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篝火舞

鎖定
篝火舞又稱圈舞,是山上鄂温克族的自娛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圍成圓圈。男女均可參加。
中文名
篝火舞
別    名
圈舞
隸    屬
鄂温克族
性    質
自娛性舞蹈

篝火舞舞蹈簡介

篝火舞 篝火舞
鄂温克族篝火舞又稱圈舞,是山上鄂温克族的自娛性舞蹈。篝火舞純樸自然,至今仍為鄂温克人所喜愛。最初,篝火舞只是夜晚人們牽手成圈圍着燃燒的火堆轉跳,發展到後來,這種舞蹈已經不限於圍繞篝火跳了,也可以在晴朗的白天於林中空地上轉跳,或者圍繞一棵大樹轉跳等等,因此又叫圈舞。

篝火舞舞蹈概況

篝火舞 篝火舞
篝火舞曾有過豐富的舞步,流傳至今僅剩下由三種獨具特色的舞蹈動作組成。第一是走步,鄂温克語稱作“伊堪”,是一種慢板節奏的動作。表演者手拉手圍成大圈,第一步先邁左腳,第二步右腳踏於左腳前,在身體向圈裏扭動的同時,左腳又準備邁出,如此反覆沿順時針方向走動。第二是跳行步。鄂温克語稱“吐茹格”,從右腳開始向左跳踏步,同時左腿成“小掖腿”,然後左腳跳落地,右腿屈膝並自然前抬。跳這一動作時,手臂必須架起,男舞伴的手要托住女舞伴的手(男下女上),在中板的節奏中順時針而行。第三是快跳步。鄂温克語亦稱“吐茹格”,屬於強節奏的快板。其作法是眾舞者手形連臂下垂,舞步很象我們作遊戲時前後腳交換着踢毽的動作,但須在略低位置上連續換腳踢跳,屬快板高潮動作。要跳到前俯後仰縮小圓圈。每當右腳踏地身體前傾時,手臂略向後擺,頭部向圈內集中,形似一個“撮羅子”(即一種圓錐形帳篷)的形狀。當左腳踏地右腳離地時,上身又略向後仰,手臂也略向前擺。全體舞者按順時針方向移動,跳速逐漸加快把全舞推向高潮。

篝火舞舞蹈發展

篝火舞 篝火舞
傳説很久很久以前,這地方十年九旱,天上的神仙便用手指劃開一道溝,把深山裏的水引來,故名神指河。河兩岸對峙的山峯上層林滴翠,野花流火;河水簇擁晚霞歡唱流淌,魚們成羣結隊地遊翔,歡快而又自由。河這岸綠草如茵的開闊地中央,有三堆鋸好的木頭搭成規整的圓錐形。
接着,少女們給老人和外來的客人敬酒,表達民族的情感,這是祖傳的規矩。響亮的一通鑼鼓之後,大家情不自禁地手拉手、腳跟腳,列開一支支彩虹般的隊形,圍着篝火歡跳起來。斯琴大嬸首先領唱,大家隨唱,踏着歡快的節拍,順時針地旋轉。歌聲由低到高,舞步由慢到快,越跳越歡,場面更加熱烈了。

篝火舞民族簡介

篝火舞 篝火舞
鄂温克族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有人口26315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裏的人們”。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為生,其餘從事農耕。

篝火舞歷史考證

篝火舞 篝火舞
傳説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説,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着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温克族有淵源關係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後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温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温克族,專指則是鄂温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