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聲求義

鎖定
“因聲求義”,是指通過語音去研究詞義,是傳統訓詁方法之一。其義有三,一者我們可以根據A詞的語音來系聯出與其音近義通的同源詞B、C、D等,通過B、C、D等詞的詞義來探求A詞的詞義。這是同源詞原理在訓詁、考證過程中的重要運用,是前代聲訓方法的大發展。二者我們可以通過聲音線索,讀破假借字,找出本字,探求字之意義。三者我們可以通過聲音之通轉,系聯音同、音近連綿詞的各種不同形體,從而正確解釋連綿詞。
中文名
因聲求義
定    義
指通過語音去研究詞義,是傳統訓詁方法之一
別    名
因聲
特點
作為一種具體的手段,大約可一直追溯至上古.早在東漢末年鄭玄就已經提出了“因聲求義”的訓詁原則,並在其註釋實踐中廣泛地運用了這一原則。深入分析鄭玄《禮記注》“因聲求義”的訓詁範圍及其內容,證明“因聲求義”作為較為科學的訓詁方法,肇始於鄭玄。而且,鄭玄“因聲求義”的思想,直接開啓了傳統訓詁學研究音義關係的道路.促進了傳統訓詁學的發展。
然而,因聲求義,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則形成於清代。 清代是訓詁學的鼎盛時期,"因聲求義"作為一項重要的訓詁方法在這一時期得到巨大發展,顧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活躍在這一歷史時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為"因聲求義"這一重要的學説做出了重要貢獻。乾嘉學派尤精音韻,從而使因聲求義發展為一種成熟的訓詁原則,形成一套科學的訓詁方法.因聲求義,是《經義述聞》的重要的語言學思想.藉助因聲求義,王引之在通假字、聯綿字、同源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