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

鎖定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的動物種子主要供禽病學、細菌學、病毒學和免疫學研究使用,用於病原微生物分離、鑑定和增殖,同時為全國多家獸用生物製品企業提供疫苗生產、檢定用原材料和實驗材料,種卵用於為SPF雞生產企業種羣更新換代。
中文名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
主管部門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研究方向

引進、收集和保存禽類實驗動物品種、品系;研究禽類實驗動物保種新技術;培育禽類實驗動物新品種、品系;為國內外用户提供標準的禽類實驗動物種子。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發展歷史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State Resource Center of Laboratory Animal for Poultry)是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的八家國家實驗動物種子中心之一,依託於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現任主任為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陳洪巖研究員。禽類中心職能是:科學保護和管理我國禽類實驗動物種子資源,實現種質保證。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科研條件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的SPF雞和SPF鴨資源均採用活體傳代的方式保存。保種種羣飼養在5級淨化的隔離器中,種蛋經無菌孵化得到子代。經過多年的培育、引種、再培育,種子中心共有BWEL等7個品種、MHC單倍型7個品系的SPF雞;HBK-B等4個品種、MHC單倍型4個品系的SPF鴨。另外,異地保存SPF大白豬、長白豬2個品種,普通級融水小型豬、巴馬小型豬2個品種。構建表達抗流感Mx-RNAis等基因轉基因雞(LTgL(cMxcd) 123)4個,構建表達抗流感Mx-RNAis等基因轉基因豬(LTgL(cMxcd) 123)2個。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科研成就

國家禽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的前身為中澳合作項目-SPF種禽飼養室,是國內最早進行SPF禽培育、保種的研究單位。1986年開展中國-澳大利亞政府合作項目,在我國首次引進SPF雞及培育技術,開始SPF雞飼養及感染實驗;1986年育成我國第一個家兔新品種----哈爾濱大白兔,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獲得世行二期貸款項目,建設SPF實驗動物設施,以引入我國北京白來航原種雞羣為原材料,自主培育SPF雞;1999年開始,利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項目、科研院所公益性項目、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面上項目、重點項目,系統開展實驗動物種質資源的保存與共享利用研究;2000年成功建立了無ALV、IBV、MDV、NDV等18種疫病的具有7個家系的BWEL-SPF種雞基礎羣,由此獲得了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PF種雞羣,同年申請成立國家SPF雞種子中心;2004年“BWEL-SPF種雞羣培育”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開始SPF鴨的培育,擁有國內第一個SPF種鴨基礎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