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鎖定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2014年7月4日)
典出:《大學》
原文: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釋義:治理國家不以財富為利,應該以仁義為利。
解讀:“義”與“利”是中國人道德觀裏最基本的兩個概念,一個是道德理性,一個是功利理性。在傳統儒家看來,“義”與“利”都是人性的本能,人有逐利的衝動,同樣會有道德的萌動,只不過在價值判斷上,“義”要高於“利”,而且要用“義”來約束和引導“利”的衝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