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簡稱“世界盃”,是由全世界國家級別球隊參與,象徵足球界最高榮譽,並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足球賽事。世界盃全球電視轉播觀眾超過35億
[1]
。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
- 中文名
- 國際足聯世界盃
- 外文名
- FIFA World Cup
- 賽事類型
- 足球
- 主辦機構
- 國際足球聯合會
國際足聯世界盃賽事歷史
編輯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的第一任主席法國人羅貝爾·蓋蘭,第一次向各國足壇領導人提出了這種想法,並責成其秘書長荷蘭人希爾施曼為此起草一份文件。但由於表示願意參加的國家不多,而且由於政治體育的不和,這項計劃流產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紅星隊的創始人于勒·雷米特先生當選為國際足聯主席,他又重新操起了這項擱淺的計劃。他向各國足球界領導人作了大量的説服工作,竭力證明:一項世界性的足球比賽完全可以同顧拜旦男爵創立的奧運會比賽並行不悖,並且能夠興旺發達,他苦口婆心,耐心之至。
1926年12月10日,國際足聯在巴黎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瑞士、匈牙利、法國、奧地利、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派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4個月後,會議的草案被提交給各國足協。1927年6月5日,在國際足聯召開的赫爾辛基會議上,以23票贊成、5票反對(北歐國家表示反對)、1票棄權(德國)通過了巴黎工作會議議案。
1926年,國際足聯盧森堡會議上,把錦標賽的名稱改為“雷米特盃賽”,以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後來,有人建議把兩個名字連在一起,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最後在赫爾辛基的代表會議上,最終更名為“世界足球冠軍盃——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屆。
除首屆世界盃外,在長達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參賽球隊一直維持在16支。在FIFA時任主席阿維蘭熱的推動下,1982年世界盃,參賽球隊從16支增至24支,完成了世界盃的首次大規模擴軍
[5]
。
1982年世界盃,點球大戰被首次引進至世界盃賽場
[5]
。
1998年與2002年世界盃,金球制被短暫引入至世界盃賽場
[5]
。
美國當地時間2022年6月16日,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宣佈,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合辦2026年世界盃,其中美國有11個舉辦城市,墨西哥有3個,加拿大有2個,這將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三個東道主聯合舉辦的世界盃。
[30-31]
國際足聯世界盃賽事賽制
編輯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從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開始,規定衞冕冠軍和東道主可以直接晉級,但是2002年因為衞冕冠軍法國在韓日世界盃表現太差,所以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衞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的比賽,南非世界盃東道主未能從小組出線,但是國際足聯並未取消東道主直接晉級的資格。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國際足聯世界盃賽事數據
編輯國際足聯世界盃奪冠次數
國家/協會 | 奪冠次數(年份) |
---|---|
巴西 | 5次(1958,1962,1970,1994,2002) |
德國 | 4次(1954,1974,1990,2014) |
意大利 | 4次(1934,1938,1982,2006) |
阿根廷 | 3次(1978,1986,2022) |
法國 | 2次(1998,2018) |
烏拉圭 | 2次(1930,1950) |
西班牙 | 1次(2010) |
英格蘭 | 1次(1966) |
國際足聯世界盃歷屆四強
年份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殿軍 |
---|---|---|---|---|
烏拉圭 | 阿根廷 | 美國 | 南斯拉夫 | |
意大利 | 捷克斯洛伐克 | 德國 | 奧地利 | |
意大利 | 匈牙利 | 巴西 | 瑞典 | |
烏拉圭 | 巴西 | 瑞典 | 西班牙 | |
聯邦德國 | 匈牙利 | 奧地利 | 烏拉圭 | |
巴西 | 瑞典 | 法國 | 聯邦德國 | |
巴西 | 捷克斯洛伐克 | 智利 | 南斯拉夫 | |
英格蘭 | 聯邦德國 | 葡萄牙 | 蘇聯 | |
巴西 | 意大利 | 聯邦德國 | 烏拉圭 | |
聯邦德國 | 荷蘭 | 波蘭 | 巴西 | |
阿根廷 | 荷蘭 | 巴西 | 意大利 | |
意大利 | 聯邦德國 | 波蘭 | 法國 | |
阿根廷 | 聯邦德國 | 法國 | 比利時 | |
聯邦德國 | 阿根廷 | 意大利 | 英格蘭 | |
巴西 | 意大利 | 瑞典 | 保加利亞 | |
法國 | 巴西 | 克羅地亞 | 荷蘭 | |
巴西 | 德國 | 土耳其 | 韓國 | |
意大利 | 法國 | 德國 | 葡萄牙 | |
西班牙 | 荷蘭 | 德國 | 烏拉圭 | |
德國 | 阿根廷 | 荷蘭 | 巴西 | |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
[6]
| 法國 | 克羅地亞 | 比利時 | 英格蘭 |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
[46]
| 阿根廷 | 法國 | 克羅地亞 | 摩洛哥 |
國際足聯世界盃進球紀錄
決賽進球最多
姆巴佩4球(2018年1球,2022年3球)
[52]
赫斯特3球(1966年3球);齊達內3球(1998年2球、2006年1球)
連續兩屆決賽進球:姆巴佩(2018年1球,2022年3球)
[52]
決賽帽子戲法:姆巴佩(2022年3球)
[52]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法國的方丹在1958年世界盃6場比賽攻入13球
兩屆世界盃至少攻入5球以上:克洛澤(德國)2002年、2006年;庫比拉斯(秘魯)1970年、1978年;托馬斯·穆勒(德國) 2010年、2014年
三屆世界盃至少攻入4球以上:德國的克洛澤在2002、2006、2010連續3屆世界盃每屆至少攻入4球以上
世界盃進球持續性最好:德國的克洛澤共參加四屆平均每屆攻入4球,年齡跨度從23歲至36歲從不間斷
世界盃頭球進球最多:克洛澤(德國)7球,2002年、2006年、2010年
世界盃技術最全面的射手:克洛澤(德國),16個進球分別用7個頭球9個腳下攻入其中右腳6球左腳3球
首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年,阿根廷 6 - 3 墨西哥
世界盃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2次(1994年對希臘,1998年對牙買加)
進球屆次最多:第一名: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葡萄牙)連續5屆進球(2006年1球,2010年1球,2014年1球,2018年4球,2022年1球)
[42]
;第二名:球王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
[8]
烏維·席勒(德國)4屆均有進球(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8]
克洛澤(德國)4屆均有進球(2002年5球,2006年5球,2010年4球,2014年2球)
[8]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9]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鐘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僅有的上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鐘,便攻入了3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僅有的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地亞攻破牙買加大門
最快烏龍球:2014年,阿根廷2:1波黑,科拉西納茨,2分鐘零8秒
[11]
里程碑進球
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
第1000球(倫森布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
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尼日利亞)
國際足聯世界盃發牌紀錄
得紅牌最多球隊:巴西、11張
決賽紅黃牌最多:2010年西班牙對荷蘭(13黃1紅)
最多紅牌場次:2006年葡萄牙對荷蘭,4張紅牌(科斯蒂尼亞、德科、範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魯茲)
最快紅牌:1986年,烏拉圭的博西奧在對蘇格蘭開場僅56秒就被罰下
最快黃牌:1994年,俄羅斯的古爾盧科維奇在對瑞典第1分鐘時就吃到黃牌
首個被罰下的球員:1930年秘魯的馬里奧·德·拉斯·卡薩斯在對羅馬尼亞時被罰下
首個被罰下的守門員:1994年意大利的帕柳卡在對挪威的比賽時被罰下
不止一次被罰下的人:喀麥隆的裏格貝特·宋(1994對巴西、1998對智利);法國的齊達內(1998對沙特、2006對意大利)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首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蘇聯-墨西哥
首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首位主哨世界盃決賽的裁判:比利時的約翰·朗格魯斯
國際足聯世界盃出場紀錄
參加屆次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德國)共5屆(1982至1998)、卡巴亞爾(墨西哥)共5屆(1950至1966)
連續出場決賽場次最多: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連續三屆決賽出場
最年輕出場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982年對南斯拉夫出場時年僅17歲零41天
代表兩個及以上國家出戰世界盃的人
蒙蒂(阿根廷1930、意大利1934)
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
桑塔瑪利亞(烏拉圭1954、西班牙1962)
馬佐拉(巴西1958、意大利1962改名為阿爾塔菲尼)
普羅辛內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羅地亞1998、2002)
博羅久克(蘇聯1990、俄羅斯1994)
世界盃出場時間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斯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賽時出場2分鐘;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亞尼在和西德的決賽中替補踢了最後2分鐘
最年輕教練:1930年阿根廷首戰對法國,當時他們的教練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僅27歲零267天
最年輕首發:1930年南斯拉夫對陣巴西,南斯拉夫首發的平均年齡是21歲零258天
最年長首發:1998年德國對伊朗,德國首發的平均年齡是31歲零345天
國際足聯世界盃比分紀錄
懸殊比分:
10-1 匈牙利-薩爾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韓國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爾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烏拉圭-玻利維亞 1950
8-0 德國-沙特阿拉伯 2002
7-0 葡萄牙-朝鮮 2010
7-0 波蘭-海地 1974
7-0 烏拉圭-蘇格蘭 1954
7-0 土耳其-韓國 1954
7-1 巴西-瑞典 1950
7-1 德國-巴西 2014
7-1 意大利-美國 1934
6-0 阿根廷-塞黑 2006
6-0 蘇聯-匈牙利 1986
6-0 阿根廷-秘魯 1978
6-0 西德-墨西哥 1978
注:單場淨勝6球以上起算
國際足聯世界盃其他紀錄
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人:球王貝利,3次(1958、1962、1970)
獲得世界盃獎牌最多的人:克洛澤,4次(2002、2006、2010、2014)
贏得世界盃最年輕球員:球王貝利,1958年他年僅17歲
贏得世界盃最年長球員:意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為隊長奪冠時已40歲高齡
第一個作為隊長和主教練都奪冠的人:德國的“足球皇帝”貝肯鮑爾,1974年作為球員兼隊長、1990年作為主教練兼領隊
僅有的兩次贏得世界盃的教練:意大利的波佐、1934年和1938年
僅有的連續三次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的球員:貝肯鮑爾,1966-1974年
首個包攬世界盃金靴獎和銀靴獎的球員:德國的克洛澤,2002銀靴獎、2006金靴獎
首個罰入點球的球員: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爾·羅薩斯,對阿根廷
首個罰丟點球的球員:1934年巴西的巴爾德馬爾·德·布里託,被意大利的薩莫拉撲出
最長不失球紀錄:意大利的守門員曾加,1990年曾5場比賽共518分鐘不失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1950年世界盃循環圈最後一戰,巴西對烏拉圭,巴西馬拉卡納球場,官方記載觀眾人數為199854人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輪,羅馬尼亞對秘魯,300人
單屆被犯規最多球員:阿根廷的馬拉多納,1990年,共遭對手53次犯規
第一支世界冠軍隊隊長:烏拉圭的何塞·納薩茲。
年齡最小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1998年,羅納爾多,22歲
首位獲得世界盃金球獎的守門員:2002年,卡恩
首位連續四次參賽全部打入世界盃四強的球員:2002-2014年,克洛澤
第一屆衞冕冠軍無直接參賽權的世界盃:2006年德國世界盃
淘汰賽階段使用過加時賽“金球制”的世界盃: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
首粒加時賽“金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1/8決賽,布蘭克(法國)
首位在單場決賽中打進3球的球員: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格奧費·赫斯特(英格蘭)
首場以互射點球分出勝負的決賽:1994年美國世界盃決賽,點球大戰巴西3-2意大利
首個完成世界盃百場比賽的球隊:德國,2014年德國VS葡萄牙
世界盃參賽場次最多:德國,100場
國際足聯世界盃累計射手榜
排名 | 球員 | 會籍 | 進球 | 出場 |
---|---|---|---|---|
1 | 米羅斯拉夫·克洛澤 | 德國 | 16 | 24 |
2 | 巴西 | 15 | 19 | |
3 | 德國 | 14 | 13 | |
4 | 法國 | 13 | 6 | |
阿根廷 | 13 | 26 | ||
6 | 巴西 | 12 | 14 | |
法國 | 12 | 14 | ||
8 | 匈牙利 | 11 | 5 | |
德國 | 11 | 17 | ||
10 | 德國 | 10 | 10 | |
英國 | 10 | 12 | ||
阿根廷 | 10 | 12 | ||
秘魯 | 10 | 13 | ||
德國 | 10 | 16 | ||
波蘭 | 10 | 20 | ||
16 | 葡萄牙 | 9 | 6 | |
意大利 | 9 | 9 | ||
巴西 | 9 | 10 | ||
大衞·比利亞 | 西班牙 | 9 | 12 | |
意大利 | 9 | 14 | ||
巴西 | 9 | 16 | ||
意大利 | 9 | 16 | ||
德國 | 9 | 19 | ||
德國 | 9 | 21 | ||
25 | 阿根廷 | 8 | 4 | |
巴西 | 8 | 5 | ||
巴西 | 8 | 6 | ||
烏拉圭 | 8 | 7 | ||
英格蘭 | 8 | 11 | ||
巴西 | 8 | 13 | ||
巴西 | 8 | 14 | ||
德國 | 8 | 15 | ||
阿根廷 | 8 | 21 | ||
葡萄牙 | 8 | 22 | ||
35 | 捷克斯洛伐克 | 7 | 6 | |
匈牙利 | 7 | 8 | ||
巴西 | 7 | 9 | ||
波蘭 | 7 | 13 | ||
烏拉圭 | 7 | 13 | ||
荷蘭 | 7 | 13 | ||
德國 | 7 | 15 | ||
42 | 克羅地亞 | 6 | 17 | |
加粗為現役球員 |
參考資料
國際足聯世界盃歷屆射手王
賽事 | 進球最多球員 | 國籍 | 進球數 |
---|---|---|---|
阿根廷 | 8 | ||
捷克斯洛伐克 | 5 | ||
萊昂尼達斯 | 巴西 | 7 | |
巴西 | 9 | ||
匈牙利 | 11 | ||
法國 | 13 | ||
匈牙利 | 4 | ||
蘇聯 | |||
南斯拉夫 | |||
智利 | |||
巴西 | |||
巴西 | |||
葡萄牙 | 9 | ||
聯邦德國 | 10 | ||
哥爾澤戈斯·拉託 | 波蘭 | 7 | |
阿根廷 | 6 | ||
意大利 | 6 | ||
英格蘭 | 6 | ||
意大利 | 6 | ||
奧列格·薩連科 | 俄羅斯 | 6 | |
保加利亞 | |||
克羅地亞 | 6 | ||
巴西 | 8 | ||
德國 | 5 | ||
德國 | 5 | ||
哥倫比亞 | 6 | ||
英格蘭 | 6 | ||
法國 | 8 |
國際足聯世界盃累計助攻榜
排名 | 助攻總數 | 球員 | 國籍 | 屆次 |
---|---|---|---|---|
1 | 8 | 馬拉多納 | 阿根廷 | 1982 1986 1990 1994 |
1 | 8 | 利昂內爾·梅西 | 阿根廷 | 2006 2010 2014 2018 2022 |
2 | 7 | 利特巴爾斯基 | 德國 | 1982 1986 1990 |
2 | 7 | 哈斯勒 | 德國 | 1990 1994 1998 |
2 | 7 | 拉託 | 波蘭 | 1974 1978 1982 |
3 | 6 | 托馬斯·穆勒 | 德國 | 2010 2014 |
3 | 6 | 哈吉 | 羅馬尼亞 | 1990 1994 1998 |
3 | 6 | 貝克漢姆 | 英格蘭 | 1998 2002 2006 |
4 | 5 | 濟科 | 巴西 | 1978 1982 1986 |
4 | 5 | 裏瓦爾多 | 巴西 | 1998 2002 |
4 | 5 | 巴拉克 | 德國 | 2002 2006 |
4 | 5 | 托蒂 | 意大利 | 2002 2006 |
4 | 5 | 施魏因施泰格 | 德國 | 2006 2010 2014 |
國際足聯世界盃最佳陣容
最佳球員:斯塔比萊(阿根廷)
最佳射手:斯塔比萊(阿根廷) 8球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雅沃維奇(南斯拉夫)
後衞:伊夫科維奇(南斯拉夫),納薩西(烏拉圭)
1934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奧爾德里希·內耶德里(捷克斯洛伐克)5球
[33]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薩莫拉(西班牙)
後衞:蒙澤利奧(意大利),金科塞斯(西班牙)
中場:瓦格納(奧地利),蒙蒂(意大利),西勞倫(西班牙)
前鋒:奧爾希(意大利),內耶德利(捷克斯洛伐克),斯基亞菲奧(意大利),梅阿查(意大利),瓜伊塔(意大利)
最佳球員:萊昂尼達斯(巴西)
最佳射手:萊昂尼達斯(巴西) 8球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普拉尼茨卡(捷克斯洛伐克)
後衞:多明戈斯(巴西)拉瓦(意大利)
中場:塞朗託尼(意大利),安德雷奧洛(意大利),洛卡特利(意大利)
前鋒:皮奧拉(意大利),梅阿查(意大利),萊昂尼達斯(巴西),薩羅希(匈牙利),蒂科(匈牙利)
最佳球員:斯基亞菲諾(烏拉圭)
最佳射手:阿德米爾(巴西)8球
最佳陣容:(325)
守門員:拉馬列茨(蘇聯)
後衞:特拉赫(烏拉圭),鮑爾(巴西),岡薩雷斯(烏拉圭)
中場:巴雷拉(烏拉圭),普恰德斯(西班牙)
前鋒:吉希亞(烏拉圭),濟濟尼奧(巴西),阿德米爾(巴西),斯基亞菲諾(烏拉圭),蓋恩(西班牙)
1954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普斯卡什(匈牙利)
最佳射手:柯奇士(匈牙利)11球
最佳陣容:(325)
守門員:格羅希奇(匈牙利)
後衞:拉布裏希(德國),巴雷拉(烏拉圭),聖瑪麗亞(烏拉圭)
中場:瓦爾特(德國),安德拉德(烏拉圭)
前鋒:拉恩(德國),柯奇士(匈牙利),希代古提(匈牙利),普斯卡什(匈牙利),齊博爾(匈牙利)
1958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方丹(法國)13球
最佳陣容:(334)
守門員:雅辛(蘇聯)
後衞:賈桑托斯(巴西),貝利尼(巴西),尼桑托斯(巴西)
前鋒:加林查(巴西),方丹(法國),貝利(巴西),哈姆林(瑞典)
1962年世界盃
最佳陣容:(424)
守門員:吉爾瑪(巴西)
後衞:賈桑托斯(巴西),毛羅(巴西),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德國)
中場:馬索普斯特(捷克斯洛伐克),洛託(巴西)
前鋒:加林查(巴西),瓦瓦(巴西),阿馬里爾(巴西),亨託(西班牙)
1966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葡萄牙)9球
最佳陣容:(424)
守門員:班克斯(英格蘭)
後衞:科恩(德國),摩爾(英格蘭),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德國)
中場:貝肯鮑爾(德國),博比查爾頓(英格蘭)
前鋒:哈勒(德國),尤西比奧(葡萄牙),席勒(德國),科魯納(葡萄牙)
1970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蓋德·穆勒(德國)10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馬蘇基耶維茨(烏拉圭)
前鋒:雅伊爾津霍(巴西),蓋德·穆勒(德國),裏維利諾(巴西)
1974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拉託(波蘭)7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托馬舍夫斯基(波蘭)
中場:內斯肯斯(荷蘭),德伊納(波蘭),加多恰(波蘭)
前鋒:拉託(波蘭),蓋德·穆勒(德國),克魯伊夫(荷蘭)
1978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肯佩斯(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佩斯(阿根廷)6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菲格爾(阿根廷)
後衞:福格茨(德國),阿馬拉多(巴西),克洛爾(荷蘭),塔朗蒂尼(阿根廷)
中場:卡西奧(意大利),迪爾塞烏(巴西),倫森布林克(荷蘭)
前鋒:羅西(意大利),肯佩斯(阿根廷),貝託尼(阿根廷)
1982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羅西(意大利)
最佳射手:羅西(意大利)6球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佐夫(意大利)
後衞:詹蒂萊(意大利),路易濟尼奧(巴西),科洛瓦蒂(意大利),儒尼奧爾(巴西)
前鋒:羅西(意大利),魯梅尼格(德國)
1986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萊因克爾(英格蘭)6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普法夫(比利時)
後衞:霍西馬爾(巴西),塞薩爾(巴西),布羅文(阿根廷),阿莫羅斯(法國)
中場:費爾南德斯(法國),布魯查加(阿根廷),馬拉多納(阿根廷)
1990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斯基拉奇(意大利)
最佳射手:斯基拉奇(意大利)6球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蘇比薩雷塔(西班牙)
前鋒:斯基拉奇(意大利),克林斯曼(德國)
1994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羅馬里奧(巴西)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普雷德霍姆(比利時)
1998年世界盃
最佳球員:羅納爾多(巴西)
最佳射手:達沃·蘇克(克羅地亞)6球
最佳陣容:(343)
守門員:巴特斯(法國)
前鋒:羅納爾多(巴西),博格坎普(荷蘭),達沃·蘇克(克羅地亞)
2002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羅納爾多(巴西)8球
最佳新人:克洛澤(德國)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卡恩 (德國)
前鋒:羅納爾多(巴西),克洛澤(德國)
2006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金靴獎):克洛澤(德國)5球
最佳球員(金球獎):齊達內(法國)
最佳新人:波多爾斯基(德國)
最佳陣容:
2010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金靴獎):托馬斯·穆勒(德國)5球
最佳球員(金球獎):弗蘭(烏拉圭)
最佳新人:托馬斯·穆勒(德國)
最佳陣容:
門將:卡西利亞斯(西班牙)
最佳數據陣容:
守門員:諾伊爾(德國)
2014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金靴獎):羅德里格斯(哥倫比亞)6球
最佳球員(金球獎):梅西(阿根廷)
最佳門將(金手套獎):諾伊爾(德國)
最佳新人:博格巴(法國)
最佳陣容:
門將:諾伊爾(德國)
前鋒:羅本(荷蘭)、本澤馬(法國)
2018年世界盃
最佳射手(金靴獎):凱恩(英格蘭)6球
最佳球員(金球獎):莫德里奇(克羅地亞)
最佳門將(金手套獎):庫爾圖瓦(比利時)
最佳新人:姆巴佩(法國)
最佳陣容:
門將:庫爾圖瓦(比利時)
後衞:烏姆蒂蒂(法國)、帕瓦爾(法國)、特里皮爾(英格蘭)、米納(哥倫比亞)
中場:莫德里奇(克羅地亞)、坎特(法國)、切里舍夫(俄羅斯)
前鋒:姆巴佩(法國)、格列茨曼(法國)、凱恩(英格蘭)
2022年世界盃
最佳陣容:
門將:達米安-馬丁內斯(阿根廷)
後衞:阿什拉夫(摩洛哥)、賽斯(摩洛哥)、格瓦迪奧爾(克羅地亞)、特奧-埃爾南德斯(法國)
中場:阿姆拉巴特(摩洛哥)、莫德里奇(克羅地亞)、格列茲曼(法國)
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盃勝場排名
1-巴西,75場
2-德國,68場
3-阿根廷,46場
4-意大利,45場
5-法國,36場
6-英格蘭,31場
國際足聯世界盃賽事文化
編輯國際足聯世界盃吉祥物
1966年英國世界盃首次出現了世界盃的官方吉祥物,一隻會踢球的獅子——威利。這一以卡通形象作為宣傳方式的新舉措,成為日後世界盃吉祥物設計的一個里程碑。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推出了名為“朱厄尼託”的吉祥物。
1974年世界盃賽由前西德主辦。主辦國設計了一對一高一瘦、一矮一胖的德國小朋友“提普”和“泰普”。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以一位正在踢球的高原小男孩作為造型,小男孩穿着阿根廷隊隊服,右手拿馬鞭,頭戴傳統的阿根廷高原民族禮帽。
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一反歷屆世界盃以動物或人物造型作為吉祥物的慣例,改用了一隻肥碩無比的橘子“納蘭吉託”(Naranjito)作為主角。
1986年第十三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推出的吉祥物是一個名為“皮克”、頭戴尖頂草帽的擬人化辣椒。
1990年意大利之夏,設計師一反傳統,用足球和積木拼成一個人形(中文名“查奧”),它以足球為頭顱,以90塊由綠、白、紅三色積木組成的身軀和四肢,十分動感而又富有創意。
1994年缺乏足球細胞的美國人發揮了自己對卡通畫的特長,他們設計了一隻卡通狗作為該屆世界盃吉祥物。這隻棕色小狗名叫“射手”,身穿代表美國國旗顏色的紅白球衣、藍球褲和紅白間條球襪,懷抱一個足球。
1998年,一隻名叫福蒂克斯Footix的人狀歡呼跳躍的小公雞,成為了法國世界盃的吉祥物。法國曆史上是高盧人的棲息地,從上古以來法國人對於雄雞的崇拜就相當聞名,98年世界盃吉祥物就帶有明顯的法國文化圖騰,這隻公雞線條簡單流暢,而且流暢的顛球動作成為這隻公雞露面的招牌動作。
2002年世界盃的吉祥物有三隻太空精靈,其中一隻年長高個子的領袖渾身金色,手舉一隻足球,另兩隻小些的一個是藍色,另一個是紫色。黃色的精靈叫Ato、藍色的精靈叫Nik、紫色的精靈叫Kaz。
帶有鮮明的東方色彩。據組委會介紹,這些外太空的精靈們生活在大氣層,踢着太空版本的足球,象徵着“融洽,團結和合作。”
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吉祥物名叫“高里奧六世(Goleo VI)”。他是一隻可愛的獅子。“高里奧六世”身高2米,也是自1974年世界盃以來,世界盃第一次擁有的一個“活生生”的吉祥物。陪伴在高里奧六世身邊的是一隻名叫“菲利”會説話的足球。
2010年世界盃吉祥物豹子“扎庫米”名字中頭兩個字母“ZA”是南非語中“南非”的縮寫,後面的字母“KUMI”在許多非洲語言中的意思都是“10”,意味着南非世界盃舉辦的年份——同時,這也是大部分頂尖足球運動員身披的球衣號碼。這隻小豹子被設定為1994年出生,象徵着新南非共和國的成立。
國際足聯世界盃主題曲
2022世界盃
《Hayya Hayya》
[44]
2018世界盃
《放飛自我》(Live It Up)
2014世界盃
《萬眾一心/We Are One (Ole Ola)》
三位歌手對於此次能夠參與巴西世界盃主題曲的演唱都表達出激動興奮的心情。皮普保羅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此次世界盃的盛事。相信足球和音樂的力量將會讓我們融為一體,因為當我們攜起手來,我們就是最棒的”。
2010世界盃
Waka Waka(This time for Africa)(官方主題曲)
演唱者:夏奇拉(Shakira)
拉丁天后夏奇拉表示:“世界盃是一項世界同歡的賽事,它將不同國家,種族,以及不同地域的人們緊緊聯繫到一起,而這也正是我的歌曲所想要表達的意義。”
2006世界盃
《難以抗拒》(Hips Don’t Lie-Bamboo)
演唱者:夏奇拉(Shakira)
這首歌曲激情四射節奏感強烈,是2006年FIFA世界盃的主題曲幾乎是為東道主德國量身打造。最佳射手克洛澤在賽場的英姿配合這首歌曲在電視裏反覆播放成為當時的熱點。
2002世界盃
1:《足球聖歌》(Anthem)
演唱者:範吉利斯(Vangelis)
這首主題曲中有兩個版本,一首電子樂版本的作品是由芬蘭音樂家JS16混音完成,兼具東方色彩和電子樂風情。另一首交響樂版傳統、大氣,作為專輯的結尾恰倒好處。
2:《風暴》(Boom)
演唱者:阿納斯塔西婭(Anastacia)
“風暴”曲調簡潔、節奏強勁,流行的曲風給人異域感覺,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熱情,多了份緊迫感強勁的衝擊。
1998世界盃
從1998年起,世界盃賽的主題曲不再僅限於一首,而且開始灌錄世界盃官方專輯唱片。1998年的《Allez! Ola! Ole! 》中就收錄了15首代表參賽各國的足球歌曲。官方主題歌為“我踢球你介意嗎”和“生命之杯”。
1:《我踢球你介意嗎》(法語:La Cour des Grands,英語:Do you mind if I play)
“我踢球你介意嗎”是首輕快的歌曲,帶着濃烈的熱帶情調和歡快的吟唱風格。
2:《生命之杯》(La Copa De La Vida)(西班牙語)
演唱者:瑞奇·馬汀(Ricky Martin)
“生命之杯” 在世界盃之後也傳播甚廣,成為很多足球節目用來烘托氣氛的第一選用曲目。歌曲中的鼓樂節奏和號角奏鳴都頗為煽情。
1994世界盃
《榮耀之地》(Gloryland)
演唱者:達利爾·豪(Daryl Hall)
1990世界盃
《意大利之夏》( Un'estate Italiana)
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意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這是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意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
國際足聯世界盃用球
舉辦年份 | 用球介紹 | 用球圖片 |
---|---|---|
1930 | 莫德洛 T(Modelo T) | |
1934 | 費德雷勒 102(Federale 102) | |
1938 | 艾倫(Allen) | |
1950 | 超級阿倫得寶 T(Allen Super Duplo T) | |
1954 | 瑞士世界冠軍(Swiss World Champion) | |
1958 | 巨星(Top Star) | |
1962 | 克萊克(Crack) | |
1966 | 史萊辛格挑戰(Slazenger Challenge) | |
1970 | 電視之星(Telstar) | |
1974 | 智利(Chile) | |
1978 | 探戈(Tango) | |
1982 | 西班牙探戈(Tango Espana) | |
1986 | 阿茲特克(Azteca) | |
1990 | 伊特魯里亞(Etrusco Unico) | |
1994 | 奎斯特拉(Questra) | |
1998 | 三色球(Tricolors) | |
2002 | 飛火流星(Fevernova) | |
2006 | 團隊之星(Teamgeist) | |
2010 | 普天同慶(Jabulani) | |
2014 | 巴西榮耀(Brazuca) | |
2018 | 電視之星18(Telstar18) | |
2022 | 旅程(Al Rihla) |
國際足聯世界盃獎盃
金盃高35釐米,重量3.8公斤,為銀盃鍍金鑄成,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盃保存4年,到下一屆盃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頒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國際足聯還得準備一個新獎盃,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通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大力士雙手舉起地球的設計方案。
這個造形象徵着世界第一運動的規模。新的獎盃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8釐米,重6.175公斤,其中4.97公斤的主體由真正的純金鑄造。底座由兩層孔雀石構成,珍貴無比。
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永久佔有此杯。在大力神杯的底座下面有能容納鐫刻17個冠軍隊名字的銘牌——可以持續使用到2038年。
國際足聯世界盃歷屆回顧
編輯屆次 | 賽事名稱 | 舉辦地點 | 舉辦時間 |
---|---|---|---|
第1屆 | 1930年07月13日-1930年07月30日 | ||
第2屆 | 1934年05月27日-1934年06月10日 | ||
第3屆 | 1938年06月04日-1938年06月19日 | ||
第4屆 | 1950年06月24日-1950年07月16日 | ||
第5屆 | 1954年06月16日-1954年07月04日 | ||
第6屆 | 1958年06月08日-1958年06月29日 | ||
第7屆 | 1962年05月30日-1962年06月17日 | ||
第8屆 | 1966年07月11日-1966年07月30日 | ||
第9屆 | 1970年05月31日-1970年06月21日 | ||
第10屆 | 1974年06月13日-1974年07月07日 | ||
第11屆 | 1978年06月01日-1978年06月25日 | ||
第12屆 | 1982年06月13日-1982年07月11日 | ||
第13屆 | 1986年05月31日-1986年06月29日 | ||
第14屆 | 1990年06月08日-1990年07月08日 | ||
第15屆 | 1994年06月17日-1994年07月17日 | ||
第16屆 | 1998年06月10日-1998年07月12日 | ||
第17屆 | 2002年05月31日-2002年06月30日 | ||
第18屆 | 2006年06月09日-2006年07月09日 | ||
第19屆 | 2010年06月11日-2010年07月11日 | ||
第20屆 | 2014年06月12日-2014年07月13日 | ||
第21屆 | 2018年06月14日-2018年07月15日 | ||
第22屆 | |||
第23屆 | - | ||
國際足聯世界盃賽事影響
編輯作為當今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亦開始日趨商業化,高額贊助合同令人咋舌。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頒出高達4億美元的總獎金給予各個球隊,開創了世界體育史最高獎金紀錄。
各個參賽國亦對球員以及球隊開出高額的獎金以刺激成績。
經濟效應
世界盃帶給主辦國的直接經濟效應更是立竿見影,早於1982年,西班牙因為主辦世界盃就獲得高達6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2006年德國世界盃更是為德國帶來11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
在一些國家,例如中國,雖然國家隊屢次無法進入世界盃,但世界盃仍舊帶來客觀的經濟影響。2010年南非世界盃開始前,如往常一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只有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轉播購買權利,有傳媒報道CCTV僅在廣告費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億元人民幣可謂賺的盆滿缽滿,而中國的一些啤酒企業,甚至股票市場都會因為世界盃的舉行產生波動。
政治效應
世界盃賽影響力亦體現於多國的政治領域,通常奪冠球隊與表現出色的球員都會被各國視為民族英雄。甚至在德國世界盃,東道主德國隊即使沒能奪取最後的冠軍,但德國總統科勒爾仍舊在總統府接見了季軍球隊。
球隊英雄世界盃金靴獎得主克洛澤被總統親自受勳。
世界盃的比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法國總統奧朗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多名政要以及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等各國皇室成員都會親臨賽場觀看比賽。
國際足聯世界盃中國隊成績
編輯年代 | 亞洲區預選賽 | 決賽階段 | ||
資格賽 | 外圍賽 | 小組賽 | ||
1930-1954 | 未參加 | |||
1958 | 淘汰 | 未晉級 | ||
1962-1978 | 未參加 | |||
1982 | 無資格賽 | 第1名 | 第3名 | 未晉級 |
1986 | 第2名 | 未晉級 | ||
1990 | 第1名 | 第4名 | ||
1994 | 第2名 | 未晉級 | ||
1998 | 第1名 | 第3名 | ||
2002 | 第1名 | 第1名 | 小組賽32強(第31名) | |
2006 | 晉級 | 第2名 | 未晉級 | 未晉級 |
2010 | 第4名 | |||
2014 | 第3名 | |||
2018 | 4個成績最好的第2名 | 第5名 | ||
2022 | 4個成績最好的第2名 | 第5名 |
- 參考資料
-
- 1. FIFA官方公佈全球超35億觀眾收看世界盃 .央視體育
- 2. 英媒:英格蘭是現代足球發源地 但足球運動源於中國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0-23]
- 3. 國足歷次衝擊世界盃戰果:2002年唯一一次成功突圍 .直播吧.2021-07-01[引用日期2021-08-02]
- 4. 國足利好!國際足聯宣佈:2026世界盃擴軍至48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1-11]
- 5. 從冬季辦賽和VAR技術,看世界盃歷史之變遷 .百家號(中國新聞網).2018-07-14[引用日期2018-06-13]
- 6. 金雞展翅——法國隊奪冠之路 .百家號(新華社).2018-07-16[引用日期2022-03-31]
- 7. 烏拉圭總獲得了2次世界盃冠軍,為什麼球衣胸前隊徽卻是四顆星? .東方網[引用日期2018-07-05]
- 8. bet365yazhou .新浪.2014-07-10[引用日期2014-07-16]
- 9. 世界盃史上最晚進球誕生! .新浪.2014-07-01
- 10. 託尼·克羅斯創造世界盃最快梅開二度 .驚世1-7狂破15大世界紀錄!德國太殘暴巴西慘絕了.2014年07月09日[引用日期2015-09-26]
- 11. 世界盃最快烏龍球記錄被刷新 .網易體育[引用日期2014-06-16]
- 12. 天使魔鬼一念間,曼朱基奇成世界盃第二位單場烏龍又進球的球員_虎撲國際足球新聞 .虎撲[引用日期2020-01-21]
- 13. 世界盃第50烏龍球、第2500球!突尼斯球員創里程碑 .虎撲[引用日期2020-02-25]
- 14. 埃及隊門將哈達裏:為了這一刻,我等了一輩子 .中國新聞網.2018-06-27[引用日期2020-07-30]
- 15. 盤點世界盃十大新帥之六:雷哈格爾最尷尬 .騰訊網.2010-06-18[引用日期2020-07-30]
- 16. 雷哈格爾嘆技不如人 戰術目的達成實力差太多 .騰訊網.2010-06-23[引用日期2020-07-30]
- 17. 1938年法國世界盃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2020-04-09[引用日期2020-05-20]
- 18. 世界盃金球獎和金靴獎 .新浪[引用日期2020-01-21]
- 19. 世界盃 .國際足聯官網[引用日期2016-04-17]
- 20. 2018年世界盃吉祥物發佈 卡通“狼”當選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6-10-22]
- 21. Live It Up!俄羅斯世界盃官方主題曲確定 .新浪體育[引用日期2018-05-26]
- 22. 世界盃用球歷史:Telstar劃時代近20年飛速發展 .搜狐體育[引用日期2014-06-16]
- 23. 劉傑,王傳敏.對足球世界盃賽用球發展歷史的回顧.[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5).55-56.
- 24. 致敬經典 2018世界盃官方用球電視之星18發佈 .搜狐[引用日期2017-12-04]
- 25. 搭上末班車!亞足聯確認中國以第12名身份進12強賽 .新浪體育[引用日期2018-05-26]
- 26. 首秀!世界盃第一次VAR改判 法國隊獲點球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1-06-08]
- 27. 一雪前恥!國足3:1戰勝敍利亞,昂首晉級世預賽12強賽 .封面新聞.2021-06-16[引用日期2022-03-31]
- 28. 世界盃大數據出爐:法國只落後了9分鐘,烏龍球獨霸射手榜 .百家號(澎湃新聞).2018-07-16[引用日期2022-04-02]
- 29. 國際足聯和卡塔爾公佈2022年世界盃吉祥物 .百家號(海外網).2022-04-02[引用日期2022-04-02]
- 30. 國際足聯:美加墨三國將合辦2026世界盃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6-17]
- 31. 2026世界盃舉辦城市公佈 將由三國聯合舉辦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6-17]
- 32. 快訊!外媒:卡塔爾世界盃將於11月20日開賽,比原計劃提前一天 .環球網.2022-08-10[引用日期2022-08-10]
- 33. 1934 FIFA World Cup Italy™ .FIFA[引用日期2022-10-26]
- 34. 國際足聯公佈卡塔爾世界盃官方用球 .央視新聞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11-17]
- 35. 卡塔爾世界盃今晚開幕 媒體梳理本屆世界盃8大怪 .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22-11-21]
- 36.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開幕式舉行 .新華社體育[引用日期2022-11-21]
- 37. 加維傳射 費蘭雙響 西班牙7-0大勝哥斯達黎加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11-24]
- 38. 梅西打進世界盃第11球,獨享阿根廷世界盃射手王 .直播吧[引用日期2022-12-18]
- 39. 2022 World Cup - All-time top goalscorers .Transfermarkt[引用日期2022-12-19]
- 40. 世界盃國家勝場排行:阿根廷46勝超意大利升第三,巴西75勝第一-直播吧 .直播吧[引用日期2022-12-04]
- 41. 歷史第一人!梅西連續5屆世界盃均有助攻 .直播吧[引用日期2022-12-09]
- 42. 連續5屆世界盃進球,C羅成歷史首人!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09]
- 43. C羅世界盃數據:22場8球2助攻,連續5屆破門歷史首人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12]
- 44. “嘟咕嘟咕噠嘎嘟咕嘟噠噠”,世界盃球迷主題曲太魔性,洋溢中東風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14]
- 45. Hayya Hayya (Better Together) (Spanish Version) - Trinidad Cardona/Davido/Aisha/FIFA Sound - QQ音樂-千萬正版音樂海量無損曲庫新歌熱歌天天暢聽的高品質音樂平台! .QQ音樂[引用日期2022-12-14]
- 46. 世界盃-克羅地亞2-1摩洛哥奪得季軍 格瓦迪奧爾頭槌破門 .PP體育.2022-12-18[引用日期2022-12-18]
- 47. 內馬爾世界盃生涯:最好成績四強,3屆13場8球4助攻 .其他.2022-12-18
- 48. 凱恩打入個人世界盃第8球,追平C羅現役僅次於姆巴佩梅西穆勒-直播吧 .其他.2022-12-18
- 49. Ivan Perisic世界盃17場6球 .其他.2022-12-18
- 50. 足球——阿根廷隊奪冠 .新華社體育[引用日期2022-12-19]
- 51. 世界盃最新歷史射手榜:梅西13球並列第四,姆巴佩12球並列第六 .直播吧.2022-12-19[引用日期2022-12-19]
- 52. 姆巴佩決賽進球數達到4個,是世界盃決賽歷史射手王-直播吧 .直播吧[引用日期2022-12-19]
- 53. 打進8球收穫金靴獎,姆巴佩是本屆世界盃超出預期進球最多的球員-直播吧 .直播吧[引用日期2022-12-19]
- 54. 梅西兩度榮膺金球獎創歷史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19]
- 55. 無可爭議!梅西成為首位兩奪世界盃金球獎的球員:2014、2022!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19]
- 56. 從19歲到35歲,梅西值得!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12-19]
- 57. 加冕之路:梅西的五屆世界盃旅程 .中國青年網.2022-12-19[引用日期2022-12-19]
- 58. 綠茵之星:葡萄牙“妖星”貢薩洛·拉莫斯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2-12-20]
- 59. 1 .1[引用日期2023-01-10]
- 60. 國際足聯宣佈:裏查利森的倒鈎被評為世界盃最佳球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3-03-06]
- 61. FIFA World Cup 2022 Golden Boot: Kylian Mbappe pips Lionel Messi .奧委會官網[引用日期2023-03-06]
- 62. 1.21億歐元,世界盃最佳新人成英超最貴球員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3-06]
- 63. IFFHS評選世界盃最佳陣容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3-06]
- 64. 卡塔爾世界盃官方:梅西獲金球獎,姆巴佩銀球獎,莫德里奇銅球獎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3-06]
- 65. 追光丨史上第一位執法男足世界盃的女性主裁判登場了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3-10]
- 66. 踢球執教都拿過世界盃!德尚54歲生日,尤文&世界盃官推發文祝賀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3-1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