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開放大學

編輯 鎖定
國家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國開大”“OU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單位,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成人教育辦學資質的高等院校,是面向中國開展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 [1]  [3] 
學校前身是1978年鄧小平同志倡導並批示創辦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2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國家開放大學總部有五棵松、復興門、魏公村、大興魏善莊等4個校區,總佔地200餘畝,建築面積13萬平米;設有7個教學部門,36個成人本科專業,48個成人專科專業;有正式教職工571人,專任教師150人。 [11-17] 
2022年11月2日,教育部辦公廳通知,國家開放大學加掛國家老年大學牌子。 [45] 
中文名
國家開放大學
外文名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簡    稱
國開大、OUC
創辦時間
1978年2月6日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特色
教育部直屬成人高等學校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荊德剛(黨委書記、校長)
高職專業
48個(成人專科)
本科專業
36個(成人本科)
院系設置
總部設有7個教學部門,1箇中職教學部(中央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2個二級學院,2個培訓中心,2個研究部門
校    訓
敬學廣惠 有教無類
校    歌
《廣播電視大學校歌》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75號
知名校友
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開放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
1977年10月,鄧小平同志會見來華訪問的時任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斯,兩國元首交流期間,鄧小平同志對愛德華·希斯介紹英國利用現代化手段舉辦開放大學、讓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學的經驗很感興趣。
廣播電視大學的創建
1978年2月6日,鄧小平在“關於籌辦電視大學的請示報告”上批示“同意”。
1979年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正式開學,2月8日,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通過中央電視台(當時的北京電視台)給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講授了第一節課。 [34] 
1983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經濟類專業第一次招生,共招收20多萬名學生。 [32] 
1999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 [35] 
2007年4月,教育部組織專家對“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進行總結性評估,12月,教育部發文批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總結性評估通過。
201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將北京、上海、江蘇、廣東、雲南等五省市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確定為“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試點單位。
2012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7月31日,國家開放大學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揭牌,劉延東同志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7年,國家開放大學被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理事會(ICDE)授予“傑出機構獎”,可獨立授予普通高等教育學士學位,學歷獲得國際認可。 [33] 
2020年8月,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並以部發文印發,明確要求把國家開放大學建成中國終身教育的主要平台、在線教育的主要平台和靈活教育的平台、對外合作的平台(四大平台)。
2021年4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宣佈,國家開放大學“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榮獲聯合國系統內教育信息化最高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本伊薩哈利法國王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獎”。9月7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2] 
2022年5月20日,國家開放大學成功舉辦終身教育平台開通儀式,該平台正式上線,面向社會開放。 [4] 
2022年8月,擔任全球中文學習聯盟常務理事單位。 [43] 
2022年11月2日,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通知,經中央編委批准,教育部黨組研究決定,國家開放大學加掛國家老年大學牌子。 [44] 
2022年11月19日,國家開放大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成立。 [46] 

國家開放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

國家開放大學院系專業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由1個總部、45個分部、3735個學習中心組成。學校與相關部委、行業合作成立了機械工業學院、汽車學院、鑄造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軟件學院、生命健康學院、石油和化工學院、紡織學院、郵政學院、煤炭學院、社會工作學院、保險學院、旅遊學院、物業學院等14個行業學院。另有八一學院空軍學院、軍盾學院、殘疾人教育學院、華僑學院、礦業學院海洋學院、輔警學院等11個專門學院。總部設有7個教學部,36個成人本科專業,48個成人專科專業,1箇中職教學部(中央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2個二級學院,2個培訓中心,2個研究部門。 [41] 
學歷教育(以下專業均屬於成人高等教育專業)
教學部門
專業
人文教學部
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廣告學
專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室內藝術設計、傳播與策劃、廣告設計與製作
政法教學部
本科專業:法學專業(專科起點本科)、行政管理專業(高中起點本科)、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法學專業(高中起點本科)
專科專業:社會工作專業(老年方向)、行政管理專業(鄉村管理方向)、法律事務專業、行政管理、影視動畫專業
經濟管理教學部
本科專業:工商管理(專起本、高起本)、金融學(專起本)、會計學(專起本、高起本)、物流管理(專起本)、市場營銷(專起本)、財務管理(專起本)、人力資源管理(專起本)、電子商務(專起本)
專科專業:投資與理財、金融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保險、會計、電子商務、旅遊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管理
理工教學部
本科專業:軟件工程(專升本、高起本)、工程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升本)、車輛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科專業: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智能管理、工程造價、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應用開發、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建設工程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築工程技術、數控技術
教育教學部
本科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專科專業:公共事務管理、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體育運營與管理
外語教學部
本科專業:商務英語專業、英語專業
專科專業:英語專業(語言教學方向、商務交際方向、文旅服務方向)
農林醫藥教學部
本科專業:園藝(專科起點、高中起點)、農村區域發展(專科起點)、園林(專科起點、高中起點)、護理學(專科起點、高中起點)、公共事業管理(衞生事業管理方向)(專科起點)、藥學(專科起點、高中起點)、健康服務與管理(專科起點、高中起點)
專科專業: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畜牧獸醫、園林技術、林業技術、園藝技術、設施農業與裝備、休閒農業經營與管理、園藝技術(都市園藝方向)、食品智能加工技術、護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 [5-10]  [39] 

國家開放大學各省市分部

北京分部、北京開放大學
瀋陽分部、瀋陽開放大學
上海分部、上海開放大學
福建分部、福建開放大學
湖北分部、湖北開放大學
廣西分部、廣西開放大學
雲南分部、雲南開放大學
新疆分部、新疆開放大學
天津分部、天津開放大學
大連分部、大連開放大學
江蘇分部、江蘇開放大學
廈門分部、廈門開放大學
武漢分部、武漢開放大學
海南分部、海南開放大學
陝西分部、陝西開放大學
兵團分部、兵團開放大學
河北分部、河北開放大學
吉林分部、吉林開放大學
南京分部、南京開放大學
江西分部、江西開放大學
湖南分部、湖南開放大學
四川分部、四川開放大學
西安分部、西安開放大學
西藏學院(西藏開放大學)
山西分部、山西開放大學
長春分部、長春開放大學
浙江分部、浙江開放大學
山東分部、山東開放大學
廣東分部、廣東開放大學
成都分部、成都開放大學
甘肅分部、甘肅開放大學
內蒙古分部、內蒙古開放大學
廣州分部、廣州開放大學
寧波分部、寧波開放大學
青島分部、青島開放大學
黑龍江分部、黑龍江開放大學
重慶分部、重慶開放大學
青海分部、青海開放大學
遼寧分部、遼寧開放大學
哈爾濱分部、哈爾濱開放大學
安徽分部、安徽開放大學
河南分部、河南開放大學
深圳分部、深圳開放大學
貴州分部、貴州開放大學
寧夏分部、寧夏開放大學
[42] 

國家開放大學師資力量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正式教職工571人;專任教師15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6人,講師48人。另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中國國內普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聘請了專家學者擔任課程主講和教材主編。 [11-17] 

國家開放大學教學建設

  • 教學成果
2021年度,學院評選出了10名“師德標兵”和84名“師德先進個人”,辦學體系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斬獲5金8銀,有18本教材榮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 [40]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7門課程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完成系列微視頻《中國精神》21個,入選教育部主題出版物。製作的《歷史的選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入選中宣部主題重點出版物。邀請校黨委書記、校長荊德剛主講《知史愛黨做忠誠奮進的國開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沈傳亮錄製《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學習》微視頻12講、《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微視頻14講。製作百年黨史系列微課程21講,完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21個案例資源的補充。 [19] 
  • 辦學模式
一、加強黨對終身教育的領導。對總部、分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實行書記校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黨委決策機制,確保了黨在學校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方面的領導權主導權,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明顯增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突出體現。
二、創建了大規模在線思政教育新模式。堅持立德樹人,牢記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大使命,積極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設計“1+4+X”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累計625.9萬學生在線參與思政課學習,形成了面向在職成人的大規模在線思政教育新模式,注重為基層培養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三、“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各類學習者羣體。堅持開放辦學,“敬學廣惠、有教無類”,着眼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領域、不同職業羣體再學習、再深造的願望和需求,紮根中國大地,建成了一個跨院校、跨地區、跨行業、跨企業,“塊條點”結合,立體覆蓋全國城鄉的辦學體系,走出了一條聯合社會力量辦學,整合共享、優化配置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多快好省辦教育的路線,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四、致力於“沒有圍牆的互聯網”新型大學。堅持追蹤和應用先進技術,將教育信息化作為立身之本和核心競爭力,從廣播、電視到互聯網,探索了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動和引領了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的信息化發展,促進了教育現代化
五、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適應經濟社會需要開設專業,優化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構建基於網絡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以各種各類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轉換為核心的學分銀行建設,大力推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現代產業工人的教育培訓,通過體系聯動方式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積累了低成本、高效益舉辦高等教育和麪向在職人員開展職業教育的中國模式

國家開放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

國家開放大學科研平台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2個校級研究部門。
校級研究部門:終身教育研究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21-22]  [46] 

國家開放大學科研成果

據2022年6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國家開放大學的師生已經申請了27條專利,在期刊上發表了1702條論文,在外文期刊上發表了83條論文,在報紙上發表了5條論文,在會議上發表了31條論文。 [25] 
論文
論文名
作者
刊物
發表時間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HBsh-1的分離鑑定和遺傳演化分析
王迪、陳冬傑、趙鴻遠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22
基於網絡藥理學和體外研究探究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
馮利、莊安琪、李軼維、王月、楊科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22
學習智慧視野下老年人數字化學習適應力研究
江穎、祝長龍、任小倩
教育與職業
2022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Methods to Assess the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Retention Capacity of Leaves
Yue Chen、Li Guangde、Xi BenYe、Cao ZhiGuo
環境科學
2021
資料來源: [28-31]  名錄不全
專利
專利名
發明人
專利號
公開日期
一種豬偽狂犬病毒EP0蛋白的單克隆抗體、製備方法和應用
王迪、趙鴻遠、陳冬傑
CN202111244650.7
2021-12-24
一種積雪深度和雪質斷面的監測車
張亞芬、朱玉龍、餘其競、王藝丹、劉洋
CN202111461629.2
2022-03-11
一種具有泄漏補償的高效率渦旋壓縮機
孫志娟
CN202120962488.1
2022-04-05
資料來源: [36-38]  名錄不全

國家開放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2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終身教育平台,匯聚了國家開放大學自建學習資源、338所高校的課程資源、10個平台的特色課程等共計50萬門;學習資源部(數字圖書館)與Iresearchbook(愛學術)外文電、CNKI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EBSCO數據庫等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平台達成合作。 [23-24] 
  • 學術期刊
中國遠程教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國家開放大學主辦的刊物,主要開設學術論壇、國際論壇開放學習、實踐探索、信息化教育技術應用、媒體聚集、新聞觀、專家論壇、學習化社會等欄目,是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AMI 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收錄。 [26-27] 

國家開放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

國家開放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國家開放大學校徽由內外圈組成,外圈標識為文字“國家開放大學”和其英語譯文組成,國家開放大學內圈標識整體造型由“OUC”組成。五星元素通過大小的漸進變化與正負形的轉換巧妙地融入到OUC造型中,五顆星代表國家開放大學的五個辦學理念“開放、責任、質量、多樣性、國際化”。在顏色方面也選擇了最能代表“中國”的中國紅,從而突出了“國家開放大學”在中國教育領域的地位與代表性。“e”是信息化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圖形巧妙地將“e”的概念融合到整體造型中,詮釋了“信息化”理念。
logo所用到的基礎元素“c”造型,是由“原電大logo”演變而來,在顏色和形狀上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logo的識別特徵 [20] 
校徽 校徽

國家開放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敬學廣惠 有教無類
校訓釋義:國家開放大學以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為使命,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教育公平
“敬學”是傳統文化對學習者的誠勉與企望。語出《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來而後道尊,道尊而後民知敬學。”
“廣惠”語出《逸周書文傳解》:“厚德廣惠,忠信愛人,君子立行。”該語是講君子“厚其德於內,文其恩於外,厚德心存誠實,廣惠志在愛人”,能很好地體現國家開放大學泛愛眾、廣施惠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
“有教無類”出自於《論語衞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教,教育;類,類別。有兩種解釋:解釋一,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解釋二,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可以消除這些差別。國家開放大學實施開放教育,有教無類,打破時空,讓一切學習者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努力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
  • 辦學理念
開放、責任、質量、多樣化、國際化 [22] 
  • 校歌
《廣播電視大學校歌》
詞:謝孟 曲:王世光
我們的校園無限寬廣,
南疆北國處處桃李芬芳。
我們的知識來自空中的課堂,
電波飛渡,
匯成心中的黃河、長江。
自強不息,
播種理想,
在知識的海洋裏再造輝煌。
走向世界,
走向未來,
我們要做現代化的棟樑。
校歌 校歌

國家開放大學現任領導

編輯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校長
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司級)
黨委委員、副校長(正司級)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李松
副校長
參考資料來源: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