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大劇院

(央視紀錄片)

鎖定
作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國家大劇院造型獨特的主體結構,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不僅極大改善了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更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1] 
中文名
國家大劇院 [1] 
類    型
紀錄片 [1]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1] 
播出頻道
CCTV-9紀錄 [1] 
播出時間
2013/02/07 & 2013/02/08 [1] 
網絡播放平台
央視網 [1] 
播出狀態
已完結 [1] 
每集時長
47分41-45秒 [1] 

國家大劇院播出信息

國家大劇院分集劇情

    上集

    在距離2012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5週年院慶還有120天的時候,我們將鏡頭對準了這座美麗的建築和下面忙碌的人們。

    來自意大利的頂級歌劇導演強卡洛,想盡一切辦法之後,能否讓中國的觀眾接受瓦格納經典卻又晦澀的德語歌劇——《羅恩格林》;話劇導演任鳴,要用最傳統的悲劇《風雪夜歸人》震撼觀眾;舞美加工工廠,正在挑戰國家大劇院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舞美裝置;白先勇帶着《玉簪記》再度襲來,最豪華的團隊,最頂級的琴師,最昂貴的演出,不知反響如何;一幫年輕的工作人員,將歌劇帶到高中校園,希望孩子們能夠愛上這門藝術,他們的任務能否完成?住在北京四合院的普通青年,與合唱團的兄弟姐妹們,經過三年積澱,夢想與現實,他們將如何選擇?

    最終,所有的衝突、妥協、緊張、期待之後,大幕拉開,好戲上場。


    下集

    2007年底,在各種爭議聲中歷經9年之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終於建成開業。當時沒有人能意料到,僅僅5年之後,它就在全球藝術圈獲得世界頂級劇院的地位。

    從地下穿過迷幻的水廊,在最簡潔的半橢球外形的覆蓋之下,呈現在面前的是現代派的公共空間,在這裏還有迷宮一樣的地下結構,目前世界上最大型最複雜的歌劇舞台,被譽為全球音響效果最佳的音樂廳……這裏是令人仰望的藝術聖殿。

    今天,全球最頂尖藝術家在這裏進出,歌劇、音樂、舞蹈戲劇等經典藝術在這裏永不停息地生成和演繹,而這才是大劇院的生命力所在。


國家大劇院精彩看點

不在“大” 而在“變”
國家大劇院的建造時間長達9年,中間甚至一度停工,這在中國的大型地標建築史上非常罕見。建造完成後的國家大劇院,面積達到217,500平方米,巨型的半橢球型穹頂營造了一個四季如春的公共空間,3座設備最先進的劇場一字排開。即使在5年後的今天,國家大劇院仍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劇院……的確,這些看得見的“大”,成為一提到國家大劇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它作為建築之“大”。
然而,該片的主創人員並沒有把視角主要放在“大”上,而是突顯它的“變”——5年所走過來的歷程!這正是該片的最大特色所在。本片圍繞國家大劇院為5週年院慶所組織的重點劇目創排為中心,為觀眾層層展現這些經典劇目排演過程中的精彩幕後故事,為我們呈現出,經過5年的運營,國家大劇院如何逐漸演變為亞洲乃至於全球高雅藝術演出的重要殿堂,如何得到全球藝術家的認可,以及它對國內的藝術進步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如何實現它的藝術機構定位。
萬變不離劇
在國際藝術界,一個劇院的水平如何,是以它的原創劇目為評判標準的。片中的國家大劇院5週年院慶重點劇目,皆為經典之作,從它們的編創、排演過程中,我們能瞭解到大劇院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國際藝術殿堂。
該片多處都提到了《羅恩格林》——這部國家大劇院為5週年院慶編排的、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歌劇。從這個“最大”,該片帶我們回顧了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從零開始的發展過程:從45天成立了大劇院管弦樂團,到絃樂團被國際認可而受邀至悉尼歌劇院演出;從邀請國外劇團整個班底來到中國,到學習成功經驗與製作流程後,只邀請了3位外籍主創人員;從場內掌聲雷動的演出,到場外的公益性藝術推廣宣講……這些為我們講述出,國家大劇院不僅是一座世界藝術殿堂,更是一個讓中國人瞭解藝術、走近藝術的重要橋樑。
眾人説“變”
國家大劇院5年來都有哪些成長?把時間奉獻在這裏的人最有發言權。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通過他的講述,我們瞭解到國家大劇院工作人員從無到有的歷程;國際著名指揮家、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講述了曾經發誓不到中國演出的國際編舞大師諾伊·梅爾,如何主動提出參加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的故事,從中我們看到國家大劇院被國際藝術界認可,甚至成為他們爭相演出之地的演變之路;由大劇院鋼琴調音師王興盛如何為眾多國際鋼琴大師服務的一個個細節,我們能看到大劇院從硬件設施到管理運營與國際接軌的軌跡;從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放棄意大利歌劇院首席指揮的職位,主動請纓回國參與絃樂團組建的真實故事,我們看到大劇院如何築巢引鳳,吸引優秀人才紛至沓來……
對於辛勤的大劇院人來説,正如院長陳平所述,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站在大劇院的入口處,看18點到19點,觀眾們如潮水般湧進大劇院的那一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