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

鎖定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曾先後多次組建。黔軍袁祖銘一部組成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黔軍總司令部直屬部隊;建國豫軍任應歧部組成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建國豫軍”所屬的1個旅;唐生智第4集團軍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第八軍一部;直魯聯軍孫殿英部,番號一度為第12軍;晉綏軍一部,番號一度為第12軍;陝西地方部隊井嶽秀部,番號一度為第12軍;萬選才部組成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豫軍鎮嵩軍一部;西北韓復榘一部組成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西北軍韓復榘部一部擴編組成;暫編第9軍組成的第12軍,該軍前身是東北軍一部。 [1] 
中文名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
外文名
The Twelfth Arm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別    名
國民革命軍第12軍
建軍時間
1926年9月
前    身
建國豫軍
首任軍長
任應岐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黔軍袁祖銘部

1926年6月,國民政府任命中央(北洋)陸軍第34師師長袁祖銘為北伐軍左翼總指揮兼第12軍軍長。袁將主力停留在湘黔邊境和四川西陽、秀山一帶,僅派一部到湘西,大肆收編湘滇黔等省軍隊,擴為5個路(相當於軍),1個後備軍,共20個師。9月,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後,袁祖銘離開貴陽到銅仁,遲遲不配合北伐軍行動並在湘西濫委官吏。11月,蔣介石升任袁部師長李燊為暫編第7軍軍長。12月3日袁祖銘就任左翼總指揮。1927年1月30日,第8軍教導師師長周斕捕殺袁祖銘。 [2]  袁部退往湘西常德,被第25第43軍收編。
歷任軍長:
袁祖銘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河南地方部隊

1926年9月,樊鍾秀“建國豫軍”所屬旅長任應岐響應北伐軍,被授予第12軍番號。 [3]  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舉師北伐,該軍隸屬第3縱隊,下轄第1、第2、第3、第4師及教導師,師長顏芝蘭、趙青山、安榮昌、張成德、文清林,駐固始、潢川、商城、光山、麻城。另有混成第1第2、第3、第4旅,旅長張遇順、楊鼎昌、戴民權、盧發,駐紮潢川等地。1928年2月25日,各師番號改為第42、第43、第44師及教導師,第1、第2、第3、第4、第5混成旅,旅長分別為張遇順、李茂森、戴民權、李振中、婁希道。3月,主力由潢川到安徽阜陽參加北伐。12月,縮編為第49師。
歷任軍長:
任應岐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湘軍唐生智部

1928年3月16日,第18軍在湖南改稱第12軍,下轄獨立第4、第7、第21師,師長門炳嶽、何宣、危宿鍾。3月,由湘西進駐武昌,4月到河南郾城、深河,5月挺進至河北新樂,6月進至良鄉琉璃河一帶8月至9月至冀東肅清關內直魯聯軍殘敵。10月,返回湖北。1929年1月,縮編為第52師。
歷任軍長:
葉琪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直魯聯軍舊部

1928年7月,直魯聯軍第14軍孫殿英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集團第6軍團第12軍,駐防冀東薊縣和遵化,旋改隸第1集團軍。同年底,縮編為新編第2旅。
歷任軍長:
孫殿英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晉綏軍一部

1928年,晉綏軍成立第12軍,下轄第10、第17師,師長盧豐年、孟興富。同年10月,番號撤銷。
歷任軍長:
方玉晉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陝西地方部隊

1929年6月,第2集團軍暫編第18師井嶽秀部被授予第12軍番號,下轄3個混成旅,旅長高雙成、劉滋庶、何全升。1931年4月,該部縮編為新編第4師。
歷任軍長:
井嶽秀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鎮嵩軍舊部

1929年12月25日,閻錫山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名義,委任萬選才為第12軍軍長。1930年初,蔣介石委任萬為討逆軍第12軍軍長。3月萬部退出洛陽,蔣令其破壞黑石關鐵橋,阻西北軍東進。3月21日,萬部擅入鄭州,舉兵反蔣,被撤去軍長職。9月25日,張鈁委任石振清為第12軍軍長,統領平漢路上萬選才舊部。石拒絕並脱離部隊。
歷任軍長:
萬選才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西北軍韓復集部

1930年3月,在山東成立第12軍,下轄第22師等部屬第3路。11月該軍番號裁撤。
1937年9月,在山東成立第12軍,下轄第20、第81師,屬第3路軍,在德州等地參加津浦路北段作戰(1937年9月11日至12月27日)。1938年3月增轄第22師。屬第1戰區第3集團軍,參加豫北豫東作戰(1938年1月上至6月下)。屬第5戰區第3集團軍,在山東濟寧汶上等地參加徐州會戰(1937年12月下至1938年6月中)。戰後調河南許昌整頓。7月,轉江西瑞昌隸屬第9戰區第2兵團第3集團軍,參加武漢會戰(1938年6月中旬至11月中旬)。同年冬,接替河南鄭州花園口至西華周家口的黃泛區河防。1939年12月16日,第81師攻入開封。隸屬第5戰區第31集團軍參加豫南會戰(1941年1月22日至2月11日)。
1944年3月,第20師改隸第89軍,暫編第55師撥入,該軍改轄第22、第81、暫編第55師。隸屬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部第31集團軍,在襄城、葉縣臨泉參加豫中會戰(1944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5月4日第81師棄守郟縣。10月,該軍番號撤銷,第22、第81師轉隸第55軍,暫編第55師改隸第85軍。
歷任軍長:
孫桐營
賀粹之 [1]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東北軍一部

1944年10月,暫編第9軍在安徽太和改稱第12軍,下轄第111、第112師。1945年屬第10戰區,參加豫西鄂北會戰(1945年3月下旬至5月下)。7月,第117師撥入。抗戰勝利後由河南項城,安徽太和、阜陽北上徐州。10月,第117師改隸第98軍。該軍由徐州到達濟南,改隸徐州綏靖公署第2綏靖區。新編第36師撥入,該軍轄第111、第112,新編第36師。1947年1月,由明水(章丘)周村、博山一線南下,1月18日佔領萊蕪。2月20日至23日,新編第36師在萊蕪被殲滅。主力撤守濟南、長清。
1947年6月,重建後的新編第36師脱離建制,該軍整編為整編第12師。7月至11月,該整編師擔任東阿、平陰、長清一線的黃河防守。1948年防守滕縣、充州大汶口,屬第10綏靖區。6月4日,第111旅主力由曲阜撤回充州。6月6日,駐新泰的第112旅第334團,駐泗水的第111旅第332團撤到曲阜,第112旅(第33團)駐濟寧。7月13日,整編第12師師部及第111旅等在兗州被殲滅,師長霍守義、第111旅旅長劉書維被。7月16日第112旅由濟寧抵達沛縣。
1948年8月,整編第12師取消番號,原師部及直屬部隊改編為第12軍軍部及直屬部隊,第112旅改稱第112師,增新編第21旅(改稱第238師),分別開赴徐州以西碭山、黃口整補。11月初主力在碭山、黃口,第238師在安徽靈璧,隸屬徐州“剿總”第2兵團參加淮海戰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11月12日第112師由徐州東救第7兵團黃百韜部,11月22日返回徐州。11月25日第238師在靈璧被殲滅。12月1日,撤離徐州。1949年1月10日,軍部和第112師在河南永城陳官莊地區被殲滅,師長於一凡被俘。
1949年2月,浙東重建第12軍,隸屬第9編練司令部下轄第203、第324(該師未建成)、第353師,隸屬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淞滬防衞司令部。4月下旬,第354師到上海浦東參加上海戰役(1949年4月23日至5月25日),大部被殲滅。5月上旬,第203師在景寧、永康、宣平等地被殲滅。5月26日撤離上海,轉移舟山。5月29日撤往台灣。6月,該軍番號撤銷,部隊編散。
歷任軍長(整編師師長):
霍守義(-1948.7.13被俘)
舒榮(1948.8.1-) [1] 
參考資料
  • 1.    李寶明.國民革命軍陸軍沿革史:中華書局,2018:36-39
  • 2.    王成斌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 7:解放軍出版社,1999:265
  • 3.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河南省志 第60卷 人物誌 傳記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