以及持續時間,以及演講中的節奏及語調。這些符號中的大多數雖然用於標示言語層次中基於音素的區別,同樣表現出語調超越其在詞彙本身的層次。
聲調
語調
長短、重音、節奏
ˈ
ˈa
主重音
ˌ
ˌa
次重音
a:k:
ˑ
半長
◌̆
ə̆
超短
.
a.a
音節閒隔
s‿a
連接 (閒隔不出現)

|
小韻律羣/音步羣
大韻律羣/語調羣

整體上升
整體下降
e̋ ˥
超高
ě ˩˥
é ˦
ê ˥˩
ē ˧
e᷄ ˧˥
高升
è ˨
e᷅ ˩˥
低升
ȅ ˩
超低
e᷇ ˥˧
高降


e᷆ ˧˩
低降
ꜛke
升階
e᷉ ˧˩˧
降升
ꜜke
降階
e᷈ ˧˥˧
升降

國際音標主要用途

  • 用在詞典或外語教科書裏表示發音的方法,便於第二語言的習得。
  • 用於田野調查記錄語言,構成一門語言書寫系統的基礎。
  • 給言語分析的聲學或其他顯示做註解。
  • 用於演唱之前的準備。

國際音標其他音標

漢語言學界音標
以下9個音標在漢語言學界之中通用,但卻未能被國際音標接受。Unicode中有專屬符號,但需要Unicode 4.0及以上版本標準的支持,在一些含國際音標字體(如Lucida Sans Unicode)中不可見。
漢語言通用的音標圖 漢語言通用的音標圖
九個未被國際音標接受的音標:ɿ、ʅ、ʮ、ʯ、ȶ、ȡ、ȵ、ᴀ、ᴇ。
音標
Unicode
字符描述
音值
名稱
ɿ
U+027F
長腿倒Iota
ɹ̟̩(即z̞)
成音節齦近音
ʅ
U+0285
帶右尾長腿倒Iota
ɻ̩
成音節捲舌近音
ʮ
U+02AE
帶鈎倒小寫字母h
ɹ̟̩ʷ(即z̞ʷ)
成音節齦唇化近音
ʯ
U+02AF
帶鈎卷尾倒小寫字母h
ɻ̩ʷ
成音節捲舌唇化近音
ȶ
U+0236
帶卷尾小寫字母t
t̠ʲ
齦齶清爆發音
ȡ
U+0221
帶卷尾小寫字母d
d̠ʲ
齦齶濁爆發音
ȵ
U+0235
帶卷尾小寫字母n
ṉʲ 或 ɲ̟
齦齶鼻音
U+1D00
ä
開央不圓唇元音介於[a]和[ɑ]之間
U+1D07
小型大寫字母E
中前不圓唇元音介於[e]和[ɛ]之間
  • ^1有學者將現代標準漢語的漢語拼音“shi”和“si”轉寫為[ʂ͡ɨ]和[s͡ɯ]。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