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固陽縣

鎖定
固陽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大青山北麓。東與呼和浩特武川縣交界,南和土右旗包頭市郊區毗連,西同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前旗接壤,北與達茂旗相連,總面積5025平方千米 [4]  。截至2023年6月,固陽縣轄6個鎮 [8]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户籍總人口19.41萬人。 [7] 
固陽是由古稒陽衍化而來的。“稒”有“穩固、鞏固”的意思,“陽”先指秦朝的都城咸陽,後引義為中原地區的皇權所在地;“稒陽”則有“固守北疆、拱衞咸陽”之意。固陽縣境內秦漢長城橫亙東西,包括北魏六鎮之首的懷朔鎮在內,歷代邊城林立,古戍繁多。因扼守石門古道北端,自古便為漠南軍事重鎮,是中古時期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必爭之地;同時,也是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流融合之地 [16]  。晚清近代以來,固陽縣由歷史上的遊牧民族駐牧地演變為一個移民城鎮,居民多出自晉、陝、蒙、冀四省區,濃郁的西口文化保留了完整的中原民俗民情。 [14] 
2022年,固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6.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13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9.7%、59.1%和21.2%。 [6] 
中文名
固陽縣
外文名
Guya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502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大青山北麓
面    積
5025 km²
下轄地區
6個鎮
政府駐地
金山鎮民主街1號
電話區號
0472
郵政編碼
0142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9.41 萬(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點
明磴山麓金界壕
火車站
石門村站
車牌代碼
蒙B
地區生產總值
95.11 億元(2022年)

固陽縣歷史沿革

上古
遠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活,公益民鄉南岔氣村西沙塔發現新石器遺址一處,發現的許多細石器有:石核、石刀、石斧、石鏟、石錛、磨棒等。銀號鄉前公中村東山石上發現巖畫一鹿,為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從事動物崇拜的“圖騰”遺址。
無考。
為方。
西周
為鬼方。
戰國
匈奴崛起,長期屬匈奴中部,直接受單于庭轄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匈奴以頭曼為首經常南下騷擾,對秦進一步統一全國鞏固政權帶來威脅。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為將率兵30萬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卻。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為鞏固北部邊防,秦始皇把原秦、趙、燕三國在北方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重新修繕,東起遼東,西至臨洮(今甘肅岷縣)築起萬里長城。境內沿着陰山山脈之色爾騰山北側,從武川廟溝鄉入境經大廟、銀號、東勝永、九分子、壩梁、西斗鋪6個鄉,而後入烏拉特前旗境的石頭長城,考古學者一致認為是秦代蒙恬所築長城。境內有些段落至今保存完好,高達5米。在這個時期,縣境長城以南為秦九原郡管轄,長城以北仍為匈奴單于庭轄地。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蒙恬為秦二世、趙高所害。
秦始皇三十八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秦王朝崩潰,戍卒逃散,北方空虛,匈奴又復渡黃河,這一帶又為匈奴佔領。
楚漢相爭之際,中原內亂,匈奴南越長城深入到冀北、山西、陝西及河套一帶。
西漢
漢武帝初年,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充實。漢武帝採納主戰派大臣主張,大規模地對匈奴發起戰爭。從元光二年(前133年)至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歷時近60多年的大大小小戰爭,漢王朝和匈奴都付出很大代價。漢朝付出“海內虛耗,户口減半”代價;匈奴人口、牲畜死亡散失不可勝數,因戰敗退出許多遊牧地區,不得不遠走漠北寒苦少水草地,其中以退出祁連山、燕支山、陰山所受影響較大。陰山,當時草木茂盛,禽獸很多,不僅是放牧狩獵的好地方,而且有大量木材可作弓箭等武器。《漢書·匈奴傳》曰:“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漢軍佔領陰山之後,在這裏建障塞、起亭燧、築外城,屯兵守衞,致使匈奴無法南下。
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遣車騎將軍衞青“出雲中至隴西……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蒙恬所為塞,因河而固”。境內秦漢長城沿線發現許多古城和大量漢代陶片及器物可以證明漢軍在這一帶的駐紮情況。
太初三年(前102年),漢武帝在陰山以北修築“外長城”。《漢書·武帝紀》曰:太初三年,“遣光祿勳徐自為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廬朐,遊擊將軍韓説將兵屯之”。縣境東公此老鄉、卜塔亥鄉人們所説“土邊牆”,即漢武帝時修築的“外長城”。這個時期,固陽大部分地區為漢五原郡管轄。《漢書·地理志》曰:“五原郡,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東部都尉治稒陽,屬幷州。户三萬九千三百二十二,口二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八。縣十六:九原、固陵、五原、臨沃、文國、河陰、蒲澤、南興、武都、宜梁、曼柏、成宜、稒陽、莫、西安陽、河目。”這一代當時應屬稒陽縣管轄。
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匈奴發生大饑荒,人、畜死者十之六七,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嚴重分裂。前57年,又出現“五單于”爭位局面,最後呼韓邪得勝。呼韓邪單于稽候珊聽從左伊秩訾王建議,率領部卒南下靠近漢朝邊塞,主動歸附漢朝,並自願留居光祿塞。漢王朝待以客禮,高於諸侯王之上,並頒給金質“匈奴單于璽”和大量珍貴禮物。
竟寧元年(前33年)春正月,呼韓邪再次入漢,他自願當漢家女婿。漢元帝遂以後宮良家女王牆、字昭君,配他為妻。呼韓邪喜出望外,號昭君為“寧胡閼氏”(意即得昭君為閼氏,匈奴部族安寧)。胡漢和親,使兩族人民友好往來相處60多年。“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新莽
王莽篡位之後,對匈奴採取錯誤政策,導致匈奴再度侵擾北方。
東漢
建武二十四年(48年)春,匈奴南邊八部大人共議立比(呼韓邪單于稽候珊孫)為單于,遣使至五原塞,與漢表示友好相處。這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東漢遣使段彬至南匈奴,幫助建立庭帳(南庭)於五原西部塞40千米處。這個時期固陽縣屬附漢的南匈奴屬地。
永元元年(89年),漢將竇憲,耿秉與南匈奴聯合大破北匈奴,自此北匈奴一部分遠走烏孫,最後遷移康居(今哈薩克斯坦東南部),以後分期進入歐洲;另一部分加入鮮卑部。
東漢末,曹操撤銷雲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建置,合併為新興郡。
三國
曹操把在幷州匈奴人編入户籍,由所居郡縣地方官吏管理,與漢民大體相同,但享受不繳納貢賦的優待。
北魏
登國六年(391年)七月,“衞辰遣子直力鞮出棝(稒)陽塞,侵及黑城;九月,帝襲五原,屠之,收其積穀,還紐垤川;於棝(稒)陽塞北,樹碑記功。”
登國九年(394年)三月,“帝北巡,使東平儀屯河北五原,至於棝(稒)陽塞外。”當時居住在北魏北邊的柔然、蠕蠕經常南下侵擾。
泰常八年(423年),從東起赤城,西至五原修築長城,全長兩千餘里。
延和二年(433年),在陰山以北,設置北方六鎮。距縣城北偏東20千米的城圐圙古城,考古學者一致認為即北魏懷朔鎮故址。遺址中發現大量北魏時代文物,還發現全國罕見的佛教遺址——“土窟”。懷朔鎮建置於延和二年(433年),孝昌中(526年)改為朔州,郡五縣十三。
《資治通鑑》曰:“魏主如陰山之北,發諸州兵三分之一,各於其州戒嚴,以須後命徙諸種雜民五千餘家於北邊,令就北畜牧,以餌柔然。”
太和十八年(494年),《水經注》作者酈道元,陪同魏孝文帝拓跋宏先到金陵(皇陵,在盛樂附近),次到朔州,次登陰山,觀雲川,幸閲武台,次至懷朔,次至武川鎮。
正光四年(523年),由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起義。
孝昌元年(525年)三日,破六韓拔陵別師王也不盧攻陷懷朔鎮。
永熙三年(534年),朔州內遷,懷朔鎮荒廢。
建立初年,雄居北方突厥族南下侵擾。
開皇三年(583年),隋用重兵打敗突厥,突厥從此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開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啓民可汗率眾南下降隋,隋文帝把河套一帶劃為突厥牧地。
大業四年(608年),三月至五原,出塞長城。
固陽地區唐初仍為突厥地。
貞觀四年(630年),唐朝大將李靖破突厥頡利可汗於陰山。“先是,頡利即敗,竄入鐵山。”突厥降唐十萬多口。唐太宗採納温彥博意見,於突厥故地分置都督府。“丁丑以右衞將軍史大奈為豐州都督。隋以五原置豐州,大業初廢。唐初,張長遜降,復置豐州。是年,復以突厥降户置豐州九原郡。”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四月,“丙寅,置燕然都護府,統瀚海六都督、皋蘭等七州……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置狼山都護府,突厥盡為封內之臣”。
龍朔三年(663年)三月,改燕然都護府為瀚海都護府,以後瀚海都護府移於回紇本部。
總章二年(669年),改為安北都護府。
天寶十三年(754年),回紇侵突厥而有其地,東突厥亡。
五代
為契丹地。
大同元年(947年),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在臨潢(現巴林左旗)建國,號大遼。
神冊四年(919年)九月,皇太子率選剌部夷離堇汗裏珍等略地雲內、天德。
遼初,本地區為代北雲朔招討司這一軍事機構所轄,後升為雲內州,屬西京道。
保大二年(1122年)夏四月,雲內、寧邊、東勝等州降金。
天會七年(1129年),移遷奚第一部、第三部設置雲內州,屬西京路。
大定十八年(1178年),天山縣升為淨州,屬豐州支郡。本地東部地區屬淨州,境內曾出現金代銅印一方,印文為“萬户冬宇號印”,陽文,貞祐三年(1215年)造。還曾出土雙魚紋銅鏡,銅首飾、瓷器等。還發現幾處金代村落遺址。
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冬十月,襲金羣牧監,驅其馬而還。耶律阿海降,入見帝於行在所。皇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分徇雲內,東勝、武、朔州,下之”。從此這一帶為蒙古所轄。
元統一全國後劃歸中書省大同路雲內州。元代,境內有一定數量居民,以畜牧業為主兼營一些種植業,這從已發現十幾處元代遺址中出土文物可證實。
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明軍分道出塞。本地區“明初設衞戍守,蒙古據之,號曰茂明安”。
永樂七年(1409年),明廷封西部蒙古瓦剌部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索羅為安樂王。
永樂十一年(1413年),東部蒙古韃靼部大領主阿魯台歸附明朝,被封為和寧王。
隆慶五年(1571年),土默特部領主阿拉坦汗嚮明朝納貢稱臣,初封為順義王。
萬曆十年(1582年),阿拉坦汗死,其子黃台吉襲封順義王,其妻三娘子在萬曆十五年(1587年)被封為忠順夫人。
明末,察哈爾、土默特和鄂爾多斯諸部紛紛歸附後金。
“天聰八年(1634年),舉部(茂明安部)來降。康熙三年(1664年),授僧格掌旗,一等台吉襲封。牧地當愛布哈河源(今艾不蓋河)。東界喀爾喀,西界烏喇特,南界歸化城土默特,北界瀚海,廣百里,袤一百九十里,北極高四十一度十五分。”
清兵入關後,逐步在蒙古地區建立盟旗制度,旗下設佐領(蘇木)等基層組織。在內蒙古地區設立哲里木,卓索圖,昭烏達、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六盟四十九旗。本地區屬烏蘭察布盟,大部分為茂明安旗地,又曰扎薩克茂明安旗,扎薩克駐徹特塞裏。只有西北部為烏拉特中公旗,西部和南部為烏拉特東公旗管轄。乾隆以後,境內私墾漢民為薩拉齊廳管轄。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山西武川廳同知,以是部(四子王部)及茂明安、喀爾喀右翼寄居民人村落隸之”,固陽地區寄居民人村落,大部分為武川廳管轄,境內還有一部分為五當召膳召地。
光緒末,綏遠將軍貽谷督墾,勸諭報地。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呈交水壕、賬房塔兩處地段認墾。實則是部(茂明安部)租給商民墾地頗多,境內漢民村落亦眾。有佐領(蘇木)四。
中華民國
此地商民、租民,以及民事糾紛,東部屬武川縣管轄,西部屬五原廳安北縣,南部屬薩拉齊縣。
民國八年(1919年),茂明安旗南部、東公旗東部析出設立固陽設治局,直屬綏遠特別區。
民國十五年(1926年)元月,由固陽設治局升為縣,改局長為知事。
民國十七年(1928年)冬,奉令改組縣政府,改知事為縣長,為三等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軍侵佔歸綏。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軍侵佔包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23日,偽蒙古軍北十團侵入本縣,日本小竹原部進駐固陽,固陽淪陷。之後,成立固陽縣偽公署,隸屬於蒙疆政府(今張家口市)巴彥塔拉盟(今呼和浩特)管轄。根據偽蒙疆政府指示,以成吉思汗為年號。同年,綏東地區相繼淪陷,傅作義帶領三十五軍及地方武裝、政府人員退到後套(今巴盟地區)堅持抗日鬥爭。同時成立國民黨固陽遊擊縣政府。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以李井泉為司令員,姚喆為參謀長的中國共產黨大青山抗日遊擊隊(簡稱李支隊)組成,自晉西北向大青山進軍。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到達大青山腹地,開展抗日活動,發展游擊隊伍。
民國三十八年(1939年)1月,組建包(頭)固(陽)工委。薩縣、固陽、武川、歸綏四邊區政府和游擊隊的抗日鬥爭為固陽抗日政府建立創造條件。
民國三十八年(1939年)7至8月間,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起初曾為薩縣、固陽縣縣政府,11月薩、固分治),在縣境東南一帶活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無條件投降。國民黨固陽縣遊擊縣縣長石正中帶領縣直屬特務大隊130多人在縣城附近駐防,伺機進城接管。由於日軍提前撤離,由日軍警察改編的張金桂團首先入城,擅自打開倉庫搶劫軍用物資及大蒙公司貨物,石正中進城後已是混亂一片。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15日,國民黨綏遠省政府在歸綏(今呼和浩特市)召開為期15天的“復員建設討論會”。會議結束後,委任盧繼業為固陽縣縣長。
1949年9月19日,綏遠和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2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成立,將全省所轄22個縣,烏盟、伊盟的13個旗,綏東4旗和土默特旗共18個旗的行政區劃分為4個專員公署、兩個盟、1箇中心旗、一個直轄旗。固陽縣屬包頭專員公署管轄。
1949年末,中國共產黨綏遠省委派趙岐、林田等三十多人以工作團名義進駐固陽縣。
1950年3月23日,成立固陽縣人民政府。同時建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1950年9月4日,綏遠省人民政府以民政字(334)號令:將包頭專員公署更名為“綏遠省人民政府綏中專員公署”。固陽縣屬綏中專員公署。
1950年12月2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根據政務院“專署應按地名稱謂”指示,將綏中專員公署改為“綏遠省人民政府薩縣專員公署”,固陽又歸薩縣專員公署管轄。
1951年11月1日,烏蘭察布盟盟直機關遷來固陽城關鎮。
1952年11月2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薩縣專員公署,成立集寧區專員公署,固陽又歸集寧區專員公署管轄。根據綏遠省政府民建字(1)號文件精神,固陽縣自1954年1月11日起歸烏盟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
1954年3月5日,中央政務院命令綏遠、內蒙古合併,綏遠省停止行使職權。
1958年5月15日,烏盟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指示,將固陽縣劃歸包頭市管轄。
1958年7月,包頭市將固陽縣改為固陽區。
1961年9月,復改縣。
1963年2月21日,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通知,包頭市所轄固陽縣仍歸烏盟管轄。
1971年,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通知,將固陽縣劃歸包頭市管轄,至今未變。 [9] 

固陽縣行政區劃

固陽縣區劃沿革

1997年,固陽縣轄2鎮1蘇木14鄉:金山鎮、西斗鋪鎮、吉忽倫圖蘇木、忽雞溝鄉、公益民鄉、大廟鄉白靈淖鄉、銀號鄉、壩梁鄉、卜塔亥鄉、新建鄉、下濕壕鄉、紅泥井鄉、九分子鄉、東公此老鄉、東勝永鄉、興順西鄉。縣政府駐金山鎮。
 固陽縣地圖 固陽縣地圖
2000年,固陽縣轄2個鎮、14個鄉。
2002年,固陽縣轄2個鎮、10個鄉:金山鎮、西斗鋪鎮、九分子鄉、忽雞溝鄉、新建鄉、下濕壕鄉、大廟鄉、銀號鄉、卜塔亥鄉、白靈淖鄉、興順西鄉、紅泥井鄉。
2012年,固陽縣轄6個鎮:金山鎮、西斗鋪鎮、下濕壕鎮、銀號鎮、懷朔鎮、興順西鎮。縣人民政府駐金山鎮,距自治區首府210千米。縣轄6個鎮,104個行政村,11個居民社區及986個村民小組。

固陽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3年6月,固陽縣轄6個鎮 [8]  。固陽縣人民政府駐金山鎮民主街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50222102000
金山鎮
150222103000
西斗鋪鎮
150222104000
下濕壕鎮
150222105000
銀號鎮
150222106000
懷朔鎮
150222107000
興順西鎮

固陽縣自然環境

固陽縣位置境域

固陽縣位於包頭市區正北53千米處,大青山北麓,東與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交界,南與昆都侖區、青山區、石枴區、土右旗毗鄰,西與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前旗接壤,北與達茂旗相連。介於北緯40°42′58″—41°28′52″,東經109°38′3″—110°44′42″之間,總面積5025平方千米。 [7] 

固陽縣地形地貌

固陽縣地處陰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東部高於西部 [15]  ,“四分丘陵五分山,僅有一分灘和川”是固陽縣的主要地形。固陽縣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處在春坤山景區,海拔2340米。 [16] 

固陽縣氣候特徵

固陽縣屬中温帶大陸型乾旱半乾旱季風氣候,氣温偏低、降水少、光照充足,温差大是其最明顯的氣候特徵。全年無霜期為69—177天。年平均降水量為291.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佔年降水量的64%。歷史最大日降水量175.3毫米,出現在2018年7月19日(此前為1958年8月7日最大日降水量114.9毫米);年平均氣温5.5℃,極端最高氣温值38.6℃,出現在2005年6月22日,極端最低氣温-36.1℃,出現在1967年12月28日;年平均日照時數2989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941.4毫米。 [16] 

固陽縣水系水文

固陽縣有季節性河流7條,其中以黃河二級支流昆都侖河最大。 [15] 

固陽縣自然災害

固陽縣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風沙、洪水、冰雹、霜凍、乾熱風、病蟲害等。其中尤以旱災為重。 [15] 

固陽縣自然資源

固陽縣水資源

固陽縣境內水資源總量為2.0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1.38億立方米。 [7] 

固陽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固陽縣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181873.77公頃(272.81萬畝)
其中水澆地41367.66公頃(62.05萬畝),佔22.75%;旱地140506.11公頃(210.76萬畝),佔77.25%。耕地主要分佈在懷朔鎮、興順西鎮和西斗鋪鎮。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85596.56公頃(128.39萬畝),佔全縣耕地的47.06%;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80712.34公頃(121.07萬畝),佔44.38%;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4546.05公頃(21.82萬畝),佔8.00%;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984.32公頃(1.48萬畝),佔0.54%;位於25度坡度以上的耕地34.50公頃(0.05萬畝),佔0.02%。
二、園地74.28公頃(0.11萬畝)
全部為果園74.28公頃(0.11萬畝)。園地主要分佈在金山鎮和銀號鎮。
三、林地51599.21公頃(77.40萬畝)
其中喬木林地3739.75公頃(5.61萬畝),佔7.25%;灌木林地44287.73公頃(66.43萬畝),佔85.83%;其他林地3571.73公頃(5.36萬畝),佔6.92%。林地主要分佈在金山鎮、下濕壕鎮和懷朔鎮。
四、草地209921.54公頃(314.88萬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207209.09公頃(310.81萬畝),佔98.71%;人工牧草地55.19公頃(0.08萬畝),佔0.03%;其他草地2657.26公頃(3.99萬畝),佔1.27%。草地主要分佈在金山鎮、銀號鎮、西斗鋪鎮。
五、濕地6217.21公頃(9.33萬畝)
全部為內陸灘塗6217.21公頃(9.33萬畝)。主要分佈在金山鎮、西斗鋪鎮和懷朔鎮。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8206.56公頃(27.31萬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1064.93公頃(1.60萬畝),佔5.85%;村莊用地7158.02公頃(10.74萬畝),佔39.32%;採礦用地9831.44公頃(14.75萬畝),佔54.00%;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52.17公頃(0.23萬畝),佔0.84%。
七、交通運輸用地5232.39公頃(7.85萬畝)
其中鐵路用地145.78公頃(0.22萬畝),佔2.79%;公路用地1995.47公頃(2.99萬畝),佔38.14%;農村道路3091.14公頃(4.64萬畝),佔59.08%。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51.26公頃(1.73萬畝)
其中河流水面20.43公頃(0.03萬畝),佔1.77%;水庫水面258.46公頃(0.39萬畝),佔22.45%;坑塘水面617.80公頃(0.93萬畝),佔53.66%;溝渠82.37公頃(0.12萬畝),佔7.15%;水工建築用地172.20公頃(0.26萬畝),佔14.96%。 [21] 

固陽縣林業資源

截至2022年,固陽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4.43%,森林資源面積174萬畝,主要樹種喬木林有白樺、楊樹、榆樹和樟子松,灌木林有柄扁桃,檸條、繡線菊、黃刺玫。 [7] 

固陽縣礦產資源

固陽縣境內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礦產有50多種,已探明磁鐵礦約6.5億噸、赤鐵礦約6億噸、黃金約33.78噸、錳礦約15萬噸、銅、鎳約5萬噸、石灰石約1.3億噸、白雲岩約2.2億噸、磷灰礦石約4963.6萬噸、蛭石約1219萬噸、石英石約5億噸、白雲石約2.2億噸、珍珠岩約2100萬噸、煤約1.4億噸;油頁岩約2.25億噸、花崗岩約20億立方米、輝綠岩約1000億立方米、石墨約80多萬噸。 [16] 

固陽縣風能

固陽縣風能資源總儲量約為500萬千瓦,可開發容量200萬千瓦。

固陽縣太陽能

固陽縣太陽年輻射總量144.4千卡/平方釐米,全年日照時數在2872.6—3306.4小時之間,年發電時數為1700—1800小時,具有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優勢。 [16] 

固陽縣人口

截至2005年,固陽縣總人口20.5388萬人,常住人口17.6774萬人,非農業人口40732人。
截至2010年,固陽縣總人口21萬人。
截至2019年末,固陽縣户籍人口為19.8309萬人。 [4]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户籍總人口19.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89萬人,佔總人口的87.01%。 [7] 

固陽縣經濟

固陽縣綜述

2022年,固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7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56.21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20.13億元,增長0.7%。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9.7%、59.1%和21.2%。 [6]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固陽縣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8.5%。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96.8%,佔全縣投資的比重為97%。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78.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7.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68%。按項目隸屬關係分,地方項目投資下降15%,中央項目投資下降38%。 [6] 
財税收支
2022年,固陽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税收收入5.44億元,增長0.5%;非税收入2.54億元,增長75%。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8.2%,比上年下降10.7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0.33億元,同比增長30.9%。其中,節能環保支出下降8.2%,交通運輸支出增長47.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0.3%,住房保障支出下降16.6%,教育支出增長45.1%。 [6] 
人民生活
2022年,固陽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4元,較上年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6元,增長3.4%;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2元,增長5.9%。
2022年,固陽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896元,較上年增長1.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967元,增長0.5%;農村牧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77元,增長2.6%。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1.95%,農村牧區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2.15%。 [6] 

固陽縣第一產業

農業
2022年,固陽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2.9萬畝,增長2%。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種植面積3.4萬畝,下降80%;玉米種植面積28.1萬畝,增長18.61%;馬鈴薯種植面積7.2萬畝,下降32.11%;其它穀物種植面積40.9萬畝,增長40.62%。
2022年,固陽縣糧食總產量11.98萬噸,比上年增長2.47%。其中玉米產量9.5萬噸,較上年增加2.1萬噸;小麥產量0.22萬噸,減少0.98萬噸;燕麥產量0.074萬噸,減少0.14萬噸;蕎麥產量0.57萬噸,減少0.35萬噸;馬鈴薯折糧產量1.41萬噸,減少0.49萬噸。
2022年,固陽縣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6.8萬畝,同比下降10.6%;油料作物總產量0.42億斤,同比下降50.1%。糖料總播種面積4.2萬畝,同比下降16.7%;總產量1.73億斤,同比下降60%。中草藥材類總播種面積6.3萬畝,同比增長3.2%。 [6] 
林業
2022年,固陽縣國土綠化造林面積333公頃,全部為人工造林。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2個,縣級自然保護區1個。 [6] 
畜牧業
2022年,固陽縣豬牛羊禽四肉產量達4.9萬噸,同比增長20%。牛存欄1.36萬頭,同比增長11.5%,牛肉產量0.4萬噸,增長33.3%;羊存欄76.9萬隻,同比增長1%,羊肉產量2.7萬噸,同比增長17.4%;生豬存欄2.1萬頭,同比下降12.5%,豬肉產量1.6萬噸,同比增長33.3%。 [6] 

固陽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固陽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2.5%,製造業增長2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1%。分行業看,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下降11.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3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7.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值增長23.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產值增長2.1%。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2022年,固陽縣鐵礦石原礦產量987.3萬噸,同比增長29.1%;十種有色金屬50.8萬噸,同比增長4.2%,其中原鋁同比增長2.1%;鐵礦石成品礦499.7萬噸,同比下降18.7%;石墨及碳素製品29.3萬噸,同比下降2.6%;生鐵38.9萬噸,同比下降43.3%;粗鋼18.5萬噸,同比下降66.4%;硅酸鹽水泥熟料135.8萬噸,同比下降0.3%。
2022年,固陽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4.7%,營業成本增長3.5%,利潤總額下降55.3%;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1%,低於同期6.9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為97.9%,較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6.7%,比上年同期下降3.4個百分點。 [6] 
建築業
2022年,固陽縣建築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41.2%。在本縣註冊的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2户。 [6] 

固陽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固陽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0.0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48億元,增長0.04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21億元,增長0.05%。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17.38億元,增長0.052%;餐飲收入3.31億元,增長0.05%。 [6] 
房地產業
2022年,固陽縣房地產開發投資0.11億元,比上年下降86.7%。 [6] 
旅遊業
2022年,固陽縣接待國內旅遊人數49.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0.82億元。 [6]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2.75億元,同比增長5.0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72.22億元,增長6.66%。其中,短期貸款餘額23.84億元,增長19.73%;中長期貸款餘額48.36億元,增長1.19%。 [6] 

固陽縣交通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境內公路總里程2059千米,其中國道75千米,省道159千米,縣鄉公路1825千米,形成了“兩環四橫五縱”輻射全縣鄉村的交通網絡。 [6-7] 

固陽縣社會事業

固陽縣科技事業

2022年,固陽縣專利授權量4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8家。 [6] 

固陽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有普通中專和職業高中(含成人中專)1所,在校學生902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學生1560人。普通初中2所,在校學生2196人。普通小學5所,在校學生4495人。全縣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2276人。在全縣中小學在校生中少數民族在校生447人。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普通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6] 

固陽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

固陽縣社會保障

2022年,固陽縣城鎮新增就業1001人,比上年下降9.2%。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9人,比上年下降11.8%;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5%。年末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181人,增長11.7%。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5572人,比上年末下降2.7%。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9976人,下降10.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5596人,下降0.3%。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中,企業職工參保22552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參保7424人。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0604人,比上年末下降2.8%。其中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34556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930人,下降15.8%。 [6] 

固陽縣歷史文化

固陽縣地名由來

固陽是由古稒陽衍化而來的。“稒”有“穩固、鞏固”的意思,“陽”先指秦朝的都城咸陽,後引義為中原地區的皇權所在地;“稒陽”則有“固守北疆、拱衞咸陽”之意。 [7] 

固陽縣地名考略

固陽縣地名大體可分三類。一是村名,現有自然村1145個,其中用漢語命名882個,用蒙古語命名263個;二是山、河、灘、梁溝名稱,這類名稱屬地域性名稱,大的可包括一個或幾個村民委員會,如畢氣溝、銀號灘、後河、大榆樹灘等,小的在一個自然村範圍內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三是地域性稱謂,泛指更大地域,如白靈地,一般指縣東北白靈淖鄉、卜塔亥鄉、東公此老鄉以至於武川縣西北地域,又如二架子,泛指縣南境廣大山區及今土右旗北境山區地帶。 [10] 
地名名稱由來
一、以河、泉、井命名
當地人居住或遊牧,首先選擇有水且易汲取的地方,一旦發現河流,山泉或易打井富水地帶,便以河、泉、井稱呼住地。隨着人口增加,最初稱謂便成為村名。為便於區別,有的前加方位詞,如東河槽、北水泉等。有的前加數詞,如頭道井、二道井、三道井等。也有冠以顯示特點的如毛忽洞、腮忽洞、以肯忽洞、哈業忽洞等。境內河、泉、井命名的地名計70餘處。
二、以姓氏命名
某姓人家最早到一地定居,或一地同姓者較多,便以其姓氏作為村名。如老王店、張先壕、竇家壕、霍龍貴窯、楊生華窯子、李二溝、李三溝、金家窯子、程碾房、王正窯子、郝太灣、北林達賴、傅家圪堵、程順渠、劉四渠、董家渠、呂天蒼渠、張三壕、疙賁河槽、劉四壩等180餘處。
三、以分、號命名
清末民初境內放墾牧地,墾務局採取劃分排號方法計量土地。境內以“分子”、“號”命名村名很多。為方便區劃,“分子”前除加數詞外,往往冠以姓,方位詞,或地域性名詞,如七分子、二分子、五分子、馬七分子、白家三分子、上二分子、下二分子、後和頭分子、後河五分子及小號子、大號子、西補號、東補號,還有四十頃地、十八頃壕、七頃壕、水壕八分子等,境內用“分子”、“號”、“頃”等命名的地方計120餘處。
四、以地形、山名特點命名
人們到本地定居,以住地本身或臨近地形較為明顯地理特徵來稱呼其住地,日久遂成村名。如小石枴、壩底、黃土渠、沙圪旦、東山灣、岔沁、北五塔、此老窩、壕口、文圪氣、曹力幹、石蘭哈達、黃合少、五克此老、天面此老、灰騰合少等200餘處。
五、以商號命名
清末民初,此地商業興起,久而形成商點。商點便有名號,日久,商點名號也就演變為村落名稱。如四成功、永和功、西永興、元盛公、東勝永、天義公、萬和店、車鋪、帽鋪、銀號、德成永、福義奎、協和義等90餘處。
六、以古城、古寺、古作坊命名
當地人在住地發現古城或其他古蹟,以至於歷史上曾存在過某些作坊的,便以此來稱呼其村名。如點將台、邊牆壕、召溝、召壕、小召子、大廟、五當召、燻羊窯、油房溝、氈房窯、土城子、三元城、官莊子、城圐圙等80餘處。
七、以當地特產命名
如席麻塔、柳卜溝、枳機壕、白菜溝、黃泥灣、榆樹溝、胡蘆石太(蒙古語意為盛長蘆葦的地方),馬蓮壕等40餘處。
八、以手工業匠人命名
當地先定居過某種手工匠人,後來便以此命名為村名。如木匠窯子、畫匠渠子、宋木匠溝、潘先生溝、王油房等30餘處。
九、以牧放設施或墾地時駐地命名
如羊渠子、大圐圙、草地溝、花圪太、二圈、牛場灣、牛糞溝、羊蓋崗崗、新營盤、老營盤等30餘處。
十、以腦包命名
腦包系蒙古語,也稱敖包,是用石頭堆砌于山頂或高地的祭祀建築或放牧行路時識別方向地域之用,居於腦包附近的人們久而久之,其村名便以腦包命名。如昔連腦包、圪臭腦包、腦包店、連三腦包、腦包溝等20餘處。
十一、借外地地名命名
境內有的地名,是假借當代或古代境外地名而取名的。今縣城固陽,清康熙年間始有人定居,清末民初稱廣義魁村。
初名廣義魁,是以清末廣義魁商號取名。於民國八年(1919年),境內設墾務局時,借大青山南的漢代稒陽城名而更廣義魁為固陽至今。境內另如大城西、大義公、四合盛等10多處村名,是或借包頭商號或借薩縣(今土右旗)境內村莊而得名。
另外,境內民間沿用的地域性名稱,一種是如白靈地、賈色地是清初分封食邑地時,以領地主人官爵稱其封地,因年久音變,遂成今名。另一種如後山、前山、二架子等是根據境內地理特點,在民間沿用。 [11] 
地名命名時間
一、清代命名地名
清代前,境內為少數民族遊牧地,很少有人長期定居,地名也無文記載,在北魏時代境內的稒陽塞、懷朔鎮等,今已無一沿用。
從清代以後,蒙古族在此遊牧,且陸續定居,境內出現大量以地形、山石、河泉、井命名的村落、地名。如腮忽洞、腮林忽洞、白靈淖、板申圖等。清末,漢民入境,境內始私墾,隨後官方放墾。當時地廣人稀,放地常以“份”計量,加上人口增加,商號遍及,境內又出現很多以“分子”以及用漢民姓氏、商號命名的村落。如王如地、程碾房、付家圪堵、呂天蒼渠子、合和明、德成永、二分子、三分子、四分子、五分子等。這一時期所命名地名佔現用地名的70%以上。只是有些地名因譯音差異,或長期簡稱、俗稱,久之,今名和當初叫法有很大差別。如:滿都拉、現稱滿達壕,西廠漢坤兑現稱西村,丁貴特拉現稱丁貴,幹只漢現稱幹燦。現在銀號鄉西灣子,當初稱白關鎖窯子,後因該村東出現村落,便稱該村為西灣子至今。
二、民國時期命名地名
民國八年(1919年),境內設墾務局。民國十二年後,境內大量放墾,有陝北、晉北移民入境。這一時期,外國侵略勢力也隨即入侵,境內又出現一批具有時代特點及以漢民姓氏命名的村落。如、電報局、耶穌堂、舊城、官牛犋、裴家渠、賈家渠、陳二保塔等地名150餘處,而這些地名又多在新建鄉境內。
三、新中國成立後命名的地名
新中國成立後,城鎮建設及工礦企業有很大發展。同時也建立很多農、林、牧專門科研場地。隨之,境內又產生一批新地名。如縣城內勝利路、解放街、繁榮道等及鄉間翻身壕、五星村、新民村、新建、五一農場、白彥溝林場50餘處。同時也給過去一些同名村落重新命名。 [12] 
地名特點
一、地理特點
縣境地處大青山北,整體地形偏高,寒冷多風沙。所以境內村落多在壕溝、山窪向陽避風處。今境內村名以壕、溝、渠命名者有240多處,佔全部村名四分之一,而用梁、圪旦命名者很少。
另外,境內乾燥缺水,從古代遊牧到今日農耕,人們對水依賴性和嚮往心理強烈,所以境內人們多居於河畔、山腳富水地帶,村名以河、泉、井、水命名者有70餘處。
二、時代特點
地名是歷史產物,具有明顯時代特點。全縣地名有雜居特點,有放墾足跡,有帝國主義侵華及人民受苦難的烙印,也有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象徵。境內以蒙漢語命名大批村名證實境內從歷史上就是一個蒙漢雜居地區。100餘處以“分子”命名村名則是清末及民國年間放墾足跡。另外,境內耶穌堂、天主堂等地名本身就是帝國主義侵華證據。境內諸如大窯子、小窯子、黃土窯子等村名,是當時人民生活清貧,居住條件原始簡陋的寫照。
新中國成立後,境內又產生諸如工人村、新建村、新民村、五星村、翻身壕、五當召林場等50多個地名,這些地名又標誌着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在建設自己新家園。 [13] 

固陽縣文物古蹟

固陽秦長城
固陽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中部的色爾騰山北坡上緣,固陽縣境內全長95.6千米。此段長城牆體的構築方式以石築為主,這也是該長城經歷兩千多年依然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17]  。固陽秦長城沿線附設有烽燧和障城,牆體總長96千米,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 
固陽秦長城 固陽秦長城

固陽縣語言

固陽縣的官方語言是漢語普通話和蒙古語,使用於正式場合。但固陽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屬於晉語的大同—包頭片方言,俗稱“此地話”。

固陽縣風景名勝

固陽縣境內文旅資源豐富,春坤山生態旅遊區是自治區中西部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主峯紅旗峯海拔2340米,2018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0年被評為包頭市“研學旅遊示範基地”。馬鞍山原始森林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谷中覆蓋着6000多畝原始森林,2020年景區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7] 
截至2022年末,固陽縣擁有A級旅遊景區4個,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個,2A級旅遊景區3個。 [6] 
春坤山生態旅遊區
春坤山生態旅遊景區位於包頭市九峯山北麓固陽縣境內,距固陽縣56千米,總面積33平方千米,2014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201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春坤山生態旅遊景區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是內蒙古西部唯一的一塊高山草甸草原,主峯紅芪峯是包頭市至高點,海拔2340米。自然草種達三百多種,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山體平坦舒緩,春夏季節芳草繽紛,滿目新綠,被譽為“鹿城之顛,雲中草原”。 [18] 
春坤山生態旅遊區 春坤山生態旅遊區
馬鞍山生態旅遊區
馬鞍山景區位於固陽縣城東南約58千米處,海拔1984米,山谷中覆蓋有6000多畝原始次生林,屬於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從山腳向上觀望,山頂酷似一巨大馬鞍,故當地稱為“馬鞍山”,以原始、古淳、神秘而著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家園”,其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堪稱這一地區的典型,是難得的“天然森林氧吧”。山上野生動物極多,有野青山羊、野鹿、狍子、腹蛇等不時出沒在山林間。
馬鞍山還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一處重要革命遺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時任大青山遊擊支隊政治部主任的彭德大將軍,為了鞏固大青山根據地,粉碎“頑固軍降日”的陰謀,組織了綏西地區的反頑鬥爭。自衞軍被打敗後,四處逃散。為全殲頑敵,彭德大率部乘勝追擊。在追到固陽馬鞍山附近一帶時,遇到了頑軍的垂死抵抗。彭德大站在一個山上手舉望遠鏡指揮戰鬥時,被流彈擊中左胸,不幸壯烈犧牲,時年僅29歲。戰鬥結束後,人們把他的遺體安葬在馬鞍山附近的黃麻嶺下。後來當地老百姓為懷念彭德大烈士,在他犧牲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紀念照牌。 [19] 
馬鞍山生態旅遊區  馬鞍山生態旅遊區 
大仙山旅遊區
大仙山位於固陽縣城西北12千米處,方圓有15平方千米,是第四紀冰川造山運動所形成的風蝕地貌,是天然的花崗岩“石林”,有名的地質奇觀,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大仙山主峯酷似一座山神,矗立在羣山之間,從山腳只有一條彎延曲折的險道可直通山頂,其餘均為絕壁懸崖。山上奇峯突兀,怪石磷峋,八戒小憩,巨鯨吞食、金雞脱冠、仙人牀、仙人台、飛來石等各種大小不同、造型逼真、形象生動的山石分佈在羣山之中,特別是有一巨石,上面刻滿了蒙、藏、梵等文字,神秘至極,至今無人破譯,被稱為“天外奇石”。山間百鳥鳴叫,雜草叢生,又有山榆倒掛,野花點綴,人遊其中,如入仙境。相傳有一位大師長年在此修行,後神功日勝,終得道成仙。此後眾僧頂禮膜拜,山間香火不絕,大仙山因此得名。 [20] 
大仙山旅遊區 大仙山旅遊區

固陽縣歷史名人

503—552年
侯景之亂罪魁禍首
白蘭文
1869—1932年
太醫院醫正、隨駕待詔御醫
1913—1981年
包頭市醫藥學會副理事長
1909—1972年
曾任任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
1894—1966年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五師第四團團長
1919—1984年
為農業增產增收做出了較大貢獻
1921—1979年
提出了豐產栽培“四個革命”

固陽縣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固陽縣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五屆自治區文明城市”。 [1] 
2020年7月29日,固陽縣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2]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3] 
2021年11月,擬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公示名單。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