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自然科學獎

鎖定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1]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國家自然科學獎不授予組織。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科學發現,從發現程度、難易複雜程度、理論學説上的創見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創新程度、學術水平、對學科發展的促進作用、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論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況、國內外學術界的評價和主要論文發表刊物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40] 
1956年第一次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並且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可以空缺。
中文名
國家自然科學獎
設立時間
1956年
設立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主辦單位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獲獎對象
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獎項設置
一等獎(可空缺)、二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獎項歷史

1956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同年第一次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有3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就是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 [2]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標誌着中國科技獎勵體系基本完成。
1979年11月,國務院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
1982年,第二次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7年,國家決定設立三大國家級獎勵,即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兩年頒發一次。
國家自然科學獎證書 國家自然科學獎證書 [42]
1988年9月,由國家科委頒佈《國家科委關於國家自然科學獎申報、評審的若干説明》。
1993年5月,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實施細則》。
1993年6月28日,國務院修訂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
1999年5月23日,朱鎔基總理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5號令,發佈實施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改革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大獎項。
2003年12月20日,國務院令第39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令第638號《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要求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獎勵制度。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明確由科技部、原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 [46] 
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 [3] 
2020年10月7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國務院令第731號第三次修訂),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47]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46項原創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其中,一等獎繼2017年度之後再次產生“雙子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雙雙摺桂。 [45] 
2024年4月8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結束,初評通過的5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48] 

國家自然科學獎獎項設置

國家自然科學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4] 

國家自然科學獎組織流程

國家自然科學獎申報條件

  • 國家自然科學獎候選人的條件
國家自然科學獎候選人應當是推薦書附件提交的8篇代表性論文或專著的主要作者,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提出總體學術思想、研究方案;
(2)發現重要科學現象、特性和規律,並闡明科學理論和學説;
(3)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決關鍵性學術疑難問題或者實驗技術難點,以及對重要基礎數據的系統收集和綜合分析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考核

  • 重大科學發現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國家自然科學獎證書 國家自然科學獎證書 [41]
(1)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該項自然科學發現為國內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學理論在國內外首次闡明,且主要論著為國內外首次發表。
(2)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該發現在科學理論、學説上有創見,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創新;對於推動學科發展有重大意義,或者對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3)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三年以上,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尤其是重要學術刊物以及學術專著所正面引用或者應用 [4] 

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價指標

是否屬於科學發現:指該項科學發現是否為國內外首次提出,或其科學理論在國內外首次闡明。屬於首先發現或首先闡明1分,不屬於首先發現或首先闡明0分。
定量評價指標
指標含義
5-4分
3分
2-1分
0分
科學發現程度
指對自然現象和客觀規律發現、認識和闡明的程度,包括科學探索與發現的深度、廣度、系統性,和研究領域的開拓,科學理論、學説的創建或研究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有重大發現與開拓創新
有重要發現與創新
有較大發現與創新
科學研究與發現不足
主要學術思想和觀點被他人認可的情況
指他人在正式發表的科學論文、專著、教材中正面引用完成人提出的學術思想、觀點、方法,或被有關實驗、實踐所證實的情況,包括引用文章的質量、數量,引用文章發表刊物、引用內容及學術界的公開評價等。
被學術界公認和廣泛引用或驗證
被學術界承認、引用或驗證
被學術界部分引用或驗證
尚未被學術界引用或驗證
主要論文發表刊物和專業著作的影響
指刊登主要論文的公開發行學術刊物、正式出版的學術專著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和地位。
權威刊物或本學科最有影響刊物、專著
本學科重要刊物、專著
一般學術刊物、專著
未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發表
對推動科學發展或滿足國家發展需求的作用
指對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發展的影響,如解決重要基礎科學問題、形成新的分支學科、促進了相關學科的發展,或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某一領域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及其作用和影響。
有重大作用或影響
有重要作用或影響
作用或影響一般
基本沒有作用或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獎獎勵情況

2000-2005目錄
2000-2004目錄如下
2000-2004目錄
年度
獎項
項目名稱
2000
二等獎
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中若干重要問題研究
統一描述平衡與非平衡體系的格林函數理論研究
利用引力透鏡效應研究宇宙中的物質分佈
石杉鹼的化學與藥理研究
碳-碳重鍵新的合成方法學研究
原子簇的結構、化學鍵和結構規則
遼西中生代華夏鳥類羣和孔子鳥類羣及鳥類的早期演化
我國乾旱半乾旱區十五萬年來環境演變的動態過程及發展趨勢
喜馬拉雅地區深反射地震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深部結構和構造研究
小麥族種質資源研究
中國特產瀕危雉類生態生物學及馴養繁殖研究
全反式維甲酸與三氧化二砷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神經性高頻性耳聾等遺傳性疾病基因的克隆和遺傳疾病家系的收集
尿激酶原的結構和功能關係的研究
低維結構的量子特性及計算設計研究
2001
二等獎
納米非氧化物的溶劑熱合成與鑑定
三維流形拓撲性質的研究
KAM理論中若干問題的研究
ψ(2S)粒子及粲夸克偶素物理的實驗研究
重離子核反應的集體效應和奇異核產生及其性質研究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太陽風中磁流體湍流的本質
磁層能量傳輸與釋放研究
非細胞體系核樣結構重建(裝配)的系統研究
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與相關tRNA的相互作用
中國豆科植物根瘤菌資源多樣性、分類及系統發育研究
中國經濟昆蟲志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免疫抗原表位和致癌性的分子基礎的研究
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的病理生理學特徵及其生長調節
自組織生長量子點激光材料和器件研究
複合泵浦X射線激光
金剛石及其相關薄膜的場致電子發射特性和機制
納米潤滑的研究和實驗
2002
一等獎
物理有機化學前沿領域兩個重要方面-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蔣錫夔、計國楨、張勁濤、範偉強、史濟良)
二等獎
半單李羣上的非交換調和分析
隨機激勵的耗散的哈密頓系統理論
定向碳納米管的製備、結構和物性的研究
自旋輸運和巨磁電阻理論
軌道簡併強關聯繫統的SU(4)理論
通過金屬配位作用而實現的一些高選擇性合成反應
新型無機聚合物的設計合成、結構規律與性能研究
高分子穩定金屬納米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
C60的化學和物理若干基本問題研究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研究
持久性污染物的環境界面化學與控制技術原理
行星際擾動傳播研究
中國蘭科植物研究
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的分子伴侶活性以及分子伴侶幫助的蛋白質摺疊
遺傳性乳光牙本質致病基因的研究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3號染色體短臂末端)基因組測序
蛋白激酶在阿片類物質介導的信號轉導和耐受依賴中的作用
神經網絡的非線性映照理論,信號盲分離和主成份(微小成份)分析
設計嚴格安全軟件的完備演算系統
金剛石及新型碳基材料的成核與生長
硅基低維結構材料的研製、物性研究及新型器件製備
煤燃燒過程中非主量組分的變化行為和氧化亞氮生成規律的理論描述
葉輪機械氣動正、反問題的求解與設計優化的研究
2003
一等獎
澄江動物羣與寒武紀大爆發
(陳均遠、侯先光、舒德干)
二等獎
氮的間隙原子效應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
求解光學逆問題的一種新方法及其在衍射光學中的應用
伽瑪射線暴餘輝和能源機制的研究
高分子鏈在稀溶液中的摺疊和組裝
光電功能膜材料基礎研究
分子磁性的基礎研究
複雜體系成分分析及波譜結構解析的化學計量學研究
有毒化學污染物形態研究中的聯用技術、方法學及相關機理
中國西南地區高等真菌重要類羣的分類與新化學成分研究
中國主要植物染色體研究
神經肌肉突觸新信號傳遞機制的鑑定
A-1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樹突狀細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調控及其來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
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研究
納米結構氧化鋅半導體ZnO薄膜的室温紫外激光發射
有序可控硅基量子結構的構築原理與光電子特性
液態金屬深過冷與快速晶體生長研究
複雜非線性系統的某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
2004
二等獎
辛道路的指標理論與在非線性哈密頓系統中的應用
擴充未來光管猜想及相關問題的解決
張量函數表示理論與材料本構方程不變性研究
2-5GeV能區正負電子湮沒產生強子反應截面(R值)的精確測量
原子尺度的薄膜/納米結構生長動力學:理論和實驗
高温超導體磁通動力學研究
有機、聚合物體系的層狀組裝與功能
有序排列的納米多孔材料的組裝合成和功能化
光電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組裝
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探索
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
有機雜環化合物在金屬表面的化學及電化學聚合
東亞季風氣候-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數字地表模型的多維動態構模研究
礦物氧同位素分餾係數的理論計算和實驗測定
植物性細胞、受精及胚胎發生離體操作系統的創建與實驗生物學研究
中國龍膽科植物的研究
纖毛蟲原生動物的分類學、發生與系統學以及生態學研究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循環的研究
人類造血和內分泌相關細胞/組織基因表達譜和新基因識別研究
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離子通道靶點研究
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構和器件物理研究
半導體納米結構物理性質的理論研究
視覺計算理論與算法研究
高速電路系統信號完整性問題基礎研究
新型的氧化物磁製冷工質與隧道型磁電阻材料
若干低維材料的拉曼光譜學研究
傳熱與流動過程數值預測原理及高效算法的研究
  • 2005年
2005年二等獎(無一等獎)
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序號
項目編號
項 目 名 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5-2-01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礎
李家洋、錢 前、王永紅、付志明、劉新仿
中國科學院
2
Z-101-2-01
鐵電陶瓷的力電耦合失效與本構關係
楊 衞、方岱寧、方 菲、朱 廷、黃克智
教育部
3
Z-101-2-02
Atiyah-Singer指標理論的若干研究
張偉平
天津市
4
Z-101-2-03
哈密頓圈及圈覆蓋理論
範更華
福建省
5
Z-101-2-04
高維非線性守恆律方程組與激波理論
陳恕行
專家推薦
6
Z-102-2-01
電荷-宇稱對稱性破壞和夸克-輕子味物理的理論研究
吳嶽良
中國科學院
7
Z-102-2-02
微小晶體結構測定的電子晶體學研究
李方華、範海福、萬正華、胡建軍、湯 棟
中國科學院
8
Z-102-2-03
宇宙結構形成的數值模擬研究
景益鵬
上海市
9
Z-103-2-01
單分子結構與電子態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侯建國、楊金龍、王海千、王 兵、朱清時
安徽省
10
Z-103-2-02
超分子體系中的光誘導電子轉移、能量傳遞和化學轉換
佟振合、吳驪珠、張麗萍、陳 彬
中國科學院
11
Z-103-2-03
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
任詠華
香港特別行政區
12
Z-103-2-04
新型手性配體的設計、製備及其在不對稱催化反應中的應用
陳新滋、範青華、蔣耀忠、黎星術、李月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
13
Z-103-2-05
具有特殊浸潤性(超疏水/超親水)的二元協同納米界面材料的構築
江 雷、翟 錦、宋延林、李玉良、朱道本
北京市
14
Z-103-2-06
甲烷直接催化脱氫轉化為芳烴和氫新反應的研究
徐奕德、謝茂松、包信和、林勵吾、王林勝
中國科學院
15
Z-104-2-01
氣候數值模式、模擬及氣候可預報性研究
曾慶存、王會軍、林朝暉、周廣慶、俞永強
中國科學院
16
Z-104-2-02
有毒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機理的研究
趙進才、餘濟美、沈 濤、馬萬紅、陳春城
中國科學院
17
Z-104-2-03
典型化學污染物環境過程機制及生態效應
徐曉白、王連生、戴樹桂、黃玉瑤
中國科學院
18
Z-104-2-04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
龔子同、雷文進、陳志誠、高以信、曹升賡、張甘霖、肖篤寧、李述剛
中國科學院
19
Z-104-2-05
分散元素礦牀和低温礦牀成礦作用
塗光熾、高振敏、胡瑞忠、劉家軍、趙振華
貴州省
20
Z-104-2-06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
傅伯傑、劉寶元、陳利頂、劉國彬、謝昆青
中國科學院
21
Z-105-2-02
膜脂/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質在膜脂作用下結構與功能變化
隋森芳、王宏偉、武 一、馬佔芳、吉尚戎
教育部
22
Z-105-2-03
提高作物養分資源利用效率的根際調控機理研究
張福鎖、李曉林、李春儉、申建波、馮 固
北京市
23
Z-105-2-04
核糖體失活蛋白與核糖體RNA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劉望夷、張勁松、劉仁水、何文君、凌 俊
中國科學院
24
Z-105-2-05
哺乳動物有性和無性生殖的實驗胚胎學研究
陳大元、孫青原、李光鵬、李勁松、朱子玉
中國科學院
25
Z-106-2-01
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
陳義漢、徐世傑、黃 薇、楊奕清、陳 竺
教育部
26
Z-106-2-02
鼻咽癌分子遺傳學研究
曾益新、方 嬿、邵建永、馮炳健、賈衞華
廣東省
27
Z-106-2-03
母親血漿中胎兒核酸的探索與應用
盧煜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
28
Z-106-2-04
肝細胞生成素等人胎肝來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
賀福初、張成崗、李 勇、陸承榮、張令強
北京市
29
Z-106-2-05
中國不同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和中華民族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褚嘉佑、徐玖瑾、傅松濱、金 力、薛雅麗
雲南省
30
Z-107-2-01
碲鎘汞薄膜的光電躍遷及紅外焦平面材料器件研究
褚君浩、何 力、李言謹、龔海梅、黃志明
上海市
31
Z-107-2-02
光折變新效應、機理與器件的研究
許京軍、張光寅、劉思敏、張國權、孔勇發
天津市
32
Z-108-2-01
氧化物輔助合成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及應用
李述湯、張亞非、王 寧、馬多多、張瑞勤
香港特別行政區
33
Z-108-2-02
摻氮直拉硅單晶氮及相關缺陷的研究
楊德仁、馬向陽、李東昇、餘學功、李立本
浙江省
34
Z-108-2-03
非均質材料顯微結構與性能關聯:理論及實踐
南策文
北京市
35
Z-108-2-04
幾種鐵電薄膜及配套氧化物電極材料的研究
劉治國、李愛東、吳 迪、朱信華、閔乃本
教育部
36
Z-108-2-05
粒子與光電材料相互作用的應用基礎研究
王克明、王忠烈、時伯榮、盧 霏、胡 卉
山東省
37
Z-109-2-01
工程氣固兩相流動中若干關鍵基礎問題的研究
樊建人、岑可法、周 昊、倪明江、駱仲泱
浙江省
38
Z-109-2-02
離散與混合生產製造系統的優化理論與方法研究
管曉宏、陳浩勳、翟橋柱、徐寅峯、高 峯
教育部 [25] 
2006-2010目錄
  • 2006年
2006年一等獎
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8-1-01
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製備、性能和應用
閔乃本、朱永元、祝世寧、陸亞林、陸延青
教育部
2
Z-103-1-01
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
支志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
2006年二等獎
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03
Z-101-2-01
結構拓撲優化中奇異最優解的研究
程耿東、郭 旭、
顧元憲
遼寧省
04
Z-101-2-02
非線性優化的計算方法和理論
袁亞湘、戴彧虹
北京市
05
Z-102-2-01
銀河系磁場的研究
韓金林、喬國俊
北京市
06
Z-102-2-02
超強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中超熱電子的產生和傳輸
張 傑、盛政明、李玉同、 魏志義、董全力
中國科學院
07
Z-103-2-01
開放骨架磷酸鋁新結構類型的開拓
徐如人、于吉紅、陳接勝、 龐文琴、李激揚
教育部
08
Z-103-2-02
磁性金屬配合物的設計、結構與性質
高 松、嚴純華、陳志達、 王哲明、蘇 剛
教育部
09
Z-103-2-03
碳原子團簇的形成研究
鄭蘭蓀、黃榮彬、謝素原、 呂 鑫、高 飛
廈門市
10
Z-103-2-04
金屬參與的聯烯化學中的選擇性調控
麻生明、施章傑、趙士民、 俞瞻前、魏 琦
上海市
11
Z-104-2-01
岩石剩磁機理與古地磁場
朱日祥、張毅剛、潘永信、 鄧成龍
中國科學院
12
Z-104-2-02
珠江三角洲環境中毒害有機污染物研究
傅家謨、張 幹、麥碧嫺、 王新明、吳明紅
廣東省
13
Z-104-2-03
大氣污染中的瞬態物種的產生、結構和反應
王殿勳、孔繁敖、朱起鶴、 葛茂發、蘇紅梅
中國科學院
14
Z-104-2-04
湖泊沉積與區域環境變化
王蘇民、於 革、沈 吉、 吳敬祿、羊向東
中國科學院
15
Z-104-2-05
海洋初級生產力結構及微型生物生態學研究
焦念志、王 榮、楊燕輝、 張 瑤、曾永輝
教育部
16
Z-105-2-01
構建神經系統信號傳導複合體的結構基礎
張明傑
香港特別行政區
17
Z-105-2-03
蔬菜作物對非生物逆境應答的生理機制及其調控
喻景權、朱祝軍、周豔虹、 李 英
教育部
18
Z-106-2-01
線粒體基因組多樣性與東亞人羣歷史的研究
張亞平、姚永剛、孔慶鵬、 丁遠春、孫 昌
雲南省
19
Z-106-2-02
單核苷酸多態與腫瘤的研究
林東昕、譚 文、賀福初、 繆小平、孫 瞳
衞生部
20
Z-106-2-03
惡性腫瘤磷酸化調控的信號轉導研究
王紅陽、鄢和新、談冶雄、 傅驍勇、李洪海
上海市
21
Z-106-2-04
神經元N受體及其失敏態的藥理毒理和病理生理學特徵的系列研究
汪 海、吳 傑、劉傳繢、 陳汝築、崔文玉
北京市
22
Z-107-2-01
糾纏態光場及連續變量量子通信研究
謝常德、張 靖、潘 慶、 郜江瑞、彭堃墀
山西省
23
Z-107-2-02
光場時-頻域精密控制與超靈敏激光光譜研究
馬龍生、畢志毅、陳揚駸、 楊曉華
上海市
24
Z-108-2-01
一維納米線及其有序陣列的製備研究
張立德、孟國文、李廣海、 葉長輝、李 勇
安徽省
25
Z-108-2-02
先進潤滑材料製備與性能
劉維民、薛羣基、王齊華、 楊生榮、翁立軍
甘肅省
26
Z-108-2-03
單壁和雙壁碳納米管的製備和研究
成會明、李 峯、劉 暢、 叢洪濤、任文才
中國科學院
27
Z-108-2-04
碳納米管宏觀體的研究
吳德海、朱宏偉、韋進全、 曹安源、張先鋒
教育部
28
Z-109-2-01
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
胡海巖、王在華、金棟平
教育部
29
Z-109-2-02
微動摩擦學研究
周仲榮、朱旻昊、陳光雄、 劉啓躍、徐桂珍
教育部 [26] 
  • 2007年
2007年二等獎(無一等獎)
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01
Z-101-2-01
離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燒的基礎研究和數值模擬
周力行
專家推薦
02
Z-101-2-02
關於對稱與齊次空間的復幾何
莫毅明
專家推薦
03
Z-101-2-03
仿射Weyl羣的雙邊胞腔的基環和仿射Hecke代數的表示
席南華
中國科學院
04
Z-101-2-04
壓電材料的斷裂
張統一,高存法,趙明皞,董 平
香港特別行政區
05
Z-102-2-01
功能準一維半導體納米結構與物理研究
俞大鵬,馮孫齊,徐 軍,薛增泉,奚中和
教育部
06
Z-102-2-02
中重缺中子區近滴線新核素合成及核結構實驗研究
徐樹威,張玉虎,周小紅,李佔奎,謝元祥
中國科學院
07
Z-102-2-03
晶體生長機制與動力學若干問題的研究
王 牧,閔乃本
教育部
08
Z-102-2-04
納米硅-納米氧化硅體系發光及其物理機制
秦國剛,冉廣照,秦國毅,徐東昇,張伯蕊
教育部
09
Z-103-2-01
新型光電功能分子材料與相關器件
朱道本,劉雲圻,於 貴,唐本忠,白鳳蓮
中國科學院
10
Z-103-2-02
配合物控制合成與晶體工程方法基礎研究
陳小明,童明良,張傑鵬,黃曉春,張獻明
教育部
11
Z-103-2-03
功能化電極界面的研究--從化學修飾到自組裝
董紹俊
中國科學院
12
Z-103-2-04
功能界面修飾與電化學分析方法研究
陳洪淵,徐靜娟
教育部
13
Z-103-2-05
固液界面的分子組裝與調控及電化學STM研究
萬立駿,徐慶敏,潘革波,宮建茹
中國科學院
14
Z-103-2-06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應、合成及性質研究
馬大為,鄒 斌,朱 偉,俞壽雲,蔡 倩
上海市
15
Z-104-2-01
熱河脊椎動物羣的研究
周忠和,徐 星,王元青,張福成,汪筱林,胡耀明,王 原
中國科學院
16
Z-104-2-02
海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副熱帶高壓和我國氣候的影響
吳國雄,劉屹岷,李建平,宇如聰,周天軍
中國科學院
17
Z-104-2-03
中國西北季風邊緣區晚第四紀氣候與環境變化
陳發虎,李吉均,張虎才,方小敏,潘保田
教育部
18
Z-104-2-04
地球空間數據與空間分析的不確定性原理
史文中,童小華,朱長青,王新洲
中國科協
19
Z-104-2-05
華北及其鄰區大陸地殼組成與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
高 山,金振民,章軍峯,劉勇勝,張宏飛
湖北省
20
Z-105-2-01
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與其它細胞信號通路間的對話機制
裴 鋼,馬 蘭,高 華,程智潔,荊 清
上海市
21
Z-105-2-02
黏菌代表類羣系統研究
李 玉,王 琦,陳雙林,李惠中,劉淑豔
吉林省
22
Z-105-2-03
新的snoRNA結構與功能研究
屈良鵠,周 惠,陳月琴
廣東省
23
Z-105-2-04
水稻第四號染色體測序及功能分析
韓 斌,馮 旗,張玉軍,王升躍,薛勇彪
上海市
24
Z-105-2-05
顯花植物自交不親和性分子機理
薛勇彪,張燕生,賴 釗,喬 紅,周君麗
中國科學院
25
Z-105-2-06
藍藻異型胞分化及環式光合電子傳遞研究
趙進東,史運明,趙衞星,趙飲虹
教育部
26
Z-106-2-01
Y染色體多態性與東亞人羣的起源、遷徙和遺傳結構的研究
金 力,宿 兵,盧大儒,褚嘉祐,黃 薇
上海市
27
Z-106-2-02
重要藥理作用的靶標動力學行為與功能關係研究及其藥物設計
蔣華良,沈建華,沈 旭,羅小民,柳 紅
上海市
28
Z-106-2-03
惡性腫瘤細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調變機理研究
郭亞軍
專家推薦
29
Z-107-2-01
納米冷陰極及其器件研製
許寧生,陳 軍,鄧少芝,李志兵,佘峻聰
廣東省
30
Z-107-2-02
基於認知與非歐氏框架的數據建模基礎理論研究
徐宗本,梁 怡,張講社,彭濟根,馬江洪
教育部
31
Z-107-2-03
ZnO基材料生長、P型摻雜與室温電致發光研究
葉志鎮,吳惠楨,呂建國,朱麗萍,黃靖雲
浙江省
32
Z-107-2-04
智能控制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王飛躍
中國科學院
33
Z-108-2-01
Ca-P生物材料的骨誘導性及其機理研究
張興棟,袁惠品,範紅松,張 聰,屈樹新
四川省
34
Z-108-2-02
有機熒光功能材料
田 禾,王巧純,朱為宏
上海市
35
Z-109-2-01
複雜約束條件氣液兩相與多相流及傳熱研究
郭烈錦,陳學俊,趙 亮,郝小紅,何銀年
教育部
36
Z-109-2-02
破斷巖體表面形貌與力學行為研究
謝和平,周宏偉,鞠 楊,王金安,高 峯
教育部
37
Z-109-2-03
納微尺度流體流動與傳熱傳質的基礎研究
鄭 平,吳慧英
上海市
38
Z-109-2-04
複雜非線性電力系統的穩定控制與智能優化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曹一家,葉旭東,韓禎祥,甘德強,江全元
教育部
39
Z-109-2-05
不同水動力條件下污染物輸移過程及系統耦合模型研究
王 超,沈永明,李 凌,陸光華,王沛芳
教育部 [27] 
  • 2008年
2008年二等獎(無一等獎)
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1-2-01
均勻試驗設計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王元(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方開泰(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2
Z-101-2-02
人工邊界方法與偏微分方程數值解
餘德浩(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韓厚德(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
3
Z-101-2-03
電磁材料結構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行為的理論研究
鄭曉靜(蘭州大學),
周又和(蘭州大學)
教育部
4
Z-101-2-04
固體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斷裂研究
魏悦廣(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王自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陳少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5
Z-102-2-01
通過恆星丰度探索銀河系化學演化的研究
趙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陳玉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張華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施建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梁豔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
6
Z-102-2-02
量子開系統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的應用
孫昌璞(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全海濤(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7
Z-102-2-03
原子分子操縱、組裝及其特性的STM研究
高鴻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宋延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時東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龐世瑾(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1
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結構和動力學研究
楊學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戴東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秀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任澤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邱明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遼寧省、
中國科學院
9
Z-103-2-02
功能納米材料的合成、結構、性能及其應用探索研究
李亞棟(清華大學),
王訓(清華大學),
彭卿(清華大學),
孫曉明(清華大學),
李曉林(清華大學)
北京市
10
Z-103-2-03
碳硼烷及其金屬碳硼烷的合成、結構和反應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11
Z-103-2-04
新型規則納米孔材料的分子工程
裘式綸(吉林大學),
朱廣山(吉林大學),
李曉天(吉林大學),
張宗弢(吉林大學),
方千榮(吉林大學)
教育部
12
Z-104-2-01
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季風氣候的歷史與變率
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周衞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曉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衞國(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禹(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3
Z-104-2-02
寒武系和奧陶系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金釘子)及年代地層劃分
彭善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陳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戎嘉餘(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林煥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張元動(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江蘇省
14
Z-104-2-03
生命與環境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研究
殷鴻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謝樹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楊逢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童金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永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教育部
15
Z-104-2-04
中國濕地生態系統温室氣體(CH4和N2O)排放規律研究
蔡祖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邢光熹(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徐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顏曉元(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丁維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6
Z-104-2-05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
施雅風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崔之久(北京大學),
李吉均(蘭州大學),
鄭本興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周尚哲(華南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院
17
Z-105-2-01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
張永蓮(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陳小章(香港中文大學),
劉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胡遠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李鵬(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
18
Z-105-2-02
中國苔蘚植物研究
高謙(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曹同(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黎興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吳玉環(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張光初(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9
Z-105-2-03
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
鄧子新(上海交通大學),
白林泉(上海交通大學),
周秀芬(上海交通大學),
孫宇輝(上海交通大學),
陳實(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20
Z-105-2-04
血糖調節相關的調控型分泌的分子機理研究
徐濤(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平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良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吳政星(華中科技大學),
瞿安連(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
21
Z-105-2-05
華南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恢復/演替過程碳、氮、水演變機理
周國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閆俊華(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張德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莫江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唐旭利(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廣東省
22
Z-106-2-01
雌激素和三苯氧胺誘發婦科腫瘤的分子機制
尚永豐(北京大學),
張華(北京大學),
伍會健(北京大學),
尹娜(北京大學),
易霞(北京大學)
中華醫學會
23
Z-106-2-02
腫瘤細胞的泛素調節機制研究
張學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李愛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沈倍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李慧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周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總後勤部
24
Z-106-2-03
介導肝臟損傷與再生的天然免疫識別及其調控機制
田志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魏海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孫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建(山東大學),
鄭曉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25
Z-107-2-01
魯棒控制系統設計的參數化方法與應用
段廣仁(哈爾濱工業大學),
關新平(燕山大學),
劉國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張煥水(山東大學),
高會軍(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26
Z-107-2-02
國際通用Hash函數的破解
王小云(山東大學),
於紅波(清華大學)
教育部
27
Z-107-2-03
複雜非線性系統鎮定控制的理論與設計
程代展(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洪奕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席在榮(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王玉振(山東大學)
中國科學院
28
Z-107-2-04
非經典計算的形式化模型與邏輯基礎
應明生(清華大學)
教育部
29
Z-107-2-05
混沌反控制與廣義Lorenz系統族的理論及其應用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呂金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周天壽(中山大學),
陸君安(武漢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30
Z-108-2-01
非平衡晶界偏聚動力學和晶間脆性斷裂研究
徐庭棟(鋼鐵研究總院)
專家推薦
31
Z-108-2-02
用於納電子材料的碳納米管控制生長、加工組裝及器件基礎
劉忠範(北京大學),
張錦(北京大學),
朱濤(北京大學),
吳忠雲(北京大學)
教育部
32
Z-109-2-01
電力大系統非線性控制學
盧強(清華大學),
梅生偉(清華大學),
孫元章(清華大學),
劉鋒(清華大學)
教育部
33
Z-109-2-02
煤的結構特徵及其與反應性的關係和調變
謝克昌(太原理工大學),
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學),
馮傑(太原理工大學),
王寶俊(太原理工大學),
盧建軍(太原理工大學)
教育部
34
Z-109-2-03
熱噴塗塗層形成機制、結構與性能表徵的應用理論研究
李長久(西安交通大學),
王衞澤(西安交通大學),
李京龍(西安交通大學),
李文亞(西安交通大學),
王豫躍(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28] 
  • 2009年
2009年一等獎
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5-1-01
《中國植物誌》的編研
錢崇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陳煥鏞(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吳徵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王文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李錫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胡啓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陳藝林(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陳心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崔鴻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張宏達(中山大學)
中國科學院
2009年二等獎
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1-2-01
湍流熱對流的實驗研究
夏克青(香港中文大學)
專家推薦
2
Z-101-2-02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適應與多尺度計算方法
陳志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3
Z-101-2-03
堆積理論中若干問題的研究
宗傳明(北京大學)
專家推薦
4
Z-102-2-01
半導體低維結構光學與輸運特性
李樹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孫寶權(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李新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江德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夏建白(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5
Z-102-2-02
太陽磁場結構和演化研究
汪景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專家推薦
6
Z-102-2-03
非線性科學在心顫機理及系統生物學中細胞週期控制上的應用研究
歐陽頎(北京大學)
王宏利(北京大學)
周路羣(北京大學)
李方廷(北京大學)
北京市
7
Z-102-2-04
過渡族金屬氧(硫)化物的電磁行為研究
張裕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孫玉平(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楊昭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譚 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戴建明(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1
基於組合方法與組裝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劑研究
丁奎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袁 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王興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龍 江(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劉 龔(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9
Z-103-2-02
若干手性催化合成方法學及其在多肽研究中的應用
王 鋭(蘭州大學)
許兆青(蘭州大學)
楊曉武(蘭州大學)
甘肅省
10
Z-103-2-03
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備及自組裝
顏德嶽(上海交通大學)
周永豐(上海交通大學)
高 超(上海交通大學)
朱新遠(上海交通大學)
周志平(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11
Z-103-2-04
電化學發光及其毛細管電泳聯用的分析方法研究
汪爾康(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董紹俊(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徐國寶(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由天豔(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2
Z-103-2-05
多相體系的化學反應工程和反應器的基礎研究及應用
毛在砂(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陳家鏞(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楊 超(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王躍發(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專家推薦
13
Z-104-2-01
大別山-蘇魯大陸深俯衝及其對華北克拉通的影響
葉 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張宏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清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楊建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景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4
Z-104-2-02
大氣顆粒物及其前體物排放與複合污染特徵
賀克斌(清華大學)
郝吉明(清華大學)
段鳳魁(清華大學)
陳澤強(香港科技大學)
楊復沫(清華大學)
教育部
15
Z-104-2-03
土壤-植物系統典型污染物遷移轉化機制與控制原理
朱永官(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子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張淑貞(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春霞(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陳保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
16
Z-105-2-01
若干重要藥用植物的成分研究
譚仁祥(南京大學)
鄭榮梁(蘭州大學)
賈忠建(蘭州大學)
孔令東(南京大學)
鄭漢其(香港中文大學)
教育部
17
Z-106-2-01
血壓波動性和器官損傷的研究
蘇定馮(第二軍醫大學)
繆朝玉(第二軍醫大學)
沈甫明(第二軍醫大學)
謝和輝(第二軍醫大學)
劉建國(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市
18
Z-106-2-02
拓撲異構酶 II 新型抑制
劑沙爾威辛的抗腫瘤分
子機制
丁 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繆澤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蒙凌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金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卿 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上海市
19
Z-107-2-01
微器件光學及其相關現象的研究
吳 穎(華中科技大學)
楊曉雪(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20
Z-107-2-02
盲信號的分離和辨識理論及其應用
謝勝利(華南理工大學)
李遠清(華南理工大學)
譚洪舟(中山大學)
譚 營(北京大學)
何昭水(華南理工大學)
教育部
21
Z-107-2-03
離散事件動態系統的優化理論與方法
曹希仁(香港科技大學)
趙千川(清華大學)
陳 曦(清華大學)
賈慶山(清華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2
Z-107-2-04
特徵抽取理論與算法研究
楊靜宇(南京理工大學)
楊 健(南京理工大學)
金 忠(南京理工大學)
洪子泉(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省
23
Z-108-2-01
新概念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馬於光(吉林大學)
王 悦(吉林大學)
沈家驄(吉林大學)
教育部
24
Z-108-2-02
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及其在顯示器件中的應用
王利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馬東閣(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耿延候(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景遐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王佛松(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吉林省
25
Z-109-2-01
紅外熱輻射光譜特性與傳輸機理研究
談和平(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林華(哈爾濱工業大學)
夏新林(哈爾濱工業大學)
阮立明(哈爾濱工業大學)
餘其錚(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26
Z-109-2-02
能源動力系統中能的綜合梯級利用和 CO2 控制原理與方法
金紅光(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蔡睿賢(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林汝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張 娜(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高 林(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7
Z-109-2-03
複雜防洪調度系統的多目標決策及徑流預報理論
程春田(大連理工大學)
李登峯(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周國榮(香港理工大學)
遼寧省
  • 2010年
2010年二等獎
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1-2-01
基於模擬關係的計算力學辛理論體系和數值方法
鍾萬勰(大連理工大學),
張洪武(大連理工大學),
姚偉岸(大連理工大學)
教育部
2
Z-101-2-02
舒伯特簇的乘法法則
段海豹(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3
Z-101-2-03
電磁固體的變形與斷裂
方岱寧(清華大學),
劉金喜(石家莊鐵道大學),
劉 彬(清華大學),
李法新(清華大學),
黃克智(清華大學)
中國科協
4
Z-102-2-01
定量電子顯微學方法與氧化鈦納米結構研究
彭練矛(北京大學),
陳 清(北京大學),
杜高輝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
5
Z-102-2-02
原子團簇和團簇組裝的尺寸效應和奇特物性
王廣厚(南京大學),
韓 民(南京大學),
趙紀軍(南京大學),
劉峯奇(南京大學),
王保林(南京大學)
教育部
6
Z-102-2-03
非晶合金形成機理研究及新型稀土基塊體非晶合金研製
汪衞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潘明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趙德乾(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白海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7
Z-102-2-04
BES-II DD-bar閾上粒子ψ(3770)非DD-bar衰變的發現和D物理研究
榮 剛(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張達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陳江川(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馬海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2-2-05
人工結構中的波及相關奇異性質研究
劉正猷(武漢大學),
汪國平(武漢大學),
譚志傑(武漢大學),
張文炳(武漢大學),
鄒憲武(武漢大學)
教育部
9
Z-103-2-01
新型稀土雜化及納米複合光電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及應用探索
張洪傑(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武志堅(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張思遠(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蘇 鏘(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吉林省
10
Z-103-2-02
具有微、納結構特徵的聚合物複合光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構築
楊 柏(吉林大學),
張俊虎(吉林大學),
張 皓(吉林大學),
崔佔臣(吉林大學),
沈家驄(吉林大學)
教育部
11
Z-103-2-03
離子液體的構效關係及其化學工程基礎研究
張鎖江(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王鍵吉(河南師範大學),
張香平(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呂興梅(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董 坤(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2
Z-103-2-04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複雜糖綴合物的化學合成
俞 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惠永正(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王來曦(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鄧紹江(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盧壽福(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13
Z-103-2-05
複雜形態和結構的無機功能材料的構築、自組裝原理及性能研究
俞書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楊 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 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郭曉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崔先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14
Z-103-2-06
環糊精的分子識別與組裝
劉 育(南開大學),
張衡益(南開大學),
陳湧(南開大學)
天津市
15
Z-104-2-01
中國的樂平統及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研究
金玉玕(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沈樹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王向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王 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曹長羣(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江蘇省
16
Z-104-2-02
中國天然氣成因及鑑別
戴金星(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張水昌(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郝 芳(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李 劍(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朱光有(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7
Z-104-2-03
亞洲風塵起源、沉積與風化的地球化學研究及古氣候意義
陳 駿(南京大學),
鄭洪波(同濟大學),
鹿化煜(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季峻峯(南京大學),
楊傑東(南京大學)
教育部
18
Z-104-2-04
變質同位素年代學及華北與華南陸塊碰撞過程
李曙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貽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肖益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孫衞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秋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19
Z-105-2-01
膠質細胞新功能的研究
段樹民(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戈鵡平(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張景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楊雲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王慧坤(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
20
Z-105-2-02
植物鈣調素的功能及其信號轉導機理
孫大業(河北師範大學),
周人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
馬力耕(河北師範大學),
崔素娟(河北師範大學),
李 冰(河北師範大學
河北省
21
Z-105-2-03
細胞凋亡與抗病毒反應的信號轉導研究
舒紅兵(北京大學),
翟中和(北京大學),
陳丹英(北京大學),
吳 旻(北京大學),
盧智剛(北京大學)
教育部
22
Z-106-2-01
tau蛋白過度磷酸化機制及其在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元變性中的作用
王建枝(華中科技大學),
張灼華(中南大學),
王丹玲(華中科技大學),
劉世傑(華中科技大學),
李宏蓮(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
23
Z-106-2-02
肝癌轉移機理的新發現及其意義
欽倫秀(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葉青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湯釗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關新元(香港大學),
賈户亮(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教育部
24
Z-106-2-03
白血病細胞分化與凋亡的新機制
陳國強(上海交通大學),
趙 倩(上海交通大學),
趙克温(上海交通大學),
劉 瑋(上海交通大學),
黃 鶯(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25
Z-107-2-01
生物功能的飛秒激光光學成像機理研究
駱清銘(華中科技大學),
趙元弟(華中科技大學),
曾紹羣(華中科技大學),
李鵬程(華中科技大學),
張智紅(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26
Z-107-2-02
非線性輸出調節問題及內模原理
黃 捷(香港中文大學),
陳智勇(香港中文大學),
張紀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葉旭東(浙江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7
Z-108-2-01
新型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及發光器件
曹 鏞(華南理工大學),
楊 偉(華南理工大學),
彭俊彪(華南理工大學),
陳軍武(華南理工大學),
黃 飛(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
28
Z-109-2-01
納米流體能量傳遞機理研究
宣益民(南京理工大學),
李 強(南京理工大學)
教育部
29
Z-109-2-02
特大橋樑顫振和抖振精細化理論
葛耀君(同濟大學),
朱樂東(同濟大學),
項海帆(同濟大學)
上海市
30
Z-109-2-03
塑料的複合結構、注射成型過程與機械破壞行為的研究
解孝林(華中科技大學),
李德羣(華中科技大學),
周華民(華中科技大學),
周興平(華中科技大學),
李國耀(香港城市大學)
教育部 [29] 
2011-2015目錄
  • 2011年
二等獎(無一等獎)
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1-2-01
流體力學與量子力學方程組的若干研究
張 平(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江 松(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
Z-102-2-01
薄膜/納米結構的控制生長和量子操縱
賈金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旭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 曦(清華大學),
趙忠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薛其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
Z-102-2-02
輕元素新納米結構的構築、調控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王恩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白雪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於 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旭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 雙(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
4
Z-102-2-03
電荷轉移分子體系光學非線性及超快全光開關實現
龔旗煌(北京大學),
胡小永(北京大學),
王樹峯(北京大學),
楊 宏(北京大學)
中國物理學會
5
Z-102-2-04
引力體系動力學和熱力學性質及其內在聯繫的研究
蔡榮根(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王 斌(復旦大學),
張元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6
Z-103-2-01
稀土納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組裝及構效關係研究
嚴純華(北京大學),
張亞文(北京大學),
孫聆東(北京大學),
高 松(北京大學)
教育部
7
Z-103-2-02
超臨界流體、離子液體及其混合體系相行為與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
韓布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劉志敏(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張建玲(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姜 濤(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閆海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3
幾類無機材料的氫、鋰、鎂儲存與電池性能研究
陳 軍(南開大學),
李瑋瑒(南開大學),
陶佔良(南開大學),
程方益(南開大學),
馬 華(南開大學)
天津市
9
Z-103-2-04
大分子自組裝的新路線及其運用
江 明(復旦大學),
陳道勇(復旦大學),
姚 萍(復旦大學)
上海市
10
Z-103-2-05
催化材料的紫外拉曼光譜研究
李 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馮兆池(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 靜(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範峯滔(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楊啓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遼寧省
11
Z-103-2-06
納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獲取的新原理與新方法
王柯敏(湖南大學),
何曉曉(湖南大學),
羊小海(湖南大學),
楊榮華(湖南大學),
唐志文(湖南大學)
湖南省
12
Z-104-2-01
中國東部燕山期花崗岩成因與地球動力學
吳福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
李獻華(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楊進輝(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3
Z-104-2-02
華北及鄰區深部岩石圈的減薄與增生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鄭建平(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範蔚茗(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許繼峯(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郭 鋒(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廣東省
14
Z-104-2-03
青藏高原地體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機制
楊經綏(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許志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李海兵(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張建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吳才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國土資源部
15
Z-104-2-04
晚中新世以來青藏高原東北部隆升與環境變化
方小敏(蘭州大學),
李吉均(蘭州大學),
潘保田(蘭州大學),
馬玉貞(蘭州大學),
宋春暉(蘭州大學)
教育部
16
Z-104-2-05
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與生成轉化機制研究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鄭明輝(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劉景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蔡亞岐(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蔡宗葦(香港浸會大學)
中國科學院
17
Z-104-2-06
典型污染物環境化學行為、毒理效應及生態風險早期診斷方法
王曉蓉(南京大學),
陳景文(大連理工大學),
尹大強(南京大學),
郜洪文(同濟大學),
朱東強(南京大學)
教育部
18
Z-105-2-01
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信號通路在突觸發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
葉玉如(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19
Z-105-2-02
多倍體銀鯽獨特的單性和有性雙重生殖方式的遺傳基礎研究
桂建芳(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周 莉(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楊 林(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劉靜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朱華平(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0
Z-105-2-03
棉纖維細胞伸長機制研究
朱玉賢(北京大學),
秦詠梅(北京大學),
姬生健(北京大學),
施永輝(北京大學),
李鴻彬(北京大學)
中國科協
21
Z-105-2-04
植物分子系統發育與適應性進化的模式與機制研究
施蘇華(中山大學),
吳仲義(中山大學),
唐 恬(中山大學),
周仁超(中山大學),
曾 凱(中山大學)
教育部
22
Z-105-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被圖(1:100萬)》的編研及其數字化
侯學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張新時(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李 博(內蒙古大學),
孫世洲(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何妙光(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3
Z-106-2-01
新發傳染病的分子病理學和免疫學發病機制研究
顧 江(北京大學),
丁明孝(北京大學),
王月丹(北京大學),
高子芬(北京大學),
宮恩聰(北京大學)
教育部
24
Z-106-2-02
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
高天明(南方醫科大學),
張光毅(徐州醫學院),
李曉明(南方醫科大學),
裴冬生(徐州醫學院),
關秋華(徐州醫學院)
廣東省
25
Z-107-2-01
基於非測距的無線網絡定位理論與方法研究
劉雲浩(香港科技大學),
倪明選(香港科技大學),
李 默(香港科技大學),
楊 錚(香港科技大學)
教育部
26
Z-107-2-02
計算機網絡資源管理的隨機模型與性能優化
林 闖(清華大學),
李 波(香港科技大學),
任豐原(清華大學),
尹 浩(清華大學),
蔣屹新(清華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7
Z-107-2-03
極化電磁散射傳輸與空間微波遙感對地觀測信息理論
金亞秋(復旦大學),
徐 豐(復旦大學),
法文哲(復旦大學)
教育部
28
Z-107-2-04
近紅外光激發下高階多光子上轉換過程及其強紫外上轉換光發射的研究
秦偉平(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
宋宏偉(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
秦冠仕(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
趙 丹(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
呂少哲(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吉林省
29
Z-108-2-01
介孔基複合材料設計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與應用探索
施劍林(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陳航榕(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高秋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張文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嚴東生(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中國科協
30
Z-108-2-02
硬度的微觀理論及新型亞穩相設計
田永君(燕山大學),
王慧田(南京大學),
高發明(燕山大學),
何巨龍(燕山大學),
孫 建(南京大學)
教育部
31
Z-108-2-03
生物礦化纖維的分級組裝機理研究
崔福齋(清華大學),
王秀梅(清華大學),
李恆德(清華大學),
蔡 強(清華大學),
孔祥東(清華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32
Z-108-2-04
亞穩納米材料生長的基礎研究
楊國偉(中山大學),
王成新(中山大學),
歐陽鋼(中山大學),
楊玉華(中山大學),
王 冰(中山大學)
廣東省
33
Z-109-2-01
雙剪統一強度理論及其應用
俞茂宏(西安交通大學),
李躍明(西安交通大學),
馬國偉(西安交通大學),
張永強(西安交通大學),
範 文(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34
Z-109-2-02
微納尺度傳熱的尺度效應及其物理機制
過增元(清華大學),
李志信(清華大學),
梁新剛(清華大學),
張 興(清華大學)
教育部
35
Z-109-2-03
基於行為的城市交通流時空分佈規律與數值計算
高自友(北京交通大學),
黃海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楊 海(香港科技大學),
林興強(香港理工大學),
毛保華(北京交通大學)
教育部
36
Z-109-2-04
提高光催化環境污染控制過程能量效率的方法及應用基礎研究
全 燮(大連理工大學),
朱永法(清華大學),
李新勇(大連理工大學),
姚文清(清華大學),
於洪濤(大連理工大學)
教育部 [30] 
  • 2012年
2012年二等獎(無一等獎)
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目錄二等獎(無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推薦專家
1
Z-101-2-01
模空間退化和向量叢的穩定性
孫笑濤(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2
Z-101-2-02
大維隨機矩陣理論及其應用
白志東(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省
3
Z-101-2-03
守恆律組和玻爾茲曼方程的一些數學理論
楊 彤(香港城市大學)
周毓麟,李大潛,石鍾慈
4
Z-102-2-01
低維強關聯電子系統中的奇異自旋性質理論研究
王玉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曹俊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張 平(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陳 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戴建輝(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院
5
Z-102-2-02
金籠子與外場下納米結構轉變的研究
龔新高(復旦大學),
孫得彥(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劉志鋒(香港中文大學),
顧 曉(復旦大學),
季 敏(復旦大學)
教育部
6
Z-102-2-03
基於核自旋的量子計算研究
杜江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教育部
7
Z-102-2-04
“高能電子宇宙射線能譜超出”的發現
常 進(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1
基於邊臂策略的立體化學控制與催化反應研究
唐 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孫秀麗(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葉 松(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周 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康彥彪(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9
Z-103-2-02
特定結構無機多孔晶體的設計與合成
于吉紅(吉林大學),
龐文琴(吉林大學),
李激揚(吉林大學),
李 乙(吉林大學),
徐如人(吉林大學)
教育部
10
Z-103-2-03
含氮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不對稱催化有機反應研究
馮小明(四川大學),
劉小華(四川大學),
林麗麗(四川大學)
教育部
11
Z-103-2-04
納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
趙宇亮(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陳春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王海芳(北京大學),
豐偉悦(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柴之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2
Z-103-2-05
基於天然高分子的環境友好功能材料構建及其構效關係
張俐娜(武漢大學),
杜予民(武漢大學),
蔡 傑(武漢大學),
陳凌雲(武漢大學),
周金平(武漢大學)
湖北省
13
Z-103-2-06
複雜生物樣品的高效分離與表徵
鄒漢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麗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葉明亮(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吳仁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遼寧省
14
Z-103-2-07
金屬酶的化學模擬及其構效關係研究
毛宗萬(中山大學),
計亮年(中山大學),
巢 暉(中山大學),
劉建忠(中山大學),
魯統部(中山大學)
廣東省
15
Z-104-2-01
黃土和粉塵等氣溶膠的理化特徵、形成過程與氣候環境變化
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張小曳(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曹軍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李順誠(香港理工大學),
劉曉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6
Z-104-2-02
中亞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肖文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孫繼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高 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7
Z-104-2-03
中國大氣污染物氣溶膠的形成機制及其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
莊國順(復旦大學),
郭志剛(復旦大學),
黃 侃(復旦大學),
孫業樂(復旦大學),
王 瑛(復旦大學)
上海市
18
Z-104-2-04
過去2000年中國氣候變化研究
葛全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王紹武(北京大學),
邵雪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鄭景雲(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楊 保(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9
Z-105-2-01
水稻複雜數量性狀的分子遺傳調控機理
林鴻宣(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高繼平(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任仲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宋獻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金 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
20
Z-105-2-02
年輕新基因起源和遺傳進化的機制研究
王 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楊 爽(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周 琦(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蔡 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李 昕(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雲南省
21
Z-105-2-03
脊椎動物免疫的起源與演化研究
徐安龍(中山大學),
黃盛豐(中山大學),
元少春(中山大學),
陳尚武(中山大學),
禹豔紅(中山大學)
教育部
22
Z-105-2-04
植物應答乾旱脅迫的氣孔調節機制
宋純鵬(河南大學),
張 驍(河南大學),
苗雨晨(河南大學),
江 靜(河南大學),
安國勇(河南大學)
河南省
23
Z-105-2-05
納米材料若干新功能的發現及應用
閻錫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梁 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汪爾康(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顧 寧(東南大學),
楊東玲(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
24
Z-105-2-06
凹耳蛙聲通訊行為與聽覺基礎研究
沈鈞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智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餘祖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5
Z-106-2-01
中藥複雜體系活性成分系統分析方法及其在質量標準中的應用研究
果德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葉 敏(北京大學),
吳婉瑩(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關樹宏(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劉 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6
Z-106-2-02
TGF-β/Smad信號通路維持組織穩態的生理功能和機制
楊 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滕 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王 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蘭 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孫 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市
27
Z-106-2-03
小檗鹼糾正高血脂的分子機理,化學基礎及臨牀特點
蔣建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宋丹青(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魏 敬(南京醫科大學南京第一醫院),
孔維佳(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潘淮寧(南京醫科大學南京第一醫院)
衞生部
28
Z-107-2-01
無線多媒體協同通信模型及性能優化
陸建華(清華大學),
朱文武(微軟亞洲研究院),
張 黔(微軟亞洲研究院),
殷柳國(清華大學),
陶曉明(清華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9
Z-107-2-02
控制系統實時故障檢測、分離與估計理論和方法
周東華(清華大學),
葉 昊(清華大學),
鍾麥英(清華大學),
方崇智(清華大學),
王桂增(清華大學)
中國科協
30
Z-107-2-03
全生命週期軟件體系結構建模理論與方法
梅 宏(北京大學),
黃 罡(北京大學),
張 路(北京大學),
張 偉(北京大學)
教育部
31
Z-107-2-04
若干新型非線性電路與系統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
呂金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科學院
32
Z-107-2-05
神經生物信息模式識別與時空分析
胡德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王正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周宗潭(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徐 昕(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劉亞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總裝備部
33
Z-108-2-01
氧化鋅薄膜微結構與性能調控中的若干基礎問題
潘 峯(清華大學),
曾 飛(清華大學),
宋 成(清華大學),
楊玉超(清華大學),
劉雪敬(清華大學)
教育部
34
Z-108-2-02
特徵結構導向構築無機納米功能材料
謝 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吳長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熊宇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
35
Z-108-2-03
新型磁熱效應材料的發現和相關科學問題研究
沈保根(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胡鳳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孫繼榮(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張西祥(香港科技大學),
吳光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6
Z-109-2-01
複雜構件不均勻變形機理與精確塑性成形規律
楊 合(西北工業大學),
詹 梅(西北工業大學),
郭良剛(西北工業大學),
李宏偉(西北工業大學),
孫志超(西北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37
Z-109-2-02
複雜曲面數字化製造的幾何推理理論和方法
丁 漢(華中科技大學),
朱向陽(上海交通大學),
尹周平(華中科技大學),
朱利民(上海交通大學),
王 煜(香港中文大學)
教育部
38
Z-109-2-03
多尺度多物理場耦合的複雜系統中流動與傳熱傳質機理研究
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學),
唐桂華(西安交通大學),
趙天壽(香港科技大學),
閔春華(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39
Z-110-2-01
低維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學研究
郭萬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胡海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田忠(上海大學),
郭宇鋒(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王立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育部
40
Z-110-2-02
壓電和電磁機敏材料及結構力學行為的基礎研究
沈亞鵬(西安交通大學),
陳常青(西安交通大學),
田曉耕(西安交通大學),
王子昆(西安交通大學),
王 旭(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41
Z-110-2-03
非線性應力波傳播理論進展及應用
王禮立(寧波大學),
任輝啓(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
虞吉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周風華(寧波大學),
吳祥雲(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
寧波市 [31] 
  • 2013年
2013年一等獎
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
40K以上鐵基高温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
趙忠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仙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楠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聞海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方忠(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2] 
二等獎
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53
/
若干重要的可壓縮歐拉方程整體解研究
凱勒幾何中的典則度量和裏奇流
迴歸中的模型檢驗和降維
無限維控制系統的結構理論
大樣本恆星演化與特殊恆星的形成
北京譜儀II實驗發現新粒子
量子通信與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礎研究
量子幾何相位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熒光染料識別與響應調控的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
有機小分子和金屬不對稱催化體系及其協同效應研究
電催化劑的表面結構效應、設計合成和反應機理研究
納微配位空間的金屬-有機超分子組裝行為及構效關係
高分子複合材料微加工製備及其物理與化學問題
基於碳氫鍵活化的氧化偶聯
基於手性膦氮配體的不對稱催化
硬骨魚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
典型有機污染物多介質界面行為與調控原理
華北克拉通早期陸殼形成與演化
沙塵對我國西北乾旱氣候影響機理的研究
黃土區土壤-植物系統水動力學與調控機制
水稻質量抗性和數量抗性的基因基礎與調控機理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機理研究
TNF誘導的細胞壞死分子機制的研究
禽流感病毒進化、跨種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機制研究
幹細胞多能性與重編程機理研究
DC細胞活化調控與Th細胞分化機制在免疫相關疾病中的研究
日本血吸蟲寄生和致病分子基礎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若干重要中草藥的化學與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於糖類的藥物發現
熱休克蛋白和DNA損傷修復基因在環境應激和疾病中的作用
有機半導體的設計原理、高效製備與光電器件
時滯系統魯棒控制的自由權矩陣方法
生物計算中數據編碼與模型構建理論方法研究
基於不充分信息的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研究
多源干擾系統的建模、分析與控制理論研究
複雜對象的幾何表示和計算理論與方法
基於自然智能的學習與優化基礎理論研究
高效光/電轉換的新型有機光功能材料
熱電材料的多尺度微觀結構調控與性能優化
多功能金屬有機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在新興領域的應用研究
納米電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製備和協同效應機理研究
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結構及相關特性
一維納米半導體材料的可控生長及其機理
燃料設計理論及其控制內燃機燃燒與排放的基礎研究
機械早期故障瞬態信息的小波熵檢測與自適應提取理論
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結構的力學性能及設計理論
並聯機器人機構拓撲與尺度設計理論
面向再製造的表面工程技術基礎
燃料電池中多相能質傳遞與反應動力學的相互作用機理
廣義協調與新型自然座標法主導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結構分析系列研究
納米結構金屬力學行為尺度效應的微觀機理研究
功能材料與結構的多場效應與破壞理論
昆蟲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力學
/
/
  • 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701-1-01
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
張堯學(清華大學)
周悦芝(清華大學)
林 闖(清華大學)
任豐原(清華大學)
王國軍(中南大學)
教育部
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推薦專家
1
Z-101-2-01
微分流形的幾何拓撲
方復全(首都師範大學)
姜伯駒,劉應明,李邦河
2
Z-101-2-02
自守形式與素數分佈的研究
劉建亞(山東大學),
展 濤(山東大學),
呂廣世(山東大學)
山東省
3
Z-101-2-03
複雜流體的數學理論和計算方法
張平文(北京大學)
石鍾慈,林 羣,鄂維南
4
Z-102-2-01
巨電流變液結構和物理性質的研究
温維佳(香港科技大學),
沈 平(香港科技大學),
譚永炎(香港科技大學),
楊世和(香港科技大學),
馬紅孺(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5
Z-102-2-02
超高壓下簡單分子凝聚體系的新奇結構相變和壓力效應
鄒廣田(吉林大學),
崔 田(吉林大學),
劉冰冰(吉林大學),
馬琰銘(吉林大學),
高春曉(吉林大學)
吉林省
6
Z-102-2-03
低維材料中新奇量子現象及其調控的機理研究
段文暉(清華大學),
顧秉林(清華大學),
吳 健(清華大學),
周 剛(清華大學)
中國物理學會
7
Z-103-2-01
態-態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
張東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楊學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戴東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肖春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孫志剛(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2
低維光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與物化性能
姚建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趙永生(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付紅兵(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馬 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翟天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9
Z-103-2-03
配位聚合物構築與結構性能調控
卜顯和(南開大學),
李建榮(南開大學),
杜 淼(南開大學),
衚衕亮(南開大學),
曾永飛(南開大學)
天津市
10
Z-103-2-04
功能核酸分子識別及生物傳感方法學研究
譚蔚泓(湖南大學),
楊榮華(北京大學),
蔣健暉(湖南大學),
王柯敏(湖南大學),
俞汝勤(湖南大學)
教育部
11
Z-103-2-05
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組裝、聚集態結構和性能
李玉良(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劉輝彪(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李勇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張德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朱道本(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2
Z-103-2-06
功能導向的多酸設計與合成
王恩波(東北師範大學),
蘇忠民(東北師範大學),
王新龍(東北師範大學),
李陽光(東北師範大學),
許 林(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省
13
Z-104-2-01
晚新生代風化成壤作用與東亞環境變化
郭正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郝青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吳海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4
Z-104-2-02
廢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聚集體的形成過程、作用機制及調控原理
俞漢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曉巖(香港大學),
盛國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教育部
15
Z-104-2-03
二十萬年來軌道至年際尺度東亞季風氣候變率與驅動機制
汪永進(南京師範大學),
張平中(蘭州大學),
譚 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劉殿兵(南京師範大學),
吳江瀅(南京師範大學)
江蘇省
16
Z-104-2-04
南海與鄰近熱帶區域的海洋聯繫及動力機制
王東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方國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甘劍平(香港科技大學),
劉欽燕(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莊 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廣東省
17
Z-104-2-05
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氣候環境記錄研究
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秦大河(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田立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王寧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康世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8
Z-104-2-06
華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與Columbia超大陸形成
趙國春(香港大學),
孫 敏(香港大學),
李三忠(中國海洋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19
Z-104-2-07
氣候預測的若干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
王會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範 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孫建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姜大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高學傑(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科學院
20
Z-105-2-01
哺乳動物多能性幹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
周 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王秀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曾凡一(上海交通大學),
高紹榮(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趙小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1
Z-105-2-02
高等植物主要捕光復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常文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柳振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匡廷雲(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嚴漢池(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可玢(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2
Z-105-2-03
雙生病毒種類鑑定、分子變異及致病機理研究
周雪平(浙江大學),
謝 旗(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陶小榮(浙江大學),
崔曉峯(浙江大學),
張鍾徽(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教育部
23
Z-105-2-04
基因組多樣性與亞洲人羣的演化
張亞平(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孔慶鵬(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吳東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彭旻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孫 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雲南省
24
Z-105-2-05
中國兩棲動物系統學研究
費 梁(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葉昌媛(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江建平(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謝 鋒(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5
Z-105-2-06
水稻重要生理性狀的調控機理與分子育種應用基礎
何祖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王二濤(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王建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張迎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鄧一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26
Z-105-2-07
TRPC通道促進神經突觸形成機制的研究
王以政(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袁小兵(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賈怡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周 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
27
Z-106-2-01
遺傳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組重排的新發現
張 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王寶璽(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何春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沈 巖(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孫 淼(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教育部
28
Z-106-2-02
組織免疫微環境促進人肝癌進展的新機制
鄭利民(中山大學),
莊詩美(中山大學),
鄺棟明(中山大學),
吳 豔(中山大學),
方堅鴻(中山大學)
廣東省
29
Z-106-2-03
瞬時受體電位通道在代謝性血管病中的作用與機制
祝之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劉道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黃 聿(香港中文大學),
閆振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重慶市
30
Z-10701-2-01
分佈式協同控制的混合智能優化與穩定性
陳 傑(北京理工大學),
王 凌(清華大學),
方 浩(北京理工大學),
孫 健(北京理工大學),
肖 峯(北京理工大學)
教育部
31
Z-10701-2-02
具有網絡通訊約束的動態系統控制理論與方法
高會軍(哈爾濱工業大學),
吳立剛(哈爾濱工業大學),
張立憲(哈爾濱工業大學)
柴天佑,王子才,黃文虎
32
Z-10701-2-03
邏輯動態系統控制的代數狀態空間方法
程代展(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齊洪勝(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33
Z-10701-2-04
基於環境約束和多空間分析的機器人操作理論研究
喬 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王子棟(東華大學),
劉智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沈 波(東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
34
Z-10702-2-01
新型人工電磁媒質對電磁波的調控研究
崔鐵軍(東南大學),
馬慧鋒(東南大學),
蔣衞祥(東南大學),
程 強(東南大學)
江蘇省
35
Z-10702-2-02
局域態操控的紅外探測機理
陸 衞(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陳效雙(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李志鋒(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王少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沈學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36
Z-108-2-01
鈣磷基生物材料的轉化機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
劉昌勝(華東理工大學),
袁 媛(華東理工大學),
陳芳萍(華東理工大學),
王 靖(華東理工大學),
魏 傑(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37
Z-108-2-02
導電聚合物微納米結構及其多功能化
萬梅香(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魏志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朱 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江 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市
38
Z-108-2-03
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環境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鄒志剛(南京大學),
李朝升(南京大學),
於 濤(南京大學),
周 勇(南京大學),
閆世成(南京大學)
江蘇省
39
Z-108-2-04
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電催化劑材料應用基礎研究
孫公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辛 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姜魯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素力(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李煥巧(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40
Z-108-2-05
高性能半導體光催化材料製備與微結構調控
餘家國(武漢理工大學),
餘火根(武漢理工大學),
程 蓓(武漢理工大學),
劉升衞(武漢理工大學),
趙修建(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
41
Z-109-2-01
吸附式製冷的吸附機理、循環構建及熱設計理論
王如竹(上海交通大學),
王麗偉(上海交通大學),
吳靜怡(上海交通大學),
代彥軍(上海交通大學),
夏再忠(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42
Z-109-2-02
多孔介質與微/納結構中熱傳遞機理研究
姜培學(清華大學),
王補宣(清華大學),
胥蕊娜(清華大學),
周樂平(清華大學),
任澤霈(清華大學)
教育部
43
Z-109-2-03
基於離散體系的跨尺度多相反應流的介觀理論和方法
鄭楚光(華中科技大學),
郭照立(華中科技大學),
柳朝暉(華中科技大學),
施保昌(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44
Z-110-2-01
超高温條件下複合材料的熱致損傷機理和失效行為
韓傑才(哈爾濱工業大學),
杜善義(哈爾濱工業大學),
張幸紅(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保林(哈爾濱工業大學),
孟松鶴(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育部
45
Z-110-2-02
納微系統中表面效應的物理力學研究
趙亞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袁泉子(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林文惠(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張 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郭建剛(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鄭哲敏 [33] 
  • 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2-1-01
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
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彭承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陳宇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陸朝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陳增兵(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院
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推薦專家
1
Z-101-2-01
資產定價理論中的非線性期望方法
陳增敬(山東大學)
郭柏靈,陳木法,
彭實戈
2
Z-101-2-02
自正則化極限理論和斯坦因方法
邵啓滿(香港科技大學),
荊炳義(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3
Z-102-2-01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對高温超導機理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
周興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國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趙 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創天(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許祖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4
Z-102-2-02
高壓下鈉和鋰單質及二元化合物的結構與物性
馬琰銘(吉林大學),
王 暉(吉林大學),
王彥超(吉林大學),
李 全(吉林大學),
崔 田(吉林大學)
教育部
5
Z-102-2-03
鐵基超導體電子結構的光電子能譜研究
封東來(復旦大學),
張 焱(復旦大學),
謝斌平(復旦大學),
陳 飛(復旦大學),
楊樂仙(復旦大學)
上海市
6
Z-103-2-01
活體層次定量獲取化學信號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
毛蘭羣(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於 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張美寧(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嚴乙銘(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林雨青(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市
7
Z-103-2-02
分子尺度分離無機膜材料設計合成及其分離與催化性能研究
楊維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李硯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海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熊國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林勵吾(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遼寧省
8
Z-103-2-03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
謝素原(廈門大學),
譚元植(廈門大學),
鄭蘭蓀(廈門大學),
呂 鑫(廈門大學),
黃榮彬(廈門大學)
教育部
9
Z-103-2-04
石墨烯的電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研究
李景虹(清華大學),
王 穎(清華大學),
劉 洋(清華大學),
陳 達(清華大學),
唐龍華(清華大學)
教育部
10
Z-103-2-05
生物分子識別的分析化學基礎研究
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逯樂慧(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徐國寶(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汪爾康(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王振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1
Z-104-2-01
大陸碰撞成礦理論的創建及應用
陳衍景(北京大學)
翟裕生,孫樞,
翟明國
12
Z-104-2-02
青藏高原生長的深部過程、岩石圈結構與地表隆升
王成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魏文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朱弟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莫宣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金 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國土資源部
13
Z-104-2-03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儲庫及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焦念志(廈門大學),
張 瑤(廈門大學),
駱庭偉(廈門大學),
張 鋭(廈門大學),
鄭 強(廈門大學)
廈門市
14
Z-104-2-04
典型內分泌干擾物質的環境行為與生態毒理效應
胡建英(北京大學),
萬 禕(北京大學),
張照斌(北京大學),
常 紅(北京大學)
教育部
15
Z-104-2-05
電離層變化性的驅動過程
萬衞星(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劉立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寧百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趙必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丁 鋒(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6
Z-105-2-01
東亞人羣和混合人羣基因組的連鎖不平衡研究
金 力(復旦大學),
徐書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黃 薇(上海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
何雲剛(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市
17
Z-105-2-02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機制
舒紅兵(武漢大學),
鍾 波(武漢大學),
王延軼(武漢大學),
李 穎(武漢大學),
雷曹琦(武漢大學)
教育部
18
Z-105-2-03
家蠶基因組的功能研究
夏慶友(西南大學),
周澤揚(西南大學),
魯 成(西南大學),
王 俊(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
向仲懷(西南大學)
教育部
19
Z-106-2-01
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
陳賽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陳 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王月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胡 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沈 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市
20
Z-106-2-02
乳腺癌轉移的調控機制及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
宋爾衞(中山大學),
王 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姚和瑞(中山大學),
姚雪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蘇逢錫(中山大學)
教育部
21
Z-106-2-03
磁共振影像學分析及其對重大精神疾病機制的研究
龔啓勇(四川大學),
賀 永(北京師範大學),
孫學禮(四川大學),
呂 粟(四川大學),
黃曉琦(四川大學)
四川省
22
Z-107-2-01
圖像非均勻計算理論與方法
吳 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厚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汪 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 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洪日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
23
Z-107-2-02
複雜耦合動態系統控制與應用
段志生(北京大學),
黃 琳(北京大學),
李忠奎(北京大學),
王金枝(北京大學),
楊 瑩(北京大學)
中國科協
24
Z-107-2-03
用於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礎研究
李寶軍(中山大學),
邢曉波(中山大學),
張 垚(中山大學),
趙新宏(中山大學),
餘華清(中山大學)
廣東省
25
Z-107-2-04
不確定性系統的辨識與控制
張紀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劉允剛(山東大學),
趙延龍(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劉淑君(東南大學),
中國科學院
26
Z-107-2-05
可視媒體幾何計算的理論與方法
胡事民(清華大學),
黃繼武(中山大學),
艾海舟(清華大學),
徐 昆(清華大學),
陳 韜(清華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7
Z-107-2-06
視覺模式的局部建模及非線性特徵獲取理論與方法研究
陳熙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山世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高 文(北京大學),
王瑞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柴秀娟(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院
28
Z-107-2-07
受限控制系統的參數化設計理論與應用
段廣仁(哈爾濱工業大學),
林 參(香港大學),
劉國平(哈爾濱工業大學),
周 彬(哈爾濱工業大學),
吳愛國(哈爾濱工業大學)
孫家棟
29
Z-107-2-08
複雜網絡演化動力學分析與控制
汪小帆(上海交通大學),
李 翔(復旦大學),
蘇厚勝(華中科技大學),
榮智海(上海交通大學),
盧文聯(復旦大學)
上海市
30
Z-108-2-01
聲子晶體等人工帶隙材料的設計、製備和若干新效應的研究
陳延峯(南京大學),
盧明輝(南京大學),
張善濤(南京大學),
馮 亮(南京大學),
閔乃本(南京大學)
江蘇省
31
Z-108-2-02
弛豫鐵電體的微疇-宏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材料的高性能化
姚 熹(西安交通大學),
徐 卓(西安交通大學),
魏曉勇(西安交通大學),
李振榮(西安交通大學),
李 飛(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32
Z-108-2-03
航天用非連續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製備科學基礎研究
張 荻(上海交通大學),
範同祥(上海交通大學),
呂維潔(上海交通大學),
張小農(上海交通大學),
張國定(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33
Z-108-2-04
低維氧化鋅材料的載流子調控與功能化研究
劉益春(東北師範大學),
申德振(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徐海陽(東北師範大學),
邵長路(東北師範大學),
陳世建(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省
34
Z-108-2-05
工程材料表面的潤濕及其調控
周 峯(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郭志光(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道愛(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招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劉維民(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甘肅省
35
Z-108-2-06
實現高效率有機太陽電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結構
曹 鏞(華南理工大學),
吳宏濱(華南理工大學),
黃 飛(華南理工大學),
陳軍武(華南理工大學),
何志才(華南理工大學)
教育部
36
Z-109-2-01
內燃機低碳燃料的互補燃燒調控理論及方法
黃佐華(西安交通大學),
王金華(西安交通大學),
胡二江(西安交通大學),
湯成龍(西安交通大學),
張英佳(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37
Z-109-2-02
機械結構系統的整體式構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張衞紅(西北工業大學),
朱繼宏(西北工業大學),
高 彤(西北工業大學),
王 棟(西北工業大學),
許英傑(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省
38
Z-109-2-03
混凝土結構裂縫擴展過程雙K斷裂理論及控裂性能提升基礎研究
徐世烺(浙江大學),
梁堅凝(香港科技大學),
李慶華(大連理工大學),
呂朝鋒(浙江大學),
李庚英(汕頭大學)
浙江省
39
Z-109-2-04
流域水沙條件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
夏星輝(北京師範大學),
楊志峯(北京師範大學),
沈珍瑤(北京師範大學),
郭學軍(北京師範大學),
陳靜生(北京大學)
北京市
40
Z-110-2-01
形狀記憶和電致活性聚合物複合材料的主動變形機理與力學行為
冷勁松(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彥菊(哈爾濱工業大學),
呂海寶(哈爾濱工業大學),
杜善義(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立武(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41
Z-110-2-02
皮膚與牙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
盧天健(西安交通大學),
徐 峯(西安交通大學),
胡更開(北京理工大學),
林 敏(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34] 
2016-2019目錄
  • 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1
Z-102-1-01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
王貽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曹 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楊長根(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衡月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小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二等獎4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推薦專家
1
Z-101-2-01
自適應與高度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
湯 濤(香港浸會大學) [43] 
林羣
2
Z-101-2-02
共振情形哈密頓系統的穩定性
李 勇(吉林大學)
李大潛
3
Z-101-2-03
奇點量子化理論研究
範輝軍(北京大學)
張恭慶,龍以明,李安民
4
Z-101-2-04
Ricci流理論及其幾何應用
朱熹平(中山大學),
陳兵龍(中山大學),
鄧少雄(中山大學),
顧會玲(中山大學)
教育部
5
Z-102-2-01
重離子碰撞中的反物質探測與夸克物質的強子譜學與集體性質研究
馬餘剛(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陳宏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陳建平(清華大學),
陳金輝(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劉 峯(華中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院
6
Z-102-2-02
磁電演生新材料及高壓調控的量子序
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望賢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清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鄧 正(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禹日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7
Z-103-2-01
生物分子界面作用過程的機制、調控及生物分析應用研究
樊春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李根喜(南京大學),
宋世平(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王麗華(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李 迪(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3-2-02
碳碳鍵重組構建新方法與天然產物合成
塗永強(蘭州大學),
樊春安(蘭州大學),
張輔民(蘭州大學),
王少華(蘭州大學),
張書宇(蘭州大學)
教育部
9
Z-103-2-03
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基本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
胡文平(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劉芸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李洪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湯慶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董煥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0
Z-103-2-04
高效不對稱碳-碳鍵構築若干新方法的研究
林國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徐明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鍾羽武(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馮陳國(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孫興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11
Z-103-2-05
氧基簇合物的設計合成與組裝策略
楊國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鄭壽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孫燕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張漫波(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程建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于吉紅,卜顯和,蘇成勇
12
Z-103-2-06
化學修飾石墨烯可控組裝與複合的基礎研究
石高全(清華大學),
徐宇曦(清華大學),
李 春(清華大學),
白 華(清華大學),
吳 穹(清華大學)
教育部
13
Z-103-2-07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楊 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陳家華(北京大學),
唐葉鋒(北京大學),
龔建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14
Z-104-2-01
亞洲季風變遷與全球氣候的聯繫
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孫有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蔡演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周衞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沈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5
Z-104-2-02
顯生宙最大生物滅絕及其後生物復甦的過程與環境致因
謝樹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宋海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孫亞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羅根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省
16
Z-104-2-03
變化環境下生物膜對海洋底棲生態系統的影響
錢培元(香港科技大學),
徐 穎(香港科技大學),
王 勇(香港科技大學),
賀麗生(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17
Z-104-2-04
中國東部板內燕山期大規模成礦動力學模型
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陳 斌(北京大學),
謝桂青(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國土資源部
18
Z-104-2-05
地球動物樹成型
張興亮(西北大學),
舒德干(西北大學),
劉建妮(西北大學),
張志飛(西北大學),
韓 健(西北大學)
陝西省
19
Z-104-2-06
高風險污染物環境健康危害的組學識別及防控應用基礎研究
張徐祥(南京大學),
張 彤(香港大學),
任洪強(南京大學),
程樹培(南京大學),
吳 兵(南京大學)
蔡道基
20
Z-105-2-01
植物小RNA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戚益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巴釗慶(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葉瑞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王秀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武 亮(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武維華,陳潤生,朱玉賢
21
Z-105-2-02
水稻產量性狀的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基礎
張啓發(華中農業大學),
邢永忠(華中農業大學),
何予卿(華中農業大學),
餘四斌(華中農業大學),
範楚川(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科協
22
Z-105-2-03
豬日糧功能性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研究
印遇龍(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譚碧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吳 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孔祥峯(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姚 康(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湖南省
23
Z-106-2-01
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
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
於 君(香港中文大學),
胡嘉麒(香港中文大學),
吳兆文(香港中文大學),
陳家亮(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4
Z-106-2-02
乳腺癌發生發展的表觀遺傳機制
尚永豐(北京大學),
王 豔(北京大學),
石 磊(北京大學),
孫露洋(北京大學),
楊笑菡(北京大學)
裴鋼,郝捷,孟安明
25
Z-107-2-01
圖像結構建模與視覺表觀重構理論方法研究
高新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李學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鄧 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袁 媛(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陶大程(香港理工大學)
陝西省
26
Z-107-2-02
視覺場景理解的模式表徵與計算理論及方法
鄭南寧(西安交通大學),
薛建儒(西安交通大學),
孫 劍(西安交通大學),
劉 鐵(西安交通大學),
杜少毅(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27
Z-107-2-03
複雜動態網絡的同步、控制與識別理論與方法
呂金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虞文武(東南大學),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陸君安(武漢大學),
周 進(武漢大學)
中國科學院
28
Z-107-2-04
氧化物阻變存儲器機理與性能調控
劉 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劉 琦(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管偉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龍世兵(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王 豔(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9
Z-107-2-05
碳基納米電子器件及集成
彭練矛(北京大學),
張志勇(北京大學),
丁 力(北京大學),
王 勝(北京大學) ,
梁學磊(北京大學)
教育部
30
Z-107-2-06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類導波結構及器件
洪 偉(東南大學),
郝張成(東南大學),
許 鋒(南京郵電大學),
羅國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陳繼新(東南大學)
吳培亨,賁德,
段寶巖
31
Z-108-2-01
非金屬基超常電磁介質的原理與構築
周 濟(清華大學),
趙 乾(清華大學),
李 勃(清華大學),
孫競博(清華大學),
宗瑞隆(清華大學)
李龍土,徐敍瑢,雷清泉
32
Z-108-2-02
長壽命耐高温氧化/燒蝕塗層防護機理與應用基礎
李賀軍(西北工業大學),
付前剛(西北工業大學),
李克智(西北工業大學),
黃劍鋒(西北工業大學),
張雨雷(西北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33
Z-108-2-03
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
任曉兵(西安交通大學),
張立學(西安交通大學),
丁向東(西安交通大學),
楊 森(西安交通大學),
劉文鳳(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34
Z-108-2-04
納米結構單元的宏量製備與宏觀尺度組裝體的功能化研究
俞書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梁海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從懷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姚宏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35
Z-108-2-05
熒光傳感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結構設計及功能構築
錢國棟(浙江大學),
崔元靖(浙江大學),
楊 雨(浙江大學),
徐 繪(浙江大學),
王智宇(浙江大學)
浙江省
36
Z-108-2-06
儲能用高性能複合電極材料的構築及協同機理
黃雲輝(華中科技大學),
周 軍(華中科技大學),
胡先羅(華中科技大學),
袁利霞(華中科技大學),
沈 越(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
37
Z-109-2-01
新型核能系統的中子輸運理論與高效利用方法
吳宜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邱勵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黃羣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蔣潔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王明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38
Z-109-2-02
工程結構抗災可靠性設計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論
李 傑(同濟大學),
陳建兵(同濟大學),
陳 雋(同濟大學),
吳建營(華南理工大學)
上海市
39
Z-109-2-03
高增益電力變換調控機理與拓撲構造理論
何湘寧(浙江大學),
李武華(浙江大學),
楊 波(浙江大學),
張軍明(浙江大學) ,
錢照明(浙江大學)
浙江省
40
Z-109-2-04
超快激光微納製造機理、方法及新材料製備的基礎研究
姜 瀾(北京理工大學),
曲良體(北京理工大學),
李 欣(北京理工大學),
王素梅(北京理工大學),
李曉煒(清華大學)
教育部
41
Z-110-2-01
求解力學中強非線性問題的同倫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廖世俊(上海交通大學)
鄭曉靜 [38] 
  • 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專家
1
Z-105-1-01
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
李家洋(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韓 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錢 前(中國水稻研究所),
王永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黃學輝(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李振聲
2
Z-103-1-01
聚集誘導發光
唐本忠(香港科技大學),
秦安軍(浙江大學),
董宇平(北京理工大學),
李 振(香港科技大學),
孫景志(浙江大學)
譚蔚泓,張 希,曹 鏞
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推薦單位
(專家)
1
Z-101-2-01
微分幾何中的幾個分析問題研究
李嘉禹(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張偉平
2
Z-102-2-01
新型半導體深能級摻雜機制研究
李京波(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蓋豔琴(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康 俊(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李樹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夏建白(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
Z-103-2-01
低維碳材料的拉曼光譜學研究
張 錦(北京大學),
劉忠範(北京大學),
童廉明(北京大學),
彭海琳(北京大學)
田中羣,包信和,解思深
4
Z-103-2-02
若干有機化合物結構性質關係及反應規律性
劉 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傅 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郭慶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津培
5
Z-103-2-03
新型分子基鐵電體的基礎研究
熊仁根(東南大學),
葉 瓊(南京大學),
付大偉(東南大學),
張 聞(東南大學)
教育部
6
Z-103-2-04
芳香化合物立體及對映選擇性直接轉化新策略
遊書力(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顧 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鄭 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康 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卓春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7
Z-104-2-01
華北克拉通破壞
朱日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陳 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張宏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湯豔傑(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英基豐(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
Z-104-2-02
青藏高原及東北緣晚新生代構造變形與形成過程
張培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鄭德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鄭文俊(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張會平(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王偉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陳曉非,馬 瑾,郭正堂
9
Z-104-2-03
華夏地塊中生代花崗岩成因與地殼演化研究
周新民(南京大學),
徐夕生(南京大學),
王汝成(南京大學),
舒良樹(南京大學),
於津海(南京大學)
陳 駿,吳福元,徐義剛
10
Z-104-2-04
滷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污染特徵與物化控制原理
餘 剛(清華大學),
黃 俊(清華大學),
鄧述波(清華大學),
王 斌(清華大學),
楊 波(清華大學)
賀克斌,魏復盛,蔡道基
11
Z-104-2-05
流域徑流形成與轉化的非線性機理
夏 軍(武漢大學),
劉昌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莫興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王綱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佔車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崔 鵬,林學鈺,汪集暘
12
Z-104-2-06
飲用水中天然源風險物質的識別、轉化與調控機制
楊 敏(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張 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王東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張海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巫曉琴(北京大學)
趙進才,彭永臻,倪晉仁
13
Z-105-2-01
飛蝗兩型轉變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
康 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王憲輝(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馬宗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郭 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王雲丹(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4
Z-105-2-02
植物油菜素內酯等受體激酶的結構及功能研究
柴繼傑(清華大學),
常俊標(鄭州大學),
韓志富(清華大學),
李 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宋傳君(鄭州大學)
河南省
15
Z-105-2-03
促進稻麥同化物向籽粒轉運和籽粒灌漿的調控途徑與生理機制
楊建昌(揚州大學),
張建華(香港浸會大學),
劉立軍(揚州大學),
王志琴(揚州大學),
朱慶森(揚州大學
張洪程,匡廷雲,林鴻宣
16
Z-106-2-01
細胞鈣信號及分子調控
王世強(北京大學),
程和平(北京大學),
徐 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魏朝亮(北京大學),
張幼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劉德培,李 蓬,隋森芳
17
Z-106-2-02
膠質細胞-神經元功能耦合與缺血腦保護
王 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段樹民(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韓 靜(陝西師範大學),
謝敏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張 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顧曉松,陳孝平,鄔堂春
18
Z-106-2-03
艾滋病病毒與宿主天然防禦因子相互作用新機制的研究
於曉方(吉林大學),
張文豔(吉林大學),
杜 娟(吉林大學),
於湘暉(吉林大學),
趙 可(吉林大學)
吉林省
19
Z-107-2-01
仿生機器魚高效與高機動控制的理論與方法
譚 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侯增廣(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喻俊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程 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王 碩(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0
Z-107-2-02
編碼混疊成像與計算重建理論方法研究
石光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董偉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吳金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李 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林 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焦李成,陳熙霖,胡事民
21
Z-107-2-03
網絡化動態系統的分析與控制
王 龍(北京大學),
謝廣明(北京大學),
肖 峯(北京大學),
孫元功(北京大學),
鄭元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程代展,李伯虎,桂衞華
22
Z-107-2-04
若干低維半導體表界面調控及器件基礎研究
施 毅(南京大學),
潘力佳(南京大學),
王欣然(南京大學),
胡 徵(南京大學),
濮 林(南京大學)
江蘇省
23
Z-107-2-05
預測控制的原理研究與系統設計
席裕庚(上海交通大學),
李少遠(上海交通大學),
丁寶蒼(西安交通大學),
李德偉(上海交通大學),
鄭 毅(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自動化學會
24
Z-108-2-01
高質量石墨烯材料的製備與應用基礎研究
任文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成會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陳宗平(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吳忠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高力波(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5
Z-108-2-02
面向太陽能利用的高性能光電材料和器件的結構設計與性能調控
黃富強(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王耀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林天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畢 輝(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陳立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6
Z-108-2-03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孫 軍(西安交通大學),
劉 剛(西安交通大學),
張金鈺(西安交通大學),
餘 倩(西安交通大學),
單智偉(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27
Z-108-2-04
新型磁彈性材料的功能調控、晶體生長和大磁致應變特性研究
蔣成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王文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王敬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恩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吳光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徐惠彬,都有為,李 衞
28
Z-109-2-01
太陽能光催化制氫的多相流能質傳輸集儲與轉化理論及方法
郭烈錦(西安交通大學),
敬登偉(西安交通大學),
沈少華(西安交通大學),
蘇進展(西安交通大學),
劉茂昌(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29
Z-109-2-02
聚合物/層狀無機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火災安全設計與阻燃機理
胡 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桂 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 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宋 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瞿保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
30
Z-109-2-03
高速運動剛柔相互作用系統非線性建模與振動分析
楊紹普(石家莊鐵道大學),
陳立羣(上海大學),
李韶華(石家莊鐵道大學),
申永軍(石家莊鐵道大學),
丁 虎(上海大學)
方岱寧,於起峯,陳予恕
31
Z-109-2-04
功能納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復難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污染濕地新方法
曾光明(湖南大學),
龔繼來(湖南大學),
黃丹蓮(湖南大學),
湯 琳(湖南大學),
劉雲國(湖南大學)
教育部
32
Z-110-2-01
先進梯度功能材料的斷裂力學研究
吳林志(哈爾濱工業大學),
周振功(哈爾濱工業大學),
果立成(哈爾濱工業大學),
馬 力(哈爾濱工業大學)
杜善義,鄭曉靜,劉人懷
33
Z-110-2-02
範德華層狀介質的滑移行為和力學模型
鄭泉水(清華大學),
劉 哲(清華大學),
徐志平(清華大學),
劉 澤(清華大學),
劉益倫(清華大學)
謝和平,黃克智,趙亞溥 [35] 
  • 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單位
1
Z-102-1-01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薛其坤(清華大學),
王亞愚(清華大學),
何 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旭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呂 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教育部
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單位(專家)
1
Z-101-2-01
動力系統的結構及其複雜性研究
葉向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黃 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邵 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詩宬,方復全,王小云
2
Z-101-2-02
典型羣表示論
孫斌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席南華
3
Z-101-2-03
向量最優化問題的理論研究
楊新民(重慶師範大學),
陳光亞(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袁亞湘,張平文,湯濤
4
Z-102-2-01
固體材料中貝里相位效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姚裕貴(北京理工大學),
劉鋮鋮(北京理工大學),
馮萬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謝心澄,向濤,馬琰銘
5
Z-103-2-01
金屬納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學
鄭南峯(廈門大學),
黃小青(廈門大學),
傅 鋼(廈門大學),
陳光需(廈門大學),
楊華豔(廈門大學)
鄭蘭蓀,李玉良,趙東元
6
Z-103-2-02
納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學生物學特性及其機制
陳春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劉 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谷戰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吳曉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趙宇亮(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譚蔚泓,李景虹,樊春海
7
Z-103-2-03
細胞穩態調控活性分子的熒光成像研究
唐 波(山東師範大學),
董育斌(山東師範大學),
李 平(山東師範大學),
王 鵬(山東師範大學),
李 娜(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省
8
Z-103-2-04
自組裝納米結構的構建及功能化
唐智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劉紹琴(哈爾濱工業大學),
宋 鋭(中國科學院大學),
夏雲生(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
9
Z-103-2-05
面向能源轉化與存儲的有機和碳納米材料研究
陳永勝(南開大學),
萬相見(南開大學),
黃 毅(南開大學),
田建國(南開大學) [42] 
王成揚(天津大學)
天津市
10
Z-103-2-06
瞬態新奇分子的光譜、成鍵和反應研究
周鳴飛(復旦大學),
李 雋(清華大學),
王冠軍(復旦大學),
陳末華(復旦大學),
龔 昱(復旦大學)
上海市
11
Z-104-2-01
中國最古老大陸的時代和演化
萬渝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劉敦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宋 彪(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伍家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沈其韓(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國土資源部
12
Z-104-2-02
納米材料的選擇性吸附環境污染物機理及水相分離功能調控
劉景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蔡亞岐(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劉 倩(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趙宗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
13
Z-104-2-03
大洋能量傳遞過程、機制及其氣候效應
吳立新(中國海洋大學),
林霄沛(中國海洋大學),
陳朝暉(中國海洋大學),
陳顯堯(中國海洋大學),
王 偉(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市
14
Z-104-2-04
亞洲中部乾旱區多尺度氣候環境變化的特徵與機理
陳發虎(蘭州大學),
陳建徽(蘭州大學),
李金豹(香港大學),
黃 偉(蘭州大學),
靳立亞(蘭州大學)
姚檀棟,程國棟,傅伯傑
15
Z-105-2-01
黃瓜基因組和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
黃三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張忠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尚 軼(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金危危(中國農業大學),
陳惠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新品種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農業部
16
Z-105-2-02
EMT-MET的細胞命運調控
裴端卿(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潘光錦(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陳捷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鄭 輝(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王 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17
Z-105-2-03
中國蝙蝠攜帶重要病毒研究
石正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葛行義(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張樹義(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李 豔(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楊興婁(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8
Z-105-2-04
雜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遺傳基礎
劉耀光(華南農業大學),
羅蕩平(華南農業大學),
王中華(華南農業大學),
龍雲銘(華南農業大學),
唐輝武(華南農業大學)
李家洋,張啓發,韓斌
19
Z-106-2-01
基於藥效團模型的原創小分子靶向藥物發現
楊勝勇(四川大學),
陳應春(四川大學),
魏於全(四川大學)
教育部
20
Z-106-2-02
中國人羣肺癌遺傳易感新機制
沈洪兵(南京醫科大學),
吳 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胡志斌(南京醫科大學),
靳光付(南京醫科大學),
許 林(南京醫科大學)
詹啓敏,徐建國,鄔堂春
21
Z-106-2-03
心血管重構分子機制、檢測技術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
張 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張 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張銘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張 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苗俊英(山東大學)
葛均波,韓雅玲,寧光
22
Z-107-2-01
網絡系統的分佈式感知與協同控制基礎理論與方法
關新平(上海交通大學),
華長春(燕山大學),
陳彩蓮(上海交通大學),
朱善迎(上海交通大學),
龍承念(燕山大學)
教育部
23
Z-107-2-02
動態系統故障診斷與可靠容錯控制
姜 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陳 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楊 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冒澤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 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育部
24
Z-107-2-03
大規模多媒體的資源跨域協同計算理論方法
朱文武(清華大學),
崔 鵬(清華大學),
陳志波(清華大學),
王 飛(清華大學),
王 智(清華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5
Z-107-2-04
功能成像腦連接機理研究
胡德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姚樹橋(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沈 輝(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曾令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朱雪玲(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省
26
Z-107-2-05
新型微波超材料對空間波和表面等離激元波的自由調控或實時調控
崔鐵軍(東南大學),
沈曉鵬(東南大學),
蔣衞祥(東南大學),
程 強(東南大學),
馬慧鋒(東南大學)
洪偉,黃民強,劉永堅
27
Z-107-2-06
金屬有機半導體的結構設計、性能調控與光電應用
黃 維(南京郵電大學),
趙 強(南京郵電大學),
劉淑娟(南京郵電大學),
陳潤鋒(南京郵電大學),
孫會彬(南京工業大學)
教育部
28
Z-107-2-07
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理論與方法及在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應用
管曉宏(西安交通大學),
趙千川(清華大學),
翟橋柱(西安交通大學),
賈慶山(清華大學),
徐寅峯(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省
29
Z-108-2-01
塊體非晶合金的結構與強韌化研究
呂昭平(北京科技大學),
吳 淵(北京科技大學),
惠希東(北京科技大學),
劉雄軍(北京科技大學),
張 勇(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30
Z-108-2-02
帶共軛側鏈的聚合物給體和茚雙加成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
李永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侯劍輝(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何有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霍利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趙光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1
Z-108-2-03
一維氧化鋅的界面調控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張 躍(北京科技大學),
廖慶亮(北京科技大學),
戴 英(北京科技大學),
楊 亞(北京科技大學),
張 錚(北京科技大學)
教育部
32
Z-108-2-04
石墨烯微結構調控及其表界面效應研究
吳明紅(上海大學),
潘登餘(上海大學),
曹傲能(上海大學),
塗育松(上海大學),
王海芳(上海大學)
上海市
33
Z-109-2-01
發動機燃燒反應網絡調控理論及方法
齊 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玉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楊 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李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甘曉華,黃震,黃佐華
34
Z-109-2-02
摩擦界面的聲子傳遞理論與能量耗散模型
陳雲飛(東南大學),
楊決寬(東南大學),
倪中華(東南大學),
畢可東(東南大學),
魏志勇(東南大學)
教育部
35
Z-109-2-03
摩擦過程的微粒行為和作用機制
雒建斌(清華大學),
張晨輝(清華大學),
路新春(清華大學),
徐學鋒(清華大學) [41] 
郭 丹(清華大學)
周仲榮,任露泉,丁漢
36
Z-110-2-01
風沙運動的多場耦合特性及規律的力學研究
周又和(蘭州大學),
鄭曉靜(蘭州大學),
黃 寧(蘭州大學)
教育部
37
Z-110-2-02
超長壽命疲勞裂紋萌生機理與壽命預測
王清遠(四川大學),
楊振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楊 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張繼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謝和平,於起峯,李華軍 [36] 
  • 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專家
1
Z-103-1-01
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
周其林(南開大學)
謝建華(南開大學)
朱守非(南開大學)
王立新(南開大學)
丁奎嶺
馮小明
陳 軍
二等獎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單位(專家)
1
Z-101-2-01
隨機控制與非線性濾波的數學理論
湯善健(復旦大學)
彭實戈
2
Z-101-2-02
幾類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
黃雲清(湘潭大學
江 松
3
Z-101-2-03
Pinkall-Sterling猜想和超曲面幾何的研究
李海中(清華大學)
教育部
4
Z-102-2-01
拓撲量子材料製備與量子特性的實驗研究
賈金鋒(上海交通大學)
錢 冬(上海交通大學)
劉燦華(上海交通大學)
高春雷(上海交通大學)
管丹丹(上海交通大學)
教育部
5
Z-102-2-02
超構表面對電磁波的調控
周 磊(復旦大學)
孫樹林(復旦大學)
何 瓊(復旦大學)
郝加明(復旦大學)
肖詩逸(復旦大學)
上海市
6
Z-102-2-03
鐵基超導電子結構與磁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
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
向 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鋒傑(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閆循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高 淼(中國人民大學)
謝心澄
孫昌璞
陳仙輝
7
Z-102-2-04
CALYPSO晶體結構預測方法與應用
馬琰銘(吉林大學)
王彥超(吉林大學)
呂 健(吉林大學)
劉寒雨(吉林大學)
王 暉(吉林大學)
教育部
8
Z-103-2-01
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學研究
田中羣(廈門大學)
任 斌(廈門大學)
李劍鋒(廈門大學)
吳德印(廈門大學)
劉國坤(廈門大學)
萬立駿
姚建年
徐紅星
9
Z-103-2-02
石墨烯的可控生長及其性能調控
劉雲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於 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武 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魏大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陳建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市
10
Z-103-2-03
氧化氟烷基化反應
卿鳳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儲玲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陳 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蔣信義(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吳欣悦(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11
Z-103-2-04
功能染料穩定性強化原理與應用基礎研究
朱為宏(華東理工大學)
郭志前(華東理工大學)
吳永真(華東理工大學)
解永樹(華東理工大學)
趙春常(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12
Z-103-2-05
固體催化劑結構缺陷調控方法和機理研究
鞏金龍(天津大學)
馬新賓(天津大學)
鄒吉軍(天津大學)
李蘭冬(南開大學)
王 拓(天津大學)
謝在庫
13
Z-104-2-01
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
侯增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楊志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高永豐(河北地質大學
鄭遠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張洪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毛景文
徐義剛
張宏福
14
Z-104-2-02
燃燒廢氣中氮氧化物催化淨化基礎研究
賀 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餘運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單文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劉福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徐文青(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曲久輝
陶 澍
朱利中
15
Z-104-2-03
地表水熱關鍵參數熱紅外遙感反演理論與方法
李召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唐伯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唐榮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周成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吳 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
16
Z-104-2-04
大氣複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與二次氣溶膠增長機制
胡 敏(北京大學)
吳志軍(北京大學)
何凌燕(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郭 松(北京大學)
黃曉鋒(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教育部
17
Z-104-2-05
複雜地質過程的激光微區同位素研究
楊進輝(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楊嶽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謝烈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吳福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8
Z-105-2-01
大熊貓適應性演化與瀕危機制研究
魏輔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聶永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胡義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吳 琦(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詹祥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周 琪
桂建芳
陳曄光
19
Z-105-2-02
組蛋白甲基化和小RNA調控植物生長髮育和轉座子活性的機制研究
曹曉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劉春豔(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宋顯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陸發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劉 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李家洋
韓 斌
林鴻宣
20
Z-105-2-03
多細胞生物細胞自噬分子機制及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係
張 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趙 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田 燁(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趙紅玉(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李思慧(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1
Z-105-2-04
動物流感病毒跨種感染人及傳播能力研究
陳化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施建忠(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鄧國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楊煥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李雁冰(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黑龍江省
22
Z-105-2-05
基於連鎖不平衡及長單倍型分析的精神疾病關鍵基因精細定位研究
師詠勇(上海交通大學)
賀 林(上海交通大學)
李志強(上海交通大學)
賀 光(上海交通大學)
趙欣之(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23
Z-106-2-01
數種新發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現與溯源研究
曹務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江佳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賈 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方立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黎 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鄔堂春
李 松
汪 海
24
Z-106-2-02
抑鬱症發病新機理及抗抑鬱新靶點的研究
高天明(南方醫科大學
朱東亞(南京醫科大學
曹 鵬(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朱心紅(南方醫科大學
曹 雄(南方醫科大學
張 旭
葉玉如
陸 林
25
Z-106-2-03
炎症巨噬細胞的活化、調控及效應機制
周榮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江 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彭 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夏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田志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學敏
26
Z-106-2-04
乙肝病毒變異和免疫遺傳在肝細胞癌發生發展中的新機制
曹廣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殷建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蔣德科(復旦大學)
屠 紅(上海市腫瘤研究所)
餘 龍(復旦大學)
欽倫秀
楊 曉
王隴德
27
Z-107-2-01
互聯網視頻流的高通量計算理論與方法
張勇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顏成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謝洪濤(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唐金輝(南京理工大學)
唐 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學會
28
Z-107-2-02
高功率微波擊穿機理及抑制方法
常 超(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陳昌華(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陳懷璧(清華大學)
唐傳祥(清華大學)
劉國治(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
29
Z-107-2-03
時延系統的魯棒控制理論與方法
徐勝元(南京理工大學)
張保勇(南京理工大學)
馬 倩(南京理工大學)
林 參(香港大學)
張正強(曲阜師範大學
教育部
30
Z-107-2-04
多模圖像結構化稀疏表示與融合理論方法研究
李樹濤(湖南大學)
方樂緣(湖南大學)
康旭東(湖南大學)
楊 斌(湖南大學)
湖南省
31
Z-107-2-05
動態系統運行安全性評估理論與方法
周東華(清華大學)
胡昌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司小勝(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徐正國(清華大學)
李 鋼(清華大學)
教育部
32
Z-107-2-06
神經網絡的若干關鍵基礎理論研究
章 毅(四川大學)
周激流(四川大學)
呂建成(電子科技大學)
張 蕾(電子科技大學)
彭德中(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省
33
Z-107-2-07
生產全流程多目標動態優化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理論及應用
柴天佑(東北大學)
唐立新(東北大學)
劉騰飛(東北大學)
楊光紅(東北大學)
王良勇(東北大學)
教育部
34
Z-108-2-01
磁性納米材料構築與多功能調控
侯仰龍(北京大學)
高 松(北京大學)
餘 靚(北京大學)
馬 丁(北京大學)
楊 策(北京大學)
教育部
35
Z-108-2-02
高性能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製備科學和輸運調控機制
麥立強(武漢理工大學)
徐 林(武漢理工大學)
趙雲龍(武漢理工大學)
何 亮(武漢理工大學)
牛朝江(武漢理工大學)
張清傑
趙進才
黃雲輝
36
Z-108-2-03
低維半導體材料的能帶結構與光子特性調控
潘安練(湖南大學)
鄒炳鎖(湖南大學)
段曦東(湖南大學)
李洪來(湖南大學)
莊秀娟(湖南大學)
湖南省
37
Z-108-2-04
動力學新模式的發現及在塑性非晶合金材料研發中的應用
白海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聞 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孫保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柳延輝(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汪衞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8
Z-108-2-05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體系構建及其作用機制
王玉忠(四川大學)
趙海波(四川大學)
鄧 聰(四川大學)
胡小平(四川大學)
邵珠寶(四川大學)
教育部
39
Z-108-2-06
低維氧化物半導體同質/異質界面構建與應用基礎研究
劉益春(東北師範大學)
徐海陽(東北師範大學)
張昕彤(東北師範大學)
邵長路(東北師範大學)
王中強(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省
40
Z-108-2-07
碳納米管複合纖維鋰離子電池
彭慧勝(復旦大學)
王永剛(復旦大學)
任 婧(復旦大學)
孫雪梅(復旦大學)
陳培寧(復旦大學)
楊玉良
楊 柏
樊春海
41
Z-109-2-01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論與調控方法
宋永臣(大連理工大學)
樊栓獅(華南理工大學)
趙佳飛(大連理工大學)
楊明軍(大連理工大學)
孔憲京(大連理工大學)
談和平
郭烈錦
樊建人
42
Z-109-2-02
特種焊接冶金機理與組織性能調控
馮吉才(哈爾濱工業大學)
曹 健(哈爾濱工業大學)
何 鵬(哈爾濱工業大學)
張洪濤(哈爾濱工業大學)
林鐵松(哈爾濱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43
Z-109-2-03
基於全壽命週期的鋼管混凝土結構損傷機理與分析理論
韓林海(清華大學)
楊有福(福州大學)
楊 華(哈爾濱工業大學)
李 威(清華大學)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44
Z-110-2-01
複雜約束下結構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郭 旭(大連理工大學)
程耿東(大連理工大學)
閻 軍(大連理工大學)
張維聲(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力學學會
45
Z-110-2-02
軟材料與生物軟組織的表面失穩力學研究
馮西橋(清華大學)
曹豔平(清華大學)
李 博(清華大學)
王建山(清華大學)
黃世清(清華大學)
教育部 [37]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專家
1
Z-103-1-01
納米限域催化
包信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潘秀蓮(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傅 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鄧德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
Z-103-1-02
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和應用
趙東元(復旦大學)
李 偉(復旦大學)
鄧勇輝(復旦大學)
張 凡(復旦大學)
上海市
二等獎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提名單位(專家)
1
Z-101-2-01
p進霍奇理論及其應用
劉若川(北京大學)
張繼平
2
Z-101-2-02
不可壓流體方程組的非線性內藴結構
雷 震(復旦大學)
周 憶(復旦大學)
張平文
張 平
黃飛敏
3
Z-101-2-03
同餘數問題與L-函數的算術
田 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席南華
4
Z-101-2-04
波動方程反問題的數學理論與計算方法
包 剛(浙江大學)
江 松
5
Z-102-2-01
基於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
張 靖(山西大學)
王鵬軍(山西大學)
黃良輝(山西大學)
孟增明(山西大學)
山西省
6
Z-102-2-02
基於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
李傳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許金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黃運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柳必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郭光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
7
Z-102-2-03
基於高精度脈澤天體測量的銀河系旋臂結構研究
徐 燁(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
鄭興武(南京大學)
張 波(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李晶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
吳元偉(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
青海省
8
Z-103-2-01
活細胞化學反應工具的開發與應用
陳 鵬(北京大學)
趙 勁(南京大學)
昌增益(北京大學)
李 劼(北京大學)
林世賢(北京大學)
教育部
9
Z-103-2-02
碳鏈與金屬的螯合化學
夏海平(廈門大學)
張 弘(廈門大學)
朱 軍(廈門大學)
朱從青(廈門大學)
王銅道(廈門大學)
福建省
10
Z-103-2-03
熒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
張曉兵(湖南大學)
譚蔚泓(湖南大學)
趙子龍(湖南大學)
陳 卓(湖南大學)
湖南省
11
Z-103-2-04
手性金屬-有機多孔固體的設計構築及性能研究
崔 勇(上海交通大學)
劉 燕(上海交通大學)
袁國贊(上海交通大學)
宣為民(上海交通大學)
劉泰峯(上海交通大學)
教育部
12
Z-103-2-05
單壁碳納米管的可控催化合成
李 彥(北京大學)
楊 烽(北京大學)
楊 娟(北京大學)
褚海斌(北京大學)
金 鍾(北京大學)
高 松
任詠華
卜顯和
13
Z-104-2-01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與地幔柱研究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何 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王 焰(香港大學)
肖 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鍾玉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廣東省
14
Z-104-2-02
黃土高原生態系統過程與服務
傅伯傑(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陳利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呂一河(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馮曉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王 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陳發虎
崔 鵬
於貴瑞
15
Z-104-2-03
華南陸塊中生代陸內成礦作用
胡瑞忠(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蘇文超(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王嶽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袁順達(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侯增謙
楊春和
周忠和
16
Z-104-2-04
二萬年以來東亞古氣候變化與農耕文化發展
呂厚遠(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肖舉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楊曉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張健平(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吳乃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7
Z-104-2-05
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
張喜光(雲南大學)
侯先光(雲南大學)
馬曉婭(雲南大學)
叢培允(雲南大學)
劉 煜(雲南大學)
雲南省
18
Z-105-2-01
水稻高產與氮肥高效利用協同調控的分子基礎
傅向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黃先忠(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王少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劉 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李振聲
19
Z-105-2-02
早期胚胎髮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制研究
高紹榮(同濟大學)
高亞威(同濟大學)
張 勇(同濟大學)
陳嘉瑜(同濟大學)
鞠振宇(杭州師範大學)
季維智
裴 鋼
魏輔文
20
Z-105-2-03
水稻馴化的分子機理研究
孫傳清(中國農業大學)
譚祿賓(中國農業大學)
朱作峯(中國農業大學)
謝道昕(清華大學)
付永彩(中國農業大學)
劉耀光
武維華
陳温福
21
Z-105-2-04
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幹細胞的發現及其發育調控機制
吳 際(上海交通大學)
鄒 康(上海交通大學)
孫 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趙小東(上海交通大學)
劉以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上海市
22
Z-106-2-01
造血幹細胞調控機制與再生策略
程 濤(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劉 兵(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王前飛(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竺曉凡(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程 輝(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周 琪
陳賽娟
裴端卿
23
Z-106-2-02
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
張福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張學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劉 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王真真(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孫勇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沈 巖
張 學
沈洪兵
24
Z-106-2-0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
於 君(香港中文大學)
黃煒燊(香港中文大學)
陳力元(香港中文大學)
張 翔(香港中文大學)
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5
Z-106-2-04
新型納米載藥系統克服腫瘤化療耐藥的應用基礎研究
李亞平(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於海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尹 琦(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張志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張鵬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6
Z-107-2-01
面向多義性對象的新型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
周志華(南京大學)
耿 新(東南大學)
高 尉(南京大學)
張道強(南京大學)
王 魏(南京大學)
教育部
27
Z-107-2-02
真實感圖形的實時計算理論與方法
周 昆(浙江大學)
邵天甲(清華大學)
潘志庚(杭州師範大學)
彭羣生(浙江大學)
石教英(浙江大學)
浙江省
28
Z-107-2-03
面向多租户資源競爭的雲計算基礎理論與核心方法
金 海(華中科技大學)
吳 松(華中科技大學)
劉海坤(華中科技大學)
劉方明(華中科技大學)
廖小飛(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
29
Z-107-2-04
非線性切換系統的分析與控制
孫希明(大連理工大學)
趙 軍(東北大學)
王 偉(大連理工大學)
馬瑞誠(東北大學)
黃 捷
柴天佑
何 友
30
Z-107-2-05
特種光電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納製備基礎研究
孫洪波(吉林大學)
陳岐岱(吉林大學)
張永來(吉林大學)
王海宇(吉林大學)
夏 虹(吉林大學)
教育部
31
Z-107-2-06
深度學習處理器體系結構新範式
陳雲霽(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陳天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杜子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孫凝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郭 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2
Z-107-2-07
視覺運動模式學習與理解的理論與方法
胡衞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劉成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李 兵(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張笑欽(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王 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陳熙霖
鄧中翰
高新波
33
Z-107-2-08
分佈式動態系統的自學習優化協同控制理論與方法
張化光(東北大學)
羅豔紅(東北大學)
孫秋野(東北大學)
劉振偉(東北大學)
王佔山(東北大學)
教育部
34
Z-108-2-01
面心立方材料彈塑性力學行為及原子層次機理研究
韓曉東(北京工業大學)
張 澤(浙江大學)
王立華(北京工業大學)
張躍飛(北京工業大學)
鄭 坤(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市
35
Z-108-2-02
光催化材料的能帶與微觀結構調控
劉 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成會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楊勇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牛 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康宇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36
Z-108-2-03
限域反應構建晶態能量轉換材料及調控機制
李春忠(華東理工大學)
江 浩(華東理工大學)
楊化桂(華東理工大學)
朱以華(華東理工大學)
沈建華(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37
Z-108-2-04
基於結構基元的新電磁材料和新效應的發現
陳小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郭建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王 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錢 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金士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吳以成
陳仙輝
陳延峯
38
Z-108-2-05
秉承自然生物精細構型的遺態材料
張 荻(上海交通大學)
範同祥(上海交通大學)
顧佳俊(上海交通大學)
周 涵(上海交通大學)
張 旺(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39
Z-109-2-01
河流動力學及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制
方紅衞(清華大學)
何國建(清華大學)
王光謙(清華大學)
吳保生(清華大學)
黃 磊(清華大學)
教育部
40
Z-109-2-02
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
吳宏偉(香港科技大學)
李焯芬(香港大學)
戴福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趙仲輝(香港科技大學)
周 超(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41
Z-109-2-03
內燃機複合循環理論與方法
舒歌羣(天津大學)
田 華(天津大學)
衞海橋(天津大學)
梁興雨(天津大學)
金東寒
樊建人
齊 飛
42
Z-109-2-04
耗散最小化多場協同對流傳熱強化理論和方法
劉 偉(華中科技大學)
劉志春(華中科技大學)
明廷臻(華中科技大學)
張曉嶼(華中科技大學)
郭 劍(華中科技大學)
姜培學
陳學東
王如竹
43
Z-110-2-01
考慮非均勻結構效應的金屬材料剪切帶
戴蘭宏(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白以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蔣敏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劉龍飛(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陳 豔(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張統一
汪衞華
趙亞溥
44
Z-110-2-02
具有界面效應的複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
段慧玲(北京大學)
王建祥(北京大學)
黃築平(北京大學)
教育部 [44] 
非“雙一流”高校獲獎情況
非“雙一流”高校獲獎情況如下:
非“雙一流”高校獲獎情況(只有二等獎)
完成單位次序
(取最前位次)
年份
高校名稱
完成人
完全完成單位
2018年
唐 波(山東師範大學),
董育斌(山東師範大學),
李 平(山東師範大學),
王 鵬(山東師範大學),
李 娜(山東師範大學) [36] 
2019年
黃雲清(湘潭大學 [37] 
2020年
張 靖(山西大學 [39] 
王鵬軍(山西大學)
黃良輝(山西大學)
孟增明(山西大學)
第一完成單位
2010年
河北師範大學
孫大業(第一完成人),
馬力耕(第三完成人),
崔素娟(第四完成人),
李 冰(第五完成人) [29] 
2011年
南方醫科大學
高天明(第一完成人),
李曉明(第三完成人) [30] 
2011年
燕山大學
田永君(第一完成人),
高發明(第三完成人),
何巨龍(第四完成人) [30] 
2017年-至今
2017年
楊建昌(第一完成人),
劉立軍(第三完成人),
王志琴(第四完成人),
朱慶森(第五完成人) [35] 
2017年
楊紹普(第一完成人),
李韶華(第三完成人),
申永軍(第四完成人) [35] 
2018年
楊新民(第一完成人)
2018年
沈洪兵(第一完成人),
胡志斌(第三完成人),
靳光付(第四完成人),
許 林(第五完成人) [36] 
2019年
高天明(第一完成人),
朱心紅(第四完成人),
曹 雄(第五完成人) [37] 
第二完成單位
2008年
燕山大學
關新平(第二完成人) [13] 
2010年
石家莊鐵道大學
劉金喜(第二完成人) [15] 
2010年
河南師範大學
王鍵吉(第二完成人) [15] 
2011年
徐州醫學院
張光毅(第二完成人),
裴冬生(第四完成人),
關秋華(第五完成人) [16] 
2018年
燕山大學
華長春(第二完成人),
龍承念(第五完成人) [23] 
2019年
河北地質大學
高永豐(第三完成人) [24] 
2019年
南京醫科大學
朱東亞(第二完成人) [24] 
第三完成單位
2012年
廣東工業大學
禹思敏(第三完成人) [17] 
2015年
曲阜師範大學
馬翠芹(第三完成人) [20] 
2019
曲阜師範大學
張正強(第五完成人) [37] 
第四完成單位
2015年
汕頭大學
李庚英(第四完成人) [34] 
一等獎彙總目錄
  • (1956-1997)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56-1997)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公開部分)
獲獎項目名稱
第一完成人
獲獎年份
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
華羅庚
1956
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
吳文俊
1956
工程控制論
錢學森
1956
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
鈕經義
1982
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李四光
1982
配位場理論研究
唐敖慶
1982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陳景潤
1982
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
王淦昌
1982
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
王曉青
1982
《中國科學技術史》
李約瑟
1982
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
梁思成
1987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王文采
1987
五次對稱性及Ti-Ni準晶相的發現與研究
郭可信
1987
中國層控礦牀地球化學
塗光熾
1987
關於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陸家羲
1987
東亞大氣環流
葉篤正
1987
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廖山濤
1987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劉東生
1987
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王德寶
1987
分子軌道圖形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唐敖慶
1987
蛋白質功能基團的修飾與其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係
鄒承魯
1987
液氮温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
趙忠賢
1989
基於時序邏輯的軟件工程環境的理論與設計
唐稚松
1989
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的系統排列和歷史來源工程
秦仁昌
1993
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算法
馮康
1997
  • (2000-2019)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從2000年開始,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獲獎項目如下: [5-24] 
(2000-2019)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0-2019)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年度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2002
物理有機化學前沿領域兩個重要方面-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蔣錫夔、計國楨、張勁濤、範偉強、史濟良
2003
澄江動物羣與寒武紀大爆發
陳均遠、侯先光、舒德干
2006
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製備、性能和應用
閔乃本、朱永元、祝世寧、陸亞林、陸延青
2006
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
支志明
2009
《中國植物誌》的編研
錢崇澍,陳煥鏞,吳徵鎰,王文采,李錫文,胡啓明,陳藝林,陳心啓,崔鴻賓,張宏達
2013
40K以上鐵基高温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
趙忠賢,陳仙輝,王楠林,聞海虎,方忠
2014
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
張堯學,周悦芝,林闖,任豐原,王國軍
2015
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
潘建偉,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
2016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
王貽芳,曹俊,楊長根,衡月昆,李小男
2017
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
李家洋,韓斌,錢前,王永紅,黃學輝
2017
聚集誘導發光
唐本忠,秦安軍,董宇平,李振,孫景志
2018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薛其坤,王亞愚,何珂,馬旭村,呂力
2019
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
周其林,謝建華,朱守非,王立新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