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遙感中心

鎖定
國家遙感中心於1981 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掛靠在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及科學技術部相關司局開展遙感科技管理工作。
2004年經科學技術部黨組研究同意並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國家遙感中心獨立建制,成為科學技術部的直屬事業單位 [1-2] 
中文名
國家遙感中心
外文名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China
辦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柳林館南里甲8號樓西側 [3] 
所屬機構
科學技術部
主    任
趙靜 [10] 

國家遙感中心主要職責

國家遙感中心的業務領域從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擴展到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衞星導航定位及空間探測等為主的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國家遙感中心以國家科技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管理為核心,以提高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以開展軍民合作和國際合作為特色,通過“小核心,大網絡”凝聚全國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力量,以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為目標,全面發展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導航定位為重點的地理空間信息產業。同時,充分發揮遙感科技的優勢,為國家國民經濟建設、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國防建設等重大戰略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4] 
根據2006 年科學技術部黨組賦予國家遙感中心的職能,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國務院辦公廳遙感信息服務系統的運行,向國務院辦公廳編報有關災害、農業、生態、環境等遙感監測信息;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及其它科技計劃中相關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基礎性工作;承擔伽利略計劃項目的組織實施和事務性管理工作;參與組織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有關標準、行業規範的擬訂、測評和認證工作;承擔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的多邊、雙邊國際合作項目及人員培訓與交流等工作;承擔中歐衞星導航技術培訓與合作中心、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以及聯合國亞太空間應用與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國家聯絡點等管理工作;聯繫國內遙感機構和省市遙感中心,開展有關培訓、諮詢等技術服務;研究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高新技術發展狀況、趨勢和問題,為科技部宏觀決策提供建議和對策。 [4] 

國家遙感中心部門設置

國家遙感中心按照開放和集成的原則,跨部門、跨地區設立了17個業務部:研究發展部、技術培訓部、資料服務部、地理信息系統部、遙感衞星地面部、武漢技術培訓部、國土資源部、自然災害遙感監測部、農業應用部、氣象衞星遙感部、航空遙感部、地方遙感一部、北京分部、福建分部、林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部、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部、地方遙感聯絡部。這些業務部門集中了全國各領域最強的遙感力量,擁有科技人員3000餘名,其中高級科技人員約佔1/3。

國家遙感中心組織結構

國家遙感中心現任主任是王琦安博士,業務對口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和國際科技合作司,下設綜合與地球觀測處、導航定位與空間探測處,內設中歐衞星導航技術培訓合作中心、空間信息系統軟件測評中心和GEO 中國秘書處等。國家遙感中心專門設立了發展戰略專家組、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包含國內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 人。 [4] 
國家遙感中心按照“小核心、大網絡”運行模式,吸納了國內相關部門及地方優勢力量,設立了62個業務部,涉及教育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等20個部委,以及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重慶市、吉林省、江蘇省、浙江省、河北省、安徽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18個省市和地區。國家遙感中心所屬業務部擁有陸地、氣象、海洋衞星、北京一號小衞星及國外衞星等地面接收站,從可見光、紅外到微波波段的近20 種航空遙感器、多架航空遙感飛機及數十架無人機平台,各種地面遙感測量儀器,各種遙感數據處理分析設備。同時,還擁有衞星導航地面測試場、衞星導航信號處理及體制設計技術、導航終端產品、慣性導航技術平台等各種裝備。各業務部所從事的研究開發活動基本包括了從衞星總體系統研究、有效載荷設計研發到遙感數據接收處理分析,系統集成,到遙感在農業、林業、氣象、海洋、國土資源、災害、水利、環保、測繪、城市等行業的應用,以及從導航信號處理及體制設計、導航芯片設計與製造到導航測試與應用等方面。同時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圖像處理系統、導航專業軟件、地理信息系統平台軟件及行業應用軟件,並在多個行業建立示範工程進行推廣應用,造就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地理空間信息產業。國家遙感中心所屬各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衞星導航技術體系,以及我國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的整體力量,成為國內技術力量、研發能力、應用領域、自主創新水平等方面最強的組織。 [4] 
為提升我國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家遙感中心組織下,成立的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應用、小衞星遙感系統、航空遙感數據獲取與服務、導航定位芯片與終端、地理信息系統等五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均已獲得科學技術部試點。這些聯盟集中了國內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導航定位等領域最具實力的知名和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92 家,涉及國家遙感中心18 個業務部,構建了地理空間信息的獲取、數據處理、生產加工、軟件研發、系統集成、共享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鏈。 [4] 

國家遙感中心現任領導

主 任:趙靜 [9] 
副主任:劉志春 [9]  [11] 
總工程師:張松梅 [5] 

國家遙感中心主要工作

國家遙感中心會同有關部門為促進我國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應用做了大量工作,經過連續多個五年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導航定位技術的發展和重大應用。 [4] 
國家遙感中心積極謀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戰略發展和規劃,並根據863 計劃聯合辦公室總體部署和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辦公室的委託,負責承擔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年度檢查、中期檢查、課題驗收、成果總結及宣傳等領域管理工作。在領域項目過程管理中,加強領域內和領域間、軍民融合和跨科技計劃成果的集成,強化項目成果的應用推廣效果。自2002 年中歐伽利略合作計劃啓動協商談判以來,國家遙感中心根據國務院和科學技術部領導的指示積極推進中歐伽利略合作,成為我國支撐中歐伽利略合作專門機構。國家遙感中心積極與歐盟和國內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嚴格伽利略專項項目管理;以中歐衞星導航技術培訓合作中心為平台,開展市場調研、培訓交流等工作;促進我國自主的衞星導航系統形成良好和諧國際環境。 [4] 
1996 年國務院辦公廳根據李鵬總理指示,要求國家遙感中心代表原國家科委直接向國務院辦公廳上報災害、農業、生態、環境等遙感監測信息。國家遙感中心應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已連續15 年運行國務院辦公廳遙感信息專報系統,曾先後組織了1998 年特大洪澇災害和2008 年四川汶川地震的遙感動態監測等工作,國務院領導同志給予了充分肯定。
國家遙感中心自1996 年以來按照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資質要求開展我國自主空間信息系統軟件的測評工作,在推動我國空間信息系統軟件產業的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根據863 計劃領域項目過程管理的要求,開展了軟件成果驗收前的測試工作,並委託測評工作理事會管理。
國家遙感中心已經與20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廣泛、密切的聯繫。我國是GEO 的聯合主席國,國家遙感中心負責GEO 中國秘書處工作。國家遙感中心和歐空局對地觀測部共同組織中歐遙感科技合作“龍計劃”項目,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國家遙感中心還是CEOS 的正式成員和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聯合會(UNESCAP)的中國聯絡點。在科技合作和交流中,國家遙感中心為促進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4] 

國家遙感中心業務分部

數據與綜合服務類
研究發展部、資料服務部、航空遙感一部、遙感衞星地面部、地理信息系統部、氣象衞星遙感部、數據管理與產業發展部、海洋遙感部、環境遙感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部、災害管理部、衞星測繪部、地理信息工程部、天繪衞星遙感部、陸地衞星遙感部 [6] 
技術培訓類
技術培訓部、武漢技術培訓部、香港研究開發與培訓基地、職業技能培訓部
系統與裝備類
系統總體部、遙感系統裝備部、衞星數據接收系統部、衞星導航系統裝備部、微波遙感技術部、雷達裝備部、衞星導航服務性能提升部、衞星導航信號處理部、慣性導航系統與裝備部、海上遙感驗證工作站、北斗系統運控與應用總體部、微小衞星裝備部、海事導航技術部、光學遙感部、空間信息系統檢測部 [6] 
地方分部
北京分部、地方遙感聯絡部、湖南分部、福建分部、重慶分部、江蘇分部、貴州分部、新疆兵團分部、廣東分部、新疆分部、四川分部
應用研究類
國土資源部、自然災害遙感監測部、農業應用部、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部、林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部、自然與文化遺傳遙感部、地殼運動與深孔探測部、城市環境遙感部、空間科學遙感部、濕地遙感部、精準農業應用部、高光譜遙感技術應用部、土地遙感部、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部、漁業遙感部、應急救援部、寒旱區遙感部 [6] 

國家遙感中心專家隊伍

國家遙感中心顧問委員會
國家遙感中心顧問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遙感中心的工作需要,對中心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提出決策參考意見,並協助中心領導,疏通和解決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國家遙感中心顧問的人員組成由國家遙感中心聘任,主要包括已不在職的,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委)機關原主管國家遙感中心的部、司局的領導和少量遙感技術專家。國家遙感中心顧問人員名單如下:
徐冠華 陳為江 馬俊如 林 泉 何昌垂 鄭立中 邵立勤
劉先林 童慶禧 承繼成 楚良才 楊世仁 張國成 [7] 
發展戰略專家組
發展戰略專家組專家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遙感發展大趨勢及國家遙感中心的要求,開展發展戰略及政策研究,對領域發展方向提出建議,為國家遙感中心的發展出謀劃策,為領導提供決策或實施參考意見,組織編寫《地球空間信息技術進展》等方面的發展戰略系列報告。
發展戰略專家組的專家人員組成由國家遙感中心聘任,主要包括一些有着豐富管理經理,熟悉國內外遙感發展情況,曾在國家遙感中心及有關業務部擔任領導工作,已不任現職的領導,出任國家遙感中心戰略專家。另外,為了與現有科技計劃溝通也吸收少量資深遙感專家參加。國家遙感中心現有發展戰略專家共22人,專家組專家名單如下:
組 長:童慶禧
副組長:李伯衡 邵立勤
成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欽敏 方 裕 田國良 劉紀遠 李伯衡 李增元 何昌垂 陳拂曉
邵立勤 武國祥 林 泉 林宗堅 周成虎 鄭立中 承繼成 秦友奎
徐冠華 曹 衝 童慶禧 曾 瀾 楚良才 潘習哲
領域專家組
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是“十一五”期間在國家863計劃中新設立的領域,從2006年起開始啓動實施,着重支持我國對地觀測、導航定位和地球空間信息系統的前沿和核心技術研究(“十二五”期間增加空間探測技術主題),以及核心技術產品和重大應用系統的開發。863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第一屆(十一五)專家共17人,第二屆(十二五)專家共22人,名單如下:
“十二五”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
先進遙感技術主題:李傳榮(召集人) 江 凱 周國清 江碧濤 盧乃錳 唐新明
地理信息系統主題:周成虎(召集人) 劉耀林 景 寧 賀日興 郭理橋
導航定位技術主題:房建成(召集人) 周建華 吳海濤 楊強文 劉 建 蔚保國
空間探測技術主題:王 赤(召集人) 尤 政 王勁松 鄒永廖 李得天
“十一五”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組
(按姓氏筆畫排序)
尤 政 盧乃錳 江 凱 江碧濤 李 明 李 京 李增元 吳一戎 陳 戈
鬱文賢 周成虎 房建成 孟 波 施 闖 龔健雅 程鵬飛 鮑虎軍
軟件測評專家委員會
軟件測評是自1996年以來,國家遙感中心先後組織完成的16個年度軟件測評。由國家遙感中心按照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規範,組織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中國環境遙感學會和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共同開展。主要測評對象為具有自主版權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遙感(RS)圖像處理軟件和衞星導航(GNSS)應用軟件等空間信息系統專業軟件。
軟件測評專家由軟件測評專家委員會成員及測評專家組成,1996年至今,先後有16屆100餘位軟件測評專家。本屆軟件測評專家委員會成員(按姓氏筆畫排序)如下:
文 強 方 裕 田國良 劉定生 吉建培 張保鋼 李增元 肖雄兵
蘇山舞 遲耀斌 邵 芸 陳向東 陳榮國 周成虎 鄭立中 曹 衝
中國GEO部際協調小組支撐專家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 橋 王志剛 白鶴峯 張興贏 李增元 李德仁 楊大克 陳子丹 林明森 範一大 胡 莘
唐新明 徐 文 郭華東 郭理橋 高 平 遊松財

國家遙感中心創新平台

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衞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測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衞星移動通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8] 
小衞星遙感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航空遙感數據獲取與服務技術創新聯盟
地理信息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導航定位芯片與終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波成像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遙感信息與圖像分析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