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昆明珠宝城是云南省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的珠宝玉石产业基地,定位为集原材料进口、加工、设计、经营、科研及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中心。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依托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政策优势,整合珠宝产业链资源,旨在推动“玉回云南”战略实施。其选址于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为商家提供保税交易、加工及出口便利化服务。 [1]
云南作为传统宝玉石产地,曾因产业链不完善长期处于珠宝产业末端。该项目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及优化税费结构,结合国际大通道建设促进原料回流,并规划人才培训、检测评估等功能,致力于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珠宝产业枢纽与文化展示平台。 [1]
- 中文名
- 国际昆明珠宝城
- 总投资
- 5000万美元
项目简介
播报编辑
国际良连艰昆习汽腊浆道整灶整明珠宝城定位为珠宝玉石产业中洪愚心,总投资5000万美元,集珠宝原材料进口、加工、朵狱拳请设计、经营、科研、展示、拍卖、批发、国际交易、阀谅几专业人禁舟才培训和机具研发为一体。据了解,国际昆明珠宝城是云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珠宝产业项目,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项目之一,享有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保税出口、内销便利化等优惠政策。在政策扶持下,将构建国际珠宝玉石文化产业交流的窗口,形成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有望成为昆明国际城市名片。 [1]
产业契机
播报编辑
云南具有悠久的玉石经营历史。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云南已开始加工各种珠宝首饰。据史料记载,公元290年,云南已开始把珠宝作为贡品送给朝廷。作为千年玉都,云南发展珠宝这个朝阳产业具有当仁不让的历史商机。
自古以来云南珠宝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品牌,是业内公认的“翡翠之乡”。作为我国五大宝玉石产地之一,珠宝品种多达40余种,云南所产的祖母绿玉被称为“中国祖母绿”,元江的红宝石更是远销泰国,中国香港等地;云南产的黄金称为“滇金”,被公认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黄金。
然而长期以来云南没有形成一个原材料进口、半成品加工、产品设计、产品展示、批发、终端销售于一体的珠宝玉石产业链,还仅仅只是玉石翡翠的终端消费市场。在经济生活高度发达,人们对高档珠宝玉石的需求日益迫切的愿望下,这一缺陷直接制约云南省珠宝玉石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发展瓶颈。
打造玉回云南
播报编辑
国际昆明珠宝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个全新的云南珠宝玉石“产业CBD”在经开区的昆明出口加工区横空出世。随它席卷而来的是集设计、加工、展示、销售、批发于一体的珠宝首饰产业链的布局。它将是未来强大的国际性综合宝玉石原材料交易与珠宝首饰加工制作基地,为“玉出云南”这一历史品牌重振声名。
事实上,虽然云南省珠宝贸易年交易额约200亿人民币,是国内最大的珠宝玉石零售终端,但是也未能振兴云南的珠宝玉石产业,反而是广东的玉石翡翠加工批发在全国声名远扬,造成这一局面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壁垒。昆明阿诗玛珠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云南对于进口的原石是按照玉石成品(高端消费品)来征收税款,而广州的做法则不一样,他们把原石看作普通石材,划分到建筑材料类别来征收赋税。这样一来两者的差距就非常明显,所以缅甸绝大部分翡翠玉石才会纷纷舍近求远,绕道水路从广东入关。同时原材料的大量集聚,也吸引着全国玉石翡翠设计、加工人才涌入广州。一条集原材料进口、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批发销售的产业链就此形成。
除了税收问题,还因缅北境域内民族武装争锋割据,使其陆路通道长期存在隔断,形成了玉石原料经空运、海运大量到广州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云南省政府正在致力于打通交通要道。国际大通道正在修建,铁路、公路也都通向了缅甸。只要陆路通道贯通,再加上保税政策的利好,玉石的加工、销售“舍近求远”的现状将有所变。
与此同时,国际·昆明珠宝城围绕”玉回云南“的宗旨,通过原材料进口、设计、加工、展示、批发、零售于一体,把通过广东入关的原材料分流回到云南来,并以原材料为基础延伸加工链,以此支撑云南庞大的终端零售市场。作为云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珠宝产业项目,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项目之一,选址经开区出口加工区内,能享受经开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双重政策优惠,即享有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保税出口、内销便利化等政策,又有效解决了翡翠原料税收的问题。
区位优势
播报编辑
“之所以选择投资经开区就是看中了其位于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三城腹地的区位优势。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户经开区可享受多项优惠政策,特别是作为云南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特殊优惠政策,”昆明阿诗玛珠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洪齐表示。
这意味着该区处于保税状态,区内企业生产所需进口的机器、设备、模具、维修用零配件,区内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及消耗性材料等享受全额保税;加工后复出的产品免税;从境内区外运入的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及合理数量的基建物资等,视同出口。
另外,从原材料方面来看,结合云南地缘优势,从缅甸进口的翡翠毛料就可享受全额保税。珠宝商可以按照规范的国际贸易方式,凭据完税再行交易,也可以在保税状态下进行交易和加工。直接出口享受免税优惠,完税外销十分便捷、规范。这种监管经营模式能使玉石商人安全放心、运作方便,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而利润空间较大。国际·昆明珠宝城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非保税状态下,从缅甸以100万的价格买入一块毛料,切割后如果贬值为1万,那么买家不但大大亏损,而且还需缴纳20多万的税费。”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宝石行业,保税区无疑为商家提供了阳光服务。因此,从政府到珠宝商都比较能接受这种模式。我们认为“玉回云南”就是要借助先进的保税物流概念逐步把原料交易、加工市场引回来。
政策指导
播报编辑
“正是看好云南珠宝行业发展前景,经开区双重政策优惠,依托房地产为平台,打造一个集珠宝原材料进口、加工、设计、经营、科研、展示、拍卖、批发、国际交易、专业人才培训和机具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是国际珠宝玉石原材料交易集散地与珠宝首饰加工制作基地及珠宝贸易中心的强大国际性综合体。”按照昆明阿诗玛珠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洪齐的设想,国际·昆明珠宝城将依托房地产为平台打造成为一个高端珠宝玉石基地,它的开发建设标志着“玉回云南”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将成为云南珠宝产业的里程碑,在全国珠宝行业起到示范做用,成为国内外珠宝首饰行业创新发展的平台。
“不仅如此,国际昆明珠宝城还将构建人才培训基地,权威性的检测评估机构、快捷通畅的网络平台。为园区培养和储备珠宝设计、加工营销人才;为商家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服务;开辟多种销售渠道,满足市场需求。”昆明阿诗玛珠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外,项目将现代创意理念融入传统行业,注重研发检测加工新机器,将以科技进步促进珠宝首饰产业发展。把园区建成体验玉文化及现代工业园区观光点、优惠的免税购物区,集旅游、文化、珠宝产业于一园。同时设立品牌展示与贸易城专区,以会展经济带动园区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