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禮紫砂藝術館

鎖定
宜興市國禮紫砂藝術館是坐落於宜興蜀山風景區由範國英女士創建的一所藝術館。
中文名
國禮紫砂藝術館
坐落於
宜興蜀山風景區
創辦人
範國英女士
創辦時間
2009年

目錄

國禮紫砂藝術館簡介

宜興蜀山風景區,這裏是宜興紫砂文化的中心地帶,紫砂名家輩出,藝術人文薈萃,是紫砂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國禮紫砂藝術館由著名的國禮紫砂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汪成瓊與夫人範國英女士於2009創辦, 汪成瓊,範國英首開“盛世紫砂壺成為國禮”之先河,推動了中國紫砂文化走向世界,為中國的文化外交、和平外交和藝術外交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具有重要的歷史、政治和文化意義。汪成瓊也因此被譽為“國禮紫砂第一人”。藝術館總面積約800平方米,是一家以製作“國禮”而著稱的高檔紫砂壺製作、收藏及展示單位。多年來,館長汪成瓊及夫人範國英創作的數百件精美紫砂藝術品,被諸多國家元首、部長級領導人以及皇室成員收藏,從而博得了國內外各界高層人士的一致好評。
國禮紫砂藝術館所製作的紫砂壺,均採用黃龍山優質紫砂泥,以傳統手工藝精心製作而成,作品集書法、繪畫、陶藝、雕塑、篆刻、詩詞等多種藝術於一體,是真正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不僅具有較高的實用、欣賞和收藏價值, 更是國家和高層人士禮尚往來的高檔禮品標誌。
國禮紫砂藝術館一樓以展示嘉賓級禮品壺為主,運作模式主要是學清代陳曼生的“阿曼陀室”和清末至民國期間上海的“鐵畫軒”等。“阿曼陀室”與“鐵畫軒”是紫砂歷史上比較注重品質的工作室和店號,至目前顧景舟大師的作品最高拍賣到1248萬元,也是與當時“鐵畫軒”的運作有直接關係的,而“阿曼陀室”的“曼生壺”更是無價之寶,世之罕見。國禮紫砂藝術館嚴格要求制壺工藝,注重文化藝術和壺藝的結合,藝術館特聘請專業書畫家和專業陶刻家結合裝飾,使作品更具文化品味,雖然價位不高,也一樣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市場增值潛力較大。
國禮紫砂藝術館二樓以展示國禮紫砂壺為主,展示廳分為國家領導人級國禮壺展示廳和國家部長級國禮壺展示廳。國家領導人級國禮壺展示廳所展示的作品,主要以造型寓意為主,以壺表達中國和各國之間的友誼、和平、發展、共贏等寓意。
展示作為“國禮”贈送不同國家領導人的國禮壺藝作品,其中有:文萊蘇丹(國王)哈桑納爾、 柬埔寨首相洪森、 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 老撾首相本南.沃拉吉、 馬來西亞總理巴達威 、緬甸國家主席丹瑞大將、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泰國前總理他信、越南總理潘文凱等數十件國家領導人級國禮壺; 國家部長級國禮壺展示廳展示近百件由汪成瓊、範國英設計製作的國家部長級國禮紫砂壺作品。其中有兩批較有特色:一批是把中國的名山大川刻在紫砂壺上,讓外國領導人在品茶的同時,欣賞我們偉大祖國的風光名勝;另一批是把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經典故事刻在紫砂壺上,讓外國領導人在品茶的同時,瞭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領略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些國禮壺,一壺一個款式,一壺一個故事,一壺一段歷史,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是用金錢不能衡量的。
藝術館三樓為書畫陶藝交流與展示廳,以展示各類紫砂陶藝及書畫藝術品等。其中陶藝作品有紫砂茶壺、花瓶、花盆、掛盤、雕塑、及其它陶藝製品等。這些作品有古代的,有現代的、有與書畫家合作的,有與宜興紫砂大師合作的作品。除展示作品外,展示廳還設有畫案及茶座,以方便參觀者的交流與休息。
國禮紫砂藝術館自開創以來得到了政府各級領導、各位大師、藝術家和媒體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關懷。與各方開展了多次深層的交流活動與合作,這些活動與合作主要有:1 與江蘇廣播電視總枱《新財經》欄目聯袂打造《新典藏》節目,每週一期,每期除報導行業新聞外,還專題報導一名藝術家。
2 由藝術館出資與宜興交通廣播電台先後聯袂打造《紫砂琦談》、《陶都百家》新節目,二個節目均每週一期,每期一至三位嘉賓,每期時長一小時。
3 藝術館與上海國際賽車場達成F1國際賽車中國大獎賽合作伙伴關係,成為其唯一一家貴賓禮品供應商,再次將宜興紫砂文化推向國際市場。
4 與廈門海悦山莊國賓館、中華御廚劉景文合作,首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國宴紫砂--國色天香湯”,據瞭解,在國宴上引起各國元首的關注,當聽完中國領導人對這道湯及宜興紫砂文化的簡短介紹後,喧起各國元首的陣陣掌聲。藝術館在短短的二年多的時間裏接待了各方的來訪及參觀人員無數,成功舉辦大小活動數十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國禮紫砂藝術館宗旨

“國立東方,禮行天下,紫氣神州,砂玉人間”。 國禮紫砂藝術館將致力於中國紫砂藝術的創作與發展,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播中國紫砂藝術,推動宜興紫砂產業的發展,而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