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王與國家

鎖定
《國王與國家》是約瑟夫·羅西執導,德克·博加德湯姆·康特奈萊奧·麥凱恩主演的戰爭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陸軍二等兵阿瑟·詹姆斯·哈姆普指控在戰鬥中擅離職守的故事 [1-2] 
該片於1964年9月5日上映。 [2] 
中文名
國王與國家
外文名
King & Country
類    型
劇情、戰爭
製片地區
英國
導    演
約瑟夫·羅西
編    劇
伊萬·瓊斯
John Wilson
J.L. Hodson
德克·博加德
A.E. Housman
主    演
德克·博加德
湯姆·康特奈
萊奧·麥凱恩
巴里·福斯特
彼得·科普利
片    長
Canada: 88 分鐘/ USA: 86 分鐘 / Argentina: 89 分鐘
上映時間
1964年09月05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58263

國王與國家劇情簡介

國王與國家
國王與國家(9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陸軍二等兵阿瑟·詹姆斯·哈姆普指控在戰鬥中擅離職守。被指派在軍事法庭上為他辯護的軍官哈格里夫斯上尉發現,事情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1-2]  [5]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駐紮在比利時的帕斯尚爾。在志願者中,有一位年輕的英國士兵,二等兵亞瑟·詹姆斯·漢普,他是他原來連隊的唯一倖存者。漢普在戰壕裏呆了三年,這使他成為一名老兵。他從來沒有被指責懦弱,但有一天,他決定把戰爭拋在腦後,一路走回英國。在法國加萊,他受到憲兵巡邏隊的搜查,巡邏隊立即以未經允許離開為由逮捕了他。漢普的指揮官決定召開軍事法庭,指控他逃兵。如果被判有罪,漢普可能會被行刑隊射殺。哈格里夫斯上尉被指派為漢普的辯護律師,但他似乎對逃兵無罪釋放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在他們的第一次談話中,哈格里夫斯上尉對被告的真誠和天真印象深刻。他得知,他的被告是在家鄉朋友的鼓勵下自願參軍的,在前線戰壕裏呆了三年,是連隊的唯一倖存者,他決定離開戰場回家。當哈格里夫斯問漢普為什麼決定離開戰爭時,漢普只是簡單地説,他厭倦了看着戰友們死去,戰爭的噪音讓他感到噁心。除此之外,漢普辯稱,他從家裏收到了關於妻子不忠的消息。所有這些原因都讓他想離開戰爭回到英國。哈格里夫斯上尉仍然無動於衷。軍醫的報告表明,以其經驗,逃兵漢普沒有受到炮彈休克影響(一種因曾置身戰火而引起的精神緊張或錯亂),哈格里夫斯上尉接受了這一事實,但質疑對“炮彈休克”的診斷標準模糊問題(事實是:與疏忽大意的醫療官奧沙利文上尉的説法相反,漢普患有嚴重的炮彈休克 [10]  )。哈格里夫斯上尉懷疑他的當事人的案件更為複雜和特殊,認為漢普不能對他的行為負責。他為即將到來的軍事法庭裁決做了最壞的準備。 [6] 

國王與國家演職員表

國王與國家演員表

[2] 

國王與國家職員表

導演 約瑟夫·羅西
編劇 伊萬·瓊斯、John Wilson、J.L. Hodson、德克·博加德、A.E. Housman

國王與國家獲獎記錄

威尼斯電影節第29屆(1964) 獲獎:1提名:1
獲獎:沃爾皮杯 - 最佳男演員-湯姆·康特奈
提名:金獅獎-約瑟夫·羅西 [3] 

國王與國家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美國1965-11-30
丹麥1965-07-29
芬蘭1965-04-09
意大利1964-09-05
製作機構:B.H.E. Productions、Landau / Unger [4] 

國王與國家影片評價

國王與國家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7.7
1490
2023-12-11

國王與國家電影評價

人類的精神被機械化戰爭和維持秩序的必要性所粉碎。——st-shot [15] 
影片具有一些迷人的明顯象徵意義:哈格里夫斯把一支垂死的香煙扔到泥裏;漢普歇斯底里地扮演盲人。——the red duchess [14] 
軍事法庭結束後,審議人員當中的下級軍官對漢普表示同情,但他們盡了最大努力履行了受託職責。另一方面,上校對他更加敵對,沒有理由不同意處決漢普的決定,這是因為他的上級為了不降低部隊士氣而做出的決定——因為幾天後將進行大規模的推進。……“我的曾祖父幾乎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是西線的一名醫生,看到許多人受了重傷。不幸的是,他的餘生都患有所謂的創傷後應激障礙,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事實。”——GusF [10] 
“無聊的戰壕內疲憊的戰士與老鼠玩耍的喜劇手法更像是對所有士兵的精神崩潰的可悲陳述,而不僅僅是那些匆匆忙忙地走回英國的士兵。年輕的士兵們對一隻從死馬屍體上挖來的老鼠進行模擬庭審——這是一個多麼奇怪但有力的想法,嘲弄了真正的人類軍事法庭 [11]  。這部電影沒有對‘一戰"的徒勞説任何新的話,而是重申了戰地軍事法庭的荒謬性,因為審判雙方的每個人都試圖用語言來描述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事情,而軍事法庭幾乎沒有實質性的決議。”——Leon Louis Ricci [7] 
“飾演辯護律師的哈格里夫斯上尉的博加德再次展示了他作為同一代最優秀演員之一的地位,在這裏他是一位“矛盾的軍官”——越來越同情漢普的“可悲樣本”,但無法完全擺脱他的“責任感”。當然,正是這種責任感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洛西(和威爾遜)在描述“軍官與士兵的衝突”時實際上非常公平,更多地關注“制度”——正如詹姆斯·維利爾斯飾演的檢察官米奇利上尉毀滅性地定論的那樣,“一個合適的法庭(只)與法律有關,為懇求正義辯護有點業餘(A proper court is concerned with law, it's a bit amateur to plead for justice)”——keithhmessenger [8] 
”它發人深省的劇本處理了一些問題,比如人們如何正確地區分戰場上的懦弱和炮彈休克(哈格里夫斯對醫生麥肯的質問可能是這部電影的亮點),也質疑了有時為了全營的士氣而必須犧牲一個人這一事實背後的原因——超越了司法而又不容置疑。”——Bunuel1976 [9] 
“它徹底批判了那個時期的英國軍事司法。有句老話,“軍事司法就是司法,就像軍事音樂就是音樂一樣”,在這裏當然得到了很好的説明。”——GusF [10] 
如果沒有人死於無能的司法系統之手,你怎麼能揭露戰爭的徒勞?作家霍德森和瓊斯並沒有屈服。法院的組成官員是合理的,審判程序是公正的,(最壞的情況是)他們並不比他們所審判的人更愚蠢。他們只是在遵守規則。真正受到審判的是法律……哈格里夫斯上尉在與上校審判長決裂的路上,手裏拿着漢普的死刑判決書,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地走進掩蔽部。在接下來的場景中,這張紙上沾滿了泥水,哈格里夫斯的手上沾滿了污垢,而庭審中用於發誓“所言皆為事實”的《聖經》——早被他扔進了爛泥當中。——rmax304823 [12] 
經典片段
就審判而言,法庭必須判他有罪並處決他,以免他們承認這場戰爭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徒勞的,是對人民的暴行。他們當然不會承認這一點。博加德飾演的哈格里夫斯上尉似乎對這個註定要被槍斃的人毫不關心——他這樣做只是出於義務——即使在他了解了這個人併為其辯護之後。直到故事的最後,我們才看到博加德認為這個人不是懦夫——然後,戰爭的累積恐怖和愚蠢才被揭露出來。然而,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以行刑告終。——planktonrules [13] 
正如洛西之前在《使女》中所做的那樣,這部電影諷刺了英國的階級制度,展示了其固有的不平等。它將軍官們描繪成傲慢、冷漠、脱離周圍戰爭的現實。他們也對自己指揮的士兵的困境漠不關心——相反,士兵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忠誠和富有同情心。故事還揭露了軍事法庭的偏見和殘忍,軍事法庭無視漢普的精神崩潰,譴責他是叛徒。這部電影以丹尼斯·N·庫普(Denys N.Coop)引人注目的黑白攝影而自豪,這增強了影片進程中沮喪的基調。庫普使用高對比度、低角度和特寫鏡頭來強調角色的感受和反應,而他使用低調的燈光和深陰影來增強場景的緊張感和戲劇性。——reelreviewsandrecommendations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