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

鎖定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nic Engineering [1]  )是在民政部登記的國際性社團,是非政府、非營利性、自願結成的國際學術組織。學會旨在增進各國仿生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仿生工程領域科學研究的發展,提升仿生工程人才的培養教育水平。 [2-3] 
中文名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nic Engineering (ISBE)
正常機構
民政部
業務主管
教育部
登記證號
4896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5000219592
組織狀態
正常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發展歷史

為促進仿生學科的發展,有效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在2006年和2008年兩屆國際仿生工程學術會議上,應國內外學者的建議和要求,由吉林大學工程仿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15個國家的仿生學者牽頭髮起成立“國際仿生工程學會”。2007年6月,吉林大學正式啓動“國際仿生工程學會”的申請工作,經教育部籤批,並得到中國科協、民政部、科技部、外交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歷經兩年多努力,2010年獲得國務院的正式批准,建立“國際仿生工程學會 [4]  ”。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主要職能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的成立,是國際學術界對我國仿生工程研究水平和學術地位的認可,是提升我國仿生工程研究的國際競爭力、學術地位和國際仿生工程學科健康快速發展的需要,是催生新興交叉學科、豐富和發展仿生學學科體系的重要舉措,將有力推動吉林大學和我國仿生工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學科建設,使吉林大學仿生工程研究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始終處於世界前沿。“國際仿生工程學會”秘書處設在吉林大學,學會會刊定為吉林大學創辦、SCI、EI收錄的國際性學術刊物《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多年來,吉大仿生科學與工程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學術和科研成果卓著,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