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寶傳奇

(2007年西泠印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國寶傳奇》是西泠印社於2007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林日葵。
書    名
國寶傳奇
作    者
林日葵
出版社
西泠印社
出版時間
2007年6月1日
頁    數
191 頁
定    價
2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7352174, 7807352175

國寶傳奇內容簡介

甲骨文、青銅器、兵馬俑……這些中華文明的瑰寶,用它們斑駁的身軀,見證着歷史的變遷:《五牛圖》、《八十七神仙圖》、《清明上河圖》……這些傳世國寶的背後,流傳着許多撲朔迷離的故事:鄭板橋、徐悲鴻、張伯駒……這些享譽中外的藝術家和收藏家。用他們的智慧和生命創造着傳奇,翻開本書,你將領略一個個神奇的故事……
《國寶傳奇》選擇了中國文化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傳奇故事,試圖從一個新的視角來了解和認識中華文明的精髓,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藝術素質。本書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力求客觀、公正、真實敍述每個傳奇故事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第二,運用哲學思維和藝術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傳奇故事進行點評。第三,使傳奇故事的歷史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有機結合,圖文並茂,增加了讀者瞭解歷史和藝術的興趣。這是本書一個新的創意。 [1] 

國寶傳奇圖書目錄

國寶“奇聞”
病人吃藥吃出的中華文明——甲骨文
農民打井打出轟動全球的“世界第八大奇觀”——秦始皇兵馬俑
道士從裂縫處敲打出世界文化寶庫——敦煌藏經洞
農民挖防空洞挖出“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
“盜掘者”用探杆盜出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
雨水衝出亞洲最高價的青銅器——皿天全
有錢有勢的人都要這件青銅禮器——大盂鼎
李世民坐騎藝術造像的坎坷歷程——“昭陵六駿”傳奇
“天下第一神品” 五次進出“宮”——《清明上河圖》傳奇
歷盡滄桑 期待團聚——《富春山居圖》傳奇
昔日同聚一堂 今日隔海相望——《三希帖》
罕見瓷瓶當燈座 天價拍回送“上博”——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傳奇
國寶“奇遇”
皇子皇孫無奈失去的收藏家張伯駒用生命得到的——《平復帖》
宮廷收藏 敵軍掠奪 周公尋寶——《五牛圖》
太監偷走 侵略者奪走 蔣介石下令運走——《溪山行旅圖》
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收藏過 北京故宮博物院天價買回來——《出師頌》
出於詭計繪畫 作為貢品獻畫 以愛國之心賣畫——《韓熙載夜宴圖》
皇室孤品 生平孤作——《十詠圖》
解放以來最重要的文物迴歸——《淳化閣帖》
我國現存的最古的一幅山水卷軸畫——《遊春圖》
徐悲鴻用生命換取“八十七神仙” 夫人無償將國寶獻給國家——《八十七神仙圖》
價值連城 天朝絕音——金編鐘
流傳900多年 經歷劫後餘生與帶來殺身之禍的悲傷傳奇——《苕溪詩帖》
聯軍火燒劫掠 國寶流失海外 國人天價買回——圓明園四生肖銅像
國寶“奇事”
“中國第一古物” 地下沉睡千年——石鼓文
燒窯燒出神奇花盆 皇帝轉怒為喜給獎勵——北宋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乾隆下旨造瓶 流落海外百年歸故里——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集詩書畫印“四絕”於一身 近現代中國畫壇一代宗師——吳昌碩軼事
50年前父親獻國寶 50年後子女討説法——“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
指引人生路 名師出高徒——徐悲鴻與“南北二石”
一位文化巨人與一位政治巨人的交往——齊白石與毛澤東
真實全景畫面 政治原因三次修改——《開國大典》
農民製作仿古工藝品 專家鑑定為“珍貴文物”——仿古陶俑
兩件國寶與二百件書畫出入境的艱難抉擇——王安石墨寶迴歸記
名家作品 真偽各執 誰來鑑定——《仿石溪山水圖》
國之瑰寶’盛世之展——上博“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
國寶“奇人”
狂僧 酒徒 出色的書法家——懷素
他是一個昏庸皇帝 又是一個傑出的書畫家和收藏家——趙 佶
喝酒喝出畫與詩——唐伯虎
做官之清 “八怪”之首 神奇之“竹”——鄭板橋
苦瓜和尚 “語錄”畫論 一代宗師——石 濤
走遍文化藝術領域的唸佛人——李叔同
一個畫畫、買畫、賣畫、藏畫、換畫、製作假畫的大畫家——張大千
出身是“公子” 收藏賣房子 國寶獻政府——張伯駒
畢加索眼中的偉大藝術家——齊白石
一個貧窮的大畫家和大收藏家——徐悲鴻
一生舉財藏書畫 一雙慧眼識真寶 一份長長捐贈單——錢鏡塘
畫畫“一波三折” 收藏“三次遭劫” 畫價“三五”上揚——黃賓虹
皇室之後 書畫泰斗——啓功
國寶“奇謎”
忠心斷腳 歷朝國寶 失於焚燒——“和氏璧”之謎
和尚上當 太宗得寶 死後同葬——《蘭亭序》之迷
20世紀初發現 “二戰”中丟失的人類文明化石——“北京人”頭蓋骨之謎 [1] 

國寶傳奇作者簡介

林日葵:出生在廣東汕頭。筆名廣人。先後在北京大學、空軍政治學院、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學習和深造。高級職稱。現為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教師.浙江工商大學藝術經濟學研究所所長。
林日葵當過兵、從過政、經過商、教過學,人生的道路就像黑格爾的“正、反、合”那樣發展着,當兵的軍營生活培養出林日葵的氣質和作風,使林日葵感受到軍人那種”苦”與“樂”、“生”與“死”的內涵。從政的生涯教育出林日葵做人做事的品格和思想,使林日葵感受到“公僕”那種“得”與“失”、“勤”與“廉”的含義。經商的經歷鍛煉出林日葵的創新思維和競爭意識,使林日葵感受到商人那種“成”與“敗”、“盈”與“虧”的真諦。教學的環境造就林日葵的治學精神和科研習慣,使林日葵感受到教師那種“學”與“思”、“教”與“研”的意義。可以這樣説。林日葵的人生歷程使林日葵重新審視人生價值問題。
林日葵長期以來,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領域從事研究。是“拍賣哲學”、“金融哲學”、“長壽哲學”和“藝術經濟學”的創始者。已出版的著作26種.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有的論文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主要業績和經歷收入《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大辭典》與《科學中國人叢書·中國專家人才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