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鎖定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是為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國家醫療保障局、財政部就有關事項於2022年6月30日以醫保發〔2022〕22號印發通知,
同時,該《通知》公佈了《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該《規程》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中文名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頒佈時間
2022年7月26日 [2] 
發佈單位
國家醫療保障局、財政部
發文字號
醫保發〔2022〕22號 [2]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通知全文

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醫保發〔2022〕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保局、財政廳(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政策優化集成、管理規範統一、業務協同聯動、服務高效便捷,深化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持續提升人民羣眾異地就醫結算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標任務。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顯著提升;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羣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逐步納入跨省直接結算範圍,異地就醫備案規範便捷,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
(一)統一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基金支付政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等有關政策。
(二)明確異地就醫備案人員範圍。跨省異地長期居住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後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其中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遊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三)規範異地就醫備案有效期限。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辦理登記備案後,備案長期有效;參保地可設置變更或取消備案的時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有效期原則上不少於6個月,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並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四)允許補辦異地就醫備案和無第三方責任外傷參保人員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參保人員跨省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的,就醫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應為參保人員辦理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參保人員出院自費結算後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的,可以按參保地規定申請醫保手工報銷。同時,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就醫地經辦機構應將相關費用一併納入核查範圍。
(五)支持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可以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就醫結算時,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原則上執行參保地規定的本地就醫時的標準;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可以在參保地享受醫保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於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其中參保人員以個人承諾方式辦理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手續的,應履行承諾事項,可在補齊相關備案材料後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符合轉外就醫規定的,執行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政策。
(六)合理確定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報銷政策。各統籌地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民健康需求、醫保基金支撐能力和分級診療要求,合理設定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直接結算報銷政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可低於參保地相同級別醫療機構報銷水平,原則上,異地轉診人員和異地急診搶救人員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過10個百分點,非急診且未轉診的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過20個百分點。強化異地就醫結算政策與分級診療制度的協同,合理確定異地就醫人員在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報銷水平差異,引導參保人員有序就醫。
三、規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
(一)規範異地就醫備案流程。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參保地經辦機構要切實做好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政策宣傳解讀,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支持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補辦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時,可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並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按照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選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
(二)方便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轉診就醫。參保人員應按分級診療的相關規定有序就醫,確因病情需要跨省異地就醫的,可通過參保地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向省外醫療機構轉診。定點醫療機構應以患者病情為出發點制定合理的診療方案,需要轉診時可通過不同形式安排轉診,不得將在本地住院作為開具轉診的先決條件。參保人員因同種疾病確需在就醫地繼續治療或再次轉外就醫的,參保地經辦機構應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方便參保人員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三)規範參保人員持醫保電子憑證、社會保障卡就醫。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應在就醫地的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主動表明參保身份,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應做好參保人員的參保身份驗證工作,指引未辦理備案人員及時辦理備案手續,為符合就醫地規定門(急)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規範的診療服務及方便快捷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四)規範跨省直接結算流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就醫地應將住院費用明細信息轉換為全國統一的大類費用信息,將門診費用(含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按照就醫地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對每條費用明細進行費用分割,經國家、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傳輸至參保地,參保地按照當地政策規定計算出應由參保人員個人負擔以及各項醫保基金支付的金額,並將結果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藥機構,用於定點醫藥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參保人員因故無法直接結算的,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應根據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採集參保人員有關信息,並將醫療費用明細、診斷等就診信息及時上傳至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台,支持全國開展跨省異地就醫手工報銷線上辦理試點。
(五)實行就醫地統一管理。就醫地經辦機構應將異地就醫人員納入本地統一管理,在醫療信息記錄、績效考核、醫療行為監控、費用審核、總額預算等方面提供與本地參保人員相同的服務和管理,並在定點醫藥機構醫療保障服務協議中予以明確。鼓勵地方探索DRG/DIP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異地就醫結算中的應用,引導定點醫療機構合理診療。
(六)強化異地就醫業務協同管理。各級醫保部門應逐步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分工明確、職責明晰、流程統一的跨省異地就醫業務協同管理體系,在問題協同、線上報銷、費用協查、信息共享等方面全面提升各級醫保經辦機構業務協同管理能力。國家級經辦機構負責統一組織、指導監督、綜合協調省際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工作,省級經辦機構負責在省域範圍內統一組織、協調並實施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工作,各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按國家和省級要求做好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工作。
四、強化跨省異地就醫資金管理
(一)跨省異地就醫費用醫保基金支付部分在地區間實行先預付後清算。每年1月底前,國家級經辦機構原則上根據上年第四季度醫保結算資金月平均值的兩倍核定年度預付金額度,並確認當年預付金調整額度。各省可通過預收省內各統籌地區異地就醫資金等方式實現資金的預付。預付金原則上來源於各統籌地區醫療保險基金。
(二)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清算按照國家統一清分,省、市兩級清算的方式,按月全額清算。跨省異地就醫清算資金由參保地省級財政專户與就醫地省級財政專户進行劃撥。各省級經辦機構和財政部門應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見附件)要求,協同做好清算資金劃撥和收款工作。國家級經辦機構負責協調和督促各省按規定及時撥付資金。
(三)跨省異地就醫資金相關管理事項。劃撥跨省異地就醫資金過程中發生的銀行手續費、銀行票據工本費不得在基金中列支。預付金在就醫地財政專户中產生的利息歸就醫地所有。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形成的預付款項和暫收款項按相關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核算。
五、提升醫保信息化標準化支撐力度
(一)持續深化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全業務全流程應用。紮實推進編碼動態維護和深化應用,完善醫保信息化運維管理體系,不斷提升醫保數據治理水平,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供強有力的系統支撐。按規定與有關部門共享數據,深化醫保電子憑證、醫保移動支付、醫保電子處方流轉、醫保服務平台網廳、APP和小程序等推廣應用,推進更多的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服務跨省通辦。
(二)推進系統優化完善。各省級醫保部門要按照統一的接口標準規範,不斷完善省級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並持續推進定點醫藥機構接口改造適配工作,加快推動醫保電子憑證、居民身份證作為就醫介質,優化系統性能,減少響應時間,切實改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體驗。各地醫保系統停機切換時,應做好事前報備、事中驗證、事後監測,確保數據遷移及時、完整、精準,解決個人編號等信息變更對在途業務的影響,確保業務平穩銜接和系統穩定運行。
(三)加強系統運維管理和安全保障。各省級醫保部門應打造專業可靠的運維管理團隊,構建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雲平台、業務子系統等領域的運維管理流程,形成科學有效的運維管理制度體系。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提升系統安全運維能力,強化信息系統邊界防護,嚴禁定點醫藥機構連接醫保系統的信息系統接入互聯網,規範跨省異地就醫身份校驗,保障數據安全。統一規範異常交易報錯信息質控標準,做好問題分類,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地描述錯誤原因,方便異常交易的問題定位,並及時響應處理。
六、加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
健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機制,完善區域協作、聯合檢查等工作制度,強化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重點地區、重點區域的指導,加強監督考核。落實就醫地和參保地監管責任,就醫地醫保部門要把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日常監管、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等重點內容,結合本地實際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特點,嚴厲打擊各類欺詐騙保行為,同時要配合參保地做好相關核查。參保地醫保部門要定期開展跨省異地就醫醫保基金使用情況分析,精準鎖定可疑問題線索,積極開展問題核查,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跨省異地就醫監管追回的醫保基金、扣款等按原渠道返回參保地賬户,行政處罰、協議違約金等由就醫地醫保部門按規定處理。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醫保部門要將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作為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加強領導、統籌謀劃、協調推進,納入目標任務考核管理。財政部門要按規定及時劃撥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合理安排經辦機構工作經費,加強與經辦機構對賬管理,確保賬賬相符、賬款相符。
(二)做好銜接過渡。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調整與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國家政策相銜接;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政策管理規定,精簡辦理材料,簡化辦理流程,優化管理服務;同步調整信息系統與本通知相適應,保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平穩過渡。
(三)加強隊伍建設。各省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強省級跨省異地就醫經辦管理隊伍建設,應有專人專職負責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各統籌地區應根據管理服務的需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機構、人員和辦公條件保障,合理配置專業工作人員,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四)做好宣傳引導。各地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採用社會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政策解讀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諮詢服務電話、醫療保障門户網站和APP,拓展多種信息化服務渠道,及時迴應羣眾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附件: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
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
2022年6月30日 [2]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經辦規程

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業務管理,規範經辦業務流程,推動業務協同聯動,提高服務水平,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本規程所稱跨省異地就醫是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參保關係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以外的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就醫、購藥行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指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只需支付按規定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就醫地經辦機構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按醫療保障服務協議(以下簡稱醫保服務協議)約定審核後支付。
第三條 本規程適用於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管理服務工作。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
第四條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國家級經辦機構承擔制定並實施全國異地就醫結算業務流程、標準規範,全國異地就醫數據管理與應用,跨省異地就醫資金預付和結算管理、對賬費用清分、智能監控、運行監測,跨省業務協同和爭議處理等職能。省級經辦機構承擔全國異地就醫結算業務流程、標準規範在本轄區內的組織實施,建設和完善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轄區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業務協同、資金管理和爭議處理等職能。各統籌地區應按照國家和省級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政策規定,及時出台本地配套政策,做好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管理、問題協同處理和資金結算清算等工作。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會同醫療保障部門按規定及時劃撥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和清算資金,合理安排醫療保障經辦機構的工作經費,加強與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對賬管理,確保賬賬相符、賬款相符。
第五條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費用醫保基金支付部分實行先預付後清算,預付資金原則上來源於參保人員所屬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基金。
第六條 優化經辦流程,支持醫保電子憑證、社會保障卡等作為有效憑證,按照“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的要求,提供便捷高效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具備條件的,可按規定將符合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支付政策的醫療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
第二章 範圍對象
第七條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一)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
(二)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遊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第三章 登記備案
第八條 參保地經辦機構按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一)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表》(以下簡稱備案表,見附件1);
3.異地安置認定材料(“户口簿首頁”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記卡”,或個人承諾書,見附件2)。
(二)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長期居住認定材料(居住證明或個人承諾書)。
(三)常駐異地工作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異地工作證明材料(參保地工作單位派出證明、異地工作單位證明、工作合同任選其一或個人承諾書)。
(四)異地轉診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參保地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材料。
(五)異地急診搶救人員視同已備案。
(六)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需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以及備案表。
第九條 參保人員可在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指定的線上辦理渠道或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户端小程序等多種渠道申請辦理登記備案手續。通過全國統一的線上備案渠道申請辦理登記備案的,原則上參保地經辦機構應在兩個工作日內辦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可為參保人員提供即時辦理、即時生效的自助備案服務。
第十條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登記備案後,未申請變更備案信息或參保狀態未發生變更的,備案長期有效;參保地設置變更或取消備案時限的,按參保地規定執行。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後,有效期原則上不少於6個月。
第十一條 參保地經辦機構在為參保人員辦理備案時原則上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參保人員到海南、西藏等省級統籌地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醫的,可備案到就醫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保人員可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按照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選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
第十二條 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後,備案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並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備案有效期內已辦理入院手續的,不受備案有效期限制,可正常直接結算相應醫療費用。
第十三條 參保地經辦機構要及時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登記、變更和取消業務,並將異地就醫備案、門診慢特病認定資格等信息實時上傳至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方便就醫地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查詢。
第十四條 參保人員未按規定申請辦理登記備案手續或在就醫地非跨省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按參保地規定執行。
第四章 就醫管理
第十五條 省級經辦機構負責指導各統籌地區將本地符合條件的定點醫藥機構納入跨省聯網結算範圍,就醫地經辦機構按要求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中做好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基礎信息、醫保服務協議狀態等信息動態維護工作。不同投資主體、經營性質的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均可申請開通跨省聯網結算服務,享受同樣醫保政策、管理和服務。
第十六條 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應對異地就醫患者進行身份識別,為符合就醫地規定的門(急)診、住院異地患者提供合理規範的診療服務及方便快捷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實時上傳就醫和結算信息。提供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服務時,應專病專治,合理用藥。參保人員未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可在定點醫藥機構指引下申請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出院結算前完成登記備案的,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應提供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第十七條 參保人員在就醫地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時,應主動表明參保身份,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遵守就醫地就醫、購藥有關流程和規範。
第五章 預付金管理
第十八條 預付金是參保地省級經辦機構預付給就醫地省級經辦機構用於支付參保地異地就醫人員醫療費用的資金,資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原則上根據上年第四季度醫保結算資金月平均值的兩倍核定年度預付金額度,按年清算。就醫地可調劑使用各參保地的預付金。
第十九條 預付金初始額度由各省級經辦機構上報,國家級經辦機構核定生成《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付款通知書》(見附件3)、《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收款通知書》(見附件4),各省級經辦機構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下載後按規定通知同級財政部門付款和收款。
第二十條 每年1月底前,國家級經辦機構根據上一年度各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資金支出情況,核定各省級經辦機構本年度應付、應收預付金,核定生成《全國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調整明細表》(見附件5),出具《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調整付款通知書》(見附件6)、《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調整收款通知書》(見附件7),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進行發佈。
第二十一條 省級經辦機構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下載預付金額度調整付款通知書,應於5個工作日內提交同級財政部門。參保地省級財政部門在確認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全部繳入省級財政專户,對省級經辦機構提交的預付單和用款申請計劃審核無誤後,在10個工作日內進行劃款。省級財政部門劃撥預付金時,註明業務類型(預付金或清算資金),完成劃撥後5個工作日內將劃撥信息反饋到省級經辦機構。
第二十二條 省級經辦機構完成付款確認時,應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內輸入付款銀行名稱、交易流水號和交易日期等信息,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原則上各省應於每年2月底前完成年度預付金調整額度的收付款工作。
第二十三條 建立預付金預警和調增機制。預付金使用率為預警指標,是指異地就醫月度清算資金佔預付金的比例。預付金使用率達到70%,為黃色預警。預付金使用率達到90%及以上時,為紅色預警,就醫省可啓動預付金緊急調增流程。
第二十四條 當預付金使用率出現紅色預警時,就醫地省級經辦機構可在當期清算簽章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登錄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向國家級經辦機構報送預付金額度調增申請。國家級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對就醫地省級經辦機構提出調增的額度進行審核確認並向參保地和就醫地省級經辦機構分別下發《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緊急調增付款通知書》(見附件8)、《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緊急調增收款通知書》(見附件9)。
第二十五條 參保地省級經辦機構接到國家級經辦機構下發的預付金額度緊急調增通知書後,應於5個工作日內提交同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在確認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全部繳入省級財政專户,對省級經辦機構提交的預付單和用款申請計劃審核無誤後,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預付金緊急調增資金的撥付。原則上預付金緊急調增額度應於下期清算前完成撥付。
第二十六條 省級財政部門在完成預付金額度及調增資金的付款和收款後,5個工作日內將劃撥及收款信息反饋到省級經辦機構,省級經辦機構同時向國家級經辦機構反饋到賬信息。
第二十七條 就醫省返還參保省的資金列入當期就醫省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調整付款通知書,並在對應參保省名稱前加註“*”。參保省應收就醫省返還的資金列入當期參保省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額度調整收款通知書,並在對應就醫省名稱前加註“*”。
第二十八條 各省級經辦機構在省級財政收款專户信息發生變更時,要及時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變更相關信息;省級經辦機構向省級財政部門提交預付單和清算單時,需同步提交《跨省異地就醫省級財政收款專户銀行賬號明細表》(見附件10),並將專户信息變更情況告知財政部門。
第二十九條 國家級經辦機構負責協調和督促各省按規定及時撥付資金。各省級經辦機構負責協調和督促統籌地區及時上繳跨省異地就醫預付及清算資金。
第六章 醫療費用結算
第三十條 醫療費用結算是指就醫地經辦機構與本地定點醫藥機構對異地就醫醫療費用對賬確認後,按協議或有關規定向定點醫藥機構支付費用的行為。醫療費用對賬是指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藥機構就門診就醫、購藥以及住院醫療費用確認醫保基金支付金額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等有關政策。
參保人員因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時,就醫地有相應門診慢特病病種及限定支付範圍的,執行就醫地規定;沒有相應門診慢特病病種的,定點醫藥機構及接診醫師要遵循相關病種診療規範及用藥規定合理診療。參保人員同時享受多個門診慢特病待遇的,由參保地根據本地規定確定報銷規則。
第三十二條 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出院結算時,就醫地經辦機構將其住院費用明細信息轉換為全國統一的大類費用信息,經國家、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傳輸至參保地,參保地按照當地政策規定計算出應由參保人員個人負擔以及各項醫保基金支付的金額,並將結果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用於定點醫療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
第三十三條 參保人員門診費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就醫地經辦機構按照就醫地支付範圍和規定對每條費用明細進行費用分割,經國家、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傳輸至參保地,參保地按照當地政策規定計算出應由參保人員個人負擔以及各項醫保基金支付的金額,並將結果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藥機構,用於定點醫藥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
第三十四條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就醫的,醫療機構在為參保人員辦理“門診結算”或“入院登記”時,應按接口標準規範要求如實上傳“門診急診轉診標誌”或“住院類型”。對於“門診急診轉診標誌”或“住院類型”為“急診”的,參保人員未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參保地應視同已備案,允許參保人員按參保地異地急診搶救相關待遇標準直接結算相關門診、住院醫療費用。
第三十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加強外傷人員身份認證,對於符合就醫地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參保人員主訴無第三方責任的醫療費用,定點醫療機構可結合接診及參保人員病情等實際情況,由參保人員填寫《外傷無第三方責任承諾書》(見附件11),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在為參保人員辦理入院登記時,應按接口標準規範要求,通過“外傷標誌”和“涉及第三方標誌”兩個接口,如實上傳參保人員外傷就醫情況。
第三十六條 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對於異地就醫患者住院期間確因病情需要到其他定點醫療機構檢查治療或到定點藥店購藥的,需提供《住院期間外院檢查治療或定點藥店購藥單》(見附件12),加蓋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辦公室章,相關費用納入本次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第三十七條 參保人員在就醫地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憑醫保電子憑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就醫購藥,根據《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住院結算單》(見附件13)、醫療收費票據等,結清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藥機構按醫保服務協議結算醫保基金支付的費用。
第三十八條 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每日自動生成日對賬信息,實現參保地、就醫地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和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的三方對賬,做到數據相符。原則上,參保省應每日完成當日結算信息對賬,每月3日前完成上月所有結算費用的對賬。如出現對賬信息不符的情況,省級經辦機構應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提請國家級經辦機構協調處理。
第三十九條 就醫地經辦機構在參保人員發生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後3日內將醫療費用明細上傳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參保地經辦機構可查詢和下載醫藥費用及其明細項目。
第四十條 就醫地經辦機構在次月20日前完成與定點醫藥機構對賬確認工作,並按醫保服務協議約定,按時將確認的費用撥付給定點醫藥機構。
第四十一條 就醫地對於參保人員住院治療過程跨自然年度的,應以出院結算日期為結算時點,按一筆費用整體結算,並將醫療費用信息傳回參保地。參保地根據本地跨年度費用結算辦法,可以按一筆費用整體結算;也可以計算日均費用後,根據跨年度前後的住院天數,將住院醫療費用分割到兩個年度,確定基金和個人費用分擔額度。
第四十二條 各地要支持參保人員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後合理的退費需求,提供隔筆退費、跨年退費和清算後退費服務。
第四十三條 跨省異地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就醫地經辦機構按照就醫地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進行費用審核,對發生的不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按就醫地醫保服務協議約定予以扣除。
第四十四條 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備案後,因結算網絡系統、就診憑證等故障導致無法直接結算的,相關醫療費用可回參保地手工報銷,參保地經辦機構按參保地規定為參保人員報銷相關醫療費用。
第七章 費用清算
第四十五條 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清算是指省級經辦機構之間、省級經辦機構與轄區內經辦機構之間確認有關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的應收或應付金額,據實劃撥的過程。
第四十六條 國家級經辦機構根據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藥機構對賬確認後的醫療費用,於每月21日生成《全國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清算表》(見附件14)、《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應付醫療費用清算表》(見附件14-1)、《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職工醫保基金應付明細表》(見附件14-2)、《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居民醫保基金應付明細表》(見附件14-3)、《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醫保基金審核扣款明細表》(見附件14-4)、《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職工醫保基金審核扣款明細表》(見附件14-5)、《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居民醫保基金審核扣款明細表》(見附件14-6)、《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應收醫療費用清算表》(見附件14-7),各省級經辦機構可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精確查詢本省內各統籌地區的上述清算信息,於每月25日前確認上述內容。
第四十七條 國家級經辦機構於每月底前根據確認後的《全國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清算表》,生成《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費用付款通知書》(見附件15)、《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收款通知書》(見附件16),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發佈。
第四十八條 各省級經辦機構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下載《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費用付款通知書》《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收款通知書》後,於5個工作日內提交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在確認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全部繳入省級財政專户,對經辦機構提交的清算單和用款申請計劃審核無誤後10個工作日內向就醫地省級財政部門劃撥資金。省級財政部門在完成清算資金撥付、收款後,在5個工作日內將劃撥及收款信息反饋到省級經辦機構,省級經辦機構向國家級經辦機構反饋到賬信息。原則上,當期清算資金應於下期清算前完成撥付。
第四十九條 國家級經辦機構發佈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收付款通知書後的5個工作日內,省級經辦機構做好轄區內各統籌地區跨省異地就醫資金的上解或下撥工作。
第五十條 原則上,當月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費用應於次月20日前完成申報並納入清算,清算延期最長不超過2個月。當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費用,最晚應於次年第一季度清算完畢。
第五十一條 就醫省需返還參保省資金列入當期就醫省跨省異地就醫費用付款通知書中,並在對應參保省名稱旁加註“*”。參保省應收就醫省返還資金列入當期參保省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收款通知書中,並在對應就醫省名稱旁加註“*”。
第八章 審核檢查
第五十二條 跨省異地就醫醫療服務實行就醫地管理。就醫地經辦機構要將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納入定點醫藥機構協議管理範圍,細化和完善協議條款,保障參保人員權益。
第五十三條 就醫地經辦機構應當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按醫保服務協議相關約定執行,涉及欺詐騙保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應按程序報請醫保行政部門處理,並逐級上報國家級經辦機構。
第五十四條 就醫地經辦機構對定點醫藥機構違規行為涉及的醫藥費用不予支付,已支付的違規費用予以扣除,用於衝減參保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費用。對定點醫藥機構違反醫保服務協議約定並處以違約金的,由就醫地經辦機構按規定處理。
第五十五條 國家級經辦機構適時組織各省級經辦機構通過巡查抽查、交叉互查、第三方評審等方式,開展跨省異地就醫聯審互查工作,將就醫地落實跨省異地就醫費用審核管理責任情況納入經辦機構規範建設考評指標,結合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第三方行風評價等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國家級經辦機構負責協調處理因費用審核、資金撥付發生的爭議及糾紛。
第五十六條 各級經辦機構應加強跨省異地就醫費用審核,建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運行監控制度,健全醫保基金運行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對跨省異地就醫次均費用水平、醫療費用漲幅、報銷比例等重點指標進行跟蹤監測,定期編報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運行分析報告。
第九章 業務協同
第五十七條 跨省異地就醫業務協同管理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國家級經辦機構負責統一組織、協調省際業務協同管理工作,省級醫保部門負責統一組織、協調並實施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業務協同管理工作,各統籌地區醫保部門按國家和省級要求做好業務協同工作。各級經辦機構可依託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業務協同管理模塊等多種渠道發起問題協同,並按要求做好問題響應和處理。
第五十八條 參保地醫保部門對一次性跨省住院醫療總費用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疑似違規費用,可以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提出費用協查申請。申請費用協查時,需提交待協查參保人員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醫療服務機構名稱、住院號、發票號碼、入院日期、出院日期、費用總額等必要信息,以確保待協查信息準確。
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每月26日零時生成上月26日至當月25日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費用協查申請彙總表,就醫省組織各統籌地區醫保部門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下載當期彙總表,並通過本地醫保信息系統進行核查,已生成申請彙總表的費用協查申請原則上不予修改或刪除。
就醫地醫保部門接到本期彙總表後,原則上需於次月26日前完成本期費用協查工作,並及時上傳費用協查結果至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遇有特殊情況確需延期辦理的,自動記錄至下一期,並記入本期完成情況統計監測。協查結果分為“核查無誤”和“核查有誤”兩類,如協查信息與實際信息不符,需填寫“核查有誤”的具體原因方能上傳結果。
參保地醫保部門收到就醫地醫保部門返回的協查結果後,5個工作日內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上進行確認。對協查結果存在異議的,應及時與就醫地醫保部門進行溝通處理。
第五十九條 各級醫保部門可根據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業務協同問題的緊急程度,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提出問題協同申請,明確待協同機構、主要協同事項、問題類型等,針對特定參保人員的問題協同需標明參保人員身份信息,其中備案類問題需在2個工作日內回覆,系統故障類問題需在1個工作日內回覆,其他類問題回覆時間最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
問題協同遵循第一響應人責任制,各級醫保部門在接收協同申請後即作為第一響應人,需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問題處理,根據實際情況標註問題類型,並在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上進行問題處理登記,確需其他機構協助的,可在問題處理登記時詳細列出其他協同機構。如不能按期完成需及時與申請地溝通延長處理時限。
各級醫保部門需在收到協同地區處理結果後進行“處理結果確認”,明確問題處理結果。超過10個工作日未確認的,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默認結果確認。對問題處理結果有異議的或尚未解決的,可重新發起問題協同,申請上一級醫保部門進行協調處理。
第六十條 各級醫保部門可通過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發佈停機公告、醫保政策等信息,實現醫保經辦信息共享。
第六十一條 探索跨省異地就醫手工報銷線上辦理,參保人員因故無法直接結算回參保地手工報銷的,參保地經辦機構可依託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上傳至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台的醫療費用明細、診斷等就診信息實現線上報銷。
第十章 附 則
第六十二條 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形成的預付款項和暫收款項按相關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核算。
第六十三條 異地就醫業務檔案由參保地經辦機構和就醫地經辦機構按其辦理的業務分別保管。
第六十四條 各省級醫保部門可根據本規程,制定本地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施細則。
第六十五條 本規程由國家醫療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六十六條 本規程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2]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政策問答

《通知》出台的背景
推進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是完善醫保制度、解決人民羣眾突出關切的重要改革舉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對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提出明確要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
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在全面實現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所有統籌地區實現異地就醫線上備案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國一半統籌地區啓動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着力破解異地就醫備案不便捷等堵點難點問題,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出台《通知》。
《通知》的總體考慮
一是堅持政策優化集成。近些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從住院,到普通門診,進而拓展到門診慢特病,試點初期,多數政策是以“打補丁”的方式推進,本次《通知》對以往政策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和整合,並在此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破解備案人員範圍窄、時限短,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不能雙向享受待遇,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後報銷比例偏低等問題。
二是堅持管理統一規範。針對部分地區不支持將急診搶救費用、外傷費用、住院期間院外檢查治療購藥以及補辦備案後的醫療費用納入直接結算的問題,制定全國統一的規範,形成全國統一的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規範框架。
三是堅持業務協同高效。針對地區間問題協同效率低、異地手工報銷羣眾跑腿多、大額費用核查難、經辦信息不透明等問題,明確國家、省、市醫保部門業務協同職責,依託國家醫保服務平台和APP等線上服務渠道,提升跨區域業務協同處理能力。
四是堅持服務精準便捷。規範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和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服務事項、管理規範和時限要求,將服務覆蓋所有服務機構。明確就醫結算事前、事中和事後服務,將服務覆蓋所有業務場景。拓展線上經辦管理服務,推進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將服務覆蓋所有政務服務模式。
《通知》的主要內容
一是明確十四五末的目標任務。即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顯著提升;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羣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逐步納入跨省直接結算範圍,異地就醫備案規範便捷,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二是統一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明確了跨省直接結算時原則上均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基金支付政策;明確了“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異地就醫管理服務流程;明確了“先預付、後清算”的異地就醫資金管理要求。
三是着力破解異地就醫備案、結算和協同三個難題。
進一步完善異地就醫備案政策。異地就醫備案人員範圍拓展到跨省急診搶救人員和非急診且未轉診人員。統一備案有效期,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並享受直接結算服務。支持參保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指導地方合理確定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報銷政策。
進一步明確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服務範圍。將急診搶救費用、住院期間院外檢查治療購藥費用和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允許參保人員在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並享受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進一步規範經辦機構跨區域協同流程。建立就醫地與參保地協同處理問題的機制,提高地區間問題協同處置效率。推進醫保政策、停機公告等信息共享。壓實大額醫療費用(3萬元及以上)就醫地協查責任。依託定點醫藥機構上傳自費人員醫療費用信息,探索提供跨省手工報銷線上辦理服務。
四是強化跨省異地就醫資金管理。強化了各級醫保部門和財政部門的職責,規範了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年度預付額度調整和年度內緊急調整流程,明確了資金清算模式、實現路徑和時限要求。
五是提升醫保信息化標準化支撐力度。要求持續深化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和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全業務全流程應用,推進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優化完善,加強系統運維管理和安全保障。
六是加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要求健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機制,完善區域協作、聯合檢查等工作制度;落實就醫地和參保地監管責任,把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日常監管、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等重點內容;同時明確了跨省異地就醫監管追回的醫保基金、扣款等處理方式。
七是同步印發《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規定了總則、範圍對象、登記備案、就醫管理、預付金管理、醫療費用結算、費用清算、審核檢查、業務協同、附則共十個章節的內容,加強各級醫保經辦機構業務管理,規範相關業務流程,推動業務協同聯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四、《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實施的具體時間
《通知》要求,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調整與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國家政策相銜接;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政策管理規定,精簡辦理材料,簡化辦理流程,優化管理服務;同步按要求調整信息系統,保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平穩過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將於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附件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問答
一、目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展如何,十四五末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根據《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將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支撐作用將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將顯著提升。具體來説,一是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達到50萬家左右;三是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統籌地區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將其他羣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納入跨省直接結算範圍;四是異地就醫備案規範便捷;五是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二、參保人員如何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簡單地説就是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
一是先備案。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二是選定點。參保人員完成異地就醫備案後,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均可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需先了解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如果參保地要求參保人員選擇一定數量或在指定級別的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的,按照參保地規定執行。
三是持碼卡就醫。參保人員在入院登記、出院結算和門診結算時均需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對符合就醫地規定門(急)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規範的診治及醫療費用的直接結算服務。
三、哪些人可以申請異地就醫備案?
實行異地就醫備案管理制度是為了確認參保人員身份,區分參保人員外出就醫類型、確定相應的醫保待遇,也為了提前做好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跨省使用的驗證工作,提高跨省直接結算的成功率。同時,醫保對外出就醫人員實行備案管理,也是落實國家分級診療的要求,引導合理有序就醫。
既往跨省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只有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4種人員,此次《通知》根據基本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行為發生的原因將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分為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兩類,並進一步細分為6種人員。其中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遊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四、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支付政策是什麼?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等有關政策。簡單地講就是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
例:河北省廊坊市某退休職工,2022年7月1日在北京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費用。費用總額64.29元,基金支付48.89元。此筆費用共兩個藥,按照就醫地目錄支付範圍具體為:甲類藥品阿卡波糖片32.52元,全部符合基金支付範圍;乙類藥品瑞格列奈片31.77元,其中28.59元符合基金支付範圍,3.18元為乙類先行自付。按照就醫地支付範圍,符合基本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內費用共計61.11(32.52+28.59)元,乙類先行自付金額3.18元,按照參保地的支付比例80%,基金支付48.89(61.11*80%)元。 [3]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內容解讀

《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顯著提升;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羣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逐步納入跨省直接結算範圍,異地就醫備案規範便捷,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1] 
《通知》提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範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範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等有關政策。
《通知》要求,允許補辦異地就醫備案和無第三方責任外傷參保人員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參保人員跨省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的,就醫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應為參保人員辦理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參保人員出院自費結算後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的,可以按參保地規定申請醫保手工報銷。同時,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就醫地經辦機構應將相關費用一併納入核查範圍。
《通知》強調,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時,可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並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按照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選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