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

鎖定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南至海南三亞,北至黑龍江克山,東至吉林省吉林市,西至新疆輪台。南北歷經寒温帶、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5個氣候帶,生態系統複雜多樣,保存和觀測的種質資源豐富,已有近30年的長期觀測實踐和經驗,形成了一個較系統的統一觀測研究網絡,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科學觀測數據。
中文名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
外文名
National Network for Field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始建於
1978年
開    展
建圃、觀測工作
性    質
網站
發展規模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始建於1978年,已有近30年的歷史。1978年以來,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和農業部的支持下,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逐步開展了建圃工作。八十年代初,農業部科技司通過世界銀行貸款建立和完善了15個果樹種質資源圃,它們是:興城梨和蘋果圃、鄭州葡萄和桃圃、重慶柑桔圃、泰安桃和板栗圃、南京桃和草莓圃、新疆名特果樹及砧木圃、雲南特有果樹及砧木圃、眉縣柿圃、太谷棗和葡萄圃、武昌砂梨圃、公主嶺寒地果樹圃、廣州荔枝和香蕉圃、福州龍眼和枇杷圃、北京桃和草莓圃、熊嶽李和杏圃。“七五”期間,通過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又新建種質圃9個,它們是:廣州野生稻圃、南寧野生稻圃、廣州甘薯圃、武漢水生蔬菜圃、武昌野生花生圃(含南寧分圃)、杭州茶樹圃(含勐海分圃)、鎮江桑樹圃、沅江苧麻圃和呼市多年生牧草圃。“八五”期間,通過國家科技攻關又興建了5個種質圃和2個試管苗庫,它們是:開遠甘蔗圃、海南野生棉圃、多年生小麥野生近緣植物圃(含新疆分圃)、左家山葡萄圃、橡膠熱作圃、徐州甘薯試管苗庫和克山馬鈴薯試管苗庫。1994年農業部正式批准瀋陽農大山楂資源圃為“國家種質圃”。至此已基本形成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