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固陽秦長城遺址

鎖定
固陽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97千米處的固陽縣,地處陰山山脈。1962年,翦伯贊先生在內蒙訪古時發現。 [1] 
固陽秦長城遺址由色爾騰山(屬陰山山脈)自東而西,經銀號、東勝永、九分子等鄉,然後折而向西北,經壩梁和西斗鋪鄉抵達烏拉特前旗的狼山,累計長度為120千米。 [2] 
1996年11月20日,固陽秦長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固陽秦長城遺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97千米處的固陽縣 [1] 
所處時代
秦朝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9:00-17:00 [1] 
編    號
4-34-1-3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固陽秦長城遺址歷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為抵禦匈奴的進攻,派大將蒙恬率兵北征在此築長城。
1962年,翦伯贊先生在內蒙訪古時發現。
固陽秦長城遺址由色爾騰山(屬陰山山脈)自東而西,經銀號、東勝永、九分子等鄉,然後折而向西北,經壩梁和西斗鋪鄉抵達烏拉特前旗的狼山,累計長度為120千米。 [2] 
2004年,國家文物局投資50萬元實施了固陽秦長城遺址的修復工程,修復長城遺址1200米。建設的主要景點有蒙恬大將點將台、孟姜女哭倒長城段和匈奴萬箭穿石處、陰山岩畫和烽隧遺址等,免費對外開放參觀。 [3] 

固陽秦長城遺址遺址特點

固陽秦長城遺址多半修築在山巒北坡,依山勢地形而建,在構築方式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帶多用夯土築成,山地則多用石塊或土石混築。在長城內側山頭間隔300到500米建有烽燧,烽烽相應。修築方法採用人工開採加工的片石錯縫平砌,石料大小薄厚較均勻;而土石混築的城垣因其修築在坡勢較緩、石料缺乏的小山包上,所以建築方法多采用外側石塊壘砌、中間填砂土的做法,故而已塌坍為壟狀。夯土所築城垣保存較好的高度為l米左右,基寬4.5米、頂寬4米。 [2] 
固陽秦長城遺址

固陽秦長城遺址文物遺存

固陽秦長城遺址現今保存尚好的多為石砌長城遺蹟,外壁高度多在4米以上,基寬4米、頂寬2米左右。 [2] 

固陽秦長城遺址歷史文化

秦長城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秦大將蒙恬率軍30萬人北抗匈奴而修築。後來漢武帝時期又派道衞青進行過修復,故又稱秦漢長城,距今已有2200年曆史。固陽秦長城遺址屬於北部長城的西段,位於蒙古固陽縣境北部色爾滕山的北坡。據《史記·蒙恬傳》記載:“始皇二十六年.…….築長城,因戈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歷史研究和考古成果表明,秦長城遺址由寧夏伸至內蒙古後,沿狼山而東,經固陽縣北部的西斗鋪銀號大廟等鄉,又經武川縣南部的南烏不浪等鄉,順大青山而北過集寧市,最後由興和縣北部進入河北省。這些地區的秦長城大多為石築,蜿蜓于山嶺之上。尤其是內蒙古固陽縣境的秦長城遺址,遺址基本連續,一般高出地面1米左右,其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長約 7千米,在崇山峻嶺之巔用黑色石塊修築,其工程之浩大,氣勢之雄偉,遠勝於戰國時期土築的長城。 [3] 

固陽秦長城遺址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20日,固陽秦長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固陽秦長城遺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固陽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97千米處的固陽縣,地處陰山山脈。 [2] 
交通路線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210國道→包白公路→北魏大街→包固線→秦長城旅遊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