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鎖定
中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是重要的全民族抗戰事件。 [1]  蔣介石早在1935年3月視察重慶時就説:“四川人口之眾多,土地之廣大,物產之豐富,文化之普及,可説是各省之冠。所以自古即稱天府之國,處處得天獨厚。是我們中華民族立國的根據地。”他甚至聲稱,就是隻剩下四川一省,天下事也還大有可為。 [3] 
國民政府遷都的決策,是在1937年10月中下旬作出的。抗戰爆發後,經過三個多月的作戰,中國在北方相繼丟失河北、察哈爾、綏遠和山西、河南北部地區,退向黃河沿岸。在上海,經過“持久消耗”也漸漸不支,開始全線撤退。儘管國民政府對“國際干預”抱有很大希望,卻很難得到西方國家的實際支持。
在戰事不能很快結束的情況下,國民政府被迫接受準備長期抗戰的事實,對戰時策略進行重新調整。 [2] 
民國26年(1937年)10月29日,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作《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講話,明確以四川為抗日大後方,提出遷都重慶,繼續抗戰。30日國民政府決議遷都重慶。 [4]  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結束,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中文名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發生時間
約 1937年10月(民國26年~民國34年)
發生地點
重慶(今渝中區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事件經過

重慶是一座山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南,正當嘉陵江與長江匯合之處,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為西南地區的重鎮。國民政府作出遷都重慶的決策,主要基於以下考慮:其一,北方戰事發展,使遷都洛陽已不可能;其二,遷都西安距陝甘寧邊區過近,並且缺少拱衞之屏障;其三,四川四面環山,一條大江直抵中原,若挾地勢之利,便可抵禦日軍入侵;其四,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可以支持長期抗戰。
1937年10月29日,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作《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講話,明確以四川為抗日大後方,提出遷都重慶,繼續抗戰。30日國民政府決議遷都重慶。11月17日,國防最高會議也決議: “為長期抵抗日軍侵略,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辦公。”同一天,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文官、主計、參軍三處部份人員離京西上,揭開了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的序幕。20日國民政府鄭重發表《遷都宣言》,稱“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更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抵抗,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言,惟共勉之。”26日林森一行抵達重慶。12月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新址正式辦公,國民黨中央也同時遷渝辦公。但此時國民政府所屬軍事、經濟、外交等職能部門均暫時集中在武漢,武漢成了中華民國的實際臨時“首都”。1938年7月,軍事委員會令駐武漢各黨政軍五日內撤離武漢,向重慶遷移;到8月4日,駐武漢各機關全部遷到重慶; 12月8日,蔣介石率其侍從及幕僚人員從桂林飛抵重慶,從而完成了國民政府遷駐重慶的歷史過程。1940年8月15日,國防最高委員會通過決議,確定重慶為永久陪都, [2]  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發佈命令:“川省人民,同仇敵愾,竭誠紓難,矢志不渝……茲特明定重慶為‘陪都’。” [3] 
《國民政府明定重慶為陪都令》宣稱:“四川古稱天府,山川雄偉,民物豐殷,而重慶綰轂西南,控扼江漢,尤為國家重鎮。政府於抗戰之始,首定大計,移駐辦公。風雨綢繆,瞬經三載。川省人民,同仇敵愾,竭誠紓難,矢志不渝,樹抗戰之基局,贊建國之大業。今行都形勢,益臻鞏固。戰時蔚成軍事政治經濟之樞紐,此後自更為西南建設之中心。恢閎建置,民意僉同。茲特明定重慶為陪都,着由行政院督飭主管機關,參酌西京之體制,妥籌久遠之規模,借慰輿情,而彰懋典。此令。” [3]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事件結果

國民政府以四川地區作為抗戰大後方,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遷都重慶,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通過攻破中國首都南京速戰速決使中國屈服的企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