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黨四大元老

鎖定
張靜江(張人傑)、蔡元培、吳稚暉、李石曾被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又稱“國民黨黨國四老”。 1924年,在國民黨一大上,李石曾和吳稚暉被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26年,張靜江和蔡元培也入選監委。李、吳、張、蔡四人因關係密切,並稱國民黨四大元老。
中文名
國民黨四大元老
元老一
蔡元培
元老二
張靜江
元老三
吳稚暉
元老四
李石曾
時    期
民國

國民黨四大元老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 [3]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孑民,號孑農,浙江紹興山陰(今越城區)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早年科場順暢。17歲時考取秀才,22歲時中舉人,次年入京會試告捷,1892年補複試,應殿試,被取為二甲三十四名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深受甲午戰敗恥辱的刺激,目睹了戊戌變法的過程,蔡元培認識到清廷政治改革“無可希望”,1898年10月,他毅然拋棄官職南下興辦教育。
1898年冬,蔡元培任紹興中西學堂總理,廣延教師,購置圖書設備,增設新式課程,辦學成效顯著。1901年2月蔡元培因與舊派有矛盾經費無着等原因辭職。同年9月,被聘為上海南洋公學經濟特科班總教習。黃炎培、邵力子、胡仁源、李叔同、謝無量等均出其門。1902年4月,蔡元培與葉瀚、蔣智由等在上海辦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同年,蔡元培與蔣智由、黃宗仰、林白水、陳夢坡、吳彥復等創立了愛國女校。因“墨水瓶事件”,教習郭鎮瀛開除第五班學生,激起全校各班200餘人集體退學。蔡元培力爭無果,為了解決退學學生的學習問題,蔡元培成立愛國學社,任總理。1903年2月起,中國教育會和愛國學社學員每週都在張園舉行公開演説會,議論時局。東京中國留學生的拒俄運動波及國內,蔡元培是國內拒俄運動的重要領導人。4月30日,蔡元培及其所領導的中國教育會在上海發起張園拒俄大會,會上組織了上海拒俄義勇隊。他還聯合同志,組織對俄同志會,創刊機關報《俄事警聞》,以“喚起國民”反抗俄國侵略。日、俄開戰後,會名改為“爭存”,報名改為《警鐘日報》。1903年發生了“蘇報案”,《蘇報》對拒俄、拒法活動和各地學潮,都作了詳細報道及評論,大事宣揚反滿革命。清廷極力鎮壓,6月底,逮捕了章太炎鄒容以及陳範之子仲彝等人,將《蘇報》館封閉,愛國學社隨之停辦。蔡元培辭掉相關職務,前往青島學習德語,擬赴德留學。
1904年開始,蔡元培的思想日益激進,開始更多地從培植人才、宣傳鼓吹,轉向直接行動。認為革命只有兩途,一是暴動,一是暗殺。暑期,蔡元培再任中國女學經理,“不取賢妻良母主義,乃欲造成虛無黨一派的女子”。蔡元培為各地來滬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動提供條件,愛國女學也成了海內外革命者聯絡的中心。1904年秋,華興會擬議的湖南起義失敗,蔡元培接待避難上海的華興會會員。1904年底成立光復會,蔡元培被推舉為會長,將江浙一帶的革命勢力聯合在一起。在反清力量中,光復會與孫中山主持的興中會、黃興主持的華興會呈鼎足而三的格局。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與黃興、陳天華等革命黨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蔡元培也於10月20日加入同盟會,並任同盟會上海分會會長。蔡元培凡事均為同盟會和整個革命事業着想,對於分裂破壞的行動深表反對。
1906年,由於革命團體內部的意見紛擾,加之暗殺活動的受挫“不耐人事煩擾”的蔡元培漸生倦意,再次計劃赴德留學。1907年6月,蔡元培前往德國,開始了四年多的留學生涯。蔡元培先在柏林學德語,次年進萊比錫大學聽課和研究,涉獵了心理學、美學、哲學、史學等當時幾乎所有的人文學科,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等一批學術書籍。蔡元培在繼承中國固有文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增收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精華,融會貫通,形成他的“東西文化結合”的主張。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11月28日蔡元培抵達上海,投身建民國的事業。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大總統職,蔡元培被任命為教育總長。
蔡元培在民國初年的最大貢獻是對中國教育的革故鼎新,奠定了民國教育的基礎。從1912年1月始任職到7月,因不滿袁世凱擅權,唐紹儀內閣中四位同盟會員一同辭職。在南京教育部的一個月中,蔡組織部員制發《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及小學、中學師範等課程標準規定初小男女同校,小學廢止讀經,中學廢止文、實分科,並通令全國推行社會教育。2月初,蔡元培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提出“五育並舉”,以軍國民主義、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及美育為此後的教育方針,替代原來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清末教育宗旨。蔡元培在民國教育總長任上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劃和主持召開中央臨時教育會議,制定新學制,即“壬子——癸丑學制”,確立了新教育體制的基本框架。
蔡元培辭職後,攜眷再赴德國學習。次年刺殺宋教仁案發生後,蔡元培回國,站在了國民黨的反袁大旗之下。“二次革命”失敗後,他再度遊學法國。直至191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以“兼容幷包”的方針開啓新文化運動。
蔡元培堅信“革命之根本,在求學問之深且宏”,畢生從事教育工作。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葬於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國民政府發佈褒揚令,贊其為“高年碩學”、“萬流景仰”。毛澤東在唁電中譽其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來寫輓聯雲:“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4] 

國民黨四大元老張靜江

張靜江 張靜江 [2]
張靜江(1877~1950),譜名增澄,名人傑,以字行,別署欽光、卧禪,黛縣人、居浙江吳興(今湖州),青年時習書畫。1901年 (光緒二十七年),其父張頌賢以銀10萬兩為張靜江捐得江蘇二品候補道銜。次年,任一等參費隨駐法公使孫寶騎赴法。在法國結識孫中山,併為同盟會籌集和掌管基金。在巴黎開設通運公司,經營古玩、茶葉、絲綢等,並在紐約開設分公司,為同盟會提供活動經費。光緒三十二年,與李石曾、吳稚暉等成立世界社,刊行《新世界》週刊,又編印《新世界叢書》。次年加入同盟會,資助孫中山在華南沿海一帶發動武裝起義。1911年 (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從巴黎回國。1913年 (民國二年)參加討伐袁世凱,失敗後赴東京、巴黎,支持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次年蔣介石加人中華革命黨時,張靜江為監誓人;同年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部長,後在上海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1923年(民國十二年)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次年1月,任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民國十四年)7月,任廣州國民政府成員,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任廣州國民政府委員。孫中山逝世後,和鄒魯等參加北京西山會議。又應邀赴廣州,被選為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次年1月當選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5月,被選為國共兩黨聯席會國民黨代表,並被推舉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會主席。不久辭職,讓位於蔣介石。1927年(民國十六年)4月任浙江政治分會主席:7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次年2月任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主席;10月任國立北平故官博物院理事:11 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1年(民國二十年)6月任國民政府委員。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4月任江南鐵路公司總經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避居漢口,後經香港赴美國,寓居紐約。1950年9月3日在巴黎病逝。 [1] 

國民黨四大元老吳稚暉

吳稚暉 吳稚暉
吳稚暉( 1865~1953 )原名眺,後改敬恆,小字奇齡,曾署礎盒,本縣雪堰橋南街人。吳稚暉.上代無讀書人,更無人做官,僅有市房四間,薄田數畝,家道寒素。父祖輩在家門口開設茶館,藉以謀生。六歲,其母病故時,他父親才二十九歲,由於經濟拮据,生活艱困,沒有續娶,鰥居到老。母親去世後,吳稚暉被帶到無錫縣城江尖咀外祖母家讀書、撫養。
吳稚暉二十三歲時,在無錫參加縣學考試,因非無錫籍貫受妒忌的人檢舉,被驅逐出考場。後回家鄉參加陽湖縣(即今武進縣)縣學考試,考上秀才。他二十七歲去南京參加鄉試,中光緒辛卯科舉人。他任過蘇州吳縣教官衙門西席、天津北洋大學堂國文教師、上海南洋公學學長等職。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高等師範。同年冬天,去廣東參與籌辦廣東大學堂及廣東武備學堂。第二年再渡日本,後回上海,參加“愛國學社”,與章太炎等參加《蘇報》工作。《蘇報》案發生,出亡英國。吳稚暉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冬,參加同盟會。次年,與李石曾等在巴黎成立“世界社”發刊《新世紀》雜誌,宣傳無政府主義。武昌起義後歸國。“二次革命”失敗,與蔡元培等再赴歐洲。
1924年(民國十三年)起,吳稚暉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1927年(民國十六年),他主張“清黨”,反對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以後他歷任國民黨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總統府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一九五三年在台灣台北市病故,骨灰撒入東海。 [5] 

國民黨四大元老李石曾

李石曾 李石曾 [7]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曾,筆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人。李石曾出生於晚清的一個顯宦之家。其父李鴻藻在清朝同治年間曾任軍機大臣,在以保守著稱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出生於1881年5月29日(光緒七年農曆五月初二),是李鴻藻的第三子,6歲即熟讀詩書,15歲從京城名儒齊禊亭習漢學,積累了深厚的國學根底。
1901年4月,李鴻章在京師賢良寺與八國聯軍議和。李石曾由光州騎馬行程一個月到達天津,又由天津至賢良寺謁見李鴻章,商議出國事。商議結果,決定李石曾做為清朝駐法公使孫寶琦的隨員前往法國,1902年抵達法國。1906年,他和張靜江、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織了世界社,1907年《新世紀》創刊號發行,宣揚無政府主義。1906年,經張靜江介紹,李石曾加入同盟會巴黎分會。1911年夏,李石曾回國,積極參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黃復生等組織了京津同盟會,出版《民意報》,在北方宣傳和組織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吳稚暉等人在北京創立留法儉學會。二次革命失敗後,李石曾避往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北方陷於戰火之中,中國的留學生大都避往法國西南部,一進生活無着,處境艱難。1914年李石曾與蔡元培、汪精衞等組織了留法西南維持會。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立,和蔡元培等一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用自己的勞動收入來維持生活和學業。1917年,李石曾應蔡元培之邀回國擔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邊教書,一邊繼續為赴法勤工儉學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華法教育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1917年,他在高陽縣布里村創辦了全國第一所留法工藝學校。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同年,他得到孫中山和廣州政府的經濟支持,在法國建立里昂中法大學。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了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間代表身份參予其事,出任故宮財產清理保管委員會主席。1926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李石曾任院長。1927年4月,李石曾與吳稚暉、張靜江等人多次開會密謀,鼓動和支持蔣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反動政府。抗戰期間,李石曾在歐美從事外交活動。1948年他回國任總統府資政。1949年以後去瑞士。李石曾後於1956年定居中國台灣。1973年過世,葬於台北陽明山。 [6] 
參考資料
  • 1.    安徽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徽省志 66 人物誌,方誌出版社 , 1999.08,第367頁
  • 2.    張靜江與西湖博覽會,鐘山風雨,2007年第五期
  • 3.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創立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07,第28頁
  • 4.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辛亥革命浙江人物譜,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1,第3-9頁
  •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武進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武進文史資料 第4輯,1984.12,第28-37頁
  •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河北文史資料 總第28輯,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89.02,第1-28頁
  • 7.    “元老”李石曾: 失勢皆因“故宮盜寶案”--書畫--人民網  .人民網.2017-04-01[引用日期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