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

鎖定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re),隸屬於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以桉樹研究為主,集科研、開發、推廣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
桉樹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協調全國的桉樹研究及科技成果推廣工作,承擔了國家攻關課題、國際合作項目以及省(市)課題,負責相關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等。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桉樹中心共有在職職工41人,建設了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桉樹培育實驗室等科研和辦公基礎設施 [1] 
中文名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
外文名
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re
簡    稱
桉樹中心(CERC)
創辦時間
1987年5月
辦學性質
事業單位
主管部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現任領導
主任:謝耀堅
黨委書記:楊鋒偉
地    址
廣東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0號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歷史沿革

1987年5月,經科技部批准在原國家林業部和澳大利亞國際發展援助局的合作項目“中國桉樹中心”的基礎上成立桉樹中心。
1992年初,桉樹中心在完成基本建設後正式運行,由原林業部直接管理。
1994年,桉樹中心轉為中國國營林場總公司管理;
1995年1月,在原林業部的協調下,桉樹中心正式歸口中國林業科學院管理。
1999年,經原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由中國林科院負責籌建南方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2003年完成基本建設,2004年9月正式與桉樹中心合併,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 [2]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科研條件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人員編制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桉樹中心共有在職職工41人,包括正高3人、副高10人、中級13人、初級10人;有博士5人、碩士8人、大專以上學歷13人。
職工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1人獲中國林學會梁希青年論文獎一等獎、獲中國林科院首屆傑出青年、應邀出任國際SCI期刊《Forest Pathology》和《Fungal Diversity》編輯及應邀出任中國菌物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1]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科研平台

實驗室:桉樹中心實驗室簡介、桉樹培育實驗室、森林健康實驗室、桉樹生理生態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 [3] 
生態站:廣東湛江桉樹人工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4] 
工程中心:國家林業局桉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5] 
良種基地:湛江國家桉樹林木良種基地 [6]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設施設備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桉樹中心通過利用國家條件平台建設、科研專項經費等多種渠道投入資金近1億元,建設了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桉樹培育實驗室等科研和辦公基礎設施。
桉樹中心有科研樓共有總建築面積6400餘平方米,擁有1個200公頃科研實驗與示範基地,擁有現代化温室、蔭棚面積近3萬m,中試車間5200 m;其他輔助設施8萬m;大田種質資源基因庫100公頃。目擁有先進的各類科研儀器設備280台(套),價值1420萬元。
桉樹中心擁有除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外,還建設和發展了近40餘處田間試驗和成果試驗及推廣基地。在中國主要桉樹種植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等省(區)建立了實驗基地或示範點20處500公頃。
桉樹中心資產總額近1.6億元,淨資產1.02億元 [1]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科研成就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科研成果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桉樹中心已培育出以“新桉1號”和“新桉2號”為代表的EC系列優良桉樹無性系;以“桉樹紙漿材優化栽培模式”和“桉樹紙漿材樹種良種選育及培育技術”為代表的省、部級科技成果;以《中國桉樹》為代表的科研著作;還在“耐寒桉樹培育”、“桉樹大徑材培育技術”和“現代化基地育苗綜合調控技術”等方面開拓創新 [1]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學術刊物

《桉樹科技》於2005年、2006年和2011年分別入編了“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2011年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據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2版)》統計,《桉樹科技》的影響因子為0.898,在71種林業期刊中排名第13位。
期刊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國內刊號為:CN44-1246/S;國際期刊號為:ISSN 1674-3172 [7] 

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現任領導

中心主任:謝耀堅
中心黨委書記:楊鋒偉
中心副主任:張國武、陳少雄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