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山碑

鎖定
《國山碑》是刊刻於孫吳天璽元年(276年)的一方碑刻,又稱“禪國山碑”“封禪國山碑”“天紀碑”“團碑”“囤碑”等,由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郎將蘇建書丹,屬篆書書法作品,現位於江蘇宜興張渚鎮善卷洞國山上。 [1-2] 
《國山碑》形狀微圓如鼓,東西兩面闊,南北兩面狹,高235釐米,最寬處周圍323釐米。碑文四面環刻,東面10行,南面9行,西面14行,北面6行,共43行,滿行25字,字由東北始,繞東南西三面再回於北,內容除了為孫皓歌功頌德之外,還羅列了麟、鳳、龜、龍、青猊、白虎、丹鸞、嘉禾、甘露等一百多種瑞祥兆。書法上,其用筆意在秦篆漢隸之間,起筆蒼勁,落筆圓渾,行筆圓轉而體勢方整,結體寬博而氣勢開張。 [1-2] 
中文名
國山碑
創作年代
三國時期
別    名
禪國山碑
書丹者
蘇建
書法類型
篆書
現藏地
江蘇宜興張渚鎮善卷洞國山上

國山碑碑刻內容

釋文
……┘……┘……┘□之□□□子茲,格亐上下,光被八幽。蠉飛蝡動,無不歸仁。是故┘□□□□□□□□□□□□□□路□□□□□□□上尊□┘□□□□□□□□□□□□□□□□□□□靡不遑假,民用┘不犯。於是□□□□□□□丞相沇□□□□□□□□□率禮┘備儀,尊敬□□□□□□□□□□□大□□□□□□□宮□┘……┘所臨□,徘徊於此。遂基大宮,玉燭□□,□澤□清。萬民子來,不曰┘□□,□□□□,延頸跂足,率土來庭,柔服百神。經緯庶務,日昃不┘暇。□觀六經,旁貫百家。思該道根,數世陵遲。大繇未光,闓立東觀。┘□紀實言,建設墳典。採詢微間,窮神極化,無幽不闡。舉逸遠佞,寬┘罪宥刑。守道尚功,嘉善矜弱,哀賤愍兇,□□朽枯。上天感應,□□┘□□,□踐阼初升。特發神夢,膺受籙圖玉璽,啔自神匱。神人指授┘金冊青玉符者四。日月抱戴,老人星見者弌十有弌。五帝瑞氣,黃┘旗紫蓋,覆擁宮闕,顯著鬥牛者弌十有九。麟鳳龜龍,銜圖負書卅┘有九。青猊白虎,丹鸞綵鳳廿有二。白鹿、白羚、白麢、白兔卅有二。┘白雉、白烏、白鵲、白鳩弌十有九。赤烏、赤雀廿有四。白雀、白燕廿有┘桼。神魚吐書,白鯉騰舡者二。靈絮、神蠶,彌被原野者三。嘉禾秀穎,┘甘露凝液六十有五。殊干連理六百八十有三。明月火珠、璧流璃┘卅有六。大貝、餘蚔、餘泉桼十有五。大寶神壁、水青㲄璧卅有八。王┘燕、王羊、王鳩者三。寶鼎、神鍾、神甕、夔柷、神鬻卅有六。石室山石闓,┘石印封啓,九州吉發。顯天讖彰,石鏡光者弌十有弌。神□頌歌,廟┘靈□示者三。畿民惟紀,湖澤闓通,應讖合謠者五。神翁、神僮、靈母、┘靈女,告徵表祥者卅有桼。靈夢啓讖,神人授書,著驗□□者十。秘┘記讖文,王版紀悳者三。王幾、王印,文采明發者八。王□、王琯、王瑻、┘王玦、玉鈎、王稱,殊輝異色者卅有三。王尊、王、王盤、王罌,清絜光┘朖者九。孔子、河伯、子𦙃、王□虘,言天平墬成,天子出東門鄂者四。┘大賢司馬徽、虞翻,推步圖緯,甄匱啓緘,發事與運會者二。其餘飛┘行之類,植生之倫,希古所覿,命世殊奇,不在瑞命之扁者,不可稱┘而數也。於是旃蒙協洽之歲,月次陬訾之口,日惟重光,大淵獻。行┘年所值,實惟茲歲。帝出虖震,《周易》實著。遂授上天王璽,文曰:吳真┘皇帝,王質青黃。䚡理洞徹,拜受祗筵,夙夜惟寅。夫大德宜報,大命┘宜彰。乃以柔兆涒灘之歲,欽若上天,月正革元,郊天祭地,紀號天┘璽,用彰明命。於是丞相沇、太尉璆、大司徒燮、大司空朝、執金吾脩、┘城門校尉歆、屯騎校尉悌、尚書令忠、尚書昏、直晃昌、國史瑩核䓁,┘僉以為天道元嘿,以道表真。今眾瑞畢至,亖表納貢,幽荒百蠻,浮┘海慕化。九垓八埏,罔不被澤。率案典繇,宜先行禪禮,紀勒天命。遂┘於吳興國山之陰,告祭刊石,以對揚乹命,廣報坤德。副慰天下喁┘喁之望焉。┘
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郎將臣蘇建所書。┘刻工殷政、何赦。┘ [3] 
(説明:□,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表示若干個無法確認的字;加粗,表示碑作異體;┘,表示分行。)

國山碑創作背景

晉朝取代曹魏後勢力日盛,渡江南下已迫在眼前,孫吳因吳末帝孫皓昏庸殘暴,官民怨怒日盛,政局越來越險惡。為穩定人心,鞏固自己的統治,極其迷信的孫皓把希望寄託在上天的祥瑞和保佑上。據碑文記載,孫吳天璽元年(276年),吳興陽羨縣(今江蘇宜興)發生地震,震前發生地聲、地光等現象,地震使善卷洞的小水洞開裂30餘米,洞中一條白蛇逃走,被稱為“白龍騰空”。孫皓將此視作上天保佑孫吳的大瑞,於是派遣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至陽羨縣(今江蘇宜興)舉行封禪典禮,將離墨山封為國山,在山上樹立了《國山碑》,以欺騙百姓,維護自己的統治。 [2]  [4] 

國山碑藝術鑑賞

風格
國山碑(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拓本)
國山碑(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拓本)(15張)
書法上,《國山碑》在文字的精神、結體上極似秦人的篆法,如第一行的“大”字,第三行的“光”字,第十一行的“秀”字,第十二行的“月”字、“璧”字、“流”字,第二十二行的“淵獻行”三字等。在筆法上吸收了漢人的精神,雖在表現上純古秀茂,但並不像《天發神讖碑》那樣用筆怪異,而是較為傳統,繼承了漢碑碑額篆書的基本特徵,起筆蒼勁,落筆圓渾,行筆圓轉而體勢方整,結體寬博而氣勢開張,較《天發神讖碑》寬博渾穆,莊重圓勁,篆字中多處流露出隸意,筆意在秦篆漢隸之間,如橫畫起筆收筆處時出現“蠶頭燕尾”,帶有不明顯的波磔,橫折筆的轉角處多呈九十度,不似秦篆用筆那樣圓轉,“口”形結構多為上窄下寬,兩側豎筆多直而向外斜出,束腰形的用筆極少。 [2] 
(圖冊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5] 

國山碑作品評價

清代書法家楊賓:雖漫漶,而筆力尚在,在三段石上。(《大瓢偶筆》) [6] 
清代藏書家吳騫:觀其筆勢,醇古雋逸,綽有先秦二京之遺風。(《國山碑考·後敍》) [7-8] 
清代校勘學家陳鱣:今觀其篆法,蒼勁古秀,深得周秦遺志,即同時皇象所書《神讖碑》,亦遠不能及。(《國山碑考·跋》) [9]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秦漢篆書,自《琅邪台》、嵩山石闕數碑而外,罕有存者,惟此巍然無恙,雖漫漶之餘,尚存數百字。玩其筆法,即未必追蹤秦相,亦斷非後代所及。(《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二·吳·禪國山碑》) [10]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雅健則《封禪國山》。(《廣藝舟雙楫·卷二·説分第六》) [11]  ②又有皇象《天發神讖》,蘇建《封禪國山碑》,筆力偉健冠古今。(《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12]  ③吳碑四種,篆分則有《封禪國山》之渾勁無倫,《天發神讖》之奇偉驚世,《谷朗》古厚,而《葛府君碑》尤為正書鼻祖。四碑皆為篆、隸、真、楷之極,抑亦異矣。(《廣藝舟雙楫·卷三·寶南第九》) [13] 

國山碑歷史傳承

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善卷後洞石崖坍塌後,唐仲冕用了兩年時間進行清理,並修建了國山碑亭。 [14]  1982年3月,《國山碑》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5]  1988年前後,宜興市有關部門對國山碑亭和附近環境作了整理修葺。 [16]  2001年6月25日,《國山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 
《國山碑》介紹 《國山碑》介紹
參考資料
  • 1.    宜興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編.宜興市志:1988-2005(下冊)[M].北京:方誌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1346-1348.
  • 2.    金其楨 著.中國碑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178-181.
  • 3.    毛遠明 編著.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冊)[M].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242-245.
  • 4.    金其楨 著.中國碑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872.
  • 5.    禪國山碑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2-03]
  • 6.    崔爾平 選編校點.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07月第1版:456.
  • 7.    王雲五 發行.國山碑考及其他一種[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51.
  • 8.    沈鴻根 著.歷代篆隸名作鑑賞[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167-168.
  • 9.    王雲五 發行.國山碑考及其他一種[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53.
  • 10.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53.
  • 11.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73.
  • 12.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84.
  • 13.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101.
  • 14.    宜興市建設局 編.陽羨古城攬勝(三)[M].北京:方誌出版社,2008年01月第1版:208.
  • 15.    崔乃夫 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第五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08月第1版:7392.
  • 16.    國家文物局 主編.中國名勝詞典(精編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4月第1版:368.
  • 17.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4-07-21[引用日期2021-02-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