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鎮縣,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位於北緯33°10′—33°30′、東經117°02′—117°36′之間,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總面積1363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固鎮縣下轄11個鄉鎮,228個村(居)。
[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2年末,固鎮縣常住人口為50.1萬人。
[28]
固鎮縣歷史沿革
編輯西漢,高帝元年(前206年)置谷陽縣(治今谷陽城);高後元年(前187年)封洨侯國(治垓下,今濠城集),武帝徵和元年(前92年)改置洨縣。新莽時期改洨縣為育城縣。東漢時,谷陽縣設置不變,育城縣複名洨縣,均屬豫州(治今安徽亳州譙城區)沛國。
三國,廢谷陽縣入洨縣和蘄縣(治今宿縣蘄縣集),屬魏國豫州(治今河南汝南)譙郡(治今安徽亳州)。
西晉,洨縣屬沛國,蘄縣屬譙國,隸屬豫州(治今河南淮陽)。
南朝宋,廢洨縣,蘄縣屬譙郡(治今蒙城縣);僑置陽平郡(治今谷陽城)及陽平縣(治今谷陽城);均隸豫州(治今壽縣)。北魏,太和四年(480年)廢陽平郡及其屬縣,不久復置陽平郡,隸屬睢州(治今靈璧縣潼郡)。南朝梁,置蘄郡(治今宿縣蘄縣集),領蘄縣;普通五—七年(524年—526年)取北魏之陽平郡隸潼州(由睢州改),置仁州(治赤坎城,今仁和集)。東魏,武定六年(548年)取梁之陽平郡,更名谷陽郡,隸睢州(由潼州改);置高昌縣(治今谷陽城)、連城縣(治今連城集)隸谷陽郡;置廣平縣(治今公平集)隸譙州(治今渦陽縣)蘄城郡(由蘄郡改);取梁之仁州,置臨淮郡(治今仁和集)隸之。臨淮郡領已吾縣(治今仁和集)、義城縣(治今懷遠縣拖城)。北齊,廢臨淮郡及其屬縣,置臨淮縣(治今仁和集);谷陽郡領高昌縣和臨淮縣,蘄城郡(由蘄郡改)領蘄城縣(由蘄縣改);均隸屬仁州。南朝,仁州轄蘄城郡和潁川郡(治今鳳台縣),蘄城郡領蘄城縣;潼州(由睢州改)轄谷陽郡,谷陽郡領高昌縣。北周,谷陽郡領高昌縣和臨淮縣,蘄城郡領蘄城縣,均隸屬仁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夏丘縣(西漢置,治今泗縣),置虹縣(治今仁和集),武德六年(623年)省夏丘縣人虹縣﹔貞觀八年(634年)虹縣遷治今泗縣,隸屬泗州(治今江蘇宿遷縣境)。谷陽縣初屬北譙州(治今灘溪縣臨渙集);貞觀十七年(643年)北譙州廢,谷陽縣改隸徐州(由彭城郡改)。顯慶元年(656年),省谷陽縣入蘄縣,隸徐州。元和四年(809年)析虹縣、蘄縣置宿州(治今泗縣),大和三年(829年)廢宿州,大和七年 (833年)復置宿州(遷治今宿州市);固鎮縣屬河南道(治今河南開封)宿州。
北宋,分屬淮南東路(治今江蘇揚州)宿州的蘄縣、虹縣和靈璧縣。
金,為南京路(治今河南開封)所轄,分屬宿州的蘄縣、靈璧縣及泗州的虹縣。
元,至元二年(1265年)並蘄縣、靈璧縣入宿州,至元四年(1267年)復置靈璧縣改隸泗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復改隸宿州。固鎮縣為河南行省(治今河南開封)所轄,分屬歸德府(治今河南商丘)的宿州及所領靈壁縣、淮安路(治今江蘇淮安)泗州虹縣與安豐路(治今壽縣)懷遠縣(今同)。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固鎮縣分屬鳳陽府(治鳳陽)的鳳陽縣、懷遠縣與宿州及其所轄靈璧縣,隸屬南京直隸。
清,分屬宿州、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安徽省鳳潁六四道(道尹駐鳳陽)鳳陽府。
民國元年(1912年),分屬宿縣(由宿州改)、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淮泗道(由鳳潁六四道改)。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分屬第四區(專署駐壽縣)的鳳陽縣、懷遠縣與第六區(專署駐泗縣)的宿縣、靈璧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分屬第三區(專署駐阜陽)的懷遠縣、第四區(專署駐宿縣)的宿縣和靈璧縣、第九區(屬縣由第五區兼管)的鳳陽縣。
1949年,固鎮縣分屬宿縣、靈璧縣、懷遠縣、五河縣。
1964年,國務院決定由宿縣、靈璧縣、懷遠縣、五河縣銜接處各一部,析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65年7月1日,固鎮縣以固鎮為治所,正式成立,屬宿縣專區管轄。
固鎮縣行政區劃
編輯固鎮縣區劃沿革
1969年3月撤區並社,設置固鎮鎮(1979年12月更名城關鎮)和任橋、湖溝、唐南、宋店、石湖、濠城、連站、劉集、新馬橋、王莊、曹老集11個公社。1970年2月增設姚集公社(12月因駐地遷至楊廟而更名楊廟公社)。1972年1月增設仲興、瓦疃、何集、磨盤張4個公社。1978年增設九灣漁業公社(次年改為九灣公社)。
1980年1月設置8個區、1個鎮、50個公社。
1983年3月,湖溝區所轄5個公社改為鄉。同年8月8日,馬場公社改稱後馬場公社。
1984年1月,撤銷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制;建立鄉、村二級行政管理體制(區域不變);其中,九灣漁業公社改為水上鄉,遷駐固鎮節制閘北,並劃屬新馬橋區。
2022年6月,安徽省民政廳批覆同意調整固鎮縣部分行政區劃: (一)城關鎮更名谷陽鎮。將固鎮縣城關鎮更名為固鎮縣谷陽鎮,保持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二)楊廟鄉改鎮。撤銷固鎮縣楊廟鄉,設立固鎮縣楊廟 鎮,以原楊廟鄉的行政區域為楊廟鎮的行政區域,楊廟鎮人民政府駐楊廟社區(原楊廟鄉人民政府駐地)。 (三)仲興鄉改鎮。撤銷固鎮縣仲興鄉,設立固鎮縣仲興鎮,以原仲興鄉的行政區域為仲興鎮的行政區域,仲興鎮人民政府駐仲興社區(原仲興鄉人民政府駐地)。
[25]
固鎮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固鎮縣下轄10個鎮、1個鄉:谷陽鎮、王莊鎮、新馬橋鎮、連城鎮、劉集鎮、任橋鎮、湖溝鎮、濠城鎮、楊廟鎮、仲興鎮、石湖鄉。
[5]
[33]
固鎮縣人民政府駐谷陽鎮澮河路206號。
[25]
固鎮縣地理環境
編輯固鎮縣位置境域
固鎮縣位於安徽省北部,地處北緯33°10′—33°30′和東經117°02′—117°36′之間;南瀕北淝河與蚌埠市郊為鄰,北抵沱河與靈璧縣相望,東與五河縣接壤,西南與懷遠縣毗連,西北與宿州市埇橋區搭界。東西寬約47千米,南北長約51千米,總面積約1363平方千米。
固鎮縣地質地貌
固鎮縣由於受黃河氾濫的影響,形成潮土類型。河間平原受黃水浸淹較重,PH值由6.5左右上升到7.5左右;沿河緩坡地帶地勢相對較高,受黃泛浸蝕較弱,PH值變化微弱,仍在6.7~7.5之間,保持着棕壤的特點。
固鎮縣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是黃土性古河流沉積物,其次為黃泛沉積物,黃土性古河流沉積物起初富含碳酸鈣,在漫長的成土過程中,碳酸鈣被淋到底層。這種沉積物分選作用很不明顯,多為重壤。黃泛沉積物則是黃河奪淮後因黃水氾濫而沉積的。這種沉積物分選作用強,沿河按緊沙慢淤的規律分佈,碳酸鈣含量在10%以上。
固鎮縣海拔高度為22.5~16.0米,地勢以1/10000的自然坡降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因受河水浸蝕的影響,境內形成一種河口較低河岸較高、河間微凸的地形。全縣1450平方千米的土地可分為湖地、灣地和崗坡地3種類型。
固鎮縣氣候條件
固鎮縣氣候屬亞熱帶和暖温帶過渡帶,氣候兼有南北之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温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時。
固鎮縣水文條件
固鎮縣自然資源
編輯固鎮縣植物資源
固鎮縣主要有藕、菱角、蘆葦等水生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臭椿、泡桐、中槐、桑、棗、榆、苦楝、楓楊、旱柳、棠棣、側柏、杏、桃、梨等。其中銀杏為珍貴的遺樹種,楊樹、刺槐、臭椿、泡桐的面積和立木蓄積量最大。花草類主要有月季、牡丹、蠟梅、薔薇等。藥用植物主要有半夏、光菇、益母草、地骨皮等,尤以半夏最為名貴。
固鎮縣動物資源
固鎮縣主要有黃牛、水牛、馬、驢、騾、山羊、豬等家畜;家禽類主要有雞、鴨、鵝、鴿等;昆蟲類主要有蠶、蜜蜂(可入藥)等;水族類主要有家魚、螃蟹、大對蝦、三角帆蚌等。獸類主要有黃鼬、野兔、獾、靈貓、家鼠、田鼠、剌蝟、蝙蝠等;鳥類主要有燕子、喜鵲、斑鳩、鵪鶉、麻雀、啄木鳥、綠頭鴨等;爬行兩棲類主要有螞蟻、蜥蜴、壁虎、蠍子、蝸牛、蜘蛛等;水族類主要有鯉魚、鱖魚、鯽魚、粘魚、銀魚等。
固鎮縣人口
編輯2019年,固鎮縣年末户籍人口66.21萬人,比上年增加0.35萬人;其中男性34.55萬人,佔總人口的52.2%,女性31.66萬人,佔總人口的47.8%。性別比(以女性人口為100)為109.1。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為13.9‰,死亡率5.0‰,自然增長率為8.9‰。常住人口58.0萬人,比上年增加0.4萬人。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固鎮縣常住人口為501449人。
固鎮縣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備註 |
---|---|---|
縣委書記 | ||
縣政府黨組書記、縣長 |
固鎮縣經濟
編輯固鎮縣綜述
2022年,固鎮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0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0.0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92.1億元,下降1.7%;第三產業增加值119.7億元,增長3.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8.9:32.1:39.0調整為29.8:30.5:39.7。人均GDP60219元(摺合8952美元)。
[28]
2019年,固鎮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97.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2.1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22.33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03.02億元,增長6.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3.4:42.3:34.3調整為24.3:41.1:34.6。按照户籍人口計算,人均GDP45050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291元。
[3]
2017年,固鎮縣完成財政收入16.75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高於蚌埠市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居三縣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11.91億元,增長10.7%,非税收入4.49億元,增長26.2%。
2017年,固鎮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48個,較上年同期增加5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9.37億元,同比增長14.6%,較1-11月份提高4.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投資4.93億元, 增長287.3%;第二產業投資89.69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投資144.75億元,增長14.7%,第三產業投資拉動投資增長8.9個百分點,對投資的貢獻率達60.8%。
固鎮縣第一產業
2022年,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65.84萬畝,其中:小麥85.21萬畝、玉米69.77萬畝、稻穀1.52萬畝、豆類3.53萬畝、雜糧4.59萬畝、薯類1.23萬畝。
2022年,全年糧食產量63.68萬噸,增長1.04%。蔬菜產量94.01萬噸,同比增長3.9%。瓜果產量23.69萬噸,同比下降4.8%。中草藥材產量10760噸,增長108.1%。
2022年,年末全縣生豬存欄38.15萬頭,比上年增長10.6%;全年生豬出欄61.75萬頭,增長4.4%。肉類總產量19.94萬噸,增長6.1%。禽蛋產量4.61萬噸,增長9.3%。水產品產量1.15萬噸,增長2.5%。
[28]
固鎮縣第二產業
2022年,固鎮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6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同比下降4.4%,其中,國有企業同比增長47.0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340.39%、醫藥製造業增長47%、紡織業下降33%、汽車製造業上升70.44%、通用設備製造業上升25.91%。
固鎮縣第三產業
2022年,固鎮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億元,同比增長1.0%。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零售額8.86億元,增長8.2%,其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四大行業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7.98%、增長13.13%、增長7%、下降2.98%。糧油、食品類增長26%,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6.7%,日用品類增長4.2%,中西藥品類增長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2%,化妝品類增長15.7%,書報雜誌類增長57.8%。
固鎮縣交通運輸
編輯省道:省道101、省道304、省道329
水運:澮河
固鎮縣北顧徐州,南臨蚌埠,位於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經濟輻射圈內,京滬鐵路、京滬高鐵、101省道貫穿全境,京滬鐵路在境內設固鎮站。寧洛高速、京台高速傍依而過,蚌固一級公路建成通車,水運經澮河可入長江,縣城距徐州觀音機場100千米,距合肥新橋機場200千米。
[1]
2022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4.3億元,比上年下降0.1%。2022年末,全縣汽車擁有量6.356萬輛,比上年增長3%,其中個人汽車5.7122萬輛,增長2.7%。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擁有量4.5706萬輛,增長6%,其中個人小型、微型載客汽車4.4623萬輛,增長6%。2022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57.3萬件,同比增長18.22%。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48.2萬件,同比增長18.15%。
固鎮縣社會事業
編輯固鎮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固鎮縣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其中中等技術學校1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普通教育學校168所,其中普通中學30所(高中11所,初中19所)、小學66所、幼兒園7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387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351人,其中高中856人、初中1495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0213人;普通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14753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36267人(高中在校學生11370人,初中在校學生24897人)、小學在校學生57684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0360人、特殊教育學生442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6%(含技校在校生)。
[28]
固鎮縣科技事業
截至2022年末,固鎮縣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87家。全縣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52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24件/萬人。
固鎮縣文化事業
2022年,固鎮縣全年送戲下鄉848場,全年舉辦羣眾性文化活動80餘場次,線下參與羣眾5萬餘人次。全縣已建成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28個,其中達到“一二三四”標準的村級中心6個,“七個一”標準的村級中心99個,“八個有”標準的村級中心228個,覆蓋率達100%。
固鎮縣醫療事業
截至2022年末,固鎮縣有醫療衞生機構262個,其中醫院12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21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4個,其他衞生機構25個。全縣衞生技術人員260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57人,註冊護士1112人。醫療衞生機構編制牀位2888張,實有牀位2917張,其中醫院編制牀位2227張,實有牀位2276張。
固鎮縣社會保障
固鎮縣體育事業
固鎮縣歷史文化
編輯固鎮縣綜述
考古發現4600年前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時期聚落遺址,“垓下遺址”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專家稱之為“淮河流域第一城”,獲“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8]
。2009年,固鎮縣被評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谷陽縣,北魏太和年間改設谷陽鎮,後演變為固鎮。高帝五年(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戰”發生在該縣境內,開啓了漢王朝400年基業,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動人故事。古代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曾在固鎮垓下為官,著有《説文解字》,開啓了中國字典之先河。固鎮縣還是天津方言的發源地。
[9]
固鎮縣民間文化
固鎮縣方言俚語
固鎮縣地方特產
編輯固鎮縣風景名勝
編輯- 人文景觀
- 自然景觀
固鎮縣著名人物
編輯陳鹹,字子康,西漢沛郡洨縣(今安徽固鎮濠城鄉)人。初因其父陳萬年官居高位,被任命為郎。他性情耿直,多次指責皇帝近臣,數十次上書言事,又升任左曹。
陳寵,先祖世習律令,寵傳其家業。初為州郡吏,后辟司徒府,掌獄訟,斷案公平。遷尚書,上書要求去煩苛,行寬政,被章帝採納。因得罪外戚竇憲,和帝初出為太山、廣漢太守。又歷官廷尉、司空等。在職不徇私情,熟悉法律,常斷難案,併兼通經學,號為任職相。
陳忠 ,字伯始,東漢沛國洨縣人。永初年間,受徵召入司待府,後任廷尉屬官,才能突出,頗有聲譽。
徐大鵬,清靈璧縣固鎮(今固鎮縣皇店鄉瓦房村)人,清代武解元。
張穹,原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黨組成員,全國政協常委、委員。
袁貴仁,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主任。
[23]
陳廣川,南京市安徽商會會長,在當地被稱為南京徽商的領軍人物。
固鎮縣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固鎮概況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2. 2019年安徽省人口變動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安徽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29]
- 3. 固鎮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8-27]
- 4. 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第一批) .商務部[引用日期2020-07-11]
- 5. 安徽省行政區劃簡冊 .安徽省民政廳[引用日期2020-02-02]
- 6. 固鎮縣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7. 關於印發緊密型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省和試點縣名單的通知 .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 [引用日期2019-09-23]
- 8. 2009年十大考古發現 .歷年十大考古發現[引用日期2016-11-13]
- 9. 歷史人文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10. 天津話和固鎮的關係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11. 風土人情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12. 王莊花生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13. 湖溝燒餅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2]
- 14. 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5]
- 15. 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公佈 .安徽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06-20]
- 16.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5]
- 17.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0-12-01]
- 18.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 區) 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12-26]
- 19. 安徽固鎮經濟開發區供熱規劃(修編)(2020-2030)(送審稿) .固鎮縣經濟開發區政府網.2021-01-01[引用日期2021-04-14]
- 20.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引用日期2021-09-16]
- 21. 固鎮志 .安徽省情網[引用日期2022-02-23]
- 22. 正在公示!擬命名為省級示範縣! .蚌埠發佈[引用日期2022-03-26]
- 2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4-29]
- 24. “大託管”安徽省示範推廣!首批名單公佈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19]
- 25. 安徽2地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6-24]
- 26. 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公告 .固鎮縣人民政府發佈[引用日期2022-09-10]
- 27. 兩縣入圍國家“水美鄉村建設縣” .百家號.2022-12-19
- 28. 固鎮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7]
- 29. 領導之窗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7]
- 30. 縣委常委會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擴大)會議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17]
- 31. 安徽省固鎮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誌叢書——固鎮縣誌:中國城市出版社,1992
- 32. 1912---1949年大事記 .固鎮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22]
- 33. 固鎮縣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8-22]
- 34. 五蒙高速沱湖特大橋建設“進度條”刷新 .人民資訊.2023-11-01[引用日期2023-11-0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