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鎖定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是每年的9月16日。隨着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羅蘭(F.Sherwood Rowland)和穆連(Mario Molina)發現。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 1995 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採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
2020年9月1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主題為“加強蒙約履約監督管理,建設履約長效機制”。 [1] 
中文名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Ozone Layer Protection Day
別    名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節日時間
9月16日
節日類型
環保日
流行地區
世界
節日起源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節日活動
保護空氣
節日飲食
節約資源,減少氟里昂,
節日意義
倡導人們保護空氣、保護地球,少用破壞臭氧、污染環境的東西
設定地點
紐約
設立機構
聯合國大會
設定時間
1995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設立宗旨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5張)
臭氧層是指距離地球25-30公里處臭氧分子相對富集的大氣平流層。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所以,臭氧層被譽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為了喚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採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發展歷史

197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羅蘭和莫萊特發現,大氣臭氧層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頭頂上的一把“傘”已出現空洞,並造成地球温室效應加劇,長期發展下去,將嚴重影響全球氣候、生態平衡和農業生產。此後20多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為喚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聯合國規定從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在這一天,各成員國相應開展紀念活動。
1976年4月,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決定召開一次“評價整個臭氧層”國際會議之後,於1977年3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有32個國家參加的“專家會議”。會議通過了第一個“關於臭氧層行動的世界計劃”。這個計劃包括監測臭氧和太陽輻射、評價臭氧耗損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對生態系統和氣候的影響,以及發展用於評價控制措施的費用及益處的方法等,並要求聯合國環境署建立一個臭氧層問題協調委員會。這個計劃提出了對受控物質生產和使用的控制。
1980年,協調委員會提出了臭氧耗損嚴重威脅着人類和地球生態系統這一評價結論。
1981年,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建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其任務是籌備保護臭氧層的全球性公約。
經過4年的艱苦工作,1985年3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通過了有關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該公約從1988年9月起生效。這個公約只規定了交換有關臭氧層信息和數據的條款,但對控制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條款卻沒有約束力。《公約》的宗旨和原則是正確的,促進了各國就保護臭氧層這一問題的合作研究和情報交流。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對氯氟烴類物質進行控制,在審查世界各國氯氟烴類物質生產、使用、貿易的統計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多次國際會議協商和討論,於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會議上,通過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並於1989年1月1日起生效。
“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參與條約的每個成員組織(國家或國家集團)將凍結並依照縮減時間表來減少5種氟利昂的生產和消耗,凍結並減少3種溴代物的生產的消耗。具體情況列表如下:
5組氟利昂的大部分消耗量,將從1989年7月1日起,凍結在1986年使用量的水平上;從1993年7月1日起,其消耗量不得超過1986年使用量的80%;從1998年7月1日起,減少到1986年使用量的50%。
“蒙特利爾議定書”實施後的調查表明,根據議定書規定的控制進程並不理想。
1989年3-5月,聯合國環境署連續召開了保護臭氧層倫敦會議與“公約”和“議定書”締約國第一次會議——赫爾辛基會議,進一步強調保護臭氧層的緊迫性,並於1989年5月2日通過了《保護臭氧層赫爾辛基宣言》,鼓勵所有尚未參加《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及《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國家儘早參加;同意在適當考慮發展中國家特別情況下,儘可能地但不遲於2000年取消受控氯氟烴類物質的生產和使用;儘可能早地控制和削減其它消耗臭氧的物質;加速替代產品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促進發展中國家獲得有關科學情報、研究成果和培訓,並尋求發展適當資金機制促進以最低價格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和替換設備。
1990年6月20-29日,聯合國環境規則署在倫敦召開了關於控制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57個締約國中的53個國家的環境部長或高級官員及歐共體代表參加了會議。此外,還有40個非締約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該次大會又通過了若干補充條款,修正和擴大了對有害臭氧層物質的控制範圍,受控物質由原來的2類8種擴大到7類上百種。規定締約國在2000年或更早的時間裏淘汰氟利昂和哈龍。
1994年,聯合國宣佈9月16日為保護臭氧層國際日,以紀念在1987年的這一天簽署《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49/114號決議)。 [6]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活動內容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國際行動

保護臭氧層採取的措施 :面對臭氧層被破壞的嚴峻形勢,在聯合國環境署的組織協調下,國際社會於1985年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確定了國際合作保護臭氧層的原則;1987年又制定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確定了全球保護臭氧層國際合作的框架。
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規定,各簽約國分階段停止生產和使用CFCs製冷劑,發達國家要在1996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和使用CFCs製冷劑,而其他所有國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和使用CFCs製冷劑,現有設備和新設備都要改用無CFC製冷劑。
中國政府也於1989年和1991年分別簽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成為締約國
2008年止,簽署《維也納公約》的國家共有176個;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國家共有175個。保護臭氧層,是迄今人類最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
《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每年召開一次。1999年11月,第十一次《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在首都北京召開,共有21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人蔘加,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這是人類在保護自身生存環境方面召開的一次國際盛會,不僅對進一步推動各締約方在保護臭氧層方面的國際合作產生積極影響,還將促進我國加快淘汰對臭氧層起到直接破壞作用的CFCs類物質。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國內行動

1993年元月國務院批准出台了《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簡稱為《國家方案》)。
按照有關條款,中國已從1999年7月1日起凍結了CFCs製冷劑的生產和消費,在此基礎上逐步消減,並將在2010年1月1日前完全淘汰CFCs製冷劑。禁止使用CFCs,為中國進一步的履約工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是CFC類製冷劑生產和消費大國,氟里昂保有量達50多萬噸,其消費量佔全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作為締約國之一,中國政府向國際承諾:將與世界各國聯手拯救臭氧層。為此,中國政府計劃用10年時間,在生產和消費領域淘汰CFC類物質,直至2010年在中國完全禁止使用CFCs。
2020年9月1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主題為“加強蒙約履約監督管理,建設履約長效機制”。 [1] 
中國自1991年加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截至2022年,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生產和使用約62.8萬噸,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其中,1991至2020年的30年間,中國在淘汰ODS過程中累計避免了約2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温室氣體排放。 [7]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智利力量

智利採取切實措施大力實施保護臭氧層計劃
智利是1990年加入保護臭氧層國際公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1994年,智利全國環境委員會開始制訂保護臭氧層的長遠規劃,限制使用破壞臭氧層的甲基溴和氯氟烴等化學物質。
甲基溴是智利果農近40多年來用以殺滅蟲害的有效農藥,全國13個行政大區就有8個大區需要使用這種農藥。但自實施規劃兩年多來,該國已減少使用這種農藥約450噸。
智利過去對甲基溴的消費限制主要是通過全國環境委員會對達標企業給予補貼、獎勵的方式進行的。為了鞏固現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和支持智利繼續實施保護臭氧層計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已決定提供一筆80.5萬美元的基金,用以開發替代技術,力爭使該國甲基溴使用量在2007年降至126噸。
智利氯氟烴的使用量已從1999年的83萬噸降至2001年的40萬噸。為了進一步限制對這種化學物質的使用,智利準備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資助下,開始對26家醫院的製冷設備進行更新改造,使這些醫院率先停止使用氯氟烴。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實施路線

(1)採用分步走的方式:考慮到有關經濟和技術因素,對ODS的淘汰,規定了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淘汰速度和淘汰的最後期限。
(2)建立多邊基金: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特殊要求,在《蒙特利爾議定書》倫敦修正案中加入了建立多邊基金這一條款。中國代表團對該資金的建立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多邊基金每三年進行增資,由多邊基金執委會決定各國項目資助額。
(3)開發和使用CFCs的替代品――綠色環保製冷劑:臭氧層已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為了人類的共同家園,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停止生產和使用CFCs製冷劑,開發和使用綠色環保型製冷劑。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初始目標

到1995年,四氯化碳減少85%;到2000年全部淘汰。到2000年,三氯乙烷減少70%;2005年全部淘汰。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歷屆主題

中國的國際臭氧日紀念活動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行動”為主題
1998年主題是:“為了地球上的生命,請購買有益於臭氧層的產品”
1999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的主題是:“保護天空,保護臭氧層”
2000年的主題是:“拯救我們的天空:保護你自己;保護臭氧層”
2004年的主題是:“拯救藍天,保護臭氧層:善待我們共同擁有的星球”
2005年的主題是“善待臭氧,安享陽光
2006年的主題是“保護臭氧層,拯救地球生命”
2008年的主題為“全球攜手,共享益處”
2009年的主題為“全球參與,攜手保護臭氧層”;
2010年的主題是:“臭氧層保護:治理與合規處於最佳水平”
2011年的主題是:“淘汰氟氯烴:絕佳機會”
2012年的主題是:"為子孫後代保護大氣層"
2013年的主題是:“健康的大氣環境,我們期待的未來” [2] 
2014年的主題是:“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繼續使命
2015年的主題是:“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行動”
2016年的主題是:“世界聯合恢復臭氧層與氣候”
2017年的主題是:”呵護陽光下的生命“ [3] 
2018年的主題是:”Cool住,繼續前行 蒙特利爾議定書“ [4] 
2019年的主題是:“32年,不斷修復” [5] 
2020年的主題是:“守護生命的臭氧” [6] 
2021年的主題是:“清涼世界、保鮮食物、呵護疫苗”
2023年的主題是:“蒙特利爾議定書:修復臭氧層,減緩氣候變化”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