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鎖定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成果將提高超聲探測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服務於基礎設施、工業探傷、醫療健康等領域的高端新型探測技術的發展,輻射和帶動鐵路交通、工業探測、水下探測和醫療診斷等相關產業,對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國超聲探測相關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中文名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主管部門
華南理工大學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方向

圍繞移動超聲探頭、移動互聯、無線通信、射頻技術、超聲圖像處理、超聲模式識別、雲計算平台等移動超聲探測共性技術開展工程技術研究與科技攻關,提供高精度和無線網絡化的超聲探測方案,以解決影響我國高鐵鋼軌探傷、水下測繪、醫學檢測、電力監測、特種檢測、海洋生物探測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歷史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13年12月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立項,依託華南理工大學建設。中心總投資3800萬元,其中科技部撥款700萬元,廣東省科技廳配套撥款900萬元,中心負責人為韋崗教授。中心專注於以超聲為傳感手段的探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是我國第一批開展該領域成套技術研發及工程轉化的單位。產品將廣泛用於高鐵探傷、水下測繪、醫學檢測、電力監測、特種檢測、海洋生物探測等領域。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條件

以 “近距離無線通信與網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 “短距離無線通信與探測”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為建設基礎。其前身無線電系是全國最早建立無線電及超聲探測技術專業的系所之一,奠基人為哈佛大學博士、我國著名電子學家馮秉銓教授,首位系主任為美國加州大學博士、我國著名電子學家林為幹院士。無線電系自20世紀60年代便率先開展了平面彎曲超聲換能器的研究,為我國建造潛艇提供聲納裝備,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多項國家級獎勵。80年代後,與國內多家骨幹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多項專利被應用於企業的主打產品中。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成就

中心擁有針對傳統超聲探測系統瓶頸問題的完整解決方案。現有超聲探測系統基本沿用傳統探測方案,發射窄脈衝,收發單工隔離。但由於探測目標較近,發射的脈衝極窄,攜帶的信息量小;同時由於工作區設置在遠場區,多次回波導致能效低;另外,加之採用較為簡單的幅度估計,精度仍有待提高。針對這些問題,中心提出發射連續寬頻信號,增大信息量;將工作區設置在近場區,提高能效;採用頻率估計,提高精度。理論證明,創新方案具有2-3個量級的精度提升空間。中心還針對創新方案帶來的技術挑戰,提出相應解決途徑,其中包括:就連續波收發干擾問題,提出連續雙工接收,後端採用雲計算對直達波進行抵消;就近場區波動以及存在多個零點問題,提出發射寬帶調頻信號;就頻率估計未達理論極限界問題,提出達到理論界的參數估計算法。中心已完全解決超聲探測的理論問題,並在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10餘項,申請相關發明專利300多件,獲批項目400多項,發表三大索引論文500多篇。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構領導

中心實行在管理委員會、工程技術委員會、運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並針對工程技術設置了8個研發部,針對應用系統設置了9個事業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