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立北京大學

鎖定
國立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着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催生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國立北京大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
中文名
國立北京大學
英文名
Peking University
簡    稱
北大
校    訓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創辦時間
1898年
學校類型
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
主要院系
理工部、信息與工程部、人文學部、社會學部、醫學部、誇學科類、深圳研究生院
現任校長
林建華教授

國立北京大學北大簡介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於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400多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併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啓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併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脱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併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窗口。
現任校黨委書記郝平教授、校長林建華教授。 [1] 

國立北京大學校歷史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着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的學統,創立之初身兼傳統的“太學制度”與現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
北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國立北京大學是北京大學在1912年至1949年的學校名稱。1912年5月15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嚴復出任校長。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之義”,使得北京大學思想解放,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朱家驊、胡適等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都曾在此時期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魯迅也在此兼講師。北大因而成為開風氣之先的“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多種社會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學是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和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學教授“南陳北李”相約分別在南方和北方籌建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當選為第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毛澤東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長期作為中共實際的領袖人物。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大學等北京多所學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羅家倫、江紹原、張廷濟為學生運動三個代表,羅家倫起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隨後舉行示威遊行。軍警當場逮捕學生。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朱家驊、胡適、魯迅當時為了營救學生,不惜發動全國工商界罷工罷市。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得到了各地青年學生和人民羣眾的同情和支持,學生愛國運動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國,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日本佔領時代,學校的校地、房子和大批圖書、儀器留在北京,還有4位因身心或家庭等因素沒有隨國民黨政府遷移的老教授:周作人、孟森、馬裕藻、馮祖荀,就是所謂“留平教授”。
五四運動中的北大師生撤退前最後1任校長蔣夢麟在回憶錄《西潮》和《新潮》裏談到委託周作人留守的經過。日本人控制華北期間,整合了醫學院、北平大學農學院以及北洋工學院留在北平的部分師資和學生,號稱“恢復”北京大學,在1939年1月3日派湯爾和任總監督,主理校務,1月12日聘原圖書館領導周作人任圖書館館長,3月28日聘周作人兼“文學院籌備員”,文學院成立後,周作人出任文學院院長。
1940年,湯爾和升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錢稻孫出任校長(新職稱),同年11月湯爾和病逝,1941年周作人升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校長錢稻孫兼文學院院長(並曾兼農學院院長)。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投降,結束本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在1945年9月4日發表胡適出任校長,當時胡適還在美國辦外交,委由傅斯年代理,傅把汪精衞政權時代全部的教職員
周恩來視察北大 周恩來視察北大
全都開除,1946年7月才把校務交給胡適。胡適在1948年12月15日搭國民黨政府專機逃到南京。1949年2月,北平解放,文學院院長湯用彤出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1949年4月,胡適從國民黨統治下的上海坐船離開中國,經日本到達美國(最後在紐約定居),他的愛人江冬秀已先被送到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國立北京大學最後1任校長是湯用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於1952年對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理科的部分師資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土、建4系合併到清華大學,化工系合併到天津大學,農學院、醫學院、地質系、政法專業等脱離北京大學,或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併入其他相關院校。學校逕名為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中國各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國立北京大學校歌歌詞

景山門啓鱣幃成,均又新,弦誦一堂春。
破朝昏,雞鳴風雨相親。
數分科,有東西秘文;
論同堂,盡南北儒珍。
珍重讀書身,莫白了青青雙鬢。
男兒自有真,誰不是良時豪俊,
待培養出,文章氣節少年人。
——吳梅先生所作校歌

國立北京大學歷史沿革

國立北京大學淵源

論及北京大學淵源,胡適、馮友蘭、任繼愈、季羨林等幾位學術大師都認為:北大歷史當從漢代太學算起。季羨林教授在《從太學到北大》裏寫道:“我們可以實事求是地説,在將近兩千年悠長的歷史上,太學和國子監這個傳統——我姑名之曰學統——可以説是基本上沒有斷過。……中國的學統從太學起,中經國子監,一直到京師大學堂,最後轉為北京大學,可以説是一脈相承,沒有中斷。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決無意為北大爭正統,爭最高學府的榮銜。……但是,我也算是一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事實如此,我不得不如此説爾。”可以説,北京大學傳承着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

國立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校(1898-1916)

近代以來,為挽救民族國家危亡,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大聲疾呼變法自強,掀起維新變法運動,京師大學堂就是在戊戌維新運動中誕生的。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正式宣佈變法。詔書強調:“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以期人才輩出,共濟時艱”。7月3日,光緒批准了由梁啓超代為起草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這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學制綱要。吏部尚書孫家鼐被任命為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曾出任多國公使的許景澄和長期擔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的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分別出任中學和西學總教習。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它既是全國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各省學堂。9月21日爆發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而大學堂以“萌芽早,得不廢”,但舉步維艱。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侵華,大學堂難以維持,於8月3日被下令停辦。
1902年,京師大學堂恢復,吏部尚書張百熙任管學大臣。張百熙不拘成例,延攬人才,請出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聘請兩大翻譯家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併入大學堂,藏書樓也於同年重設。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舉行開學典禮,各個方面開始步入正軌。大學堂首先舉辦速成科和預備科,速成科分仕學館和師範館,後者即是今天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1904年京師大學堂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這是中國高校派遣留學生的開始。l910年京師大學堂開辦分科大學,共開辦經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農科、工科、商科,設十三學門,一個近代意義的綜合性大學初具規模。
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5月3日,民國政府批准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著名啓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出任首任校長。1914年,胡仁源被任命為校長,此時北京大學聚集了黃侃、辜鴻銘、錢玄同、馬敍倫、陶孟和、馮祖荀、何育傑、俞同奎等知名教授。1916年學校在漢花園(今沙灘)興建樓房,1918年落成,此即後來成為學校象徵的北大紅樓。

國立北京大學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1917-1927)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1917年l月8日,北大舉行開學典禮,蔡元培發表就職演説,指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向學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三項要求。蔡元培任北大校長的十年,是北大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奠定了北大的傳統和精神。蔡元培認為:“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學説之學府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方針,並對北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聘請陳獨秀、夏元瑮、王建祖、温宗禹分別出任文、理、法、工科學長,並相繼聘請了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以及自學成才的梁漱溟等到校任教,對於確有真才實學的舊派人物如辜鴻銘、劉師培等也用其所長,其餘教授如黃節、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等也均為一代大師;理科和法科則分別方面聘請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和馬寅初、陶孟和、陳啓修、王世傑等知名教授。北大教師隊伍人才薈萃,盛極一時。
蔡元培致力於把北大辦成以文、理科為重點的綜合大學,將商科併入法科、工科歸併北洋大學,並於1919年改門為系,全校設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哲學、史學、國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教育學等系。1917年底,創辦文、理、法科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21年改組開辦研究所國學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1918年,創辦《北京大學月報》專門刊登師生學術論文,中國大學最早的大學學報。創辦音樂研究會(後改為音樂傳習所)、畫法研究會等,聘請徐悲鴻、劉半農、陳石曾、蕭友梅等擔任導師,冼星海、吳鏡汀、吳伯超等都曾在此就學。作為一所開放性大學,北京大學先後邀請到著名哲學家杜威、羅素、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等到校講學。經過改革,北京大學“學風丕振,聲譽日隆”,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學術成果,成為全國高等學府之翹楚。著名美國哲學家杜威在評價蔡元培先生時説:“以一個校長身分, 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 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此時的北京大學,是全國新思想的中心和匯聚地,是在中國傳播民主、科學思想的最初基地。1917年,陳獨秀受聘北大,其創辦的《青年雜誌》(後改為《新青年》)隨遷北京,並與北大文科結合,迅速形成了以《新青年》編者為核心的革新營壘,推動新文化運動迅猛發展,北大遂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1918年北大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創辦“新潮社”,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也從中成長了一大批現代學術大師,如馮友蘭、顧頡剛、朱自清、毛子水、汪敬熙等。19l9年,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傳至北京,5月4日,北京大學等北京各大專學校學生三千餘人齊集天安門舉行遊行示威,宣讀北大學生許德珩起草《北京學生界宣言》,“五四運動”由此爆發。傅斯年擔任遊行隊伍總指揮,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全體學界宣言》在遊行途中散發。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北京大學作為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陳(獨秀)北李(大釗)在北大會合及毛澤東在北大的工作同樣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未來的命運。1918年,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在全國第一個舉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系統地接受、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開設課程,並組織進步社團,系統闡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並於1920年10月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毛澤東也是在這一時期到李大釗任館長的北大圖書館工作,並參加了北大新聞學研究會等。北京大學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心,而且對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做出重大貢獻。
正如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中所説:“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

國立北京大學蔣夢麟時代的北京大學(1927-1937)

1927-1929年間,北京大學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佈取消北大,與北平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併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京大學宣佈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1930年,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十六字方針,對學校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設文、理、法三學院,下設14個學系;實行教授專任制,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特別是理學院延攬了一大批一流科學家,如數學系江澤涵、程毓准以及原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奧斯古德(W.F.Osgood),物理系饒毓泰、吳大猷、朱物華、周同慶,化學系曾昭掄、錢思亮,生物系張景鉞,地質系李四光、謝家榮、孫雲鑄、斯行健、葛利普(A.W.Grabau)等,均為我國現代學術界的一代宗師,使北大理科得到較快發展;制定《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明確辦學宗旨為“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並按照美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對舊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學分制,要求畢業生撰寫論文並授予學位,正式設立研究院,推進高等教育的正規化。蔣夢麟還多方籌集資金,1931年北京大學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1934年北大動工興建新的圖書館;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的改善,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藥品及實習用具3100多件,設備條件居於全國高校前列。以地質係為例,在李四光的主持下,修建了新的地質館,建立了礦物室、古生物等實驗室,開闢了地質陳列室和研究室,延續並發展了北大地質系的傳統優勢。蔣夢麟掌校期間,正是民族危亡內憂外患之時,而經過亡校風波的北大卻在教學與科研水平穩步上升,蔣夢麟這位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國立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時期(1937-1946)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9月,北京大學奉國民政府令南遷至長沙,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臨時大學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全校設文、理、法商、工、師範五個學院,26個系,由三校校長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和秘書主任楊振聲組成常務委員會作為全校行政領導機構。1938年5月4日,西南聯大正式上課,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復並開始招生,研究生學籍分屬三校。西南聯大集合了三校的師資,其陣容在全國首屈一指,可謂大師雲集,羣星璀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聯大師生和衷共濟,絃歌不輟,以“剛毅堅卓”的精神堅持教學和科學研究。“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需人傑”,西南聯合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陳芳允、屠守鍔、王希季、鄧稼先、朱光亞,以及90位兩院院士,北大研究院畢業生中也走出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黃昆、國學大師任繼愈等傑出學者。“神京復,還燕碣”,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聯大三校準備復員北返。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舉行結業典禮,光榮地完成了戰時大學的歷史使命,創造了我國高等教育史的一個奇蹟。

國立北京大學胡適時代的北京大學(1946-1949)

1945年,國民政府任命胡適為北京大學校長,到任前由傅斯年代理校長。北京大學重返紅樓,傅斯年代表北大接收日據時期扶植的偽北京大學,日聘教師一律斥退不用,完成了北大復員北平的工作。1946年10月10日,北京大學舉行開學典禮。
此時的北京大學有六個學院:文學院(院長湯用彤)、理學院(院長饒毓泰)、法學院(院長周炳琳)、農學院(院長俞大紱)、醫學院(院長馬文昭)、工學院(院長馬大猷),設33個系(其中醫學系下設18科)、兩個專修科,及獨立的文科研究所。胡適校長為北大殫精竭慮,短短几年之間,原有的文、理、法三學院均得到加強,增設的農、醫學院躍居全國頂尖,工學院也具備了相當的實力。胡適先生以其絕高的威望,延攬名師,可謂濟濟多士,萃集一堂。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選舉,北大十位教授入選,位居全國各高校之首(參見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的分析》);同時胡適還籌劃邀請包括錢三強、吳健雄、胡寧、張文裕、張宗燧等九位“極一時之選”的物理學家到北大建立原子能研究中心(九位教授均應允來北大)。此時的北京大學學科設置齊備,實力盛極一時。
然而時局突變,1948年胡適等人離平南遷,由鄭天挺、湯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務。1963年胡適先生在台灣去世,遺體覆蓋北京大學校旗下葬,遺囑“遺留在北京的102箱書籍、手稿、文件,捐贈北京大學”。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憶昔長別,陽關千疊,狂歌曾競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約。
我們來自江南塞北,情繫着城鎮鄉野;
我們走向海角天涯,指點着三山五嶽。
我們今天東風桃李,用青春完成作業;
我們明天巨木成林,讓中華震驚世界。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
——《燕園情》

國立北京大學建國初期的北大(1949-1965)

1949年l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8日,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正式接管北大,5月4日,以湯用彤任主席的校務委員會成立。1951年6月l日,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馬寅初出任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至國外,一大批優秀學子紛紛回國,如吳文俊、王湘浩、黃昆、朱光亞、胡寧、唐敖慶、徐光憲、高小霞等都回國受聘北京大學教授。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決定仿照蘇聯模式進行院系調整,這是配合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在各高校和研究機構間的人員及設備的調整。北京大學實力首屈一指的地質系和農學院分別參與合併為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和北京農學院(今中國農業大學,後從中分離出北京林學院,今中國林業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北京醫學院(後來的北京醫科大學),法律學系和政治學系參與組建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工學院併入清華大學,教育學系併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學院、北京語言學院、中央財經學院(分別是今天的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均有來自北大院系專業的組分,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內蒙古大學、蘭州大學等也遍佈北大教師援建的身影;中國科學院也從北京大學等高校抽調多位教授參與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在院系調整中調出北京大學的師生中有70餘位後來榮膺兩院院士。同時,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理科主體部分及其他部分高校的相關係科併入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校名撤銷,北京大學遷至原燕京大學校址,即今燕園。
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共有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地理學、中文、歷史學、哲學、西語、東語、俄語、經濟學等12個系、33個專業和7個專修科,成為一所主要從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基礎學科教學和研究的綜合性大學。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方面,一批知名學者雲集北大。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首批233位學部委員(即院士),其中北大在任教授28位,在全國高校遙遙領先。院系調整直接奠定了今天各大學的基本學科設置和實力的基礎,奠定了中國高校的基本格局。北大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一直執全國大學之牛耳,並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
1955年,為了儘快建立我國的核工業體系,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原子能人才培養基地——物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系前身),為我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人才,僅首屆畢業生就湧現出五位兩院院士。1956年,根據國家規劃,集中北京大學等五校師生,在黃昆、謝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在北大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半導體專門化,培養了我國新興半導體事業的第一批骨幹。北大於1954年、1956年、1960年分別恢復、重建了法律學系、圖書館學系和政治學系,1958年物理系分為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無線電電子系,至此北京大學共設置18個系。
這一時期,北京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中最為突出的成果是馬寅初校長對於我國人口問題的研究。1957年馬寅初發表《新人口論》,系統闡述了中國人口劇增的嚴峻情況,提出“控制人口,實屬刻不容緩”的觀點。他的觀點受到錯誤的批判,但他堅持真理,發表文章説:“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應戰,直至戰死為止,決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説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是北大精神在新時期的代表。
同時,北大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化學系教師季愛雪、邢其毅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於1965年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標誌着人類首次合成蛋白質。另外,周培源教授的湍流理論研究、廖山濤教授的微分動力系統研究以及胡寧教授等與兄弟單位合作完成的基本粒子“層子模型”等,都是一批傑出的成就。
1949-1965年間,北京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成為各條戰線中的骨幹。其中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就有100餘人,在全國高校遙遙領先;其中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選院士、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院士等。

國立北京大學文革中的北京大學(1966-1976)

1966年,中共中央發佈了作為“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的《五·一六通知》。5月25日,北京大學哲學系聶元梓(1963年由哈爾濱市委調入)等人貼出了題為《宋碩、陸平、彭佩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的大字報,誣陷、攻擊北京大學黨委和北京市委。6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根據毛主席的批示,全文播發了這張大字報;當晚,華北局向北京大學派駐工作組。9月11日,以聶元梓為主任的文化革命委員會成立。“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北京大學被冠以各種罪名,陷入到嚴重的災難之中,一大批教師和幹部被打成“黑幫分子”、“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殘酷迫害;教學和科研工作收到嚴重破壞,被迫停課、停止招生達四年之久。1970-1976年,按中央規定,北京大學連續招生七屆工農兵學員。
儘管面臨極大困難,學校師生們經過努力,仍然取得了一些成績。電子儀器廠與有關單位合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地球物理學系與兄弟單位一起在未名湖畔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衞星雲圖接收站,多項成就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5年初,北京大學建起了但是國內建築面積最大、館舍條件最好的大學圖書館(即今北大圖書館西館)。

國立北京大學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北京大學(1977-2000)

粉碎“四人幫”後,北京大學百廢待興。從1977年12月開始,北大先後開展了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複查、改正1957年錯劃右派和解決1959年反右傾遺留問題等工作;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1978年北大迎來了第一批經高考錄取的大學新生,並恢復招收研究生。
在新的歷史時期,北京大學師生力爭走在時代前列。1981年3月20日,為慶祝中國男排的勝利,北大學生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這一時代強音迅速傳遍全國各地。1984年10月1日,7000多名師生參加建國35週年慶典,北大遊行隊伍行至天安門前打出“小平你好”的橫幅,表達了全國人民的心聲。
1986年8月,丁石孫校長在全校中層幹部會上作了《瞄準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北大前進步伐》的工作報告,自此,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之林便成為北大人不懈的追求。1996年10月,北京大學作為首批兩所高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逐步走出幾年來的沉悶局面;1998年,北京大學隆重慶祝建校一百週年,成為北大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5月4日的慶祝大會上,江澤民主席強調:“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隨後“985”工程啓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啓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以此為契機,繼往開來,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北大在學科建設方面加快了步伐。1978年心理學專業獨立建系,地質地理系分為地質系和地理系,在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專業、無線電電子學系計算機專業基礎上成立計算機科學技術系,1979年成立力學系,1982年成立社會學系,1983年考古學專業從歷史學系分出獨立建系,同年成立王選教授任所長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1985年成立北京大學第一個學院——經濟學院,這是北大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的重大舉措。1986年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由國家教委批准成立,李政道教授任主任。1993年生物學系擴建為生命科學學院,陳章良教授任院長,在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和管理科學中心基礎上成立工商管理學院(後改名為光華管理學院),厲以寧教授任院長;1994年成立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任主任;1995年分別成立數學科學學院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996年成立國際關係學院;1999年法律系改為法學院,在英語語言文學系、西方語言文學系、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東方語言文學系基礎上成立外國語學院;2000年成立天文學系和教育學院,考古學系與國家文物局合作辦學,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特別是2000年4月,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大學,實現了歷史的迴歸,韓啓德院士任醫學部主任,學校整體實力得到加強。
這一時期,北京大學取得了一大批傑出的成就,其中廖山濤院士完成的“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王選院士領導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化學系測定的錮、銻、銪、鈰原子量被接受為原子量國際標準,是我國科技史上的第一次;中國第一個磁光阱誕生於北大,標誌着我國邁入了激光冷卻獲得超冷氣體原子這一世界尖端的科學領域;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出第四代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印刷術的第三次革命;季羨林教授完成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中文翻譯,馮友蘭教授《中國哲學史新編》、陳岱孫教授《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厲以寧教授《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羅榮渠教授《現代化新論》、孫欽善教授《中國古文獻史》、肖蔚雲教授《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制度》、費孝通教授《行行重行行》等一大批優秀學術著作問世;考古系發現的遼寧金牛山人類遺址,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考古學的重要發現。與此同時,北大教授也頻頻出現在國際領獎台上,1986年廖山濤教授獲第三世界科學院首次頒發的數學獎,1991年號稱“小諾貝爾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賈烏德·侯賽因青年科學家獎被陳章良教授捧走,1995年王選教授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

國立北京大學今日北大(2001-今)

進入21世紀,北京大學加快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2000年許智宏院士出任北京大學校長,2001-2002年,北京大學先後組建、成立了政府管理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物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環境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2004年首批五個試點國家實驗室公佈,北京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建設的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名列其中,2005年北京國際數學中心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籌建;“985”二期工程啓動,北京大學提出“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前沿交叉學科為重點,以體制和制度創新為動力,調動各方面資源,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全面提升北京大學的科技創新能力”的總體方針,隨後工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先進技術研究院、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藝術學院先後成立,展示了在學科建設方面的全新思路。與1952年後的北大相比,目前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一所擁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新型工程科學、醫藥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科學和語言科學等多種學科的新型綜合性大學,充分發揮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功能。
北京大學擁有全國高校中第一流的師資隊伍。2001年,王選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全國普通高校中的國家“最高”獲得者;2005年,徐光憲院士獲得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是繼侯仁之院士之後的我校又一位獲獎者;一大批教授在國內外頻獲大獎。截至目前,北大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7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3位,北大的中科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數目均居全國高校之首;同時,北京大學授予23位教授為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享受兩院院士待遇;14位教授受聘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此外,北京大學現有95位“長江學者”(包括64位特聘教授、31位講座教授),其中有人文社科“長江學者”13位;10個團隊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創新研究羣體,8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08位教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74位教師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73位教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7位教授獲得何梁何利科技獎,以上各項均居全國高校之首。
學術研究方面,北大現有1個國家實驗室(聯合籌建),1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技術研究中心,1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衞生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在全國高校中居於明顯領先地位。2001年,教育部在全國評選了964個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北京大學有81個學科入選,其中人文社會科學29個,理科27個,工科8個,醫科17個,顯示了絕對性的優勢。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02-2004年舉辦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11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一,排名前五(29項)和排名全國高校第一(14項)的學科數居全國之首。值得指出的是,理學領域在全國高校中以七項第一(數學、物理學、化學、大氣科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兩項第二(天文學、地質學)顯示了北大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卓越實力;人文學科領域的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哲學、歷史學四個學科全部名列第一;醫學領域5個學科全部進入三甲,工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分別有三個和八個學科進入前五,基礎醫學、政治學、公共管理排名第一。
教學方面,截至2005年底,北京大學共有5個學部、41個直屬院系,有本科生專業101個,碩士點244個,博士點20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2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學科設置覆蓋理學、工學、醫學、哲學、文學、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十個學科門。現有國家基礎科研與教學基地18.5個,在全國高校中遙遙領先;2003年,北大四位教授入選首批百名國家教學名師;2003-2005年中,北大入選國家精品課程33門,總數居全國第一;2005年,北京大學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和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入選首批2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2006年,北大71位教授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出任89席職位,反映了我校在高等教育界的首屈一指的實力和影響力。在四年一次的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2001年北京大學共有24項獲獎,其中包括特等獎一項,無論是獲獎數量還是獲獎等級都名列全國高校之首。2005年,北京大學再創佳績,獲得特等獎一項(合作),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非第一完成單位獲一二等獎共7項。
2004年,英國權威媒體《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推出世界大學排行榜,北京大學名列第17位,在亞洲高校僅次於日本東京大學;2005年,北京大學排名第14位,居亞洲第一。特別是國際學術聲譽上,北大連續兩年進入前十,表明北大的國際地位和以北大為代表的中國高等教育已初步得到了國際的認可。當前中國以及北京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和上升的階段,其國際知名度與區域影響力日益上升,在此基礎上,作為國內最高學府和高等教育表率的北京大學,正沿着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穩步前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