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

鎖定
以國家生態站採集的和從其他渠道收集的有關我國生態系統、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與分析,在區域和區域以上層次對生態系統、資源和環境的現狀及動態進行研究,為各級決策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最終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為全球的生態、資源、環境研究貢獻力量。
中文名
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
性    質
科學
類    別
生物

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發展歷史

重點基礎研究領域:

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重要事件

建立並運行用於支持CEORN數據管理計算機網絡系統:建立用於支持CEORN研究工作的信息系統:針對區域、國家乃至全球性問題開展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動態和優化管理的研究:資源、生態、環境變化趨勢與對策研究:資源、環境、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關係研究:待開發地區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模式研究:生態系統生產力、生產潛力及調控模式研究: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與生態系統演替關係研究:國家大、中型建設項目資源與環境評價研究。參與國際生態和環境方面大型研究計劃。
綜合中心將在科技部和國家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專家組直接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

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主要功能

1. 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與碳氮過程。以植被光合/呼吸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形成以及土壤/植物/大氣系統間的碳氮循環是生態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基礎生態學過程。儘管不同時期其學術熱點問題有所不同,但卻是一個永久性的生態學前沿領域。當前該研究中心重點致力於從植被光合作用的生理化學和生態過程機理角度探討生態系統生產力形成機制;闡明典型陸地生態系統(森林,草地,農業等)的碳氮循環過程;評估中國(區域)陸地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碳氮蓄積和排放量及其區域分異特徵;探討生態系統生產力、碳氮蓄積與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及全球變化的關係,解析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氮循環對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的響應特徵;探討斑塊尺度的生產力和碳氮循環模型向景觀和區域尺度轉換的理論與技術問題,開發估算區域尺度生產力和碳氮蓄積的生理生態學過程模型;預測環境變化條件下我國生態系統植被生產力、碳氮循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演替態勢等科學問題.
2. 生態系統的水分循環與水分利用。生態系統與環境系統間的耦聯是通過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實現的,土壤―植物―大氣系統間的能量交換與物質循環過程是生態系統環境服務價值形成的生態學基礎,它與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環境服務功能形成過程相耦聯,直接決定着生態系統生產力水平和環境服務功能狀態,決定着生態系統與環境系統的互作關係。生態系統的水分循環是能量交換與物質循環過程的核心和載體。由於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以及試驗設備等方面的條件所限,進展也比較緩慢。因此,綜合中心將把生態系統水分循環與水分利用作為今後的重點研究方向,綜合研究不同類型地區的節水型生態系統的最優模型和雨養農業模式及節水農業技術,土壤水分保持和土壤鹽分運動的區域水資源的調控與管理;研究不同類型地區水環境的現狀,土壤水中污染物(化肥、農藥、重金屬等)遷移轉化,大氣降水中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等的水環境問題;研究不同類型地區水分利用規律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和養分的偶合關係以及生態系統水分平衡各要素的精確測定及變化規律,土壤一作物一大氣系統水汽流動規律,水分與鹽分、養分及作物水分的關係。
3. 實驗遙感技術應用與尺度轉換理論。實驗遙感技術與尺度轉換理論是生態系統研究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利用實驗遙感技術與尺度轉換理論的有機結合,開發土壤墒情、作物長勢和產量的遙感診斷與預測;運用衞星資料開展地表水狀況的實驗遙感評價與向中大空間尺度轉換;組織有關台站採用現代渦流相關技術,開發水汽流、CO2流及其他物質輸送的觀測新技術和新方法為綜合中心的重要研究任務之一。主要結合已有的科研積累,開展遙感生態信息系統的數據深度加工,生成各種有實用價值的目標產品,即通過遙感尺度轉換,地面關鍵參數的定標,利用多時相、多角度遙感信息的定量模型直接反演區域植被葉面積指數,以二層模型反演區域蒸發蒸騰和區域植被CO2通量。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和網絡地面觀測數據緊密結合在一起,以展現科學院在知識創新工程中的國際先進水平。
4. 生態系統功能評價與管理。20世紀90年代前後,應用生態學研究的焦點集中在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上,研究人類如何以可持續發展概念來設計生物圈可持續利用,設計世界經濟秩序,保護人類共同的未來,因此生態學家們積極倡導用生態系統的原理和方法來管理自然環境和資源。生態系統管理學作為這一領域的應用科學,主要研究為了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技術來建立可持續生態系統,以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狀態,保護自然景觀、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實現自然資源的最低消耗和有效更新等科學問題。當前該研究中心重點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綜合評估;生態系統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評價,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生態學機制,生態系統的演化與動力學行為;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以及生態環境質量預警的理論與方法等科學問題。
5. 生態系統安全與生物多樣性。隨着人口和技術開發能力的增長,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特別是一些脆弱生態系統的破壞越來越嚴重,使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遭到極大的破壞。同時隨着我國的國際貿易和經濟文化交流事業的發展,外來物種的侵入將會不斷增加,一些外來物種已經對我國生態系統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因此,今後綜合研究中心將從生態系統安全和保護生物學角度,研究我國受威脅生態系統的受害等級、地理分佈格局,並制定相應的保護管理對策;研究和整編外來有害物種清單和危害等級,探討外來有害物種對我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可能構成的危害;研究遺傳多樣性保護的適宜種羣規模,稀有物種及退化物種的生態學行為和進化機制及其對環境變化的應答等科學問題。
6. 生態系統健康與恢復。我們生活着的地球,人類沒有干預和破壞的生態系統已經所剩無幾,開展生態系統健康診斷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生態學基礎和技術研究則是生態系統管理的重要任務。今後綜合研究中心將致力於研究生態系統健康的評價方法、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以及環境變化與人類健康的關係;致力於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生態學過程和機理、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技術和方法。利用生態系統工程學的最優化思想和方法來制定自然保護區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計劃與決策方案。當前重點研究我國西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植被恢復和重建;從生態經濟學角度研究自然保護和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工程的價值評估、投資效益和風險等科學問題。
7. 區域和全國尺度資源、生態和環境重大科學問題的綜合研究。主要開展區域和全國尺度上的資源、生態、環境演變趨勢預測和重大科學問題的綜合研究,定期發表全國重點地區和主要類型生態系統狀況報告,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相關重大問題的決策與規劃提供資料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