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術國考

鎖定
1927年國民黨著名人士張之江、馮玉祥、蔡元培等發起建立國術研究館,1928年更名為中央國術館,並正式將武術定名為國術,此後迎來中華武術界的黃金十年。王子平在1928年應聘為南京中央國術館少林門門長。 國術源自武藝, 近代以來,傳統武藝的一部分內容失去了繼續存在的社會條件,逐步走向消亡。中國傳統拳種的套路有2000多種,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全國挖掘出來的拳種套路只有280多種,其中一半以上只有名目而無傳人會練,真正有相當數量傳承人羣的拳種僅有幾十種。國術國考無疑是中央國術館成立二十年間最受人們關注的事情。
中文名
國術國考
創辦時間
1927年
創辦人
張之江
創辦人
馮玉祥
蔡元培
意    義
促進武術普及

國術國考國術國考概述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中華民國時期,中央國術館仿古代科舉考試的辦法而組織的一種武術競賽或考試。考試分為3級,即國考、省市考和縣考。國考每年10月舉行,省市考每年4月舉行,縣考每年12月舉行。只有下級考試合格者方可參加上一級考試。
國術國考共舉行兩屆,後併入當時的全運會武術比賽。儘管存在不少問題,但促進武術普及和提高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其中為國術考試製定的《國術考試條例》和《國術考試細則》,為武術納入現代競賽系列做了有益的嘗試。
根據1927年公佈的《國術考試科條例》規定,各級國術考試由該級國術館負責組織,考試分衞科和學科。衞科考搏擊、摔跤、劈劍、刺槍及其他拳術和器械;學科考三民主義、國文、算學、史地、國術源流、生理衞生。考試分預試和正試兩場。
目的: 為選撥頂尖人才充實中央國術館。
第一屆國術國考於1928年10月1日至7日在南京舉行。
由中央國術館主辦考試分三級:"縣考"、"省(市)考"和"國考"。第一屆國考內容主要是散打,以抽籤方法點名上台對打。參賽者面戴鐵絲罩,拳打腳踢,無所限制。
規定擊中對方1拳得1分,踢中1腳得2分,擊倒對方得4分,3打2勝用淘汰制方法產生最優15名,優等30名。
前3名原似授予"國士"、"俠士"和"武士"稱號,後改發一紙獎狀。這次國考基本上是一次全國的擂台式比武,由於宗派門户之見嚴重,加上缺乏必備的規則和安全措施,不少人被打得斷筋折骨,血流滿面。

國術國考國術國考由來

1927年初,張之江脱離軍界,在南京就任政府委員,從此全身心投入倡導武術運動。他首先向政府申請把“武術”改為“國術”,以顯示其重要性,獲得批准。他邀集鈕永建、李烈鈞、戴傳賢、于右任、蔡元培、何應欽、馮玉祥、孔祥熙等26名黨政要員共同發起,於1928年3月成立了國術研究館。
第二屆國術國考
第二屆國術國考(2張)
起初,張之江認為國術研究館的宗旨是培養武術師資、推廣武術教育,應當屬於學術教育機構,便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備案。然而,教育部人士表示,武術已經被淘汰,不需要再加以提倡,所以不同意其歸屬於學術教育系統,最後只准其作為“民眾團體”存在,且需自籌經費。推廣國術心切的張之江,找到了辛亥革命雲南起義時的老戰友、時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的李烈鈞,把這一情況告訴他。李烈鈞當即拍板説,教育部既然不準,乾脆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作為政府直屬機構,經費由財政部國庫開支,每月定為4000元,不足之處再自行籌措。
於是,“國術研究館”改稱為“中央國術館”,“以提倡中國武術,增進全民健康為宗旨”,延聘國術專家、體育專家及其他專門學者,不僅研究和教授中國武術與體育,還要編著關於國術及其他武術之圖書,同時負責“管理全國國術事宜”。 [1] 

國術國考首屆國術國考

國考分預試和正試。預試為套路表演,依評分取得正試資格。正試的內容包括徒手對抗的“拳腳門”(散打)和“摔跤門”,持械對抗為“刀劍門”(短兵器)和棍槍門(長兵器)。正試比賽不按體重分級,三打二勝,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統一的護具規定和要求,經三輪角逐,取中最優等。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首屆國術國考獲獎人員名單:
最優等15名、優等37名單、中等82名、預試99名
1928年國考的成績優秀者名單包含他們的所屬門派如下:
朱國福,(上海 形意)、王雲鵬,(河南 少林)、張長義,(上海 心意/意拳)、馬裕甫,(山東 少林 摔跤)、
張英振,(山東 查拳)、竇來庚,(山東 查拳)、楊法武,(山東 摔跤/查拳)、楊士文,(山東 迷蹤拳)、
顧汝章,(江蘇 少林)、王成章,(上海 洪拳)、朱國楨,(河北 心意/意拳)、張維通,(山西 六合拳)、
朱國祿,(河北 心意/意拳)、 馬成智,(安徽 少林)、胡炯,(湖南 少林)、

國術國考二屆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第二屆國術國考於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中央國術館在南京公共體育場國術場舉行第二次全國國術考試。來自21個省、市的438人蔘加了考試。考試項目正試增加了“博擊”(拳擊)女子也參加正試,皆取甲等,以鼓勵女性習武(女子9人)。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第二屆國術國考評判員
評判委員長:何鍵、張之江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委 員 褚民誼、孫福全、張 憲、李麗久、鄭佐平、李劍秋、王成美、陳泮嶺、劉丕顯、馬 良、葉大密、竇來庚、王子平、張兆東、佟忠義、李星階、李子揚、吳鑑泉、許禹生、吳圖南、李劍華、黃柏年、褚桂亭、于振聲、任鶴珊、張劍泉、閻乃康、王首辰、李義三、張敍忠、陳微明、唐範生、宋殿先、鍾光清、陳公哲、龔潤田、李宗黃、石 傑、羅成立、張秀林、姚維藩、馬慶雲、彭 飛、金少山、吳俊山、姚馥春、程登科、宋俊傑、
國術國考評判
國術國考評判(4張)
馬永勝、查瑞龍、朱國福、劉崇俊、王翔齋、許蘭洲。陳子祥、劉百川、向禹九、郞晉池、陳績甫、徐致一、郝 銘、徐士金、張孝仲、石偉亭、王宇僧、陳家鼎
國術國考評判(右圖冊)

國術國考國術國考條例

國術國考 國術國考
1933年10月下旬第二屆國考在南京舉行時,已經開始依照《國術考試條例》及其細則進行,不僅按西方現代體育的模式,將選手按體重分為5組,還規定比賽中要使用護胸和護腿,且“點到為止”。 [1] 
中央國術館系統在奧運模式的影響下,通過組織和制定規章,促使中國武術從此也能按照奧運會的模式召開自己的運動會。有資料記載,中國近代僅由中央國術館主辦的全國武術運動會就有4次。其中第1次是1929年11月在杭州舉辦的國術遊藝大會,共有19個省市的400多名武術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前4天是名家表演,後7天為散打比賽。這種武術運動會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就是一種中國武術的奧林匹克化,或曰奧林匹克化的中國武術。
1936年8月,張之江率領中央國術館隊員參加柏林奧運會,他們的武術表演轟動了世界體壇,張之江為此獲得了該屆奧運會以“五環”為標誌的紀念章,並被譽為“中國國術開始走向國際體壇的第一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