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內配套能力

鎖定
國內配套能力是引進技術項目形成生產能力所必需的國內配套條件的保證程度。包括國內配套投資,建築材料、燃料、動力、原材料的供應,交通運輸、公用工程的配套,以及各生產環節之間的生產能力平衡等。無論是在安排引進的規模,還是在確定具體的引進項目時,一定要認真進行綜合平衡,充分考慮國內各項配套能力,使引進項目按期建成投產,及時發揮經濟效益。 [1] 
中文名
國內配套能力
釋    義
引進技術項目形成生產能力所必需的國內配套條件的保證程度
根據國內外經驗測算,引進設備投資與配套能力投資一般為1:1.5。如果引進技術的規模超過國內配套能力,就會拖延建設週期,造成嚴重浪費,甚至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