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

鎖定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表示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將國民政府首都遷駐重慶。同時宣稱: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衞之日,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已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宣言表示: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 [3] 
中文名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
地    區
南京
發生時間
1937年11月20日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背景介紹

國民政府遷都的決策,是在1937年10月中下旬作出的。抗戰爆發後,經過三個多月的作戰,國民黨軍在北方相繼丟失河北、察哈爾、綏遠和山西、河南北部地區,退向黃河沿岸。在上海,經過“持久消耗”也漸漸不支,開始全線撤退。儘管國民政府對“國際干預”抱有很大希望,卻很難得到西方國家的實際支持。在戰事不能很快結束的情況下,國民政府被迫接受準備長期抗戰的事實,對戰時策略進行重新調整。10月下旬,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提出將國民政府遷移重慶,並將此舉與堅持長期抗戰結合起來,開始作遷都準備。
重慶是一座山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南,正當嘉陵江與長江匯合之處,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為西南地區的重鎮。國民政府作出遷都重慶的決策,主要基於以下考慮:其一,北方戰事發展,使遷都洛陽已不可能;其二,遷都西安距陝甘寧邊區過近,並且缺少拱衞之屏障;其三,四川四面環山,一條大江直抵中原,若挾地勢之利,便可抵禦日軍入侵;其四,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可以支持長期抗戰。
1937年10月29日,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作《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講話,明確提出遷都重慶,以四川為抗日大後方,繼續抗戰。30日國民政府決議遷都重慶。11月17日,國防最高會議也決議: “為長期抵抗日軍侵略,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辦公。”同一天,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文官、主計、參軍三處部份人員離京西上,揭開了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的序幕。 [1-2]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言原文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鄭重發表《遷都宣言》,原文如下:
自盧溝橋事變發生以來,平津淪陷,戰事蔓延,國民政府鑑於暴日無止境之侵略,爰決定抗戰自衞,全國民眾同仇敵愾,全體將士忠勇奮發;被侵各省,均有極急劇之奮鬥,極壯烈之犧牲。而淞滬一隅,抗戰亙於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 暴日傾其海陸空軍之力,連環攻擊,陣地雖化煨燼,軍心仍如金石。臨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而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邇者暴日更肆貪黷,分兵西進,逼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衞之日,即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
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4] 
參考資料
  • 1.    張弓, 牟之先, 重慶陪都史系編委會.《國民政府重慶陪都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5~6
  • 2.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中國抗戰勝利網[引用日期2021-07-24]
  • 3.    李松林 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第326頁.
  • 4.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 “八一三”抗戰史料選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05. 第6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