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糧於敵

(古代用兵作戰思想)

鎖定
因糧於敵,古代一種用兵作戰思想。意思是指取之於敵,以戰養戰。源於《孫子·作戰篇》。
中文名
因糧於敵
出    處
《孫子·作戰篇》
語出《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中,軍隊消耗的各類物質以糧食所佔比重最大。而當時交通條件落後,輸送手段簡陋,組織大批量的糧食運輸,往往需要多次徵發民夫,甚至強行徵集民眾家中的糧食草料,是國家極為沉重的負擔,同時運輸線也是敵人襲擊的重要目標。《孫子》為解決糧食消耗和輸送困難的矛盾,除了提倡速戰速決的方針外,還從後勤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因糧於敵”的思想。其主要內容是:①儘量從敵方獲取糧草,“掠於饒野,三軍足食”,以減輕本國負擔和後勤輸送的壓力。②把“因糧於敵”作為削弱敵人實力、增加敵方軍糧供應困難的有效措施。“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孫子・作戰》)。③將“因糧於敵”與“取用於國”等措施結合起來。糧草不妨從敵國境內獲取,而作為“用”的武器裝備則主要依靠國內供應。因為武器制式要求規範統一,平時要加緊製造和儲備,並訓練將士熟練地運用它,戰時才能發揮效力。當然,在戰場上繳獲敵人的戰車,也同樣可以“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達到“勝敵而益強”(同前)的目的。《孫子》的這一思想對後世影響頗大,以至有人認為“古之名將,內必屯田以自足,外必因糧於敵”(《宋史・李邴傳》);有人則進一步申明瞭“因糧於敵”的種種措施,如“分眾掠地,取其秋谷;破地降邑,取其倉糧;或德盛而恩深,民鹹饋獻;或以權而濟世,抄獲為資”(《草廬經略》卷三)。同時,人們也認識到它的侷限性,如搶掠擾民容易激起敵國民眾的反抗情緒,在敵人堅壁清野的情況下無可掠取,從而使軍隊補給缺乏有效保障。故《兵法百言・糧》稱其“間可救一時,非可常恃”,顯然只是將其作為後勤保障的臨時性措施,而非唯一的、長遠的措施。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