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
- 創辦時間
- 1896年
- 學校類別
- 理工類
- 地 址
- 重慶九龍坡
- 停辦時間
- 1946年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歷史沿革
編輯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學校初創
南洋公學(1896-1904):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於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這是我國最早兼有師範、小學、中學和大學這一完整教育體系的學校,是交通大學的前身。
[2-3]
[11]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定名交通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12-1921):1912年,學校改隸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並將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1918年3月,學校又增設鐵路管理科,這是我國設立此科之開端,開創了工管結合的先河。
[5]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1921-1922):1921年,葉恭綽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時,將交通部所屬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統一更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定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並在全國率先成立董事會,校長亦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葉恭綽當選為校長,張鑄為滬校主任,凌鴻勳和張廷金為副主任。學校在原有電機科外又增設了機械科。
[6]
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1928-1942):1928年,為加強對交通教育的管理,交通部將分立的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學再次合併統稱交通大學,同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為加強全國鐵路管理權,增設鐵道部,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
[8-9]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1942-1946):1942年日軍侵佔上海租界後,交通大學總部從上海轉移到重慶九龍坡。此時期,交大開展院系建設。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併入交大組建造船等新專業,創辦電訊研究所。學校規模擴大,教學設施、條例逐步完善。
[1]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後續發展
編輯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回遷上海
國立交通大學(1946-1949):抗日戰爭勝利後,三校各自遷回原址。1946年起,三校各自獨立。在上海的仍沿用國立交通大學校名,在唐山的改稱國立唐山工學院,在北平的改稱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
[10]
[12]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分設三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不久,國務院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戰略的需要,決定交通大學主體內遷西安;1957年,分設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一領導;1959年,兩部分分別獨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史稱交通大學西遷,並由此產生了偉大的西遷精神。
[2]
[11]
[13]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學校建設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1942-1946)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2]
- 2. 校史沿革-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4-12]
- 3. 南洋公學(1896-1904)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2]
- 4. 【校史故事365】31 歷史關頭的再度命名-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5.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12-1921)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2]
- 6.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1921-1922)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2]
- 7. 葉恭綽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8. 【校史故事365】64 迴歸“交通”之名-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12]
- 9. 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1928-1942)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2]
- 10. 100年前的2月,定了“交通大學”這個校名!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4-12]
- 11. 交大簡介-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4-12]
- 12. 國立交通大學(1946—1949)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4-13]
- 13. 西遷精神丨西安交大老校友:聽從黨的安排,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3]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