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學研究班

鎖定
抗日戰爭前南京金陵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培養研究生的機構。該班吸收大學文﹑史﹑哲學科的畢業生入學研究﹐旨在造就高級國學專門人才﹐為當時東南地區各大學之首創。
中文名
國學研究班
創    始
1934年
地    點
南京金陵大學
學    生
十六名

國學研究班南京金陵

相關圖書 相關圖書
第一期於1934年秋季開辦﹐招收學生十六名(其中女生六名)。按該班章程﹐學生入學後﹐各人自選一課題﹐然後收集資料﹐進行專題研究。文學院指定學有專長的導師加以指導。曾擔任該班導師的有﹕胡小石﹑黃季剛﹑汪東﹑胡翔令﹑吳瞿安﹑劉衡如﹑劉繼萱等﹐皆為當時知名學者。導師為學生開設專修課﹐如老子﹑劉章史學﹑程瑤田考古學﹑史漢文學﹑二窗詞釋﹑李懷民重訂中晚唐主客圖等﹐並聘請校外名家作專題講座﹐如佛學大師歐陽競無曾為該班作何為佛法之究竟目的的學術講座。研究班力戒浮躁學風﹐深得東南學界稱道。學生的研究論文分為小學﹑史學﹑文學三種﹐彙編為叢刊。研究班共辦兩期﹐每期學習期限為一年。畢業學生共三十人﹐大都任教於各大學。

國學研究班王少農

[師資]王少農國學班由著名國學家王少農先生主講,同時聚集一大批當前重要的國學家前來講授,熊晉仁先生講《易經》、禪宗,邵天澤先生講古琴,徐天舟先生講唐詩,朱病起先生講《左傳》。以上皆可選修。復興文化,宏揚國學,王少農國學班是中國當前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國學班子。
[位置]王少農國學班位於中國文化的核心區:中關村。以前,這裏有三塊金字招牌:北大、清華、中科院,現在,王少農國學班的誕生賦予了中關村新的意義。
[性質]王少農國學班不是一個只為了傳授知識與技術的地方,雖然知識與技術也是它的必修課,王少農國學班重在引導國人重建信仰,做真正中國人,最看重學生的“士人品格修養”。通過傳統文化的薰陶,塑造一批又一批有信仰的人,為中國各界注入新鮮血液。
[環境]王少農國學班環境優雅,鬧中取靜,文化氣氛濃郁,適合各界人士前來修身養性與學習傳統文化。
[歷史]王少農國學班醖釀於1997年,當時熊晉仁、王少農等人苦心研究國學,吶喊中國文化復興。王少農國學班前身是香山書院,由已故著名教育家龍雨農先生(聞一多先生弟子)遺志復興,王少農2004年在北京良鄉創辦。王少農國學班於2007年4月14日正式入駐中關村,迄今已講學五場,影響巨大。
[意義]王少農國學班的創辦記錄了中國文化復興的艱難歷程,預示了中國人信仰復甦的光明前景。

國學研究班關於國學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説,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