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壟斷

鎖定
壟斷是指通過對某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控制來獲取高額利潤的行為或狀態。國際壟斷是指對世界某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控制。當資本在國內集中到一定程度,並在國內市場形成壟斷的時候,為了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和獲取更大的利潤,它們必然向國際市場發展,從而導致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集中,最終形成國際市場的壟斷。國際壟斷則開始形成於20世紀90年代。國際壟斷是一種趨勢。
國際壟斷是由於國際經濟的發展和跨國公司、多國公司等壟斷組織相繼出現而形成的。 [1] 
中文名
國際壟斷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monopoly
形成時間
20世紀90年代
形成的特點
國內壟斷和國際壟斷相互推動

國際壟斷資本角度分析

從資本的角度分析,資本在世界範圍內集中的方式仍然是資本的積累和積聚。資本的積累是指不斷地通過利潤的資本化來擴大資本的規模,資本的積聚則是指通過與其他資本的融合來擴大資本的規模。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積累和積聚,又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實現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有下述三種形式:到外國建立企業、兼併和收購外國的企業以及與外國合資建立企業。其中到外國建立企業屬於資本的積累,兼併和收購外國的企業以及與外國合資建立企業屬於資本積聚

國際壟斷對外投資特點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的統計,1990年以來世界以及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世界以及發達國家兼併與收購的數額、世界兼併與收購的數額與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的比例。從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積累和積聚這個角度來看,對外投資具有下述特點:
第一,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在迅速地擴大,從1990年的2000多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000多億美元。2000年以後直接投資的規模有所減小,但仍然在6000多億美元以上。這意味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積累和積聚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還愈演愈烈
第二,除了個別年份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佔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約60%以外,其餘年份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佔了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很大的比例,甚至高達80%。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發達國家意味着資本世界範圍內的擴張首先選擇了在發達國家進行資本的積累和積聚。這樣,資本不僅可以控制發達國家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市場,而且還可以藉助於發達國家已形成的雄厚資本使自身迅速地擴大。
第三,在所列舉的15個年份中,除了有4個年份世界兼併與收購的數額與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的比例接近50%,其餘11個年份該比例遠超過50%,甚至達到81.91%。儘管沒有到外國建立企業以及與外國合資建立企業的數額,但是也足以判斷與資本積累相比,資本積聚是資本在世界範圍內擴張的主要方式。

國際壟斷貿易產業發展

到了21世紀,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集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在2003年所排列的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公司共有4家,它們分別是沃爾瑪連鎖店(Wal-MartStores),2563.39億美元;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Mobil),2370.54億美元;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Conpany),2325.71億美元;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 Group),2017.28億美元。
如果將這4家跨國公司放在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在2003年世界211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中排列,那麼這4大跨國公司分別居於19、21、22、24位。在前面所分析的壟斷程度較高的產業中,壟斷寡頭們同樣是通過兼併和收購的方式發展起來的。波音公司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在民用客機的生產方面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但它仍不斷通過兼併和收購來取得壟斷地位。1996年,波音公司收購了羅克韋爾防務及空間系統分部。1997年,波音公司麥道公司合併。2000年,波音公司收購了休斯航天和通訊業務分部。特別是在1996年12月15日,當世界航空器產業中排名第一的波音公司宣佈與排名第三的麥道公司合併時,引起了民用航空器產業的震動。這兩家公司合併之後,波音公司擁有20萬名職工,可生產民用、軍用飛機以及所有航空航天工業產品,這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空客公司的競爭,從而引起了歐洲聯盟激烈的反應。

國際壟斷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產業也不例外。汽車產業近年影響最大的一次兼併是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合併。1998年5月7日,德國最大的工業集團戴姆勒—奔馳公司和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宣佈合併。根據雙方的協議,合併的資本達到約920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工業合併事件。克萊斯勒公司主要生產卡車、麪包車、吉普車和運動車,轎車產量佔汽車總產量不到1/3。戴姆勒—奔馳公司則以生產名牌豪華轎車聞名於世。兩大汽車公司合併將使雙方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原戴姆勒—奔馳公司豪華汽車之外的汽車生產領域。合併後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轎車和卡車的生產方面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其他汽車公司也不甘落後。1999年,通用汽車公司將它持有的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Isuzu Motors)的股份從37.5%提高到49.0%,以加強了對五十鈴汽車公司的控制。2000年,通用汽車公司將它持有的瑞典薩伯汽車公司(Saab-Motors)的股份提高到100%,從而完全控制了薩伯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早在1925年就通過收購林肯汽車公司(Lincoln Motors)來加快它的發展。1999年,它又以500億瑞典克朗收購了瑞典沃爾沃集團(Volvo)中的汽車公司,以鞏固它在世界上的壟斷地位。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世界投資報告》統計,從1987年到1999年,世界最大的20家跨國公司參與的跨國兼併與收購有1279宗,佔世界跨國兼併與收購的宗數2.87%;涉及的金額是5338億美元,佔世界跨國兼併與收購的金額18.92%。

國際壟斷產品角度分析

從產品的角度來分析,資本在世界範圍內集中的方式是資本的橫向擴張、縱向擴張和範圍擴張。資本的橫向擴張是指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生產同樣的產品,以形成對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壟斷。資本的縱向擴張是指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生產上游產品或下游產品,來鞏固在原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壟斷。資本的範圍擴張是指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生產相近的產品,來擴大它的壟斷勢力
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世界投資報告》統計,資本的橫向跨國擴張一直是資本在世界範圍內集中的主要形式,並且所佔的比例還一直趨於上升。在1987年,跨國橫向兼併與收購佔59%,跨國縱向兼併與收購佔8%。到1999年,跨國橫向兼併與收購佔70%,跨國縱向兼併與收購佔4%。關於資本的範圍擴張,可以以微軟公司作為例子。微軟公司首先千方百計地取得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壟斷。當IBM公司推出自己開發的OS/2操作系統與Windows操作系統展開競爭,並在OS/2操作系統安裝Smart Suite軟件以取代微軟公司Office軟件時,微軟公司故意以較高價格向IBM公司出售Windows95操作系統,並且不提供技術支持。微軟公司取得了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以後,又藉助於該系統繼續向別的計算機系統發展,以擴大他的壟斷勢力範圍。1997年9月,微軟推出互聯網瀏覽器IE4.0版,並要求它的Windows操作系統的用户必須同時使用該互聯網瀏覽器,向當時的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生產商網景公司(Net scape)發起挑戰。接着,微軟又向計算機生產商提供包含媒體播放器(Media Player)程序的Windows操作系統,試圖排斥別的媒體播放器軟件生產商的競爭。

國際壟斷形成的特點

國際壟斷國內國際互推

從歷史和邏輯的角度來看,國內資本的集中和國內壟斷的形成要先於國際資本的集中和國際壟斷的形成。首先,國內壟斷的形成從時間來看要早於國際壟斷的形成。其次,國內壟斷的形成從邏輯上分析要先於國際壟斷的形成。在國內資本和生產集中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在國內壟斷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對於規模巨大的公司來説,國內的市場已經變得狹小了,它們必然要走向國際市場。要爭奪和控制國際市場,這些大公司必然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資本的積累和積聚,從而走向國際壟斷。但是,國內壟斷和國際壟斷並不是截然分開的。
這就是説,並不是在國內壟斷完成以後才開始國際壟斷。在國內壟斷髮展到一定程度時,便開始了國際壟斷。接着,國內壟斷和國際壟斷不斷髮展並且相互促進和相互推動的。資本既通過在國際範圍的集中來加強國內的壟斷,也通過在國內範圍的進一步集中來加強國際的壟斷。例如,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合併是一次國際併購活動,但它加強了這兩家公司在本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又如,波音公司麥道公司合併是一次國內的併購活動,但它加強了波音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壟斷地位。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在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中曾指出:“從1980年到1999年,世界範圍內併購的數目(包括跨國和國內併購)增加了42%;併購的價值(包括跨國和國內併購)對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0.3%提高到8.0%。這個時期可以劃分為兩次大浪潮:一次是1988年到1990年,另一次是1995年以後。這一次的國際併購浪潮與國內併購浪潮一同發生。在整個90年代,跨國併購在全部併購中的比例沒有什麼變化,不論按照完成交易的價值還是數目都大約為25%。”這就是説,當資本在世界範圍內集中的時候,它在國內同樣在大規模地集中。

國際壟斷對科技的控制

不論是國內壟斷還是國際壟斷,都是由資本的本質所決定的一種發展趨勢。資本要追逐高額利潤,勢必要控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資本要控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勢必要通過積累和積聚的方式來擴大資本規模,以排斥別的資本的競爭。這就是壟斷的本質。因此,壟斷體現了一種生產關係,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一個發展階段,它並不是產品的自然特點產生的。在國內壟斷和國際壟斷的相當長的發展過程中,資本集中和規模擴張對壟斷的形成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着科學技術革命的深化,壟斷越來越密切地與科學技術聯繫在一起。從現象上看,壟斷是某種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壟斷。從實質上看,壟斷是生產這種產品的核心技術的壟斷。當某些廠商掌握了某項核心技術時,即使它們的資本並不雄厚,即使它們的生產規模並不巨大,它們也可以控制依賴於這項核心技術的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例如,微軟公司並不是一家擁有鉅額的資本的公司,但是當它研製出了計算機操作系統並顯示了該系統具有強大優越性以後,它就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壟斷。又如,雖然航空器產業的壟斷依賴於鉅額的資本和巨大的生產規模,但是對航空器生產和銷售的壟斷實際上依賴於對技術的壟斷。民用客機制造業是高科技產業,不是任何一個擁有雄厚資本的廠商都可以製造民用客機的,甚至不是任何一個即使可以集中全國社會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的生產的國家都可以製造民用客機的。美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客公司壟斷了民用客機的核心技術,它們就可以壟斷民用客機的國際市場。
如果人們能夠收集世界各個產業的資料來分析它們的生產集中度,將會發現這些產業的壟斷程度將與它們所需要的生產技術的複雜程度呈正相關的關係。在前面所列舉的幾個壟斷程度較高的產業中,所需要的生產技術的複雜程度也是很高的。而沒有列舉的壟斷程度較低的產業,如紡織業、製鞋業等等,所需要的生產技術的複雜程度是較低的。
正由於技術的壟斷越來越成為生產壟斷的關鍵因素,國內壟斷和國際壟斷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形成,而且國內壟斷與國際壟斷可以同時發生。例如前面多次提到的微軟公司,它一研製出計算機操作系統,就迅速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形成壟斷。可以預料,在各種高度依賴於複雜的科學技術的新興產業生物技術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高科技產業中,只要出現重大的技術創新,就會在依賴於該技術的商品生產中形成壟斷。
各國的反壟斷法越來越受“國家利益”支配
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制定了“反壟斷法”。但是,從國內壟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來看,“反壟斷法”並沒有有效地抑制壟斷勢力的擴張。在國際壟斷的形成過程中,“反壟斷法”更是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手段。如果別國資本的壟斷損害了本國的利益,該國政府將利用“反壟斷法”來抑制壟斷。當本國資本的壟斷損害了別國的利益,該國政府將聽之任之

國際壟斷特點及趨勢

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 ,從而對生產關係 ,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 ,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1] (P2 75) 資本主義只有不斷地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自我改良和調節 ,才能保持其生命力。特別是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變革 ,都促使資本主義產生新的發展變化。 2 0世紀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以來 ,以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等尖端技術的應用為主要標誌的新科技革命的到來 ,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 ,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資本的社會化由國內擴展到全球 ,當代資本主義已由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一、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經濟全球化已經使生產的社會化達到高級階級 ,生產的社會化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迫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調整其生產關係 ,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使生產力高度發達、高度社會化和資本高度國際化的必然產物。進入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當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