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經濟平衡表

鎖定
國民經濟平衡表是指用概括性的、互相聯繫的指標具體反映一定時期社會再生產各環節、各部門、各地區的擴大再生產條件和結果的數量關係的平衡表式。按其所表現的時期不同,可分為計劃平衡表和統計平衡表;按其反映的範圍不同,分為企業的、地區的、部門的平衡表和國民經濟平衡表;按其結構形式不同,分為簡單平衡表、複合平衡表和棋盤式平衡表;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人口、勞動力平衡表,物力平衡表和財力平衡表。基本形式是要説明社會再生產中各要素數量平衡關係的客觀要求,即反映和説明發展國民經濟的資源來源和結構,需要項目和結構,總資源與總需求的數量平衡關係。 [1] 
中文名
國民經濟平衡表
所屬學科
經濟學
釋    義
用概括性的、互相聯繫的指標具體反映一定時期社會再生產各環節、各部門、各地區的擴大再生產條件和結果的數量關係的平衡表式
在計劃工作中運用平衡表是要具體論證、協調和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比例和速度,使各主要指標互相銜接。通過編制國民經濟平衡表,能將分別核算的資源量和需要量逐一排列、彙總,並進行對比分析和進行反覆的調整,建立起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的平衡。國民經濟平衡表是進行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和編制國民經濟計劃的一種重要工具。有利於在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選擇計劃的最優方案。在計劃方案執行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平衡表作為信息反饋的工具,用以檢查和改進計劃平衡情況。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