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

鎖定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創刊於1978年9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輸血及血液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1] 
截至2015年6月,《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6人、編委90人、外籍編委2人、通訊編委20人。 [2] 
據2021年7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共出版文獻量為10559篇、總被下載次數為323415次、總被引次數為10770次;(2020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60、(2020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0。 [3]  據2021年7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共出版文獻量為4471篇、被引量為6844次、下載量為214276次、基金論文量為907篇;2018年影響因子為0.66。 [4] 
中文名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ematology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臨牀醫學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
編輯單位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8年9月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51-1693/R
國際刊號
1673-419X
郵發代號
62-59
屬    性
CA
編輯部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0號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內
現任總編輯
張林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辦刊歷史

1978年9月,《國外醫學參考資料·輸血及血液學分冊》創刊。
1979年,該刊更名為《國外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並由季刊形式發行。
1988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發行。
2006年,該刊更名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 [3]  8月21日,《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會議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 [5] 
2014年12月,《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6]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辦刊條件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常設專家論壇、論著、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綜述、譯文及經驗交流等欄目。 [7] 
  • 報道內容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主要報道輸血及血液領域的基礎和臨牀科研成果、進展,臨牀診斷、治療的新經驗、新方法和新技術。 [1] 
  • 讀者對象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的讀者對象為從事輸血及血液學研究的科學工作者、醫藥院校的師生、血站和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及其他相關學科工作者。 [1]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6月,《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6人、編委90人、外籍編委2人、通訊編委20人。 [2]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第七屆編輯委員會委員名單
職務
名單
顧問
賈蒼松、阮長耿、沈悌、沈志祥、王憬惺、吳國光
編委
安仕萍、陳長榮、陳潔平、陳靜、陳蘇寧、陳文明、陳協羣、丁國良、丁增橋、範亞欣、方建培、馮建明、傅雪梅、郭濤、韓豔秋、何志旭、侯健、侯明、胡建達、黃河、江明、金玲、金潤銘、孔佩豔、李春富、李建勇、李劍、李劍平、李軍民、李強、李志光、梁愛斌、梁曉華、廖耘、劉傑、劉進、劉利、劉林、劉霆、劉文君、劉玉峯、馬軍、馬廉、毛偉、孟凡義、潘崚、秦敬民、邱錄貴、戎霞、商發奎、邵宗鴻、宋永平、孫自敏、譚獲 湯永民、王春森、王椿、王鴻捷、王季石、王健民、王書傑、文飛球、吳德沛、夏榮、徐開林、徐羣、許先國、楊寶成、楊仁池、楊同華、楊毓明、楊志剛、餘自強、詹楚生、張廣森、張連生、張梅、張曦、張曉紅、趙樹銘、趙維蒞、曾令宇、周道斌、周劍峯、朱發明、朱煥玲、朱易萍、朱永明、朱自嚴、竺曉凡 
外籍編委
劉德龍、王魯華
通訊編委
岑溪南、常英軍、陳劍、韓悦、胡曉霞、黃文榮、江詠梅、李熙鴻、劉愛國、陸曉茜、仇紅霞、施菊妹、唐曉文、田新、魏輝、吳俁、徐衞、張悦、主鴻鵠、鄒善華 [2]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辦刊成果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出版發行

據2021年7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共出版文獻量為10559篇。 [3] 
據2021年7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共出版文獻量為4471篇、基金論文量為907篇。 [4]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收錄情況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ory)及CA化學文摘(美)(2020)等多家數據庫所收錄。 [1]  [3]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影響因子

據2021年7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總被下載次數為323415次、總被引次數為10770次;(2020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60、(2020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0。 [3] 
據2021年7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被引量為6844次、下載量為214276次;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6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18種)中排名第2800名。 [4]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榮譽表彰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曾獲四川省期刊加工獎。 [4]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文化傳統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辦刊宗旨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遵循“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爭鳴,服務醫藥事業,促進學術交流”的辦刊宗旨,詮釋“編輯醫學文明,傳承華西經典”科室文化內涵,為醫學工作者搭建廣闊的學術交流平台。 [1]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投稿須知

1、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及實用性。文稿必須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 ,必要時應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8000字(包括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並附6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的英文名稱及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專家論壇、綜述、經驗交流、病例報告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該刊要投求稿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出版物的中國國家標準或行業規範,具體要求可參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編排規範》。
2、文題:文章的文題應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及代號等。作者署名論文的作者必須為:參與選題與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作者署名有爭議或投稿後申請變更作者順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簽名的作者貢獻説明。作者姓名著錄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註於首頁左下方。請單獨列出“通信作者:姓名,Email地址”。
3、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4個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內容一致。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 ,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和名均首字母大寫,名字連續拼寫;雙姓組合時,雙姓間加連字符及所有作者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省份名稱與國別。)
4、關鍵詞:論著與綜述須標引2~5個關鍵詞,首標關鍵詞應反映全文主要的內容。關鍵詞應儘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的MeSH數據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以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醫學名詞應使用全中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佈的醫學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於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 [7]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現任領導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第七屆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
職務
名單
名譽總編輯
廖清奎
總編輯
張林
副總編輯
陳賽娟、高舉、馬峯、牛挺、汪德清、王天有、肖志堅、張曉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